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唐朝 李淳風 袁天罡 武則天 歷史悠久的 歷史悠久的 2017-10-09

李淳風(602年-670年),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道士,岐州雍縣人(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精通天文、歷算、陰陽之說,《推背圖》的作者之一。

李淳風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等,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己佔》,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

李淳風在太史局學習和研究天文、曆法、算學以及天象儀器,頗有所得。不久向唐太宗上疏,建議改制渾天儀,太宗欣然同意。於貞觀七年(633年),終於製成新渾儀,即銅鑄渾天黃道儀。將古代的兩重渾儀改為三重,最外為六合儀,中間是三辰儀,最內系四遊儀。在此之前的渾天儀,只相當於四遊儀及六合儀兩個層次。此儀黃道經緯、赤道經緯、地平經緯均可測定。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風為承務郎,令其將渾儀置於凝暉閣。他在研製渾儀過程中,研究了古代渾儀的發展與特點,寫成《法象志》七卷,評論了前代渾儀得失之差。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李淳風官至太常博士,十八年官至太史丞。撰寫《晉書》時,他寫的《天文》、《律歷》、《五行》三志,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尤為精微。

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李淳風)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李淳風獲封昌樂縣男,又與國子算學博士樑述、太學助教王真儒等受詔審定並註釋《十部算經》,頒行於國子監。這部算經是世界上最早的算學教材,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的學校中沿用多年,且是考核技術官吏的一部重要書籍。聞名中外的計算球體體積的"祖恆定律"就是李淳風註釋《九章算術》時,介紹傳播開的。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李淳風根據近40年的觀測、推算,認為傅仁均的《戊寅元歷》漏洞百出,要求廢除,另造新曆,得到唐高宗的支持。他根據隋代天文學家劉焯的《皇極曆》,並有所損益,借鑑其先進的計算方法完成新曆,並很快應用,稱作《麟德歷》,並傳入新羅(今朝鮮)。又經過長期觀察樹木被風吹動的狀態,在其所著的《乙巳佔》中,將風劃分為八級,是世界上給風劃等級最早的人。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風卒。據唐代檔案《甲庫甲歷》記載,李淳風為"溘逝",唐高宗李治又頒"追復昭",追復李淳風為"太史令"。李淳風的父親李播,曾為地方官吏,後因不得志遂棄官而為道士,他曾注《老子》,撰寫《方誌圖文集》十卷,並作《天文大象賦》等。這些。對李淳風一生的學術取向無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重大作用和影響。

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李淳風和袁天罡雙絕)

李淳風少年時拜至元老道長為師,學道於天台山,精通道法、占卜、天文、曆法、陰陽五行等術數。他的傳世名著《乙巳佔》是一部綜合性的占星著作,其中保存了許多現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書中他對風力的大小做的分級是清晰而科學的,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位給“風”定級的人。

李淳風在為太史令管理典籍,天文、曆法、祭祀、修志期間曾預測“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為天下”,唐太宗為此深為憂慮,便密詢他是否果有此事,他說:“臣仰稽天象,俯察歷數,其人已在陛下宮中,為親屬,自今不過三十年,當王天下”。太宗又問他,如果將可疑者都殺掉,能否倖免此難?他回答說:“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王者不死,徒多殺無辜”。李淳風以天命不可違的說教制止了太宗的屠殺計劃,武則天得以活命。歷史證實了他的預言,於是李淳風和袁天罡被時人稱為“東方雙絕”。

李淳風對天文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他撰寫了著名的《晉書》、《隋書》中的《天文志》、《律曆志》和《五行志》,將歷代累計下來的天文知識按一定的次序進行了整理和分類,以此編成《歷

代天文律曆志彙編》一書。同時他製造了中外聞名的世界上第一臺天文觀測儀器──渾天儀,並寫出了一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太初曆》。

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推背圖)

在數學方面,他註釋和校訂了《算經十書》,其對數學的“定式”和發展做出了詳盡的算數方法和科學的計算程式。此外,他還寫了一部《演齊人要術》,其中他提倡的“農道合修”思想,對後世研究農桑之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理論。同時也為道門中以“農道合修”提供了修行內核和基礎。

袁天罡曾跟隨唐著名道士李淳風、孫思邈學習術數,醫藥、相術等。傳說袁天罡為李淵父子相過面,也曾給武則天算過。他的“代唐者,必武氏”的預言為千古傳誦。袁天罡為唐朝司天監(即管理天文臺的官長),為大唐撰定曆法,頒佈曆書以及觀察星體,氣象的變化等,以此測定氣候、四時變化及國運吉凶等。

袁天罡與其師李淳風合作,經過長期研究、推算、著作了一部至今應運的《推背圖》。《推背圖》的預言,主要是對中國治亂興替之間的重要事件而作出的,由唐開始一直預言到未來的世界大同,當中共包括六十象,“六十”代表著循環周而復始的意思,它的奧祕性與應驗性在中國曆朝歷代都廣為盛傳。

袁天罡,唐初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時為鹽官令,入唐為火山令。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和李淳風共著)《袁天罡稱骨歌》等。通志著錄,其有《易鏡玄要》一卷。久佚。

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袁天罡)

武則天還在襁褓之中時,袁天罡見到其母楊氏,馬上說她“法生貴子”,楊氏召二子元慶、元爽,請天綱看相,天綱說:“官三品,保家主也。”又見武后之姊韓國夫人,天綱說:“此女貴而不利夫。”此女後嫁給賀蘭越石,果然早寡。武則天乃楊氏所生第二女,尚在襁褓中,由保姆抱出,其服飾似男兒,天綱仔細觀察她的耳目,驚呼道:“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

楊氏大為驚喜,從此善待天綱,及武后權熏天下,對天綱更是寵。此外,天綱還受太宗之命,分別給岑文本、張行成、成周看相,說岑“學堂瑩荑,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首生骨未成,自前而視,法三品。肉不稱骨,非壽兆也”。馬君“伏犀貫腦,背若有負,貴驗也。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然面澤赤而耳無根,後骨不隆,壽不長也”。張晚得官,終位宰相。按,據《新唐書·列傳》,這三人的官職、成就、壽天均如天綱所言,如岑文本,“貞觀元年,除祕書郎,兼直中書省。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頌》二篇,文致華贍。李靖復薦於帝,擢中書舍人。時顏師古為侍郎,自武德以來,詔誥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號善職,而敏速過之。或策令叢遽,敕吏六七人舭筆待,分口占授,成無遺意。師古以譴罷,溫彥博為請帝日:‘師古練時事,長於文誥,人少逮者,幸得複用。’帝日:‘朕自舉一人,公毋憂。’乃授文本侍郎,專典機要。”後來隨太宗伐遼東,由於辦事敏捷有成,“至糧漕最日、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籌不廢手”,以至勞累過度,“神用頓耗,容止不常”,到了幽州,竟暴病而死,年五十一。

袁天綱在居官、看相之暇,還將其對相術的見解、看相經驗著錄袁天罡於書,使後人得以窺其精要。他們相術著作,據《新唐書·藝文三》載,有《相書》七卷,《要訣》三卷;《四庫全書總目·存目》有《九天玄女六壬課》一卷,為宋元時術士託名袁天綱撰;據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載,除了《相書》、《要訣》二種,袁氏相書還有《人倫龜鑑賦》一卷、《氣神經》卷,《骨法》五卷三種。可見,其著述相當豐雷。袁天綱之子袁客師,秉其家學,亦精於相術。傳說他曾與人渡江,船甫離岸,他就大喊,要船工把船擺回岸邊,同行的人好生奇怪,紛紛詢問緣故,客師說:“船上的人鼻孔之氣都是墨色,千萬不可渡江,否則有覆舟之險。”正說著,有一個跛腳揹負的男人徑直上了船,客師馬上說:“貴人來了,我們可以渡江了。果然,船到江中,狂風驟起,渡船顛簸搖擺,險情迭起,但最終還是抵達彼岸。同行人莫不驚歎袁客師的功力。袁天綱父子在相術史上獨領風騷,名震相壇,以至不少相士競攀龍附風,或託名而作書,或借“袁天綱真傳”而為幌,最後以至魚目混珠、渾水摸魚。

史上李淳風和袁天罡為什麼被人稱為“東方雙絕”哪?你們知道嗎!

(袁天罡,李淳風瞪眼)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兩個軍師,一個叫袁天罡,一個叫李淳風。兩人能掐會算,天下袁天罡與李淳風聞名。 有一天,兩人相跟出去遊玩,碰見一棵兩扒權樹長在當道上,就坐在樹下歇息。他們剛坐下,就照見遠遠過來一個人。袁天罡說:“咱倆算一算,看這人是從樹哪一面走呀,看誰推算的準。”李淳風說:“行。”

兩人掐指一算,一個說是走左面,一個說是走右面,不想那人過來後,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話不說上了樹,從兩根扒杈中間鑽了過去。

袁天罡和李淳風十分驚異,急忙問那人:“你怎麼不走路從樹上走呢?”那人嘿嘿一笑說:“這叫‘大路朝天,不走兩邊’!” 兩人聽了,你看我,我看你,兩眼瞪得梨一般大,敢情還有算不準的時候哩!


(歷史悠久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