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原創)

鄭重申明

本文為作者原創,已經獨家授權今日頭條專刊,謝絕轉載粘貼,侵權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美麗的滕王閣


《滕王閣序》與《桃花源序》一樣,都以序而名垂於世,比之其詩流傳更為廣泛,岳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舉世皆知,由於賦記風物的代表性,對於兩文已有許多評論論述,在此不再重複,筆者從王範兩人的社會生活及文學方式來對兩作品加以評論,請大家指點。

一、王勃與范仲淹的生活經歷影響。

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王勃生在唐代,家境不錯,因此讀書五車,才高七鬥,又值青春年少,豪氣沖天,在滕王閣序裡奔湧而來的是磅礴的文化氣息,引經據典,在不斷鋪陳擴展中,宇宙與個人的天地之大、人生卑微、千古風流於其筆下鱗次櫛比的撲面而來,這些均來自於其家庭環境的文化傳承及其用工功學習閱讀前代典籍、繼承並加以創新的文化自覺。范仲淹少年家貧,於生活磨難和挫折中不斷髮憤圖強,艱苦度日,勤學自立終成一代大賢,在北宋的社會生活,中一介文人文武經略,為國為民做出了許多大事,其守邊令敵人膽寒,其愛民為國,一身正氣,可從文中細品。在北宋文人治世經國推動中國文化經濟進入封建社會中期最鼎盛的那段歷史時期裡,范仲淹雖然沒有王安石的驚天動地,但也是半斤八兩,他的貧苦生活沒有成為他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他發憤圖強的擦火石,讓他名垂千古。李商隱說“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之中少偉男”大抵如此吧。從兩人的生活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文學底蘊及文學創作的差別。初唐時期由戰亂走向和平穩定安寧,生活其中的人們求雅求美求文,王勃脫穎而出,文章名顯於世。其文中與社會奮發上進的進取精神和個人融入社會的天人一體的中國思維方式,讓他的文章裡千古之事於一筆而勝,一人悲歡勝千年慨嘆。范仲淹在自我生活的磨練中,心懷家國,在文人治世經國的時代潮流中,以一名政治家的自覺,在北宋那個四敵環顧的時代背景裡,首先考慮是國家社會,然後才是個人,他把文學創作當做一種業餘愛好,閒暇時偶一為之,乃真性情也,因此其傳世之作可見其胸襟之旨。兩人的生活經歷及時代背景裡的內心積澱成為個人成文的生活積澱,在時空的節點上,他們用自己的筆記述了那一刻從天地到家國到個人的三維心理共振,各得其文,各有其妙。

二、王勃與范仲淹兩人在繼承文風傳統上的實踐價值。

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北宋文化的開拓者---------范仲淹

由南北朝到初唐,中國文學在三四百年裡溫潤成長,逐漸走過了黃金髮展期。詩歌散文形式內容不斷富足,五七言詩茁壯成長,先秦以來的散文注入社會生活的自然情趣,駢四儷六的文化之美如美人出鏡,滿身珠光寶氣,靚麗驚豔,雍容華貴。初唐時代駢文仍在統治地位,而王勃的《滕王閣序》則是駢文之中的珍珠,其豔其美、其才其情於文中一覽無餘。王勃在遍觀群書中對於經典的典故的適度的應用加工,讓許多經典典故活化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豐富充實的自己文章的素材底蘊,讓文章系統絲絲蔓蔓間交錯互聯,活力十足。其文之名有賴於典故的合理融入,也成就於個人生活心理的不斷入戲,把酒臨風,喜極而泣,一目千里,淚盡而悲,大有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的蒼茫耗散,但有陳文中的慨嘆卻無餘悲,青春才氣,少年心境,執意人生的漫漫追求,成就其最輝煌最耀眼的歷史瞬間。

范仲淹《岳陽樓記》創作之時,由於慶曆新政的失敗,作者出為地方官,從政治的高位落到外放的官員之列,自我的政治眼光和學人的眼觀天下的隆中之慮,讓他時刻不忘牽掛於朝堂,以文傳志,印心入局,山水風物,悠悠我心,故國田園,融融我情,但家國之思中始終秉承著內憂外患裡為國為民的忠貞愛國思想意識才是這位政治家的時空底線,他用自己的政治生涯一直實踐著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負,在幾十年的社會生活中文武經略,成就了其光輝的人生篇章。

關於《滕王閣序》和》《岳陽樓記》的對比與分析

風景舊曾諳

自唐朝中期的古文運動以來,韓柳為首反對駢文的過飾堆砌的弊端,大力號召推行先秦古文文化運動,影響很大,但隨著這些人的去世,最終古文運動是人去言消。古文運動在北宋卻成為文化復興的一大亮點,八大家中六人屬於宋,並且其創作實踐及創作實績遠遠超過了唐朝時期。范仲淹雖無意為文,但在社會文化風氣變革中的文化自覺讓其自覺的融入到這場古文運動中去,其《岳陽樓記》尚實古樸,有真意,存真趣,內斂含蓄,中年心境中的昂首其上駑力其中的灌注,在古文的文風普及裡,稍文飾,棄典故,真性情,得古文運動的真諦,與《醉翁亭記》、《喜雨亭記》等系列裡遊記賦傳文章均以字短情長的尚實存真求趣求美求善一脈相承。因此在由駢文向古文的進化變革中,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體系,但其進化痕跡十分明顯,王勃的《滕王閣序》由駢入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語句求工,類駢文狀風物人心十分精當巧妙,能明顯看見駢文與古文相互融合的痕跡。

文體變革是寫作方式上的一種推崇出新的發展過程,不厚此非彼,應用點化傳統,文之巧而技之妙,臨心寫意,各得其趣。王勃的《滕王閣序》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確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學歸屬,卻能相互映襯,芝蘭其室,妙哉。

20190707

鄭重申明

本文為作者原創,已經授權今日頭條專刊,謝絕轉載粘貼,侵權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