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靈璧石 張訓彩

唐玄宗 朱元璋 劉邦 忽必烈 靈璧石 2017-05-05

話說靈璧石 張訓彩

張訓彩先生

摘要:本文從專家的視角,對靈璧石從產地、鑑賞、感悟和開發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靈璧奇石,因產於安徽靈璧縣而得名,是一發較早的一種奇石,是我國四大奇石之一。她以悠久的歷史、絢麗的色彩、迷人的圖案、嶙峋的肌膚、斑駁的紋理、委婉的孔洞、悅耳的金玉之聲和奇特的造型,而名傳中外、譽滿四海,成為了流芳千古的“天下第一名石”。

靈璧石產地的界定

據《靈璧志略》記載:靈璧有七十峰,產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靈秀,石皆如璧。所以有人認為靈璧石就是指的靈璧磬石;也有人認為靈璧石不是專指靈璧的磬石,磬石只是靈璧石中最為名貴的一種;還有人認為靈璧石專指靈璧出產的巧石等等。《詞源》記載:“磬石,山名,在安徽靈璧縣北。山在泗水之南,即此。”說明靈璧是“泗濱浮磬”的產地。即“今靈璧縣北,古泗水之南”,這已是被專家學者公認的靈璧石產地、也就是靈璧縣(包含產石山脈延伸)地域。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歷史,無數的文獻記載和讚頌之詞中的靈璧石,都沒有明確專指那一種石頭,有的讚美的是磬石,有的讚美的是巧石。誰能說清楚乾隆皇帝當年所題寫的“天下第一名石”,是靈璧的哪一種讓其心動的石頭呢?為了照應古今,取大眾之觀點,對靈璧石取其“大而化之”的概念為妥。這樣既有利於弘揚靈璧石文化,也有利於對靈璧石進一步的分類研究。

靈璧歷代建制多變,所以典籍所記靈璧石的產地有虹縣、宿州、徐州、絳州、鳳陽府等多處,以至有一些地方也聲稱為靈璧石的產地。新中國成立後,仍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4月13日,蚌埠專區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靈璧縣屬宿縣專區。後先後更名為宿縣地區、宿州市,至今隸屬關係未變。

“天下第一名石”的地位

生於震旦,顯於殷商,靈璧石的悠久歷史決定了靈璧石的地位。

靈璧石最早的現存實物是1950年春於河南安陽市武官村大墓出土的一件商代大石磬,現存國家博物館。

靈璧石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我國現存的最早的歷史文獻戰國時期的《尚書》中,《尚書·禹貢》曾載:“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毗珠暨魚。”當時屬“九州”之一的徐州進貢的是“泗濱浮磬”,這很可能就是最早有記錄的觀賞石了。

磬是中國古代一種石質打擊樂器,磬僅用於祭祀儀式的雅樂樂隊。磬和鍾作為樂器和禮器,是統治者權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徵,被視為國之重器。河南商代虎紋大磬為靈璧石所打造,它石質細膩灰黑,間有白脈如玉等為靈璧磬石獨有的特徵。編磬的用材主要是靈璧石。

君王之尊,雅士之愛,歷代帝王和文人的追捧成就了靈璧石的地位。漢高祖劉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乾隆帝都喜愛靈璧石或視為神物,尊崇備至;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將靈璧石鑿之為器隨身攜帶,保佑平安;而素來喜愛藝術品的乾隆帝受自然天成的靈璧石之美、之奇、之妙的感染,於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御賜其“天下第一石”的美號(載《靈璧志略·論物產》),從此國朝內外,莫不知此石,靈璧石的地位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石與文人最相親”,歷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也與靈璧奇石結下了不解之緣,如白居易、蘇軾、米芾、陸游、范成大、趙孟頫、計成、李漁、蒲松齡等數不勝數,其中尤以蘇軾、米芾兩位最為著名。

關於奇石研究的理論專著主要為石譜,宋杜綰所著《雲林石譜》匯載石品116種,靈璧石被放在首位。寫了靈璧石產地,即“宿州靈璧縣,地名磬山。對靈璧奇石的推崇、對靈璧石的品評排列,雖經數百年的流傳,仍被後人奉為典則。理論專著《雲林石譜》的傳世,決定了靈璧奇石的地位。

悠久的開發歷史,國樂重器的選用,帝王的喜愛,文人的追捧,“論石”著作的傳世,促使靈璧石成為“天下第一石”並保持至當代。

靈璧石的形成過程

靈璧石被譽為流芳千古的“天下第一名石”,它的色彩、圖案、肌膚、紋理、孔洞以及悅耳的金玉之聲,特別是那千奇百怪、變化萬端、令人拍案叫絕的的奇特造型是如何形成的?

據1974年安徽省地質勘探隊的勘探報告:中國靈璧石礦床形成於震旦紀四頂山晚期,距今約有9億年的歷史,晚元古代震旦紀(距今8.44~9億年)期間。

經過呂梁構造運動,海水漫過境內,使靈璧成為一片淺海的海濱。這個時期,原先藻類植物大量繁殖生長,形成礁體,在海相沉積作用下,發育成為今各類石礦體。在震旦系構造上沉積並形成了震旦系——奧陶系的碳酸鹽岩石。進入古代(距今約4~2.3億年),經過加里東構造運動,地殼抬升為陸地。後經過華力西構造運動,又下沉為淺海瀉湖。直至中生代(距今2億年),經印支構造運動後,這一帶才隆起為陸地,海水從此銷聲匿跡。同時,在印支結構運動期間,境內地層發生了褶皺和斷裂。在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又發生了燕山構造運動,伴有火山岩噴發活動,出現了岩漿地質。進入新生代(距今大約1.2千萬年)在石灰岩溶蝕地區沉積了下第三紀地層。近100萬年,形成了第四紀沖積平原地層。縣境內發育的地層,震旦系地層約1400平方公里;岩漿岩和上第三系地層約有34平方公里。上述地層多數隱伏於第四系之下,少數零星出露在低山丘陵的剝蝕殘丘處。

經歷複雜漫長的地理變化,形成了特殊質地和造型的靈璧石。靈璧石是中厚層狀灰巖,黑色泥晶結構,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其次為白雲石,石質稍鬆易雕刻,微顯脆性,鋸切稍困難,但光度奇黑、奇亮,黑中閃光如鏡,扣之有聲,音韻悅耳。

靈璧石的美學價值與欣賞

奇石不僅僅以奇而取生,歸根到底還是有美才有奇,因為美是奇石的靈魂。靈璧石的美博大精深,除了人們常說的色、形、質、紋以外,還表現為藝術美和抽象美。靈璧石的美大致可分為形態美、色彩美、神韻美、音質美和裝飾美五種。

形態美。靈璧石形態以瘦、透、漏、皺、醜為奇石之典範。以三維空間的欣賞角度,立體的表現形式來表現其美感,具有較強的直觀效果和立體感受。或曲、或直、或旋、或圓,窮極變化,惟妙惟肖,奇巧天成。靈璧石的形態,意境雋永,形神兼備,使人爽心悅目,浮想聯翩,美妙難言。

色彩美。靈璧石色彩斑斕,多姿多彩。有單色、雙色和多色之分。黑色猶如墨玉,白色則澤潤如玉脂,黃色如蒸慄,紅色紅中透紫,彩色石紅、黃、青、藍搭配,色彩豔麗,五彩繽紛,賞心悅目,美不勝收。靈璧石色彩之豐富,是其它奇石所無法比擬的。

神韻美。靈璧石渾然天成,意境深遠,大有一石在手,萬目靈通之恢弘神韻。晶瑩處,靈光溢馨。渾涵處,孕玉懷金。開懷處,循才賦性。醒人處,淨化天元。

音質美。靈璧石石質細膩,堅如貞玉,有“玉振金聲”之美稱。古有“八音石”之稱,從不同角度扣其不同部位,會有不同聲音,磬樂演奏,似銅鐘混響,似金鐵交鳴,清脆悅耳。美妙的樂曲,美的享受。據說還可以奏出“福”、“祿”、“壽”、“喜”等音。真是美不可言。

裝飾美。靈璧石已屬於藝術品的範疇,純天然的靈璧石置放於居室、几案,利於美化環境,有益身心健康。喜愛靈璧石的蒲松齡曾用許多靈璧石美化居室和庭院,詩曰:老藤繞屋龍蛇出,怪石攔門虎豹眠,我以蛙鳴間魚躍,儼然鼓吹小山邊。

靈璧石是奇石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欣賞時應把握下面幾個原則:

1、抽象大於具象

靈璧石藝術品畢竟不同於繪畫和雕刻等其它藝術品,不可能惟妙惟肖,因此大多數石品都是抽象的,具有極強的蘊藏力。豐富的抽象美來源於自然界的靈璧石本身,塑造出的形象往往是“不是”大於“相似”。所以欣賞時,應淡化具象,追求抽象,使靈璧石的抽象美得以昇華。

2、神似大於形似

欣賞靈璧石要在“不似”中求“似是”,這種不似之似,即為“神似”,神似是一處更高的藝術欣賞境界,也是傳統藝術欣賞追求的最高目標,靈璧石欣賞也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在追求“神似”上下功夫,進入出神入化的欣賞境界。

3、浪漫大於現實

靈璧石給人以“三奇、五怪”的淳樸自然感覺,但主題的表現一般都是通過較大的變形和誇張的浪漫手法展現的,形態非常逼真的幾乎沒有,而變形誇張的倒比比皆是。所以,靈璧石欣賞要學會超脫現實,應突出追求浪漫的藝術效果。

4、自然大於人為

石——“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負土而出,狀為奇怪,或巖竇透漏,或峰嶺層峻。其類不一。”靈璧石與其它奇石一樣都是“合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但身處大自然的一巖一石,不可能包羅萬象,更不可能應有盡有。所以欣賞靈璧石,應尊重自然,取其神情態勢,狀人類物的神效天趣,不可人為的牽強附會。

話說靈璧石 張訓彩

陳民府先生收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