"

中國餐飲三大怪:

第一怪,安徽的板面河北賣

板面,全稱安徽板面,又稱牛肉板面。來河北燕郊之前,我就沒有聽說過“板面”這個詞,可是沒想到,一到河北燕郊就看到有人一天三頓,早上中午晚上頓頓吃板面,都吃不膩。

於是,我懷著好奇的心理點了一碗板面,板面的價格很便宜,14年我初到河北燕郊的時候才賣六塊錢一碗,現在最便宜的七塊,最貴的不過九塊。說良心話,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花不到十塊錢在外面吃頓飯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然而,板面是個例外。這也許就是板面能夠在河北火起來的原因。一口下去,一股怪怪的味道。就像外地有些人接受不了胡辣湯的味道一樣,對於板面,我也同樣接受不了它的味道。板面雖然價錢便宜,但是內容卻乏善可陳,油乎乎的湯底,不是刻意尋找發現不了的三分之一指甲蓋大小的牛肉粒,白花花的麵條,幾片青菜漂浮其上,除此別無他物。在我眼中看來這種吃食跟方便麵沒什麼區別,毫無營養價值可言。然而我周圍的人們卻狼吞虎嚥,吃得津津有味。

安徽的板面其經營者大多來自安徽阜陽的太和縣,更稱太和板面。據不完全統計,太和縣全縣大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外以經營板面為生。這比河南周口西華縣在外經營胡辣湯的人數還要多。更有甚者,據太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笑稱這些年他旗下開發的房子大部分賣給了這些在外地賣板面的。近些年每逢太和縣城有新的樓盤開盤,在外的板面經營者開著全國各地的不同車牌蜂擁而至,形成太和樓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太和的板面經濟從中可見一斑。

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但河北卻是個缺乏地方特色美食的地方,唯一一個有特色的一個保定驢肉火燒卻因為其原料來源的真實性而飽受消費者的質疑。這就給板面在河北興旺發達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河北,中國存在感最低的省份之一,環繞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地帶卻是中國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尤其是環北京十三個縣卻大多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在全世界都是一種獨特的不正常的現象。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構想提出,這些地方的房價都一飛沖天,基本每平方單價都超過了一萬元。但是伴隨房地產的騰飛,這些地方的經濟並沒有隨之大幅增長。大量外來人口炒房不僅沒有使當地人增收,反而變相提高了當地人群的生活成本。當地人也只好節衣縮食了。板面的適時出現並且日漸火爆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在飲食分層裡,板面就是典型的“民工餐”,這也能部分解釋為什麼它能流行起來。“民工餐”一般有這麼幾個特點:快餐,高油高鹽高熱量,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不需點菜,就能盡享主食肉類湯菜;價格低廉,低到多少,要視城市而定。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吃過這樣的“民工餐”。一座城市大多數人的飲食,往往都是由這樣的“民工餐”支撐起來的。

第二怪,蘭州只有牛肉麵,沒有拉麵

在中國,早上吃麵的地方不多,蘭州算是一個。

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無數蘭州人就開始在無數家麵館門前排隊等候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蘭州的早晨是有一碗牛肉麵開始的。

蘭州牛肉麵講究的是一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蘭州牛肉麵的最關鍵的湯底是它的創始人馬保子從我的家鄉河南焦作博愛的回族特產小車牛肉學來的。

然而,走在蘭州的街頭上,和你在外地看到的不一樣。你看不到“蘭州拉麵”的招牌,這裡只有“蘭州牛肉麵”的招牌,頂多是“蘭州牛肉拉麵”的招牌。

真正把所謂蘭州拉麵做大做強的做到今天這種規模的不是蘭州人,而是青海人,準確地說是青海化隆人。青海省化隆縣,地瘠人貧,這裡曾經是民國著名軍閥,西北“二馬”中的“青馬”---馬步芳的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許多昔日的“馬家軍”成員解甲歸田之後都將這造槍的技術代代相傳。改革開放以後,沉渣泛起,當地少數掌握造槍技術的不法之徒為了追求高額的經濟利益,鋌而走險,幹起了制槍販槍的違法勾當。由於出產地為青海化隆的這些黑槍質量好,射程遠,威力大,“化隆造”竟然聲名鵲起。許多亡命悍匪竟然以擁有一把“化隆造”為榮,青海化隆也成為了中國三大黑槍基地之首。黑槍氾濫必然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所以公安機關對制槍販槍這種違法行為一直採取的是“零容忍”政策,嚴厲打擊。眾所周知,製造、販賣槍支在我國屬於嚴重的刑事犯罪,量刑都是很重的。所以,制槍販槍非但沒有給青海化隆人帶來鉅額收入,反而招致的卻是牢獄之災。據媒體報道,高峰時,化隆某村竟有一百多青壯年因為制槍販槍鋃鐺入獄,十幾人罪行惡劣被處於極刑,幾乎使該村淪為“寡婦村”。然而,就是這樣的高壓打擊卻沒有使得化隆的制槍販槍現象完全銷聲匿跡,並且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當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痛定思痛,他們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當地太窮了,自然環境惡劣。農民無法依靠傳統農業致富,又缺乏靠譜的增收項目。在這裡要表揚一下當地政府,他們考慮到當地人文化水平低,缺乏資金,就選擇了餐飲行業。畢竟民以食為天嗎,西北地區飲食以麵食為主,別的也不會。有很多化隆人在甘肅的麵館打工,學會了拉麵技術。好吧,就是你啦,為了不和自己的師傅蘭州牛肉麵起衝突,改名曰蘭州拉麵。於是乎,政府引導,群眾響應,從此,無數青海化隆老鄉攜家帶口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這其中穆斯林佔了絕大多數。二三十年下來,竟然成了氣候。蘭州拉麵的一炮而紅雖然惹怒了師傅蘭州牛肉麵,屢次想出面交涉索賠,但是礙於民族團結問題也只好最終作罷,承認了這一既定事實。今天的蘭州拉麵儼然成了當的脫貧致富的一面旗幟,蘭州方面再在想有所動作,恐怕是難了。

第三怪,胡辣湯裡面並沒有辣椒

胡辣湯歷史可比上面兩種美食悠久的多,出身也高貴了很多。現如今 很多驕傲無知的年輕人 以為胡辣湯不過是河南當地的一種廉價小吃 ,然而卻不知道胡辣湯出自皇家。

胡辣湯相傳是在明末清初由皇家御廚帶入民間的。闖王造反,滿清入關,天下大亂,宮廷御廚紛紛逃出皇宮,散落民間。其中一位善於為皇上熬製湯羹的御廚在返回家鄉的旅途中,路過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時候,一病不起,奄奄一息。幸運的是,被當地一位店家搭救並精心照顧一年之久。這位御廚痊癒以後,深感店家的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便將自己為皇上熬製湯羹的技術傾囊相贈,只道是每逢皇上偶感風寒便飲此湯。飲後無醫自愈。店家聞聽此言,遂按此方法精心熬製,定名曰:“胡辣湯”。自此,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胡辣湯中的“胡”字,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指的是胡辣湯最主要的核心料原料——胡椒。這也是胡辣湯辣味的來源。胡椒,自古以來就是十分名貴的香料,產自於東南亞,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在古代,一般百姓是無福消受胡椒這種頂級奢侈品的。只有皇帝貴族和王公大臣才有機會嚐到他的滋味的。直到新航路的開闢,明清之際,胡椒被引進中國大面積種植,這才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二層含義指的是胡辣湯配料很多,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調味料和中草藥。“胡”字在河南話當中有“胡亂”即混合的意思。會做胡辣湯的人家很多,各家都有各家的祕方祕料。其實基本的配料都一樣,就那幾種,多出來的不過是商家在實踐中根據自己的客戶群增家種類以及調整配方的比例而成。

胡辣湯營養豐富,醫食同源,養胃健脾,提神醒腦,驅寒祛溼,實為湯中上品。

總之今天的胡辣湯,並不是簡簡單單一碗辣椒湯,它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和歷史,更承載了在外打拼的河南人那濃濃的鄉愁。

"

中國餐飲三大怪:

第一怪,安徽的板面河北賣

板面,全稱安徽板面,又稱牛肉板面。來河北燕郊之前,我就沒有聽說過“板面”這個詞,可是沒想到,一到河北燕郊就看到有人一天三頓,早上中午晚上頓頓吃板面,都吃不膩。

於是,我懷著好奇的心理點了一碗板面,板面的價格很便宜,14年我初到河北燕郊的時候才賣六塊錢一碗,現在最便宜的七塊,最貴的不過九塊。說良心話,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花不到十塊錢在外面吃頓飯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然而,板面是個例外。這也許就是板面能夠在河北火起來的原因。一口下去,一股怪怪的味道。就像外地有些人接受不了胡辣湯的味道一樣,對於板面,我也同樣接受不了它的味道。板面雖然價錢便宜,但是內容卻乏善可陳,油乎乎的湯底,不是刻意尋找發現不了的三分之一指甲蓋大小的牛肉粒,白花花的麵條,幾片青菜漂浮其上,除此別無他物。在我眼中看來這種吃食跟方便麵沒什麼區別,毫無營養價值可言。然而我周圍的人們卻狼吞虎嚥,吃得津津有味。

安徽的板面其經營者大多來自安徽阜陽的太和縣,更稱太和板面。據不完全統計,太和縣全縣大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外以經營板面為生。這比河南周口西華縣在外經營胡辣湯的人數還要多。更有甚者,據太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笑稱這些年他旗下開發的房子大部分賣給了這些在外地賣板面的。近些年每逢太和縣城有新的樓盤開盤,在外的板面經營者開著全國各地的不同車牌蜂擁而至,形成太和樓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太和的板面經濟從中可見一斑。

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但河北卻是個缺乏地方特色美食的地方,唯一一個有特色的一個保定驢肉火燒卻因為其原料來源的真實性而飽受消費者的質疑。這就給板面在河北興旺發達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河北,中國存在感最低的省份之一,環繞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地帶卻是中國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尤其是環北京十三個縣卻大多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在全世界都是一種獨特的不正常的現象。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構想提出,這些地方的房價都一飛沖天,基本每平方單價都超過了一萬元。但是伴隨房地產的騰飛,這些地方的經濟並沒有隨之大幅增長。大量外來人口炒房不僅沒有使當地人增收,反而變相提高了當地人群的生活成本。當地人也只好節衣縮食了。板面的適時出現並且日漸火爆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在飲食分層裡,板面就是典型的“民工餐”,這也能部分解釋為什麼它能流行起來。“民工餐”一般有這麼幾個特點:快餐,高油高鹽高熱量,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不需點菜,就能盡享主食肉類湯菜;價格低廉,低到多少,要視城市而定。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吃過這樣的“民工餐”。一座城市大多數人的飲食,往往都是由這樣的“民工餐”支撐起來的。

第二怪,蘭州只有牛肉麵,沒有拉麵

在中國,早上吃麵的地方不多,蘭州算是一個。

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無數蘭州人就開始在無數家麵館門前排隊等候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蘭州的早晨是有一碗牛肉麵開始的。

蘭州牛肉麵講究的是一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蘭州牛肉麵的最關鍵的湯底是它的創始人馬保子從我的家鄉河南焦作博愛的回族特產小車牛肉學來的。

然而,走在蘭州的街頭上,和你在外地看到的不一樣。你看不到“蘭州拉麵”的招牌,這裡只有“蘭州牛肉麵”的招牌,頂多是“蘭州牛肉拉麵”的招牌。

真正把所謂蘭州拉麵做大做強的做到今天這種規模的不是蘭州人,而是青海人,準確地說是青海化隆人。青海省化隆縣,地瘠人貧,這裡曾經是民國著名軍閥,西北“二馬”中的“青馬”---馬步芳的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許多昔日的“馬家軍”成員解甲歸田之後都將這造槍的技術代代相傳。改革開放以後,沉渣泛起,當地少數掌握造槍技術的不法之徒為了追求高額的經濟利益,鋌而走險,幹起了制槍販槍的違法勾當。由於出產地為青海化隆的這些黑槍質量好,射程遠,威力大,“化隆造”竟然聲名鵲起。許多亡命悍匪竟然以擁有一把“化隆造”為榮,青海化隆也成為了中國三大黑槍基地之首。黑槍氾濫必然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所以公安機關對制槍販槍這種違法行為一直採取的是“零容忍”政策,嚴厲打擊。眾所周知,製造、販賣槍支在我國屬於嚴重的刑事犯罪,量刑都是很重的。所以,制槍販槍非但沒有給青海化隆人帶來鉅額收入,反而招致的卻是牢獄之災。據媒體報道,高峰時,化隆某村竟有一百多青壯年因為制槍販槍鋃鐺入獄,十幾人罪行惡劣被處於極刑,幾乎使該村淪為“寡婦村”。然而,就是這樣的高壓打擊卻沒有使得化隆的制槍販槍現象完全銷聲匿跡,並且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當地政府再也坐不住了,痛定思痛,他們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當地太窮了,自然環境惡劣。農民無法依靠傳統農業致富,又缺乏靠譜的增收項目。在這裡要表揚一下當地政府,他們考慮到當地人文化水平低,缺乏資金,就選擇了餐飲行業。畢竟民以食為天嗎,西北地區飲食以麵食為主,別的也不會。有很多化隆人在甘肅的麵館打工,學會了拉麵技術。好吧,就是你啦,為了不和自己的師傅蘭州牛肉麵起衝突,改名曰蘭州拉麵。於是乎,政府引導,群眾響應,從此,無數青海化隆老鄉攜家帶口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這其中穆斯林佔了絕大多數。二三十年下來,竟然成了氣候。蘭州拉麵的一炮而紅雖然惹怒了師傅蘭州牛肉麵,屢次想出面交涉索賠,但是礙於民族團結問題也只好最終作罷,承認了這一既定事實。今天的蘭州拉麵儼然成了當的脫貧致富的一面旗幟,蘭州方面再在想有所動作,恐怕是難了。

第三怪,胡辣湯裡面並沒有辣椒

胡辣湯歷史可比上面兩種美食悠久的多,出身也高貴了很多。現如今 很多驕傲無知的年輕人 以為胡辣湯不過是河南當地的一種廉價小吃 ,然而卻不知道胡辣湯出自皇家。

胡辣湯相傳是在明末清初由皇家御廚帶入民間的。闖王造反,滿清入關,天下大亂,宮廷御廚紛紛逃出皇宮,散落民間。其中一位善於為皇上熬製湯羹的御廚在返回家鄉的旅途中,路過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時候,一病不起,奄奄一息。幸運的是,被當地一位店家搭救並精心照顧一年之久。這位御廚痊癒以後,深感店家的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便將自己為皇上熬製湯羹的技術傾囊相贈,只道是每逢皇上偶感風寒便飲此湯。飲後無醫自愈。店家聞聽此言,遂按此方法精心熬製,定名曰:“胡辣湯”。自此,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胡辣湯中的“胡”字,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指的是胡辣湯最主要的核心料原料——胡椒。這也是胡辣湯辣味的來源。胡椒,自古以來就是十分名貴的香料,產自於東南亞,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在古代,一般百姓是無福消受胡椒這種頂級奢侈品的。只有皇帝貴族和王公大臣才有機會嚐到他的滋味的。直到新航路的開闢,明清之際,胡椒被引進中國大面積種植,這才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二層含義指的是胡辣湯配料很多,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調味料和中草藥。“胡”字在河南話當中有“胡亂”即混合的意思。會做胡辣湯的人家很多,各家都有各家的祕方祕料。其實基本的配料都一樣,就那幾種,多出來的不過是商家在實踐中根據自己的客戶群增家種類以及調整配方的比例而成。

胡辣湯營養豐富,醫食同源,養胃健脾,提神醒腦,驅寒祛溼,實為湯中上品。

總之今天的胡辣湯,並不是簡簡單單一碗辣椒湯,它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和歷史,更承載了在外打拼的河南人那濃濃的鄉愁。

中國餐飲三大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