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龍泉窯青瓷

明代龍泉窯胎更厚重,露胎處多紅色,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樣,經常有很長的,類似長裂紋的開片。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龍泉窯青瓷

明代龍泉窯胎更厚重,露胎處多紅色,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樣,經常有很長的,類似長裂紋的開片。


陶瓷鑑定 器型(下)


"

《陶瓷鑑定十二講》 第九講 看工藝 (下)

話接上文。之前在“看工藝”的上篇中,我們最後跟大家講到了第五講,也就是如何看圈足。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將通過觀察器型的工藝變化,來鑑賞瓷器。

第六,看器型

每個時代的陶瓷器皿的器型,都與器皿本身的功能作用、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密不可分。不同朝代生活習俗的變遷,使得陶瓷器皿的功能作用也在相應的發生著變化,因而也就產生了器型的變化,然後引發工藝上的變革。

舉個例子來說:漢代以前的人們是席地而坐的,器物都放在地上,因而生產的實用器就很大。而且紋飾、裝飾都在器肩上,符合人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覺習慣。再比如說喝茶:從唐到明,煮茶發展到泡茶。於是,茶具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不過因為中華民族文化承襲性的特點,除了少部分器形的實用效果與工藝生產都很低的被淘汰外,多數器物都是一點點變化的漸進過程。所以,當我們注意掌握到不同時期陶瓷器皿因工能、作用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時,就能準確的鑑定年代。作為專業的收藏者,一定要掌握其中微小的差異。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差異,可以讓你即使只是看了看照片,也能識別出新老來。

以我為例,筆者是收藏壺系列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雞頭壺,到民國、建國後的壺,光是壺流在壺上的位置就可以列出一個時間表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講一些大宗製品的器型的時代特點。

原始陶:最早的時候,陶器主要是作為炊具水器和收藏食品的器皿使用,三足的鬲比較流行。三足之間即可放柴火燒,吸水器小口尖底、雙耳,方便放入水中吸水,又可以插放在沙地上不會倒翻。因此遠古陶器都是實用器,很大、很實用。如有小形的,就要注意是什麼文化時期的。那個時代還沒有流行用陶瓷作明器陪葬,一般是把生活用品帶到墓地中。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商周時期: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從早期的漁獵、採摘,逐漸過渡到種植、漁獵並用。在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陶器的器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三足的鬲到了商代中期變成了實足,完全變成了另外的器型,鬲沒有了。人們開始在室內固定居住,在河中的吸水的小尖足底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盛放食物的大器。戰國到漢代的這個時期,由於陪葬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許多陶禮器。如鼎都是作為明器陪葬的。多是彩繪陶,吸水率高。如果看到那些很小不規整,並形成一定組合的,肯定就是明器,而這時,作為實用器的瓷開始登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3、西周出現很多印紋灰陶罐:這類罐都沒有耳,因而器口多向外翻出,主要是便於在頸子上繫繩子,現仿的多不知其中道理,容易忽視這個細節。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4、原始瓷器登臺:由於沒有自己的器型,所以大多是參考銅器的器型。瓷器是實用器,仿銅器的同時又要兼顧實用,所以一開始最多的形式是壺、瓿等,如水波紋壺、水波紋瓿,後來才慢慢創造出四系罐等自己的器型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繭形壺:俗稱鴨蛋壺,戰國秦時的陶器壺。繭形壺是秦代的特有器形,其他朝代所沒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魏晉南北朝的雞頭壺、狗頭壺、四系盤口壺、羊形器、灶、牛車,都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到了隋朝就逐漸消失了。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隋之後,瓷器都是自己創造的器形,幾乎沒有和青銅器一樣的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了仿青銅器造型的瓷器,玩家就要多留個心眼。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唐代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陪葬: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鉛釉有毒,所以都是用來陪葬。如出現實用器,一定是後仿的。唐代的鳳首壺是唐代獨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遼金是馬上文化,因而遼金的三彩,雞冠壺、四系背壺是獨有的,雞冠壺如出現那種二原配方的瓷器則是後仿的。

10、東漢之後的陪葬器種類繁多,從日用器皿、生產加工到六畜飼養、住房出行什麼都有。但到隋唐以後,就逐漸漸消失,因為葬制發生了變化。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1、東漢開始陪葬十二生肖:從獸頭人身到唐代人頭抱獸頭,歷經百年。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隋代灰陶生肖豬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唐代白陶獸首十二生肖俑宋代素瓷人捧獸十二生肖明代山西三彩人捧獸十二生肖

12、元明清開始,器物的延續性開始變得很強:只有掌握器物的細節,才能從器形上加以區別,這就要求對此多加觀察:如這三朝器中,玉壺春瓶、梅瓶、將軍罐,代代都有,但彼此間卻有很大差異。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明代清代

13、清代花瓶完全成熟:早期順治、康熙一般都是無耳的棒槌瓶,但到乾隆以後花瓶都是有耳的了。

總之,器形各朝代區別主要是對比,從器口的直徑、工藝、圈足的特點,器身的曲度作比較。

第七,看附件

陶瓷器邊上的耳,最開始是出於實用。把它作為把手、繫繩的用途,輔助人們使用,屬於器物上的附件。到後來慢慢裝飾,以增強其觀賞性,再之後就有在器中純以裝飾物出現的。有些器物的器耳有很長的延續性,有些則很有時代特色,可作為斷代的依據。

1、挖耳:早期商周之前的原始陶器中,如吸水罐等,在製作時,一般都是全器做好後,在腹部硬用手指擠壓,摳出一個半圓形的器耳,用以繫繩。也有可能在上面補了一點泥,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摳出來的。

2、扳條鋬:商周時代,南方的印紋硬陶,如良渚文化等地,壺、杯都是板條鋬,有的上面也有印紋。

3、獸形耳:漢代的青瓷瓿上是雙變形獸耳,上面壓印紋飾。漢代壺的方壺上有雙鼠耳。漢代陶盉和魏晉雞頭壺上則有獸形提樑鋬。

南北朝青瓷龍柄雞頭壺魏晉洪州窯鼠耳缽

4、秦漢有陶瓷壺、鼎、年、鈁等器上附有鋪首銜環的裝飾風格:這類器一般都是仿青銅器,魏晉後沒有這種裝飾,到宋代影青釉的投壺上,又開始流行這種附件裝飾。

5、秦漢的原始瓷壺因為是實用器,兩個附耳必須是作為穿繩繫帶實用,因而附首環改成了條形葉脈紋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6、橫條形四系:漢代之後至三國兩晉,橫條形四系、六系的青瓷盤口壺盛行,器形實用性增強。

7、橋形系:東漢後期到魏晉南北朝,橋形系流行,早期稜角分明,到南北朝逐漸模糊。

8、雙複式系:隋朝至唐朝,在罐的頂部,多采用雙條形系。魏晉和唐代的長沙窯也流行雙泥條纏繞的雙條形鋬。清代壺、杯上有雙條纏繞鋬的那是清代外銷瓷器。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9、泥條捏邊:商周的早期陶釜邊,用泥條捏成波浪沿,用來放在灶上,三陝一帶的巴文化中也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10、熊足蹄足:戰國至漢代的綠釉倉、柩,多是做成熊足,而鼎類多是蹄足,本人也收藏過一個人面足,但這是個宋器,不作代表,孤證不為證。

11、模印造形耳:唐代長沙窯很多器物上,都用模印造形耳作為系,既好看又實用,長沙窯特有。

12、貫耳、戟耳:宋代開始,多仿古青銅的作法,故而原本在漢代青銅上的貫耳開始流行起來,並在商成器中出現。戟耳是宋代特有的,到後來變形為其它的三耳、花耳等。

13、獅頭系、象耳、虎頭耳:元明清時期,作為裝飾,出現獅耳、象耳、虎耳。清代一朝,虎頭作為系,為主要實用器上用。清三代虎耳,圓形、大、清晰,到後來越來越瘦長,模糊簡化。

14、穿洞附銅配件:清代康熙的粥罐,有一種穿洞附加提手的做法。燒窯時留好孔,成器後再配上銅附件的提把。順治和雍正也有少量。

15、清代早期花瓶上無耳,如棒槌瓶等。乾隆開始流行各種如鹿頭、象頭、龍耳,如意雲頭耳,清中期出現爬獅耳。清代耳越早越清晰,光緒民國模糊。

第八,看器口

由於陶瓷器從拉坯、修坯到裝飾、燒窯等多方面工藝和裝飾要求的不同,從而就算是器口與器足一樣,也會留下特殊的特徵。這是有著特殊歷史年代的固有特徵,這也將成為我們鑑定朝代的依據。

1、商之前的各種陶器:商之前的早期文化時期的陶器,多半採取捏泥條盤底等工藝。器口的地方一般都是手捏,抹光、打磨,不太規整,這是所限於當時還沒有輪制修坯的工藝所致。從手捏打磨的情況來鑑定。一般來說仰韶文化中期後就有了慢輪,但因為原料的關係,這種慢輪是用來打磨,而不是旋坯的,所以商之前後的器口不是捏塑手工打磨,就是一種用慢輪磨光的特殊特徵。

2、慢輪修口:商代至戰國時期,特別是西周,陶瓷多半還是泥條盤築造型。後用泥抹光、按底。再用慢輪把器口修規整。這種修口明顯留有旋修的輪制痕,因而這類只用輪製法修口的器多是西周至漢代產品。

3、盤口器:瓷器從東漢後,逐漸開始大量生產,由一開始仿青銅器器形。魏晉之後開始根據生活需要,獨立創造自己的造型。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初,流行一種盤口器,如四系六系盤口壺,盤口雞頭壺、盤口渣鬥等,有青瓷,也有德清窯黑釉,到隋代才逐漸消失,這種盤口器鑑定就是定位在這個時代中。

4、洗口器:秦漢時流行青銅洗口盆,後這種器形發展到瓷器洗口盆,到魏晉之後消失,但是青瓷以外的瓷器後來也有很多洗口,青瓷洗口器只能是魏晉這個時代的。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5、脣口器:陶瓷器在早期時候,由於瓷胎質容易變形和破損,為了加強沿邊的強度,把很多器物如瓷碗沿邊上加厚一圈形成脣口。這種方法即加強了強度減少廢品,又增加了美觀。從南北朝到唐,邢窯等窯口都燒脣口碗,到了五代陶瓷練泥、製坯逐漸沌度提高,坯胎泥強度增加,脣口就慢慢消失。後來有少數產品為了裝飾也會有一點脣口。

6、芒口器:在宋代時,北方的窯為了提高生產量、成品量,發明了復燒的工藝方法,後逐漸發展到南方景德鎮窯,一時間南北窯場都燒芒口器。這種器主要是碗類產品,將碗放入一種匣缽裡,多個疊在一起復燒,全器都是滿釉,只是口沿無釉,因而是芒口。為了裝飾和實用,講究的官家也有的在器口鑲上金口銀口,因而也叫“金銀鑲口”,景德鎮多青白釉、印花、刻花、芒口器,這種芒口只是宋代至南宋流行。後來由於鑲口比較麻煩,再加上南宋末元初又發明了生產量更大的墊圈疊燒。芒口器也就沒有了。分析鑑定芒口只能是宋代,真品鑲口處還殘留鑲口的殘銀、殘鏽。


陶瓷鑑定 器型(下)


7、白復輪:宋代流行黑釉碗盞,主要是用於沏茶。有種黑釉碗在全部黑色碗的口沿部,再施一圈白釉,因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主要是吉州窯和部分北方窯口有這種產品。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8、醬釉口:在白色釉的器皿的口部,再施一圈醬釉,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如同金銀鑲口一樣,幾個特殊時代的醬口產品,可以提供鑑定朝代的依據。

宋定窯醬口器:從北宋開始,在刻花碗,印花碗的口沿,一般多是芒口器,但是有一種印花碗,在口沿處有一圈整齊的醬釉口,反差鮮明。這種醬釉色黑如熟鐵,微帶鏽色,暗淡無光是最關鍵的特點,現代仿品的醬口一般都很光亮,或人為作舊磨去亮度,因而有磨光痕跡。

宋影青醬口瓷器:宋代景德窯系都燒影青白釉,主要有“湖田窯”,也就是湘湖窯、南豐窯、白舍窯,每個窯口的青白釉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抓住了就能夠分辯。其中,南豐窯在宋元時期與湖田窯並列大量生產,而白舍窯有種青白釉醬口碗是其它窯沒有的,醬口醬色亮,與湖綠色的青釉相配,這種醬口是景德鎮其它窯口是沒有的。而湖田窯的底有醬色,鏽色,黑色墊燒痕又是白舍窯所沒有的。

明末青花醬瓷器:明末崇禎到順治時期,下限到康熙前期,在一些青花瓷器的口沿也施上一層醬黃釉,形成鑲銀口的效果,只有到清代康熙中期後逐漸沒有這種裝飾習慣了,這也形成了青花瓷。明清過渡時期順治青花瓷的一種鑑定方法:這種器口一般都很細、淺、淡,發黃,有點象金口的效果,有的粗產之器,顯得如同抹上一圈很細的護胎釉一樣淺淡。

9、清康熙粉口青花瓷器:康熙青花瓷器是青花髮色的最佳時期,各種青花瓷造型豐富,其中康熙時的筆筒和一些平口的青花瓷器,在器口正常上釉完後,再加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出沿的效果,因而有時候形成破泡和自然毛邊。這也是康熙特有特點,用於鑑定。

10、清順治暗刻花口青花瓷器:清代順治時期流行白釉暗刻花,後在一些青花瓷器上(如筆筒等器物)的口部邊沿和足部邊沿暗刻花人字形邊飾,再在中間青花繪畫,形成暗刻花的特點,這種口足部暗刻花器一般都是順治精品青花。

11、宋影青斗笠碗口:宋代青瓷器的器形中有種斗笠碗,碗壁從器底由原逐漸變薄,到了器口有的不到半毫米厚,真是如同刀口一樣薄,口薄似刀,老的這種碗的實用性存疑,也有可能是明器。出土的多有缺口,是宋代北宋到南宋的特殊器型。現代仿的由於瓷質堅硬,用手在口峰上輕刮,有錚錚的刀音,而真品瓷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入土時間長,因而刮時無聲,這是真偽之辨。

明代中晚期的薄口碗:明代瓷器的瓷化程度很高了,因而可以生產出很薄的壓平杯等薄胎器,所以生產出很多薄胎杯碗。這些杯碗很薄、半透明,碗的口沿收口處如刀口。清初後就漸漸沒有了,現代仿品也刮起來有錚錚的刀音,真品沒有。

12、唐宋葵口、稜口、花口:唐代開始受外來文化金銀器的影響,開始在白釉上出現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刑窯定窯上。到宋代的影青瓷都有這種器形,是在兩朝的特殊產品。到元代的龍泉青瓷上和青花大盤中,有這種葵口、稜口、花口,主要是出口伊斯蘭地區。到明代後不流行,但在明清的外銷瓷中,還有這種帶有外銷特點的葵口、稜口的茶杯和茶托盤。

13、明代青花壺口:青花瓷器的壺,在明代和清代有一個分野的重要標誌,主要是因為工藝上的差異性而產生了變化:明代青花瓷壺在口沿上釉後,再刮裡面的釉,故而器口滿釉;而清代青花瓷器則是在形成上釉後,最後修圈足和器口,所以器口和圈足都有一圈修理整齊的無釉露胎邊,胎釉之間分明,交界處還有明顯的火石紅溢出。它是明清青花壺的一個區別。

明代青花壺清代青花壺

14、檀香口:明代永樂青花瓷器,出現在碗盤上加芝麻瓷釉,俗稱檀香口。在口沿施醬釉成“檀香口”,經高溫一次燒成青花醬花器。這種獨特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民窯青花瓷器上,在別的瓷器上也偶有反映,主要是仿定窯色口。

15、燈草口:形成在明代色釉器的器上。如銅紅釉的祭紅、祭藍釉,由於釉在高溫下的流動很大,釉從釉下流失過多,從而使器口上的釉留存稀薄,形成脫口。在口沿處形成一條自然的幾乎露出胎的淺色釉,如同一條玉帶,燈草粗細,因而也叫燈草口。清代色釉,釉的流動不如明代大,形成自然的燈草口不容易。於是工匠有時人為的把器口畫出淺色效果,仿照“燈草口”。當然這種燈草口沒有明代自然流淌的效果,因而也成為分辯明代與清代色釉的一個方面。

清代的燈草口是描出來的

16、描金口:從宋代開始有將金碾成粉末以蒜水塗在器上繪畫。從清代乾隆開始,正式在器上描金,一直到清末民國。而乾隆到光緒,都是用純金粉做原料描口,金色純正,呈赤色、暗黃。到了清光緒到民國,開始使用化學洋金水描口,金口白而光亮,用舊後發黑,因而成為鑑定的一個抓手。

在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福建遇林亭窯黑釉金彩福山壽海文字盞,和根津美術館所藏黑釉金彩武夷山圖清早期描金口都是用真的金水清末民國的描金口多是用的洋金水

17、金銀鑲口:宋代是窯景德鎮窯出的芒口器。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專門在器口上鑲金銀銅等。金代後,即增加了強度,美觀實用非常流行。真品一般都是出土的,所以鑲口一般都被腐蝕,因而只有少數殘存的,或是腐蝕的。現代仿品上是沒有的,有也是仿的塗上一點黑色,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18、紫口鐵足:南宋的官窯瓷器,以及汝窯瓷,還有宋元時的一種鐵胎龍泉瓷器。有的釉下是一層深紫色的護胎釉,有的就是深色鐵胎。在一些淺色的色釉器中,如粉青、油灰、米黃這類的薄胎色釉器,有的胎只有釉的三分之一。由於釉的流動,使之口沿的胎色露出,顯的紫色,無釉的器足顯出鐵胎。因而俗稱“紫口鐵足”。

第九,看胎土

陶瓷器最本質的部分就是胎土。中國陶瓷的發展除了各地各時期的原料發生變化而產生變化外,最主要的還是在粉碎、淘洗、燒結技術的提高而產生胎骨質量的差異。一般來說,早期陶器燒製溫度800度左右,商至漢代已經達到1000度,吸水率降底和強度增大了。到東漢晚期至南北朝時期,瓷器正式發展成熟,燒製溫度在12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強度基本上接近現代。而到了元代“二元配方”形成後,可以減少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的變形,燒造溫度進一步提高,吸水率降到0.03%,透光率提高,強度更好。在辨識和斷代過程中,抓住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劃定大限,再根據細微特徵劃定朝代和窯口。

一、陶器胎土

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為主混合物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製品。

鑑定時應把它分為兩個方面:1、古代陶器。2、各種釉陶。

1、古代陶器。石器時代,人們在燒火時發現粘土燒結後能夠有很好的強度後,有意識開始燒造。從各個文化類到南北朝瓷器發展時期,先後出現過多種陶。

紅陶:紅色的粘土,吸水率高,有聲音,不透光。皮面用指甲可以劃傷,也有不少增強了硬度。

灰陶:泥質灰陶,泥色的胎或是洗淨後是水泥色的胎土,吸水高,不透光。

白陶:白陶很少,僅商代和西周時有少量。陶土表裡如一都是白色,很細膩,指甲不容易劃傷,不透光。

黑陶:黑陶實際上也是泥質灰陶類,只是在燒窯時採取封窯煙燻滲炭的方法使器表出現黑色光澤,表面有的出窯後磨光,這類陶片的斷面,看得出中間部分還是灰陶質。

陶器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燒製的溫度很低,800度。因而沒有燒結,因而硬度都很低,用指甲可以劃痕,有的比較細膩。因為是泥質,有的因為要加強塑型能力而加顆粒粗的物質。

2、由於為了加強強度,在胎中都滲入了一些特殊物質,如灰砂。夾砂灰陶,紅陶。有的在裡面滲上草木雜物。因而斷面有多雜物。有的夾炭或草本質增加強度。而有的象合泥漿揉麵一樣,掰開後,老陶斷面顯出一層一層的縐折和雜的雜質,而現仿的就沒有。

3、老陶器都是捏塑,有很多揉捏的痕跡,並且會留下指紋。在口部或是內部有慢輪修坯的痕跡,而後仿的一般都沒有。

4、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很高。水一澆上後馬上吸入,並且有很大的味道溢出,強的還刺鼻。而新仿的就沒有了。

原始瓷器胎土:中國古代陶瓷生產的地域遼闊,南北都有,很難共性的概括原始瓷器的特徵。僅就目前掌握的情況,原始瓷器從西周至戰國開始,一般來說胎質堅硬、沉重。陶體精細,灰黃色胎土,擊之如鋼胎,很堅實的金屬聲。草木灰調成的石灰釉很薄,很均,如同一層薄膜,很有特點。

秦漢原始瓷胎土:秦漢開始,原始瓷器開始逐漸開始。由於生產量的擴大,各方面反而遜於戰國青瓷。秦漢瓷器一般胎體比較厚,泥條盤築,安裝餅型底,再用泥抹光,厚實,質地硬度低於戰國。胎土多種,有的如醬色,有的上有類似護胎水,有的青灰色。由於半釉流動大,有的有如淚的流動。窯溫掌握的不好,所以很多燒的起泡和變形,這是秦漢瓷器的一個典型特色。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青瓷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時候的青瓷多半是南方的各大窯口生產,如洪州窯等青瓷。這個時候的青瓷發展比較完全了。一般都是旋坯,生產厚度開始減少,明顯薄於秦漢,而厚於唐五代。胎土基本是灰黃色,非常容易脫釉,有吸水率,水倒在上面浸入一部分,大部分入土後有土浸。一般都是平底實足,有線切割偏心紋。

唐長沙窯胎:長沙窯又稱為銅官窯,位於長沙市北三十公里處,從唐代開始形成生產規模,開中國陶瓷彩裝飾的先河。長沙窯的胎厚重釉輕薄。早期胎色呈淡紅色,後呈淺灰色,如同香灰色,還有土黃色。一般都有化妝土,有的有墊燒痕跡。胎質較粗,白度不高,不透光,吸水率高。現代仿製品中,一種聲音硬,不吸水,一種吸水很高,是用石灰、水泥加陶低溫燒成。

唐代越窯:越窯是在浙江紹興、上虞一帶的瓷窯體系,從漢到宋約有千年歷史。但是真正形成風格,大宗生產的,是在唐、五代。越窯主要是燒青瓷,釉色青中帶微黃,後改進有的如湖綠色。越窯的胎最有特點,灰白色,色較深,質粗而堅硬,吸水率比較低,不透光,有墊燒痕跡。現代仿的硬度太高、聲音不對。

宋代景德鎮窯: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有燒窯的記載,到宋代開始逐漸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產地。到了明清時期,就真正成為中國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景德鎮窯是指分佈在江西景德鎮周圍湖田的窯。宋代景德鎮主要是燒青白瓷,瓷胎還是一元配方,胎白,有一點吸水。因而入土的胎一般偏黃,吸入了土色。特色是胎底墊燒處有黑色的入骨的鐵黑斑。其它的窯口沒有,現代仿的是用一種碳灰有意塗在胎上,因而燒出來後,黑斑是一種燒結的感覺。細看宋景德鎮窯底部旋坯處有旋坯擠壓的波浪皺摺,而現代仿品旋坯很平滑,主要是胎土過細、快輪的原因,這是個主要特徵。

唐代壽州窯:壽州窯窯址在現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始燒於隋代,唐代是壽州窯的繁盛時期。唐代專燒黃釉,形成唐代壽州窯的風格。胎體比較厚重,白中泛黃,有的有化妝土。器多平底,底的內凹,有支燒痕。瓶頭比較重,花盞一類器是邊稜用刀削去。胎的鑑別質地較軟,有石灰質感。

唐代邢窯。邢窯窯址在現在的河北省內丘縣,是唐代著名瓷窯,主要生產白瓷。有粗細之分,細者胎質堅硬,釉色細潤質白,在釉處呈水綠色。粗白瓷胎質較疏鬆,一般胎外施化妝土,比較厚重,與定窯區別就是胎體厚薄之分。

定窯:在今天的河北曲陽縣,宋代屬定州。始燒於唐代而終燒於元,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瓷最大特點是胎質輕薄,早期施有化妝土,乳黃色,釉處有淚痕呈黃綠色。在釉處可以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胎底沒有景德鎮旋坯的挑刀痕跡和收刀痕跡。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耀州窯: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涼水河西岸,也稱銅川窯。從唐代開始燒窯,到宋發展為高峰,金元后逐漸衰敗,是宋代少有的燒青瓷的窯。耀州窯最大的特色是釉面暗綠色。胎為灰色胎,有點象越窯胎上白衣,不上白衣的地方灰色,質地堅硬,釉面裂紋,橘皮者多,刻花、印花多在碗內。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宋吉州窯:吉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起於唐代而終於元代。吉州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由於吉安古稱吉州,因而也叫吉州窯。因在永和鎮,也叫永和窯。吉州窯以燒黑瓷為主,品種多樣,釉色絢麗,大多產品中有黑釉白花、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各類窯變釉中的玳瑁碗、鷓鴣斑等。一般釉色黑褐色或黑紅色。與建窯的區別是釉薄如皮。胎質的特點明顯,細而鬆,土黃色或白中帶黃,胎體偏紅,擊之聲音如皮。內凹多不規整,與建窯的黑底相比差異很大。

宋磁州窯:磁州窯的釉面顏色為白中帶灰,有點象老化的白油漆,有的如啞光漆,有的地方剝釉後,就象牆上的油漆脫落。胎上有一層化妝土,有時在發花的化妝土下漏出灰紅色胎就像是在灰牆刷了一層石灰的效果。這個特色是後來的仿製品所沒有的。胎質比較厚,圈足是一般都在5毫米至15毫米左右,這是特點,今天的仿製品如果做到這麼厚的胎就會很重。

宋龍泉窯:龍泉窯在今天的浙江省龍泉縣,從北宋早期開始創立,南宋晚期到達鼎盛時期,元代更盛,而至明代中期就衰退了。在北宋時,還是施石灰釉,因而釉光亮薄,北宋胎薄,色灰,用託珠燒,後中晚期墊圈墊燒。從胎體上看,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的胎體最有特色,有明顯的區別。而到南宋後,施石灰鹼釉,釉在高溫下流動慢,因而可以多層施釉,才真正形成龍泉窯溫潤如玉的風格。

南宋胎有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兩種。白胎胎質細膩,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紅”。黑胎灰黑,俗稱“鐵骨”,口沿露胎呈紫褐色,圈足底端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採取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墊圈,露胎處泛紅。中心有釉這個特點很明顯,明代後又恢復墊燒,外底無釉。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元代龍泉窯青瓷

明代龍泉窯胎更厚重,露胎處多紅色,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樣,經常有很長的,類似長裂紋的開片。


陶瓷鑑定 器型(下)


陶瓷鑑定 器型(下)


本文轉載自夏志鋼(武漢壺語堂博物館館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