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在梓州迎來他的第二個避難的春天,聽到大唐政府收復了因“安史之亂”失去的河南與河北,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名篇《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劍外”就是指的梓州(三臺),那悲喜的淚,讓他遙想返回洛陽的路程。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在梓州迎來他的第二個避難的春天,聽到大唐政府收復了因“安史之亂”失去的河南與河北,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名篇《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劍外”就是指的梓州(三臺),那悲喜的淚,讓他遙想返回洛陽的路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不久,杜甫又聽到軍事吃緊,他那放鬆的心情又緊張起來,愁緒平添地“似聞胡騎走,失喜問京華”,國家的安危牽腸掛肚。

友人們為了化他的憂慮,約他遊梓州慧義寺(今三臺琴泉寺)。杜甫望見長坪山勢俊秀,寺景幽奇,不由歌曰:“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鶯花隨世界,樓閣依山巔”。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在梓州迎來他的第二個避難的春天,聽到大唐政府收復了因“安史之亂”失去的河南與河北,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名篇《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劍外”就是指的梓州(三臺),那悲喜的淚,讓他遙想返回洛陽的路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不久,杜甫又聽到軍事吃緊,他那放鬆的心情又緊張起來,愁緒平添地“似聞胡騎走,失喜問京華”,國家的安危牽腸掛肚。

友人們為了化他的憂慮,約他遊梓州慧義寺(今三臺琴泉寺)。杜甫望見長坪山勢俊秀,寺景幽奇,不由歌曰:“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鶯花隨世界,樓閣依山巔”。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可以說,三臺給了杜甫那顆流浪的心找到暫時的棲處,讓他在動搖的時代,有了家的感覺。不久有友人去成都,他到郪縣(今郪江鎮)送行,寫下了《郪城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

“潼川繞郭多名勝,都在少陵詩句中”,可以說,杜甫在三臺兩年多的時光,這裡的山水滋潤了杜甫的詩腸,也給三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三臺杜甫草堂,泱泱著詩風,令人怦然心動,傳承著愛國憂民的精神。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在梓州迎來他的第二個避難的春天,聽到大唐政府收復了因“安史之亂”失去的河南與河北,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名篇《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劍外”就是指的梓州(三臺),那悲喜的淚,讓他遙想返回洛陽的路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不久,杜甫又聽到軍事吃緊,他那放鬆的心情又緊張起來,愁緒平添地“似聞胡騎走,失喜問京華”,國家的安危牽腸掛肚。

友人們為了化他的憂慮,約他遊梓州慧義寺(今三臺琴泉寺)。杜甫望見長坪山勢俊秀,寺景幽奇,不由歌曰:“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鶯花隨世界,樓閣依山巔”。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可以說,三臺給了杜甫那顆流浪的心找到暫時的棲處,讓他在動搖的時代,有了家的感覺。不久有友人去成都,他到郪縣(今郪江鎮)送行,寫下了《郪城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

“潼川繞郭多名勝,都在少陵詩句中”,可以說,杜甫在三臺兩年多的時光,這裡的山水滋潤了杜甫的詩腸,也給三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三臺杜甫草堂,泱泱著詩風,令人怦然心動,傳承著愛國憂民的精神。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你給了三臺一份厚禮,三臺也回報了一份殊榮。千秋詩聖杜甫有幸呀,三臺有幸呀!

讓我吟詠一首杜甫在三臺寫的一首來結束此文:

花濃春寺靜,竹細野池幽。

何處啼鶯切,移時獨未休。

"

文/陳二虎

圖/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這裡因愛國大詩人杜甫避難,而擁有了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草堂。

當你踏上三臺這片土地,你就彷彿嗅到勃勃的詩情。那挺拔的翠竹,那傲骨的梅花,烘托著千年的詩魂,是他生命意義的崇高,造就了這個草堂的底蘊與神往。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溯源三臺的杜甫草堂,是明代隆慶年間參知樑尚賢、憲使王元德敬慕杜甫的為人與才華,共同出資,委託潼川刺史(潼川就是今天的三臺縣,唐代叫梓州)張輝南,在三臺牛頭山頂建造了杜甫草堂。那麼,樑尚賢與王元德為什麼要在三臺縣建杜甫草堂呢?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說來這三臺縣,在歷史上曾經顯赫過,而且還不是一點半點的顯赫,如今他的上級綿陽市,連同四川許多地方都曾經歸三臺管過。但那時的三臺叫梓州。梓州是隋文帝楊堅賜名,駐地潼川,也就是今日三臺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一分為二:西半部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就是今日四川首府成都;東半部叫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就設在梓州,一躍成了省級,與成都平起平坐,下轄劍州(今劍閣)、綿州(今綿陽)、台州(今重慶合川)、渝州(今重慶市區)、榮州(今重慶永川)、遂州(今遂寧)、普州(今安嶽)、榮州(今榮縣)、瀘州(今瀘州),可是不一般的牛,連今日的直轄市重慶都是其一部分。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那麼,這杜甫與梓州(三臺)什麼關係呢?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繁榮的大唐陷入戰火之中,杜甫當時在成都避難,沒想到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發動叛亂,杜甫就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三臺,那時叫梓州,得到友人的幫助,便住了下來。

可以說梓州(三臺)給予杜甫飄零孤苦的人生一段安逸的時光,從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七月到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在三臺生活了兩年半,留下了一百餘首詩篇,記錄了梓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國家大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秋重陽節,杜甫與友人們登高飲酒,不由想到自己長期漂泊,親情阻隔,百感交集,詩思感慨,信筆寫下了“弟妹悲歌裡,朝廷醉眼中”的《九日登梓州城》的詩句,字裡行間流曳著家國情懷,體現了他的愛囯襟懷。

一轉眼,冬天就到來了,友人們約他登山泛舟,又寫下了《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奔波的一生總是充滿希望與憧憬,儘管他的詩句頗多悲哀的血淚,卻始終昂揚著一種鬥志,著名的“三吏”與“三別”,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位置。

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說:“杜甫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最偉大的詩人,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亞和荷馬”。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杜甫在梓州迎來他的第二個避難的春天,聽到大唐政府收復了因“安史之亂”失去的河南與河北,欣喜若狂,一氣呵成寫下了千古名篇《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劍外”就是指的梓州(三臺),那悲喜的淚,讓他遙想返回洛陽的路程。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不久,杜甫又聽到軍事吃緊,他那放鬆的心情又緊張起來,愁緒平添地“似聞胡騎走,失喜問京華”,國家的安危牽腸掛肚。

友人們為了化他的憂慮,約他遊梓州慧義寺(今三臺琴泉寺)。杜甫望見長坪山勢俊秀,寺景幽奇,不由歌曰:“春日無人境,虛空不住天。鶯花隨世界,樓閣依山巔”。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可以說,三臺給了杜甫那顆流浪的心找到暫時的棲處,讓他在動搖的時代,有了家的感覺。不久有友人去成都,他到郪縣(今郪江鎮)送行,寫下了《郪城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

“潼川繞郭多名勝,都在少陵詩句中”,可以說,杜甫在三臺兩年多的時光,這裡的山水滋潤了杜甫的詩腸,也給三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三臺杜甫草堂,泱泱著詩風,令人怦然心動,傳承著愛國憂民的精神。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你給了三臺一份厚禮,三臺也回報了一份殊榮。千秋詩聖杜甫有幸呀,三臺有幸呀!

讓我吟詠一首杜甫在三臺寫的一首來結束此文:

花濃春寺靜,竹細野池幽。

何處啼鶯切,移時獨未休。

古梓州,今三臺,詩聖杜甫流浪心靈的棲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