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十字架耶穌'

"

《下十字架》是彼得·保羅·魯本斯於1611-1614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現收藏於安特衛普大教堂。

魯本斯的油畫作品《下十字架》描繪了耶穌被釘死於十字架後,聖母及門徒深夜將他從十字架上放下的情景。畫面的構圖呈傾斜線,在深暗的夜幕下,七八個門徒圍在十字架周圍,正用雪白的布將耶穌的屍體裹著從十字架上慢慢放下。布和屍體色彩極其耀眼醒目,彷彿有一股強光投射下來。左邊穿大紅衣袍的聖約翰正在梯子邊接抱耶穌,另一邊有悲哭的聖母和其他門徒。他們的臉被強光映照得熠熠生輝,身體和衣裙卻融在了四周的黑暗中。受難的耶穌一點也沒有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人體那種乾癟的樣子,他顯得粗壯、結實、比例勻稱,可以看到意大利藝術對魯本斯的極大影響。同時我們會發現,表現這種悲壯的題材原本就是尼德蘭的傳統,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不少大師畫過這類題材,意大利則很少表現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這類悲壯的主題。


"

《下十字架》是彼得·保羅·魯本斯於1611-1614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現收藏於安特衛普大教堂。

魯本斯的油畫作品《下十字架》描繪了耶穌被釘死於十字架後,聖母及門徒深夜將他從十字架上放下的情景。畫面的構圖呈傾斜線,在深暗的夜幕下,七八個門徒圍在十字架周圍,正用雪白的布將耶穌的屍體裹著從十字架上慢慢放下。布和屍體色彩極其耀眼醒目,彷彿有一股強光投射下來。左邊穿大紅衣袍的聖約翰正在梯子邊接抱耶穌,另一邊有悲哭的聖母和其他門徒。他們的臉被強光映照得熠熠生輝,身體和衣裙卻融在了四周的黑暗中。受難的耶穌一點也沒有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人體那種乾癟的樣子,他顯得粗壯、結實、比例勻稱,可以看到意大利藝術對魯本斯的極大影響。同時我們會發現,表現這種悲壯的題材原本就是尼德蘭的傳統,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不少大師畫過這類題材,意大利則很少表現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這類悲壯的主題。


下十字架耶穌


​《下十字架》的畫面構思正好與《上十字架》相反,它沒有劇烈的人物動勢,沒有強烈的激情,只有哀痛的宣洩,所有形象被置於深沉的黑夜中。第一幅《上十字架》似乎是畫家對自己在意大利進修所得的總結,而《下十字架》則是他自己的藝術個性的探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