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右驍衛

先天三年,玄宗更改政令,規定羽林郎不再選用府兵,亦選擇招募的形式,通過羽林郎的選拔改制,帶來了一大變革,那就是府兵番上宿衛的百年舊制遭到拋棄。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玄宗下令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精壯者,充作南衙禁軍,稱為長從宿衛,兩年後更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開元十六年,部分彍騎被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為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

“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南衙十六衛與北衙六軍構成了唐朝中央禁軍的主體,劇中的龍武、神武皆屬於北衙。而天寶年間,北衙禁軍的規模只有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並沒有神武的建制,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才設置左右神武軍,而根據新舊唐書中的記載,神策與羽林實則為同一稱謂,而又與安史之亂後的神策軍所指不同。編入羽林的彍騎本是戰鬥力凶悍的士卒,卻在天寶年間得不到重視,甚至出現納資代役的現象。整個北衙禁軍日益腐敗,彍騎的戰鬥力幾乎喪失,淪為皇家禮儀軍,劇中出場的龍武軍實際上戰鬥力也並不高。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右驍衛

先天三年,玄宗更改政令,規定羽林郎不再選用府兵,亦選擇招募的形式,通過羽林郎的選拔改制,帶來了一大變革,那就是府兵番上宿衛的百年舊制遭到拋棄。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玄宗下令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精壯者,充作南衙禁軍,稱為長從宿衛,兩年後更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開元十六年,部分彍騎被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為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

“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南衙十六衛與北衙六軍構成了唐朝中央禁軍的主體,劇中的龍武、神武皆屬於北衙。而天寶年間,北衙禁軍的規模只有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並沒有神武的建制,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才設置左右神武軍,而根據新舊唐書中的記載,神策與羽林實則為同一稱謂,而又與安史之亂後的神策軍所指不同。編入羽林的彍騎本是戰鬥力凶悍的士卒,卻在天寶年間得不到重視,甚至出現納資代役的現象。整個北衙禁軍日益腐敗,彍騎的戰鬥力幾乎喪失,淪為皇家禮儀軍,劇中出場的龍武軍實際上戰鬥力也並不高。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林九郎

由上述可見,玄宗天寶年間的京師宿衛水平確實削弱不少,但京師兵力保持著較高規模,眾軍之間背後由政治勢力操縱不可避免,加之李林甫與東宮爭寵,實際上是想扶持李冒即位,這種政治形勢下,京城的防衛受到狼衛挑戰是說得過去的,這也是作者對此時期政治混亂局面的諷刺。

  • 塞兵改制

禁軍的改制與賽兵的改制實際上相輔相成,武周時期便開始改變府兵制度,此時的均田制崩潰,流民、逃戶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募兵制出現的初衷也是為了整合人口資源,亦是補府兵制的漏洞,這才形成了招募的僱傭兵。

唐朝自太宗起,對外政策以主動攻擊為主,太宗去世以後便出現重大轉變,邊疆少數民族寇邊犯境的情況越演愈烈,唐朝的對外攻勢轉為戰略防守。根據遊牧民族的戰術特點,唐軍急需具備龐大且指揮靈活、反應快速的邊防軍隊,這便產生了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系統。而府兵制下由小眾集結而成的軍事防禦顯然掣肘,故而在儀鳳二年(677年),由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地招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西北,至此開始取代府兵輪番防邊。塞防系統的轉變也形成了兩個團體,一為節度使,二為塞外兵。

開元二十五年,玄宗下詔令天下諸軍鎮所需兵額,一律從即將復員的各種徵行人及流民客戶中召募,可帶家眷,到軍後以田地、房屋許之,終身免除課役,裝備﹑給養全由國家供應,因此,又叫官健。劇中張小敬稱舊曆十三年為募兵,也就是開元十三年,符合這個時間的入伍特點,而劇中所說的安西軍則與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聯繫甚密。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右驍衛

先天三年,玄宗更改政令,規定羽林郎不再選用府兵,亦選擇招募的形式,通過羽林郎的選拔改制,帶來了一大變革,那就是府兵番上宿衛的百年舊制遭到拋棄。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玄宗下令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精壯者,充作南衙禁軍,稱為長從宿衛,兩年後更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開元十六年,部分彍騎被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為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

“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南衙十六衛與北衙六軍構成了唐朝中央禁軍的主體,劇中的龍武、神武皆屬於北衙。而天寶年間,北衙禁軍的規模只有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並沒有神武的建制,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才設置左右神武軍,而根據新舊唐書中的記載,神策與羽林實則為同一稱謂,而又與安史之亂後的神策軍所指不同。編入羽林的彍騎本是戰鬥力凶悍的士卒,卻在天寶年間得不到重視,甚至出現納資代役的現象。整個北衙禁軍日益腐敗,彍騎的戰鬥力幾乎喪失,淪為皇家禮儀軍,劇中出場的龍武軍實際上戰鬥力也並不高。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林九郎

由上述可見,玄宗天寶年間的京師宿衛水平確實削弱不少,但京師兵力保持著較高規模,眾軍之間背後由政治勢力操縱不可避免,加之李林甫與東宮爭寵,實際上是想扶持李冒即位,這種政治形勢下,京城的防衛受到狼衛挑戰是說得過去的,這也是作者對此時期政治混亂局面的諷刺。

  • 塞兵改制

禁軍的改制與賽兵的改制實際上相輔相成,武周時期便開始改變府兵制度,此時的均田制崩潰,流民、逃戶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募兵制出現的初衷也是為了整合人口資源,亦是補府兵制的漏洞,這才形成了招募的僱傭兵。

唐朝自太宗起,對外政策以主動攻擊為主,太宗去世以後便出現重大轉變,邊疆少數民族寇邊犯境的情況越演愈烈,唐朝的對外攻勢轉為戰略防守。根據遊牧民族的戰術特點,唐軍急需具備龐大且指揮靈活、反應快速的邊防軍隊,這便產生了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系統。而府兵制下由小眾集結而成的軍事防禦顯然掣肘,故而在儀鳳二年(677年),由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地招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西北,至此開始取代府兵輪番防邊。塞防系統的轉變也形成了兩個團體,一為節度使,二為塞外兵。

開元二十五年,玄宗下詔令天下諸軍鎮所需兵額,一律從即將復員的各種徵行人及流民客戶中召募,可帶家眷,到軍後以田地、房屋許之,終身免除課役,裝備﹑給養全由國家供應,因此,又叫官健。劇中張小敬稱舊曆十三年為募兵,也就是開元十三年,符合這個時間的入伍特點,而劇中所說的安西軍則與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聯繫甚密。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安西、北庭地圖

“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舊唐書》

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以大將侯君集徵滅高昌,同時征服了焉耆和龜茲,隨即疏勒和于闐盡歸大唐,自此唐朝完全控制了西域,並建立了永久性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時至長安二年(702年),唐朝又設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控制。而睿宗、武周時期皆出現安西四鎮易手的情況。至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再次收復安西四鎮,唐朝廷以3萬精兵常駐,這便是安西軍的雛形。到唐玄宗開元初,設置磧西節度使,管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此後分設安西、北庭節度使,安西軍設2.4萬兵額,北庭軍設2萬兵額。

“烽燧堡”之戰

自開元十四年(726年)以後,安西都護府與突騎施汗國關係緊張,蘇祿可汗隨即作亂,西域陷入戰爭狀態。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騎施軍侵擾北庭及安西的拔換城,這就是劇中第八團“烽燧堡”之戰的原型,劇中的舊曆二十三年正是指開元二十三年。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右驍衛

先天三年,玄宗更改政令,規定羽林郎不再選用府兵,亦選擇招募的形式,通過羽林郎的選拔改制,帶來了一大變革,那就是府兵番上宿衛的百年舊制遭到拋棄。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玄宗下令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精壯者,充作南衙禁軍,稱為長從宿衛,兩年後更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開元十六年,部分彍騎被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為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

“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南衙十六衛與北衙六軍構成了唐朝中央禁軍的主體,劇中的龍武、神武皆屬於北衙。而天寶年間,北衙禁軍的規模只有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並沒有神武的建制,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才設置左右神武軍,而根據新舊唐書中的記載,神策與羽林實則為同一稱謂,而又與安史之亂後的神策軍所指不同。編入羽林的彍騎本是戰鬥力凶悍的士卒,卻在天寶年間得不到重視,甚至出現納資代役的現象。整個北衙禁軍日益腐敗,彍騎的戰鬥力幾乎喪失,淪為皇家禮儀軍,劇中出場的龍武軍實際上戰鬥力也並不高。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林九郎

由上述可見,玄宗天寶年間的京師宿衛水平確實削弱不少,但京師兵力保持著較高規模,眾軍之間背後由政治勢力操縱不可避免,加之李林甫與東宮爭寵,實際上是想扶持李冒即位,這種政治形勢下,京城的防衛受到狼衛挑戰是說得過去的,這也是作者對此時期政治混亂局面的諷刺。

  • 塞兵改制

禁軍的改制與賽兵的改制實際上相輔相成,武周時期便開始改變府兵制度,此時的均田制崩潰,流民、逃戶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募兵制出現的初衷也是為了整合人口資源,亦是補府兵制的漏洞,這才形成了招募的僱傭兵。

唐朝自太宗起,對外政策以主動攻擊為主,太宗去世以後便出現重大轉變,邊疆少數民族寇邊犯境的情況越演愈烈,唐朝的對外攻勢轉為戰略防守。根據遊牧民族的戰術特點,唐軍急需具備龐大且指揮靈活、反應快速的邊防軍隊,這便產生了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系統。而府兵制下由小眾集結而成的軍事防禦顯然掣肘,故而在儀鳳二年(677年),由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地招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西北,至此開始取代府兵輪番防邊。塞防系統的轉變也形成了兩個團體,一為節度使,二為塞外兵。

開元二十五年,玄宗下詔令天下諸軍鎮所需兵額,一律從即將復員的各種徵行人及流民客戶中召募,可帶家眷,到軍後以田地、房屋許之,終身免除課役,裝備﹑給養全由國家供應,因此,又叫官健。劇中張小敬稱舊曆十三年為募兵,也就是開元十三年,符合這個時間的入伍特點,而劇中所說的安西軍則與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聯繫甚密。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安西、北庭地圖

“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舊唐書》

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以大將侯君集徵滅高昌,同時征服了焉耆和龜茲,隨即疏勒和于闐盡歸大唐,自此唐朝完全控制了西域,並建立了永久性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時至長安二年(702年),唐朝又設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控制。而睿宗、武周時期皆出現安西四鎮易手的情況。至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再次收復安西四鎮,唐朝廷以3萬精兵常駐,這便是安西軍的雛形。到唐玄宗開元初,設置磧西節度使,管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此後分設安西、北庭節度使,安西軍設2.4萬兵額,北庭軍設2萬兵額。

“烽燧堡”之戰

自開元十四年(726年)以後,安西都護府與突騎施汗國關係緊張,蘇祿可汗隨即作亂,西域陷入戰爭狀態。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騎施軍侵擾北庭及安西的拔換城,這就是劇中第八團“烽燧堡”之戰的原型,劇中的舊曆二十三年正是指開元二十三年。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烽燧堡之戰

烽燧堡並非是地名,而是軍事防禦堡壘,在防禦體系中擔當預警和關隘的作用,可以當作長城的防禦鏈條。唐朝以三十里置一烽燧,張小敬的第八團應該在拔換城附近,屬於禦敵前沿陣地。而根據史料記載,劇中提到的唐將蓋嘉運時任北庭都護兼任伊西節度使。史書中的蓋嘉運是於二十四年(736年)正月率兵出擊,並於當月二十六日大勝而歸。由此可見,從烽燧堡十月迎敵,到蓋嘉運到次年正月出擊,第八團獨自堅守了60余天,以至於200多人殉職,僅剩9人倖免,劇中講蓋嘉運不救是有線索的,但是否以第八團為餌不得而知。

劇中蕭規認為“林九郎”李林甫是以第八團做餌的始作俑者,這個只能說是有可能的,李林甫是開元二十三年的禮部尚書,並有載“尋歷戶、兵二尚書”,也就是說李林甫可能在烽燧堡之戰時,已經執掌兵部,他的政令是可以左右戰局的。但西域戰事傳至京師,信息延誤導致的政令延誤是有可能的,而作為地方節度使的蓋嘉運亦有高度的戰時應變權利,所以第八團獨自堅守兩個月之久,蓋嘉運的責任要比李林甫更大。

"

由於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單兵作戰能力爆棚,這位塞外兵、長安不良帥能夠輕易打趴旅賁帥、太子衛率、狼衛二十人制小分隊,未免顯得誇張,事實又是如何?本文結合時代背景,以及唐朝西域政策、機構設置分析唐朝“塞外兵”的形成,延伸出唐初至玄宗時期的兵制改革進程。

府兵編制

劇中張小敬所在時期正值唐朝兵制轉變,也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的時期。張小敬在劇中歸屬安西軍第八團,團的建制實際上仍然是府兵制的傳統。唐初的府兵制是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所以府兵制也稱軍戶制,軍戶是一種戶籍制度,軍戶需世代向政府提供兵員,政府通過減免稅收雜役作為補償,這種戶籍管理制度始於西晉。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聞隊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劃為十道,又於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643所,總稱折衝府,其中關中地區佔261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折衝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以正四品折衝都尉為長官,置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府下以團建制,亦稱營,以校尉統領,於團下設隊,以“隊正”統領,劇中的聞無忌被稱為聞隊,就是隊正這個官職,隊下為夥,以夥長統領,夥下設什,以什長統領。

一般來說每團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每什長領十丁,十丁中徵二人為府兵,這就是基本建制。折衝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府兵以10人為夥,50人為隊,100人為旅,200人為團,武周時期擴編至300人為一團。烽燧堡一戰中,聞隊手下約50人,劇中講到第八團200多人殉職是符合史實的。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第八團士兵

優劣興衰

府兵制的優勢是兵農合一,軍戶非戰時從事生產,與一般農戶無異,一旦遇到戰爭徵調,軍戶自備裝備入府集結,一方面節省了封建王朝的軍費開支,一方面又避免了徵兵制增加農民負擔及妨礙農業生產,唐中前期的強盛與府兵制的推行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府兵制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國家處於太平盛世戰爭較少,軍戶的戰鬥力很快會下降,且由於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佔政府劃撥到軍戶的土地;府兵中產生的軍事貴族勢力亦難以約束,其實唐朝開國之李淵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便是府兵制下崛起的貴族勢力,同時期的李密也是出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所以世襲府兵會養出難以約束的驕兵悍將,這也是唐後期無法約束藩鎮割據的內外兩個因素。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張小敬

唐朝的府兵制是於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至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這期間還有一個補救的過程,那就是武后時期的“團結兵制”。此制度主要是應對府兵的衰落,通過挑選丁戶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任團結兵,武周時期的團結兵享受免賦優待,唐代宗時規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集合訓練或是應徵入伍,且與府兵不同,裝備由官府發放,但團結兵在歷史中用於戰爭的記載很少,多為地方性補充兵員形式,以維護地方治安為首要任務,是為府兵制的補充。

  • 京師宿衛

唐代府兵的職責包括宿衛、鎮戍和征戰,折衝府直隸於所屬上級衛府,府兵的調用徵發權直接歸皇帝,皇帝的調派指示通過兵部發出,在在唐中期形成隱患,玄宗寬政期間就將調派權力下放兵部尚書,劇中將第八團作為誘餌的正是時任兵部尚書的“林九郎”李林甫。府兵番上即輪番抽調到所隸衛府或邊防重鎮服役,這個番上之權也是歸兵部掌管。

唐朝番上次數有明文規定,一般來講以軍府離番上衛府的距離決定,每月一次,一般是500裡五番,府兵分為五組,五個月徵發一次,還有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等定製。如果府兵遇到戰爭徵調,番上任務可以免除,一般來說免番三次為上限。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崔器

府兵衰落帶來的兵制改革首先就是從京師宿衛開始。折衝府有內外之別,內府包括左右衛府所屬的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五府三衛;太子左右衛率所屬的親府、勳府、翊府、親衛、勳衛、翊衛這三府三衛。太子東宮的衛宿有六率,除了左右衛率之外,還有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所以劇中的姚衛率總自稱比崔器、甘將軍的官階高,這是有理有據的,但左右衛率所轄三衛皆出自五品以上高官子弟,名分高,戰鬥力偏弱。

外府宿衛是優先考慮資財狀況,優先“照顧”地主階級,這就有了富室強丁即以行賄得免番,或僱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轉嫁給貧苦農民。番上宿衛分派至南衙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是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十二衛遙領折衝府,分領各軍府到長安上番的府兵,居中御外,衛戍京師,是為南衙的中堅力量。十六衛另外四衛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前者掌諸門禁衛,後者統率千牛備身等為皇帝侍從、儀衛,這十六衛總稱南衙府兵。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監門衛士

與南衙府兵相對應的則是北衙六軍。在最初的京師宿衛中,由李淵太原親兵中抽調的將士於玄武門駐屯,稱“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分置左右屯營,更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時將左右屯營獨立出屯衛,改設為左右羽林軍,這便有了“羽林郎”之稱。值得一提的是羽林郎的選拔,太宗時期仍以太原親兵的後人中挑選為主,結合挑選府兵中的精英,到了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羽林郎全部出自於府兵精英,這時候的府兵其實已經衰落,所謂精英已淪為老弱病殘,這便推動了兵制改革,即招募或者僱傭。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右驍衛

先天三年,玄宗更改政令,規定羽林郎不再選用府兵,亦選擇招募的形式,通過羽林郎的選拔改制,帶來了一大變革,那就是府兵番上宿衛的百年舊制遭到拋棄。從開元十一年(723年)開始,玄宗下令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精壯者,充作南衙禁軍,稱為長從宿衛,兩年後更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開元十六年,部分彍騎被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為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

“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南衙十六衛與北衙六軍構成了唐朝中央禁軍的主體,劇中的龍武、神武皆屬於北衙。而天寶年間,北衙禁軍的規模只有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並沒有神武的建制,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才設置左右神武軍,而根據新舊唐書中的記載,神策與羽林實則為同一稱謂,而又與安史之亂後的神策軍所指不同。編入羽林的彍騎本是戰鬥力凶悍的士卒,卻在天寶年間得不到重視,甚至出現納資代役的現象。整個北衙禁軍日益腐敗,彍騎的戰鬥力幾乎喪失,淪為皇家禮儀軍,劇中出場的龍武軍實際上戰鬥力也並不高。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林九郎

由上述可見,玄宗天寶年間的京師宿衛水平確實削弱不少,但京師兵力保持著較高規模,眾軍之間背後由政治勢力操縱不可避免,加之李林甫與東宮爭寵,實際上是想扶持李冒即位,這種政治形勢下,京城的防衛受到狼衛挑戰是說得過去的,這也是作者對此時期政治混亂局面的諷刺。

  • 塞兵改制

禁軍的改制與賽兵的改制實際上相輔相成,武周時期便開始改變府兵制度,此時的均田制崩潰,流民、逃戶成為重大社會問題,募兵制出現的初衷也是為了整合人口資源,亦是補府兵制的漏洞,這才形成了招募的僱傭兵。

唐朝自太宗起,對外政策以主動攻擊為主,太宗去世以後便出現重大轉變,邊疆少數民族寇邊犯境的情況越演愈烈,唐朝的對外攻勢轉為戰略防守。根據遊牧民族的戰術特點,唐軍急需具備龐大且指揮靈活、反應快速的邊防軍隊,這便產生了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系統。而府兵制下由小眾集結而成的軍事防禦顯然掣肘,故而在儀鳳二年(677年),由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地招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西北,至此開始取代府兵輪番防邊。塞防系統的轉變也形成了兩個團體,一為節度使,二為塞外兵。

開元二十五年,玄宗下詔令天下諸軍鎮所需兵額,一律從即將復員的各種徵行人及流民客戶中召募,可帶家眷,到軍後以田地、房屋許之,終身免除課役,裝備﹑給養全由國家供應,因此,又叫官健。劇中張小敬稱舊曆十三年為募兵,也就是開元十三年,符合這個時間的入伍特點,而劇中所說的安西軍則與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聯繫甚密。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安西、北庭地圖

“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舊唐書》

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以大將侯君集徵滅高昌,同時征服了焉耆和龜茲,隨即疏勒和于闐盡歸大唐,自此唐朝完全控制了西域,並建立了永久性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時至長安二年(702年),唐朝又設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控制。而睿宗、武周時期皆出現安西四鎮易手的情況。至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再次收復安西四鎮,唐朝廷以3萬精兵常駐,這便是安西軍的雛形。到唐玄宗開元初,設置磧西節度使,管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此後分設安西、北庭節度使,安西軍設2.4萬兵額,北庭軍設2萬兵額。

“烽燧堡”之戰

自開元十四年(726年)以後,安西都護府與突騎施汗國關係緊張,蘇祿可汗隨即作亂,西域陷入戰爭狀態。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突騎施軍侵擾北庭及安西的拔換城,這就是劇中第八團“烽燧堡”之戰的原型,劇中的舊曆二十三年正是指開元二十三年。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烽燧堡之戰

烽燧堡並非是地名,而是軍事防禦堡壘,在防禦體系中擔當預警和關隘的作用,可以當作長城的防禦鏈條。唐朝以三十里置一烽燧,張小敬的第八團應該在拔換城附近,屬於禦敵前沿陣地。而根據史料記載,劇中提到的唐將蓋嘉運時任北庭都護兼任伊西節度使。史書中的蓋嘉運是於二十四年(736年)正月率兵出擊,並於當月二十六日大勝而歸。由此可見,從烽燧堡十月迎敵,到蓋嘉運到次年正月出擊,第八團獨自堅守了60余天,以至於200多人殉職,僅剩9人倖免,劇中講蓋嘉運不救是有線索的,但是否以第八團為餌不得而知。

劇中蕭規認為“林九郎”李林甫是以第八團做餌的始作俑者,這個只能說是有可能的,李林甫是開元二十三年的禮部尚書,並有載“尋歷戶、兵二尚書”,也就是說李林甫可能在烽燧堡之戰時,已經執掌兵部,他的政令是可以左右戰局的。但西域戰事傳至京師,信息延誤導致的政令延誤是有可能的,而作為地方節度使的蓋嘉運亦有高度的戰時應變權利,所以第八團獨自堅守兩個月之久,蓋嘉運的責任要比李林甫更大。

十年塞外兵、九年不良帥:以《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軍制改革

劇照長安

第八團的悲劇在張小敬等“蚍蜉”的演繹下無限悲壯,但客觀而論,200人建制的唐朝塞外兵,堅守孤堡兩個月之久,其戰鬥力著實驚人,這體現了唐朝中期兵制改革的成功。而作為軍人,劇中的張小敬是大唐盛世中渺小到塵埃裡的沙子,而正是這一粒粒保家衛國的沙子,支撐了唐帝國的長安夢華。

參考史料:

  • 《劍橋中國史隋唐史》
  • 《舊唐書》
  • 《新唐書》
  • 《資治通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