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陶鎮全景圖】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第7期,12頁登載《博山陶鎮》

本文節取的市《陶鎮之陶鎮人家》部分內容

詳見孫偉慶著《陶鎮》(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

陶鎮之題記

日子就象抖落的花瓣,展開了,落下了,又展開了,層層的開,層層的落,一季又一年,越開越紅火。由此,也看到城市變遷的腳步走的特別的快,新鮮的、現代的 東 西應運而生、拔地而起,然而老字輩留下的那些久遠的物兒,卻在漸漸的消失,也由此人們捕捉那些久遠文明的眼睛越來越明亮了,總想著去撫慰一下那些陳舊,讓 喧囂的節奏沉悶一會,以免讓還能用眼睛看到的東西成為記憶,因為記憶這東西鬼怪的很,是最吝嗇的精靈,總選擇腦子裡零零碎碎的細節,留下來,越過時光之後 存放,釀出想念,放大了珍惜,也就對那些還尚存的久遠的那些物兒,變的象寶貝兒一樣想去撫慰他。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就象我熱愛的事業一 樣,帶著我永也不知疲倦的鏡頭,捕捉那些美好的事物,捕捉那些將要成為記憶的東西。在一個早春季節我拍下了關於一座小城陳舊而班駁的歷史,然而正是這些陳 舊而古老的東西深深的吸引了我,感動著我,讓我的鏡頭想把那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收進來,哪怕將來會成為記憶,每當看到這些將成為歷史的圖片,回憶也 是美好的。那是一個小陶鎮,不過54平方公里的地方,卻創造了華夏陶瓷史的輝煌。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山城博山在華夏的地圖上也許很難尋的到一個點,但是小城久遠的文化卻撰寫了不朽的歷史,這兒不僅是孝文化的發祥地,還是陶瓷琉璃的故鄉,中國五大瓷區之 一。 史實上記載這兒自古就乃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其境內風景如畫,山、泉、溪、瀑、洞、林、石等奇趣妙勝,還有著豐富的地下煤炭資源,史書上還記載著在距今 8000年前的後李時代博山就開始了陶瓷的製作。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陶鎮山頭就坐落在山城博山,早在宋代就有陶器問世,迄今近千年歷史,素有"陶鎮"之稱。陶鎮地處魯中山地,位於淄博市博山區政府所在地以南約5公里處, 面積54平方公里,5.4萬人口,21個村委[社區], 膠濟鐵路張(店)至八(陡)支線,博(山)--沂(水)公路從鎮中通過,公路向西南通往萊蕪、泰安、曲阜等地;向東南通往沂源、沂水、沂南、臨沂等地;公 路、鐵路向北通往張店,經張店東至青島,西至濟南。窯廣是山頭窯業早期發祥地,北宋初山頭即有村落在此,《薛氏族譜》記載:"始祖諱德祥,字雲 堂......,陶於八陡,捐員外郎。故於宋仁宗六年(1028年)卜葬于山頭莊西為塋(系西莊薛家林)"。北宋初薛氏由八陡移徙山頭村東建窯業陶,薛氏 為顯示其窯業之廣,取地名為"窯廣"。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顏神鎮志》記載仍為"窯廣",延稱至今。繼窯廣窯業之後,山頭窯業興起,山頭嶺豐富的煤炭及煤炭下層之陶土資源為當地窯業發 展 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其產品主要是用藥土作釉生產粗陶黑盆、黑碗等器。明初,朱元璋為鞏固其統治,採取安養生息恢復經濟措施,外地移民便是措施之一。據 山頭幾家族譜考證,宋、周、蔣、田、侯等姓氏都是河北冀州棗強等地移民。明末,山頭隨著人口增加窯業復甦,其產品除黑釉粗陶器外,也始有用崑崙白藥石為釉 生產的白釉陶器,繼後開始用鹼藥(亦稱化妝土)。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清代,山頭窯業振興,民間圓窯林立。經考證窯廣的東臺、南臺,山頭的東峪窯、瓦窯、東寨等處古窯址多為清代所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山頭窯業 財力雄厚,窯場集巨資在山頭村北建窯神廟。山頭窯業盛況空前,一躍成為博山陶器重點產地,是六大窯場(山頭、窯廣、八陡、北嶺、務店、郭大碗)之一。至同 治年間,其產品據宋信中的《山頭雜字》記載:陶器有白黑、薑黃各種釉色,生產斗子碗、行碗、海碗、茶盅、套三盆、骰盆、蒜臼、拔罐、匾壺、燈臺、香爐、涼 枕等品種,銷售周圍數縣和附近鄉鎮。1933年(古歷六月二十二日),山頭鎮發生水災,窯場遭受破壞。1936年,山頭主要生產陶碗、盤、碟、杯、盆、罐 及雜貨,其中碗類居多,有西山碗、彩碗、供碗、大海碗、青蓮碗、豆綠碗、三仙碗、四季碗、山水碗等品種。產品質量普遍提高,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續修博山縣誌》記載:"瓷器以山頭為最,窯廠有六十八處,近年出品精細光亮,幾與江西貨埒(制有茶色、燎藍、燎綠各器及紅泥壺等頗細緻)","產品多銷 售於鄰縣南及宿遷並膠濟津浦沿線與東北諸省等處"。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抗日戰爭時期,山頭多建中、小窯時有圓窯141座,只有寥寥數家能堅持常年生產,多數廠家時干時停。陶盆增加了套五花盆,陶碗增加了荷花碗、缸公碗、全紅 碗、牡丹碗、團鶴碗等品種。1943年,當地鬧災荒,陶瓷工人倍受苦難,有的逃荒要飯流落他鄉,有的賣兒賣女死於飢餓。1945年平7月25日(古歷六月 十八日),岳陽河暴發多年少有的山洪,山頭居民和旅客死亡近300人,窯業損失慘重,有的廠房窯爐沖毀,被迫停產。直到1948年博山解放,才使山頭窯業 真正獲得新生。解放以後,特別是到了二十世紀中葉,隨著社會的變革和陶瓷產品的不斷更新,窯的變化也由當初傳統間歇圓窯,逐漸轉變為倒焰窯、梭式窯、雙層 油燒輥道窯、重 油燒成隧道窯、煤氣燒窯、電氣立式窯等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各種窯的產生和改進,那些古圓窯終於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結束了幾百年的 歷史,成為今天人們難得一見的紀念品。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在穿越了上千年的時光隧道,博山的陶瓷已經是歷盡滄桑日新月異,暢銷世界了,陶鎮那傳奇般的陶瓷歷史以及陶鎮獨特的陶瓷文化風土人情撰寫了我國陶瓷藝術 中最 為輝煌的篇章。然而,那些古老的瓷器發源地,那些舊日製陶的古窯、古作坊正在被現代的水泥建築、麓籬的廣場、豔麗的霓紅所淹沒,但是從陶鎮的西頭走到東 頭,那千年的老窯、老作坊、那千年的陶瓷碎片還在燃燒著火色,還有碎瓷片背後老窯工動人的故事還在不斷的延續,為此我的心一直在感動著,我只想用我的鏡頭 越過滿目的繁華,在曾經的陶瓷燒製處翻閱一個世紀前的日曆,讓人們來目睹觸摸那些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故事。

——以上圖片均選自《陶鎮》一書

《陶鎮之陶鎮人家》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李篤孟家

李篤孟家是住在這個四合院的最後一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這個院子裡還有七八戶李姓人家,隨著其他住戶的陸續搬出,到2007年農曆的正月十二,就剩下他一戶還住在這裡。他今年68歲,有5個孩子,小兒子一家同老人住在一起。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朱洪輪家

朱洪輪老人今年69歲,住在窯廣大街221號,身體非常硬朗,是個很健談的人。他的祖宗朱永貴是乾隆年間搬到窯廣的,到他這輩是第八代。上幾代人都是挖礦土的,到了孩子們這一代基本上都轉了行。

他的小兒子朱通訓,住在鐵道東坡的新村上,留著長長的頭髮和鬍子,像個搞藝術的人。過去在八陡鐮刀廠幹過,1990年辭職回家,在家裡支起塑料大棚,養起了花。這幾天,村裡拆遷房子,他每天都到現場看看是否能拆出有價值的東西來。在挖地槽的過程中,他撿到了一些清末民初的紙錢幣,有山東版、煙臺版、青島版和 濟南版的。收古董的人聽說後,紛紛到他家要買他的,他都拒絕了,說我撿到了又不是為了賺錢,有喜歡的朋友,就送給他們做個紀念。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李福水家

李福水居住的四合院是父輩留下的。北屋是座二層小樓,有地暖,東、西、南屋建得也很有特色,院子地下是個儲藏地窖。在屋裡堆放著一些手工製作陶器的工具,多年不用已經都生了鏽。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趙大娘家

窯廣大街106號是一個四合院,西屋住的的是趙大娘和她的兒子張民祥。兒子在村裡負責打掃衛生,女兒女婿都在博山街裡工作。這是春節期間全家人的合影。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張成華家

住在窯廣大街14號的張成華和妻子馮延紅同在美陶幹成型工,下崗後,他們在34平方米的家裡建起梭式窯,利用平時學到的技藝製作藝術陶瓷。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張同祥家

住在窯廣大街52號的張同祥,今年70歲,退休前是在博陶行政科工作,1962年搬到這裡至拆遷。他有三個孩子,現在大了都在外面居住,平時只有他和老伴在家。到了節假日,孩子們才回來團聚。

到了他的家裡,就像到了一個家庭博物館,有老的照片、老的電唱機、老的照相機、老的陶器皿等等。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83歲的宋作秀(左)和73歲的翟煥美在這條路上走了60多年。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孫啟富和妻子在房子前合影。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從外地來的這兩位民工在老房子前合影。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萬松山5號大院是祥瑞窯窯址。當年的瑞祥窯遠近聞名。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薛希順今年60歲,身板硬朗。他來到拆遷工地上,撿拾有用之物。從《薛氏族譜》上了解到,是薛雲堂從八陡遷移到此建窯才有了窯廣村。發展到今天,窯廣村薛姓人家卻非常少,只有薛希順一家。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作者介紹:

孫偉慶

淄博市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1993年榮獲“淄博市十大攝影家”稱號

1995年榮獲“首屆淄博市十大傑出青年編輯記者”稱號

1998年《暗訪路邊店》榮獲中國新聞獎銅獎

2002年出版《百姓.廣場》攝影作品集

2003年榮獲“第四屆淄博市十佳編輯記者”稱號

2004年【百姓.廣場】榮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

2006年3月至7月參與策劃“百天探訪齊長城”大型紀實攝影活動並舉辦“走近齊長城”大型攝影展

2006年8月至10月參與策劃“尋找百歲老人”大型紀實攝影活動

2007年2月至6月參與策劃“淄博記憶”大型人文攝影活動並出版《淄博記憶》一書

2007年榮獲“首屆淄博市德藝雙馨中青年藝術家”稱號

——以上信息據《陶鎮》一書

2007年9月出版《陶鎮》攝影作品集

博山陶鎮——被拆掉的千年古窯部落!

以上內容選自

-【時代映像 博山紀事】-

掃描二維碼 關注淄博城市發展的每一個角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