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富平縣城東北30餘公里處的美原鎮,是秦始皇賜大將軍王翦美田千頃之地,且其北部與北原相接而獲此地名。明洪武三年(1370)設鎮立集,美原為縣八大鎮之一。秦厲共公二十一年(前456),於頻山之南,頻水之北置頻陽縣,由此發端的富平縣治歷史,迄今已有2470餘年,其頻陽縣治遺址便在今美原鎮古城村一帶。西漢初年(前206),另於縣境南部置懷德縣,與頻陽縣並存。東漢初年(25),撤懷德縣併入頻陽縣。西晉咸寧三年(277)自彭原界(今甘肅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鎮附近)徙富平縣治於懷德故城,與頻陽縣並存。北魏景明元年(500),裁頻陽縣建制,另建土門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廢土門縣,劃歸華原縣(今銅川市耀州區)。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於富平、華原兩縣境內各劃出一部,設置美原縣,與富平縣並存,其治城即在現在的美原鎮。唐末美原縣改稱鼎州、裕州,五代後梁恢復美原縣。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美原縣併入富平縣,從而結束了自西漢初年兩縣並存的富平縣治歷史。

唐代曾三次設立鼎州。一次是唐初武德元年(618)改鳳林郡(原弘農郡)為鼎州,治所閿(wén)鄉縣(1954年併入靈寶縣),領弘農(今河南靈寶市)、閿鄉縣、湖城(1954年併入靈寶縣)三個縣。貞觀八年(634)廢,共存在16年。第二次建立鼎州,是在武則天時代天授二年(691),治所云陽縣(今陝西涇陽縣雲陽鎮),轄雲陽、涇陽、醴泉、三原四縣。大足元年(701)裁撤,存在10年。第三次,據清乾隆五年(1740)《富平縣誌》載,唐哀帝“天佑二年(905),李茂貞據鳳翔,析(劃出)美原(縣)為鼎州,隸耀州(今銅川市耀州區)。”後梁末帝“貞明元年(915),改鼎州為裕州,隸崇州(原耀州)。”另據《新唐書》、《資治通鑑》載,李茂貞設置鼎州的時間為天佑三年,至後梁末帝貞明元年改鼎州為裕州,其存在時間為9年。此鼎州為縣級州,其轄地僅為當時州治所在的美原縣。

日前,筆者來到這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徜徉於建於唐代的法源寺,或漫步在近年修建的仿古鎮街上,雜亂腦際的,除了上述的歷史風景,便是與鼎州相關的人事糾葛了。其中的關鍵人物,自是晚唐盤踞鳳翔受封岐王曾佔據二十州的一代梟雄李茂貞。其次,則有悲情皇帝唐昭宗李曄以及臭名昭著的賊帥溫韜等等。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後,強勢宦官挾制皇權,驕橫藩鎮割據一方,一直成為唐王朝的內憂外患。唐代宗以降,德宗、順宗、憲宗等沒少折騰,欲破此困境,且在唐憲宗年間一度平定藩鎮割據勢力,但或因宦官勢力未除,或因皇帝自身昏庸乃至荒淫,或因造化弄人用人不當,或因大勢已去迴天無力……至唐末時,內憂未除,外患愈甚,連皇帝本人亦時不時顛沛於逃亡之途,甚至淪為藩鎮手中的玩物。

且說唐昭宗乾寧三年(896)七月,李茂貞的鳳翔軍逼近京城長安,唐昭宗、何皇后及百官諸王逃離京城,欲投奔太原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這天,來至富平境內一個叫賀蘭觀的地方,被一支人馬攔住去路。攔截者乃是華州的鎮國軍節度使韓建。韓建亦是李茂貞一黨,在其脅迫下,帝、後只得移駕華州。時值盛夏,帝、後頂著烈日上馬後,備受驚嚇體質嬌弱的何後竟中暑落馬……後人因何後於此落馬倍受磨難,遂又稱此地為何難關。帝、後到華州後,不久,隨行的二萬甲兵被迫解散,皇室宗親十一王亦慘遭殺害。帝、後則被軟禁於此長達三年。乾寧五年,因局勢發生變化,為了應對此時佔據東京洛陽的宣武節度使朱溫,害怕唐昭宗落入朱溫手中,而與李茂貞、李克用結為同盟的韓建,才放唐昭宗回到長安。

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唐昭宗的可憐與無奈。其實,唐昭宗22歲以皇太弟身份登上皇位時,正所謂年少氣盛,亦頗思作為一番,重整山河,用《舊唐書》裡的話講,唐昭宗“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尊禮大臣,詳延道術,意在恢張舊業,號令天下。”在清除了楊復恭等宦官勢力後,又重建中央禁軍,欲以武力消滅藩鎮勢力,平定天下,並取得一些成效,然而“外患已成,內無賢佐”,唐昭宗最終也只能聽任強藩擺佈,備受欺凌。其中帶給唐昭宗最大傷害的,莫過於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如上述故事中唐昭宗出逃京城,起因即在於唐昭宗不堪李茂貞等藩鎮的壓迫,欲建立親王典兵制,即強化中央武裝力量,以應對藩鎮勢力的壓迫。李茂貞由此感到威脅,於是出兵進犯京城,並打敗了宗室覃王李嗣周的部隊,唐昭宗才倉皇出逃的。那麼,李茂貞又是何許人也?

據新舊《唐書》和相關資料記載,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是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18歲入伍當兵,效力於鎮州(今河北正定縣。時為成德軍節度使治所)下轄博野軍。唐僖宗乾符年間(874~879),博野軍奉命駐防奉天(陝西乾縣),擔負守衛京城長安的重責。期間,文通漸由士卒升遷為隊將。廣明元年(880),在隨軍圍攻黃巢起義軍中以其戰功,升任神策軍(中央禁軍)指揮使。數年後,因護駕有功,遷升為檢校太保、同平常事,洋州、蓬州、壁州節度使,且被唐僖宗賜姓李,名茂貞。不久,又以軍功拜鳳翔節度使。大順元年(890),剛剛即位的唐昭宗又封李茂貞為隴西郡王。隨著地位的不斷飆升,李茂貞地盤拓展亦進入快車道,一度勢力擴張至40餘州(實際控制20州),地域涉及今陝西大部,寧夏南部,甘肅西部,四川北部一帶,成為割據關中乃至西北的最強藩鎮。由此也導致其政治野心急劇膨脹,日益不把唐王朝放在眼裡。為了遏制李茂貞勢力,唐昭宗詔令李茂貞調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李茂貞拒絕上任,且上奏章語含譏諷說,我調離鳳翔不當緊,只怕將來軍隊譁變,到時陛下車駕出京逃難,又到哪裡去?年輕氣盛的唐昭宗不甘其辱,遂不顧宰相杜讓能勸阻,發動禁軍教訓李茂貞。結果反被李茂貞戰敗不說,唐昭宗還被迫賜死杜讓能,以換取兵臨長安城下的李茂貞撤軍。此後,在河中節度使遺缺人選任命上,李茂貞又迫使唐昭宗撤回詔令,改命他提出的人選。由此,唐昭宗才痛下決心,建立親王典兵制,欲強化中央武裝力量,以應對李茂貞等藩鎮勢力的壓迫,結果正如上述所言,臨時招募的親王部隊不堪一擊,李茂貞進入長安,唐昭宗出逃途中被韓建劫持,軟禁華州三年。後因局勢變化,唐昭宗回到長安,李茂貞非但沒有被治罪,反於光化四年(901)加封為岐王,並拜中書令,至此進入其事業巔峰。

然而盛極而衰。此前佔據洛陽的宣武節度使朱溫進軍京師,李茂貞自知難以抵敵,遂挾持唐昭宗至老巢鳳翔,朱溫旋即發兵圍困鳳翔。圍困至第三個年頭,鳳翔城糧盡援絕,李茂貞只好交出唐昭宗,換取朱溫撤圍退兵。在此期間,李茂貞關中州縣被朱溫所並,秦嶺以南州縣亦被西川節度使王建趁機佔領,其實力遭到重創。唐昭宗落入朱溫手中後,天佑元年(904)遇害,其子李柷即位,李柷在位3年後被廢,次年被鴆殺,史稱唐哀宗。天佑四年三月,朱溫纂唐,在大梁(今河南開封)稱帝(梁太祖),建國號為樑(史稱後梁),改元開平。李茂貞不肯臣服朱溫,仍沿用唐哀帝天佑年號,以示與後梁對抗。龍德三年(923),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唐莊宗)滅掉後梁,建國號唐(史稱後唐),此時地盤僅餘七州的李茂貞上表稱臣,唐莊宗遂改封李茂貞為秦王,不久病逝,享年69歲。在後樑存在期間,李茂貞雖未建國稱帝,卻也擺出帝王架勢,開設岐王府,設置百官,其妻劉氏稱皇后,舉動之間,一如君王禮儀。其間又以美原縣為鼎州,建義勝軍,以耀州刺史溫韜為節度使。這個溫韜,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盜墓賊,史載溫韜在鎮期間,“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後梁末帝時,溫韜又叛李茂貞降樑,樑改耀州為崇州,鼎州為裕州,義勝軍為靜勝軍,仍以溫韜為節度使。(溫韜後被唐明宗李嗣源所殺)。

今寶雞市北坡公園有大唐秦王陵,墓主人即是李茂貞與夫人劉氏(同塋不同穴)。儘管此大唐非彼大唐,實乃李存勖建立的後唐;李茂貞的秦王,亦是後唐所封。然而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回顧歷史,尤其是軍閥割據兵燹(xiǎn)亂世帶給國家和人民的深重災難,令人扼腕嘆息之餘,自是更應珍惜和維護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