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初唐時期,臉型:微胖,圓潤,雙頰豐滿;胭脂:面頰大面積紅妝,鳳目;花鈿:額描雉形花鈿;眉形:柳葉眉後演變為倒八字眉;脣形:豐潤紅脣;髮式:朵雲髻,驚鵠高髻。

初唐的仕女臉型比較圓潤,雙頰豐滿,符合唐朝以肥唯美的特徵,整個面頰都鋪滿胭脂,大面積紅妝,眼型是鳳目。

花鈿較多使用雉形花鈿,花鈿在初唐時期逐漸形成一種流行的裝飾,初唐時期流行的是柳葉眉,與圓潤的臉型很搭配;仕女的眉毛初期流行的是柳葉眉,後來逐漸流行眉梢上揚散開的闊眉,又演變為八字眉。

脣形較為豐滿,使用硃砂製作,以大紅色為主,脣部化妝材料為“脣脂”,以淺紅色口脂為主。髮式為高髻,向上呈騰舉之勢,就如同鳥勇猛健腰凌雲飛翔一般,又稱為驚鵠高髻,也有人稱之為“回鶻髻”。

盛唐時期,臉型:圓胖,雙頰豐滿;胭脂:脂粉塗面,大面積紅妝;花鈿:眉心各種花鈿、妝靨;眉形:柳葉眉、闊眉,八字眉並存;脣形:小巧紅脣;髮式:高髻,帽飾,簪花,步搖。

盛唐仕女臉型圓潤,雙頰豐滿,充分反應這一時期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大面積紅妝的胭脂,塗滿整個臉頰,這與初唐時期風格差不多。相對於初唐來說,花鈿的種類繁多,有月牙形,梅花形。在盛唐以前,婦女的面靨一般都是黃豆粒大小的圓點;眉形從闊眉逐漸轉變為柳葉眉、蛾翅眉等多種眉形並存的局面。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初唐時期,臉型:微胖,圓潤,雙頰豐滿;胭脂:面頰大面積紅妝,鳳目;花鈿:額描雉形花鈿;眉形:柳葉眉後演變為倒八字眉;脣形:豐潤紅脣;髮式:朵雲髻,驚鵠高髻。

初唐的仕女臉型比較圓潤,雙頰豐滿,符合唐朝以肥唯美的特徵,整個面頰都鋪滿胭脂,大面積紅妝,眼型是鳳目。

花鈿較多使用雉形花鈿,花鈿在初唐時期逐漸形成一種流行的裝飾,初唐時期流行的是柳葉眉,與圓潤的臉型很搭配;仕女的眉毛初期流行的是柳葉眉,後來逐漸流行眉梢上揚散開的闊眉,又演變為八字眉。

脣形較為豐滿,使用硃砂製作,以大紅色為主,脣部化妝材料為“脣脂”,以淺紅色口脂為主。髮式為高髻,向上呈騰舉之勢,就如同鳥勇猛健腰凌雲飛翔一般,又稱為驚鵠高髻,也有人稱之為“回鶻髻”。

盛唐時期,臉型:圓胖,雙頰豐滿;胭脂:脂粉塗面,大面積紅妝;花鈿:眉心各種花鈿、妝靨;眉形:柳葉眉、闊眉,八字眉並存;脣形:小巧紅脣;髮式:高髻,帽飾,簪花,步搖。

盛唐仕女臉型圓潤,雙頰豐滿,充分反應這一時期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大面積紅妝的胭脂,塗滿整個臉頰,這與初唐時期風格差不多。相對於初唐來說,花鈿的種類繁多,有月牙形,梅花形。在盛唐以前,婦女的面靨一般都是黃豆粒大小的圓點;眉形從闊眉逐漸轉變為柳葉眉、蛾翅眉等多種眉形並存的局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盛唐時期仕女的脣形比初唐時期向內收斂點,形成小巧紅脣,脣脂比初唐時期得到了改進,在硃砂里加入了由動物脂膏或者礦物蠟等材料製成粘密潤滑的輔料,這樣的脣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又增添的色彩光澤,還有防止嘴脣皸裂等功能,深受盛唐女子喜愛,脣脂的顏色仍然以大紅色為主。

盛唐時期仕女的髮髻仍為高髻,但是注重對髮髻的修飾,多了些簪花,步搖等裝飾品;這時流行蟬鬢,就是將鬢角處的頭髮,向外梳得極其誇張,形成像蟬翼一樣薄薄的一層。白居易在詩中這樣描述女子髮髻“雲鬢新梳薄似蟬”,此外由於受胡服騎射等外來文化的影響,盛唐女子也佩戴模仿性的帽飾。

中唐時期,臉型:較肥胖;胭脂:面塗黃粉,雙頰微染;花鈿:眉心各種花鈿並存;眉形:八字眉,蛾翅眉;脣形:烏膏脣,小巧紅脣;髮式:墜馬髻,高髻。

中唐時期的仕女臉型變得比盛唐,初唐更為肥胖,紅妝減少,取而代之是面塗黃粉,這些仕女們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裝飾圖案帖在額頭上,或者在額間塗上黃色粉末。其實,這種妝容方式起源於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時期,愛美求新的女性從佛像上的塗金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塗成黃色,逐漸形成風俗。

花鈿種類積累較多,有梅花形,鳥獸形,月牙形等等,顏色也比盛唐豐富,可以隨意選擇,比較流行的顏色是紅色、黑色和金黃色。這個時候出現了妝靨,有的形狀像錢幣,被稱為“錢點”,有的形狀像杏仁,被稱為“杏靨”,也有以各種花卉圖案的,俗稱“花靨”。

中唐時期仕女的眉形大多以八字眉為主,並配有烏膏脣,椎髻,這叫“元和時世妝”,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胡妝”,一開始只在宮廷中流行,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脣形,以小巧為時常,脣膏中加入了紫草(可做染料的植物),使得脣膏帶有紫紅色;髮式除了高髻之外,還有墜馬髻。

晚唐時期,臉型:長而圓潤;胭脂:脂粉塗面,雙頰微染;花鈿:額間,眉周,嘴角處花鈿;眉形:蛾翅眉,闊眉;脣形:小巧紅脣,豐潤紅脣;髮式:高髻,簪花,插梳。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初唐時期,臉型:微胖,圓潤,雙頰豐滿;胭脂:面頰大面積紅妝,鳳目;花鈿:額描雉形花鈿;眉形:柳葉眉後演變為倒八字眉;脣形:豐潤紅脣;髮式:朵雲髻,驚鵠高髻。

初唐的仕女臉型比較圓潤,雙頰豐滿,符合唐朝以肥唯美的特徵,整個面頰都鋪滿胭脂,大面積紅妝,眼型是鳳目。

花鈿較多使用雉形花鈿,花鈿在初唐時期逐漸形成一種流行的裝飾,初唐時期流行的是柳葉眉,與圓潤的臉型很搭配;仕女的眉毛初期流行的是柳葉眉,後來逐漸流行眉梢上揚散開的闊眉,又演變為八字眉。

脣形較為豐滿,使用硃砂製作,以大紅色為主,脣部化妝材料為“脣脂”,以淺紅色口脂為主。髮式為高髻,向上呈騰舉之勢,就如同鳥勇猛健腰凌雲飛翔一般,又稱為驚鵠高髻,也有人稱之為“回鶻髻”。

盛唐時期,臉型:圓胖,雙頰豐滿;胭脂:脂粉塗面,大面積紅妝;花鈿:眉心各種花鈿、妝靨;眉形:柳葉眉、闊眉,八字眉並存;脣形:小巧紅脣;髮式:高髻,帽飾,簪花,步搖。

盛唐仕女臉型圓潤,雙頰豐滿,充分反應這一時期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大面積紅妝的胭脂,塗滿整個臉頰,這與初唐時期風格差不多。相對於初唐來說,花鈿的種類繁多,有月牙形,梅花形。在盛唐以前,婦女的面靨一般都是黃豆粒大小的圓點;眉形從闊眉逐漸轉變為柳葉眉、蛾翅眉等多種眉形並存的局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盛唐時期仕女的脣形比初唐時期向內收斂點,形成小巧紅脣,脣脂比初唐時期得到了改進,在硃砂里加入了由動物脂膏或者礦物蠟等材料製成粘密潤滑的輔料,這樣的脣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又增添的色彩光澤,還有防止嘴脣皸裂等功能,深受盛唐女子喜愛,脣脂的顏色仍然以大紅色為主。

盛唐時期仕女的髮髻仍為高髻,但是注重對髮髻的修飾,多了些簪花,步搖等裝飾品;這時流行蟬鬢,就是將鬢角處的頭髮,向外梳得極其誇張,形成像蟬翼一樣薄薄的一層。白居易在詩中這樣描述女子髮髻“雲鬢新梳薄似蟬”,此外由於受胡服騎射等外來文化的影響,盛唐女子也佩戴模仿性的帽飾。

中唐時期,臉型:較肥胖;胭脂:面塗黃粉,雙頰微染;花鈿:眉心各種花鈿並存;眉形:八字眉,蛾翅眉;脣形:烏膏脣,小巧紅脣;髮式:墜馬髻,高髻。

中唐時期的仕女臉型變得比盛唐,初唐更為肥胖,紅妝減少,取而代之是面塗黃粉,這些仕女們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裝飾圖案帖在額頭上,或者在額間塗上黃色粉末。其實,這種妝容方式起源於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時期,愛美求新的女性從佛像上的塗金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塗成黃色,逐漸形成風俗。

花鈿種類積累較多,有梅花形,鳥獸形,月牙形等等,顏色也比盛唐豐富,可以隨意選擇,比較流行的顏色是紅色、黑色和金黃色。這個時候出現了妝靨,有的形狀像錢幣,被稱為“錢點”,有的形狀像杏仁,被稱為“杏靨”,也有以各種花卉圖案的,俗稱“花靨”。

中唐時期仕女的眉形大多以八字眉為主,並配有烏膏脣,椎髻,這叫“元和時世妝”,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胡妝”,一開始只在宮廷中流行,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脣形,以小巧為時常,脣膏中加入了紫草(可做染料的植物),使得脣膏帶有紫紅色;髮式除了高髻之外,還有墜馬髻。

晚唐時期,臉型:長而圓潤;胭脂:脂粉塗面,雙頰微染;花鈿:額間,眉周,嘴角處花鈿;眉形:蛾翅眉,闊眉;脣形:小巧紅脣,豐潤紅脣;髮式:高髻,簪花,插梳。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晚唐仕女的臉型較長而圓潤,雙頰微染,這些與中唐、盛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花鈿變化很大,不僅種類積累更多,而且在額間、眉周、嘴角等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花鈿。

婦女妝靨的使用越來越多,不僅在額頭,在臉上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妝靨妝飾也越來越繁縟,除了圓點、花卉之外,還有鳥獸等圖形,有的甚至滿臉都弄上花紋。晚唐相對於盛唐來說,化妝趨於怪誕,流行以悲以怪為美,以病態為美,以新奇為美的風尚。

晚唐婦女的眉妝繼承了濃烈、開闊等特點,眉形較短,有闊眉,八字眉,蛾翅眉等眉形,此外還有怪誕的桂葉眉及血暈妝等時尚眉形。晚唐婦女髮髻高聳,有簪花,插梳等多種髮飾裝飾。脣脂顏色比盛唐時期要豐富得多,有丹脣,絳紫脣,嘿脣等等。

唐朝不同時期,女子妝容有著比較顯著不同的特點,總的來說,唐朝女子穿著大膽,用料奢華,款式多樣,風格新穎,處處體現出唐朝女子思想開放,個性自由,少有拘束等特點,那麼唐朝女子為什麼會這麼時尚和開放呢?

筆者認為,說一千道一萬其本質原因就是唐朝女子地位空前提高。自北魏出現多個皇太后臨朝稱職,隋朝獨孤皇帝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以來,這個時期女性處於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時代,到了唐朝時期,上層女子參與政治的願望更加強烈。

初唐時期,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又輔佐李世民處理朝政,開啟了貞觀之治;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武則天更是成為歷史上第一女皇,此後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楊貴妃等等先後干政,使得唐朝女子社會地位提高,其在生活上也必然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初唐時期,臉型:微胖,圓潤,雙頰豐滿;胭脂:面頰大面積紅妝,鳳目;花鈿:額描雉形花鈿;眉形:柳葉眉後演變為倒八字眉;脣形:豐潤紅脣;髮式:朵雲髻,驚鵠高髻。

初唐的仕女臉型比較圓潤,雙頰豐滿,符合唐朝以肥唯美的特徵,整個面頰都鋪滿胭脂,大面積紅妝,眼型是鳳目。

花鈿較多使用雉形花鈿,花鈿在初唐時期逐漸形成一種流行的裝飾,初唐時期流行的是柳葉眉,與圓潤的臉型很搭配;仕女的眉毛初期流行的是柳葉眉,後來逐漸流行眉梢上揚散開的闊眉,又演變為八字眉。

脣形較為豐滿,使用硃砂製作,以大紅色為主,脣部化妝材料為“脣脂”,以淺紅色口脂為主。髮式為高髻,向上呈騰舉之勢,就如同鳥勇猛健腰凌雲飛翔一般,又稱為驚鵠高髻,也有人稱之為“回鶻髻”。

盛唐時期,臉型:圓胖,雙頰豐滿;胭脂:脂粉塗面,大面積紅妝;花鈿:眉心各種花鈿、妝靨;眉形:柳葉眉、闊眉,八字眉並存;脣形:小巧紅脣;髮式:高髻,帽飾,簪花,步搖。

盛唐仕女臉型圓潤,雙頰豐滿,充分反應這一時期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大面積紅妝的胭脂,塗滿整個臉頰,這與初唐時期風格差不多。相對於初唐來說,花鈿的種類繁多,有月牙形,梅花形。在盛唐以前,婦女的面靨一般都是黃豆粒大小的圓點;眉形從闊眉逐漸轉變為柳葉眉、蛾翅眉等多種眉形並存的局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盛唐時期仕女的脣形比初唐時期向內收斂點,形成小巧紅脣,脣脂比初唐時期得到了改進,在硃砂里加入了由動物脂膏或者礦物蠟等材料製成粘密潤滑的輔料,這樣的脣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又增添的色彩光澤,還有防止嘴脣皸裂等功能,深受盛唐女子喜愛,脣脂的顏色仍然以大紅色為主。

盛唐時期仕女的髮髻仍為高髻,但是注重對髮髻的修飾,多了些簪花,步搖等裝飾品;這時流行蟬鬢,就是將鬢角處的頭髮,向外梳得極其誇張,形成像蟬翼一樣薄薄的一層。白居易在詩中這樣描述女子髮髻“雲鬢新梳薄似蟬”,此外由於受胡服騎射等外來文化的影響,盛唐女子也佩戴模仿性的帽飾。

中唐時期,臉型:較肥胖;胭脂:面塗黃粉,雙頰微染;花鈿:眉心各種花鈿並存;眉形:八字眉,蛾翅眉;脣形:烏膏脣,小巧紅脣;髮式:墜馬髻,高髻。

中唐時期的仕女臉型變得比盛唐,初唐更為肥胖,紅妝減少,取而代之是面塗黃粉,這些仕女們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裝飾圖案帖在額頭上,或者在額間塗上黃色粉末。其實,這種妝容方式起源於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時期,愛美求新的女性從佛像上的塗金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塗成黃色,逐漸形成風俗。

花鈿種類積累較多,有梅花形,鳥獸形,月牙形等等,顏色也比盛唐豐富,可以隨意選擇,比較流行的顏色是紅色、黑色和金黃色。這個時候出現了妝靨,有的形狀像錢幣,被稱為“錢點”,有的形狀像杏仁,被稱為“杏靨”,也有以各種花卉圖案的,俗稱“花靨”。

中唐時期仕女的眉形大多以八字眉為主,並配有烏膏脣,椎髻,這叫“元和時世妝”,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胡妝”,一開始只在宮廷中流行,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脣形,以小巧為時常,脣膏中加入了紫草(可做染料的植物),使得脣膏帶有紫紅色;髮式除了高髻之外,還有墜馬髻。

晚唐時期,臉型:長而圓潤;胭脂:脂粉塗面,雙頰微染;花鈿:額間,眉周,嘴角處花鈿;眉形:蛾翅眉,闊眉;脣形:小巧紅脣,豐潤紅脣;髮式:高髻,簪花,插梳。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晚唐仕女的臉型較長而圓潤,雙頰微染,這些與中唐、盛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花鈿變化很大,不僅種類積累更多,而且在額間、眉周、嘴角等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花鈿。

婦女妝靨的使用越來越多,不僅在額頭,在臉上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妝靨妝飾也越來越繁縟,除了圓點、花卉之外,還有鳥獸等圖形,有的甚至滿臉都弄上花紋。晚唐相對於盛唐來說,化妝趨於怪誕,流行以悲以怪為美,以病態為美,以新奇為美的風尚。

晚唐婦女的眉妝繼承了濃烈、開闊等特點,眉形較短,有闊眉,八字眉,蛾翅眉等眉形,此外還有怪誕的桂葉眉及血暈妝等時尚眉形。晚唐婦女髮髻高聳,有簪花,插梳等多種髮飾裝飾。脣脂顏色比盛唐時期要豐富得多,有丹脣,絳紫脣,嘿脣等等。

唐朝不同時期,女子妝容有著比較顯著不同的特點,總的來說,唐朝女子穿著大膽,用料奢華,款式多樣,風格新穎,處處體現出唐朝女子思想開放,個性自由,少有拘束等特點,那麼唐朝女子為什麼會這麼時尚和開放呢?

筆者認為,說一千道一萬其本質原因就是唐朝女子地位空前提高。自北魏出現多個皇太后臨朝稱職,隋朝獨孤皇帝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以來,這個時期女性處於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時代,到了唐朝時期,上層女子參與政治的願望更加強烈。

初唐時期,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又輔佐李世民處理朝政,開啟了貞觀之治;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武則天更是成為歷史上第一女皇,此後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楊貴妃等等先後干政,使得唐朝女子社會地位提高,其在生活上也必然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朝經濟社會高度繁榮,服飾和妝容也能體現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程度,在唐代服飾和妝容都達到了歷史全盛時期,這與當時先進生產力水平,發達手工業,繁榮的商貿業和充足的物質供應是分不開的。唐朝強大經濟實力支撐著優質服飾質料的生產,加上發達絲織業,當絲綢之路貫通後,西域的紡織技術和優質質料不斷流入大唐,使其服飾和妝容業更加發達。

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文化對唐朝影響是多重的,一個是對皇室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多個政權,其文化對中原地區產生持續影響,從北魏到隋朝,再到唐朝,皇室都有很大比例的鮮卑血統,李淵的母親是鮮卑族,李世民皇后長孫皇后是鮮卑族,說白了,李唐皇室就是鮮卑化漢族,其風俗不可避免地帶著胡族文化特質。

《舊唐書》記載“開元初,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族之家相仿效,尊卑內外斯一貫矣。”

由此可見,唐朝皇室穿著胡服打扮,引起士族大臣效仿之風,進而流行到民間百姓之中。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影響,儒道佛三種思想對唐朝女子妝容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儒家思想將宮廷妝飾和民間妝飾規範的很嚴格,通過服飾色彩和妝容妝飾配件來區分尊卑等級;道家思想講究道法自然,尊重大自然,崇尚自然之美,在色彩上選擇象徵生命的綠色,對土地尊重的黃色,還有最流行的紅色;淡化君權神授思想,增加自然界的色彩;道家崇尚人人平等,給予唐朝女子更多的包容。

"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奢華妝容?都有哪些妝容和飾品?為何穿著這麼大膽,這麼潮流?仕女妝容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有哪些變化,受佛教影響最大。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引發的話題,著重講了唐代在不同時期女性服飾的特點,唐代女子服飾款式非常繁多,風格時尚,穿著大膽。其唐代女子在各個時期服飾有著很明顯特點,例如初唐時期清麗自然,盛唐時期華麗豐美,中晚唐時期絢麗怪誕。那麼唐朝女子使用服飾相搭配的面妝和飾品是什麼樣子的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筆者通過查詢大量的史實資料,帶你夢迴唐朝,去窺探那盛唐女子那些驚豔的妝容。本文內容較多,大概分為幾個部分,唐代女子妝容,髮式,飾品,唐代各個時期女子妝容特徵以及筆者的一些見解。唐代女子妝飾非常繁縟,包括妝容(面妝、脣妝、眉妝)、髮式和女性用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妝容:

白妝:即是不用胭脂,只用鉛粉的妝容。唐代女性簡單地將鉛粉塗抹在面部、脖子上,穿紗著羅袒露的前胸,肌膚晶瑩如雪,又避免了厚妝的違和感。杜牧在詩中這樣描述白妝帶來的通透效果的“生女如白脂”“不勞朱粉施”,這樣契合了我國自古以來以白為美的審美觀點。

紅妝:凡是運用胭脂使面部出現紅暈的妝都可稱為紅妝,這也有所我國古代女子面妝中,最為常見,流傳最廣的妝容。紅妝所使用的胭脂,其起源有兩種,一種是商紂時期,燕國婦女從紅藍花葉中取汁凝結而成,另一種來源的說法是產於匈奴的焉支山,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地區。

在唐代,無論貧富階級的女性都喜歡用紅妝,《開元天寶遺事》中描述了楊貴妃使用紅粉胭脂,面若桃花的場景:“貴妃每至於夏月,每有汗出,紅膩多香,拭於巾帕之上,色如桃紅也。”

在唐朝紅妝名目眾多,制式多種多樣,還有以下幾種紅妝:

醉妝:是紅妝中最為濃豔的一種妝容,也叫“酒暈妝”,具體方法是先施加白粉,然後在兩頰塗抹濃厚的胭脂,使之呈酒暈態勢。

桃花妝:這是一種比酒暈妝顏色略微清淡的妝容,其化妝後因面若桃花而得名。根據《妝臺記》中描述“美人妝面,傅粉,復以胭脂在掌中調勻,施之兩頰,淺者為桃花妝,濃者酒暈妝。”

飛霞妝:先在面部用胭脂打底,然後在塗以白粉的妝式,色彩較淺,清新淡雅,有白裡透紅的效果,在唐代多用於成年婦女。

血暈妝:這是在唐穆宗時期流行的一種妝飾,需要將眉毛剔除,不畫假眉,在眼皮底下塗數條紅紫痕跡,好像受傷後的血痕,這時一種怪誕的妝飾。

時世妝,在唐代除了白妝和紅妝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妝容,這種制式一反常理,不再使用胭脂,而是將面部塗抹成黃褐色,烏黑厚厚的嘴脣,化妝成一種要哭還沒哭的妝容,這就是時世妝,又稱“啼妝”,這種妝容主要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也迎合了年輕少女標新立異的心態。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代女子眉妝,眉妝不僅能搭配好面狀,展現女人的氣質,還富有一些文化內涵;因此,唐代人十分重視眉妝造型,各式各樣的眉形在唐代紛紛湧現,締造了妝飾史上眉形最為發達的時代,眉形都有哪些呢?

長眉:纖長的眉形流傳最為廣泛。李商隱有詩曰“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可見小女孩都熱衷於這種眉。柳葉眉:眉形長而纖細,在眉峰處稍稍彎曲成弧形,形似柳葉。柳葉眉在唐朝的眾多詩歌中都有描述。遠山眉:眉形細長,跟柳葉眉很相似,眉峰上挑,顏色略淺。

卻月眉:形狀如彎彎的半月,又名月眉,比柳葉眉寬,比長眉短,是蛾眉向闊眉過渡的一種眉形。闊眉:比月眉更粗更濃,多用於展現昂揚的精神風貌,這種眉在武則天時期最為流行,延續到開元盛世。

八字眉:特點是短而下垂,流行於中唐時期,它與烏脣、椎髻、赭面一起構成“元和時世妝”充滿了異域風情。桂葉眉:因其形狀像桂葉而得名,這種眉與以上幾種眉相比短而寬。

唐代女子脣妝,對於脣部化妝,用硃砂點塗嘴脣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後,人們又在硃砂中加入油脂和香料,凝成膏狀放入盒內,稱為“口脂”,南北朝時期口脂技術進一步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口脂制式更多樣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為搭配不同的妝容,彰顯女子個性氣質,唐代女性脣妝製作式繁複,名目眾多,其脣妝有胭脂暈品,大紅春,半邊嬌,露珠兒,天宮巧,淡心紅,雙唐媚等等,還有許多隻有記載無法考證的名目。

這些脣妝制式大都符合唐朝人“櫻桃小口”的審美觀點,並且在這基礎上加以創造,先在脣間點上口脂,然後向兩邊加以暈染,在脣部中央勾出如花瓣的輪廓,也有勾勒脣形如展翅蝴蝶,稱蝴蝶脣。

此外,唐代女子的面部妝容還要額黃,即將額前塗黃;斜紅,用胭脂在女子兩邊眼角處各描一道彎彎的紅線,這樣能增加臉部的立體感,以達到美觀的效果;面靨,用胭脂在面部塗飾小紋樣妝飾方法,有形似錢幣的“錢點”,還有形似花朵的“花靨”,還有繪製動物圖案的面靨。

唐代女性的髮式,一個完整的妝容,除了面妝,脣妝,眉妝之外,髮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女人的髮式樣式非常繁複,名目眾多,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髮式?

反綰式髮髻,就是將頭髮從下向上梳理,隴結於頭頂後向外反綰式的一種髮式;這其中又包括半翻髻(頂部向下半翻),驚鴻髻(綰成飛鳥展翅欲飛的式樣),寶髻(編盤成元寶樣的髮式)。

盤疊式髮髻,這種編髮方法較為簡單,就是將頭髮盤起來堆疊於頭頂。根據頭髮疊盤的形狀又可分為螺髻(形似螺殼),回鶻髻(回鶻婦女常梳的髮式,在頭上扎個髻),峨髻(高髻的一種,將頭髮束得很高)。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結鬟式髮髻,將頭髮結成發鬟髻,立於頭頂,或傾側於兩側,或垂於耳後的一種髮髻。這其中又包括雙鬟望仙髻(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分別向下結鬟);鬧掃狀髻(髮式蓬鬆雜亂)。

結椎式髮髻,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類髮式,根據梳妝形狀又可分為墜馬髻(將髮髻堆疊於頭頂,似墜非墜之狀);拋家髻(兩髻靠面,頭頂束一個錐髻,呈拋斜狀),三角髻(呈三角狀)。

唐代女性飾品,唐代女性妝容精巧細膩的面飾,珠光寶氣的頭飾,款式多樣的服飾都離不開璀璨奪目的飾品,它們共同襯托了唐代女性特有的氣質和阿諛多姿的身體。唐代飾品有哪些呢?筆者通過詳實的史料總結出以下幾點:

用於面妝飾品,花鈿,就是用金屬製成的小薄片,可貼於臉上,額前,也可串在髮簪上作為頭飾。用於面飾的花鈿一般是由金箔片,黑光紙,茶油花餅等材料製作而成,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等三種,其中以紅色花鈿最為常見。

花黃,《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於化妝的這個花黃,是用黃粉在額頭塗出小圖案,或者將黃紙剪成各種花鳥圖案的形狀貼於額前,貼花黃在唐代女性中也非常流行。

用於髮式的飾品,用於髮式的飾品就非常繁多了,簡直就是琳琅滿目,其材質也是多種多樣,有金銀,珍珠,翡翠,瑪瑙,檀木等等。其制式有髮簪(金簪、玉簪、翡翠簪,銀簪),釵(金、銀、玉、瑪瑙等),步搖(漢民族婦女傳統首飾),櫛具(梳理頭髮工具,梳,篦),簪花(佩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瞭解了唐代女性的妝容,很多人都感到,唐代的妝容飾品對現代妝容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借鑑價值,也是我國傳統藝術和民族文化一種重要的載體。

以上所講的妝飾是享國近300年唐朝的總彙,那麼唐朝各個時期狀容都有哪些特點呢?請繼續往下看,唐朝各個時期仕女妝容的變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初唐時期,臉型:微胖,圓潤,雙頰豐滿;胭脂:面頰大面積紅妝,鳳目;花鈿:額描雉形花鈿;眉形:柳葉眉後演變為倒八字眉;脣形:豐潤紅脣;髮式:朵雲髻,驚鵠高髻。

初唐的仕女臉型比較圓潤,雙頰豐滿,符合唐朝以肥唯美的特徵,整個面頰都鋪滿胭脂,大面積紅妝,眼型是鳳目。

花鈿較多使用雉形花鈿,花鈿在初唐時期逐漸形成一種流行的裝飾,初唐時期流行的是柳葉眉,與圓潤的臉型很搭配;仕女的眉毛初期流行的是柳葉眉,後來逐漸流行眉梢上揚散開的闊眉,又演變為八字眉。

脣形較為豐滿,使用硃砂製作,以大紅色為主,脣部化妝材料為“脣脂”,以淺紅色口脂為主。髮式為高髻,向上呈騰舉之勢,就如同鳥勇猛健腰凌雲飛翔一般,又稱為驚鵠高髻,也有人稱之為“回鶻髻”。

盛唐時期,臉型:圓胖,雙頰豐滿;胭脂:脂粉塗面,大面積紅妝;花鈿:眉心各種花鈿、妝靨;眉形:柳葉眉、闊眉,八字眉並存;脣形:小巧紅脣;髮式:高髻,帽飾,簪花,步搖。

盛唐仕女臉型圓潤,雙頰豐滿,充分反應這一時期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大面積紅妝的胭脂,塗滿整個臉頰,這與初唐時期風格差不多。相對於初唐來說,花鈿的種類繁多,有月牙形,梅花形。在盛唐以前,婦女的面靨一般都是黃豆粒大小的圓點;眉形從闊眉逐漸轉變為柳葉眉、蛾翅眉等多種眉形並存的局面。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盛唐時期仕女的脣形比初唐時期向內收斂點,形成小巧紅脣,脣脂比初唐時期得到了改進,在硃砂里加入了由動物脂膏或者礦物蠟等材料製成粘密潤滑的輔料,這樣的脣脂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又增添的色彩光澤,還有防止嘴脣皸裂等功能,深受盛唐女子喜愛,脣脂的顏色仍然以大紅色為主。

盛唐時期仕女的髮髻仍為高髻,但是注重對髮髻的修飾,多了些簪花,步搖等裝飾品;這時流行蟬鬢,就是將鬢角處的頭髮,向外梳得極其誇張,形成像蟬翼一樣薄薄的一層。白居易在詩中這樣描述女子髮髻“雲鬢新梳薄似蟬”,此外由於受胡服騎射等外來文化的影響,盛唐女子也佩戴模仿性的帽飾。

中唐時期,臉型:較肥胖;胭脂:面塗黃粉,雙頰微染;花鈿:眉心各種花鈿並存;眉形:八字眉,蛾翅眉;脣形:烏膏脣,小巧紅脣;髮式:墜馬髻,高髻。

中唐時期的仕女臉型變得比盛唐,初唐更為肥胖,紅妝減少,取而代之是面塗黃粉,這些仕女們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裝飾圖案帖在額頭上,或者在額間塗上黃色粉末。其實,這種妝容方式起源於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時期,愛美求新的女性從佛像上的塗金得到啟發,將自己的額頭塗成黃色,逐漸形成風俗。

花鈿種類積累較多,有梅花形,鳥獸形,月牙形等等,顏色也比盛唐豐富,可以隨意選擇,比較流行的顏色是紅色、黑色和金黃色。這個時候出現了妝靨,有的形狀像錢幣,被稱為“錢點”,有的形狀像杏仁,被稱為“杏靨”,也有以各種花卉圖案的,俗稱“花靨”。

中唐時期仕女的眉形大多以八字眉為主,並配有烏膏脣,椎髻,這叫“元和時世妝”,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胡妝”,一開始只在宮廷中流行,後來逐漸普及到民間。脣形,以小巧為時常,脣膏中加入了紫草(可做染料的植物),使得脣膏帶有紫紅色;髮式除了高髻之外,還有墜馬髻。

晚唐時期,臉型:長而圓潤;胭脂:脂粉塗面,雙頰微染;花鈿:額間,眉周,嘴角處花鈿;眉形:蛾翅眉,闊眉;脣形:小巧紅脣,豐潤紅脣;髮式:高髻,簪花,插梳。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晚唐仕女的臉型較長而圓潤,雙頰微染,這些與中唐、盛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花鈿變化很大,不僅種類積累更多,而且在額間、眉周、嘴角等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花鈿。

婦女妝靨的使用越來越多,不僅在額頭,在臉上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妝靨妝飾也越來越繁縟,除了圓點、花卉之外,還有鳥獸等圖形,有的甚至滿臉都弄上花紋。晚唐相對於盛唐來說,化妝趨於怪誕,流行以悲以怪為美,以病態為美,以新奇為美的風尚。

晚唐婦女的眉妝繼承了濃烈、開闊等特點,眉形較短,有闊眉,八字眉,蛾翅眉等眉形,此外還有怪誕的桂葉眉及血暈妝等時尚眉形。晚唐婦女髮髻高聳,有簪花,插梳等多種髮飾裝飾。脣脂顏色比盛唐時期要豐富得多,有丹脣,絳紫脣,嘿脣等等。

唐朝不同時期,女子妝容有著比較顯著不同的特點,總的來說,唐朝女子穿著大膽,用料奢華,款式多樣,風格新穎,處處體現出唐朝女子思想開放,個性自由,少有拘束等特點,那麼唐朝女子為什麼會這麼時尚和開放呢?

筆者認為,說一千道一萬其本質原因就是唐朝女子地位空前提高。自北魏出現多個皇太后臨朝稱職,隋朝獨孤皇帝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以來,這個時期女性處於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時代,到了唐朝時期,上層女子參與政治的願望更加強烈。

初唐時期,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又輔佐李世民處理朝政,開啟了貞觀之治;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武則天更是成為歷史上第一女皇,此後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楊貴妃等等先後干政,使得唐朝女子社會地位提高,其在生活上也必然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唐朝經濟社會高度繁榮,服飾和妝容也能體現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程度,在唐代服飾和妝容都達到了歷史全盛時期,這與當時先進生產力水平,發達手工業,繁榮的商貿業和充足的物質供應是分不開的。唐朝強大經濟實力支撐著優質服飾質料的生產,加上發達絲織業,當絲綢之路貫通後,西域的紡織技術和優質質料不斷流入大唐,使其服飾和妝容業更加發達。

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文化對唐朝影響是多重的,一個是對皇室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多個政權,其文化對中原地區產生持續影響,從北魏到隋朝,再到唐朝,皇室都有很大比例的鮮卑血統,李淵的母親是鮮卑族,李世民皇后長孫皇后是鮮卑族,說白了,李唐皇室就是鮮卑化漢族,其風俗不可避免地帶著胡族文化特質。

《舊唐書》記載“開元初,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族之家相仿效,尊卑內外斯一貫矣。”

由此可見,唐朝皇室穿著胡服打扮,引起士族大臣效仿之風,進而流行到民間百姓之中。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影響,儒道佛三種思想對唐朝女子妝容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儒家思想將宮廷妝飾和民間妝飾規範的很嚴格,通過服飾色彩和妝容妝飾配件來區分尊卑等級;道家思想講究道法自然,尊重大自然,崇尚自然之美,在色彩上選擇象徵生命的綠色,對土地尊重的黃色,還有最流行的紅色;淡化君權神授思想,增加自然界的色彩;道家崇尚人人平等,給予唐朝女子更多的包容。

看《長安十二時辰》,解密唐朝女子妝容,哪些髮型,脣形?太潮了

對女子妝容和開放風氣影響最大是佛教,在服飾的顏色上,白色在佛教中代表聖潔,代表善果是釋迦牟尼的代表色,儘管白色在漢文化中屬於不吉利之色,喪葬時才穿白色,但是受佛教的影響,唐朝女子也很鍾情於白色;黃色在佛教中代表佛祖顯靈時的光輝,既顯得高貴又有祈福辟邪作用,因而黃色也唐朝盛行,除了明黃色歸皇帝皇后所獨有外,其它的顏色平民也可以穿,此外,女子塗黃也受佛教的影響。

佛教對唐朝女子妝飾產生最大的影響就是袒露身體,佛教對人體最為尊崇,認為“肥白”“豐滿”是一個人健康之象,佛教追求袒露之美,鼓勵人們大膽地將身體暴露在世人目光之下,在佛教的思想中,袒露身體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綜述,唐朝婦女服飾和妝容呈現出大膽,開放,自由之風,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女子地位提高,而女子地位的提高與唐朝開放政策,少數民族和漢民族的交融以及唐朝皇帝開明包容的政策有莫大關係。

筆者認為,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思想對統治者影響力完全被打破,唐朝建立後,道教和佛教的盛行又進一步沖淡了儒家思想對統治階級指導思想的控制力;而此時,還未出現宋朝式的理學思想對婦女的禁錮,當武則天等女子一次又一次參與政權時,本身開明的唐朝政策對女子體現了更加包容和容忍,進而是女子思想更加解放,以追崇自由為榮,加上佛教對人身體尊崇,使得女子在服飾和妝容上,穿著更袒露,更大膽,更潮流。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