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譯文

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豔紅。

幾個滿頭白髮的宮女,閒坐無事談論唐玄宗。

註釋

(1)寥(liáo)落:寂寞冷落。

(2)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這裡指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

(3)宮花:行宮裡的花。

(4)白頭宮女:據白居易《上陽白髮人》,一些宮女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裡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髮宮人。

(5)說:談論。

(6)玄宗:指唐玄宗。

創作背景

元稹生活在中唐年代,正值唐朝經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國力的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之時。該詩就是以小見大地點明瞭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

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wáng zhī huàn)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註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創作背景

該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新嫁娘詞

唐代:王建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譯文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

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註釋

1.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後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

2.羹:泛指做成濃的菜餚。

3.“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4.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

相思

唐代:王維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註釋

⑴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⑵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⑶“春來”句:一作“秋來發故枝”。

⑷“願君”句:一作“勸君休採擷”。採擷(xié):採摘。

⑸相思:想念。

創作背景

此詩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可證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註釋

①來日:來的時候。

②綺(qǐ)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③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創作背景

王維在孟津住了十餘年,久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強烈的鄉思,因此做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