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陶瓷 東晉 中國古代史 北宋 民間古玩學者 2017-07-16

一:三國

三國時期的越窯產品,胎質堅緻細密,胎骨多為淡灰色,釉層均勻,釉汁潔淨,早期紋飾簡樸,紋樣有水波紋、弦紋、葉脈紋。晚期裝飾趨向繁複,出現斜方格紋,還出現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兩類。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二:西晉

西晉越窯瓷業劇增,瓷業漸趨繁榮,這時所制青瓷胎體較厚重,胎色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層厚潤均勻,釉色以青灰為主,裝飾精緻繁複,用刻劃、堆塑等裝飾手法,後期出現褐色加彩的裝飾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隨葬用品為主,薰爐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產品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三:東晉

東晉中期以後,越窯青瓷多為日常用具,如燭臺、燈、盆、缽、盤碗、壺、硯等,造型趨向簡樸,裝飾簡練,紋樣以弦紋為主。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在東晉晚期出現的蓮瓣紋,在南朝時成為越窯青瓷的主要紋飾。器物上裝飾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為主,胎、釉分為兩種。一種胎質緻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種胎質粗鬆,呈土黃色,外施青黃釉或黃釉。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四:唐、五代

唐、五代時期是越窯發展鼎盛時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謂的“祕色”瓷,更是當時越窯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產品。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目前瓷器鑑定方法:

1.傳統眼學以經驗為主

一直以來,瓷器鑑定專家的鑑定法寶便是依靠“目、手、耳”三者並用,並依靠世代相傳的鑑定理論及與大量實物接觸所積累的經驗,通過與傳世“標準器”的比對來判斷被鑑定品的年代、窯口、真偽。此外,窯址出土標本、考古學出土文物也成為比對的“標準器”。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技術鑑定用儀器說話

而上世紀50年代後,比較系統的古陶瓷的科技研究逐漸展開。類似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科學研究院的冶金陶瓷研究所內成立了中國古陶瓷研究小組,即後來的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從上世紀80年代左右,科技檢測方法正式介入到古陶瓷鑑定中。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馮小琦專門研究古陶瓷,她告訴記者,目前關於古陶瓷的技術鑑定有很多,包括測成分、測年代的。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技術鑑定對古陶瓷鑑定有一定的幫助”,馮小琦指出故宮博物院在2005年陶研中心成立時購進一批儀器,近兩年開始運用到對古陶瓷的鑑定上。前年開始,作為宋代官窯瓷器研究課題的一部分,他們利用無損檢測儀器完成了對50餘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測試工作,“這對故宮官窯研究還是起到一定的幫助,利用儀器檢測,我們發現部分官窯的成分屬於河南。一直以來學界認為是南宋官窯,但接近河南的就應該是北宋時期在北方生產的”。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兩種方法綜合使用最可靠

專家的傳統經驗鑑定更多地建立在個人經驗、經歷上。鑑定者是在建立了標準器體系的情況下比照鑑定的。鑑定者長期接觸了大量古陶瓷標準器後,在腦子裡建立了數據庫囊括了古陶瓷各個時代不同窯口的本質規律。由此,鑑定者鑑定時間長短、接觸“標準器”的多少都成為鑑定關鍵。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而技術鑑定也需要不斷的實戰積累,建立數據庫。“由於我國技術鑑定起步較晚,數據庫積累得不多,因此也存在不足。相比之下,牛津大學的檢測由於起步早,數據庫積累得多,相對更有信譽度”,馮小琦告訴記者,在兩種鑑定方法都有不足之下,最可靠的是將兩種鑑定方法綜合使用。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越窯青瓷在南北朝、唐代出現的蓮花瓣紋,融化了外來文化,形成中華民族自己的特突藝術風格,使越窯青瓷更加鮮豔奪目越窯青瓷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越窯鑑定及各時期的特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