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台州 文化 靈江 建築 歷史 藝術 台州發佈 2019-09-01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島上的建設者。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島上的建設者。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海島全景圖。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島上的建設者。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海島全景圖。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正在打造成為墾荒精神理論研究的中心地、墾荒精神宣傳教育的引領地、墾荒精神深入踐行的示範地。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島上的建設者。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海島全景圖。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正在打造成為墾荒精神理論研究的中心地、墾荒精神宣傳教育的引領地、墾荒精神深入踐行的示範地。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墾荒精神紀念碑正在進行提升工程。

"

2019-07-04 10:32:29 來源:台州日報 作者:彭潔/文 孫金標/攝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上進行著多處改造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友誼俱樂部。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島上的建設者。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海島全景圖。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正在打造成為墾荒精神理論研究的中心地、墾荒精神宣傳教育的引領地、墾荒精神深入踐行的示範地。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墾荒精神紀念碑正在進行提升工程。

【墾荒精神在傳承】築造一座“有精神”的城市

大陳島一隅。

築造一座城市,傳承一種精神。

在當下的台州,大陳島墾荒精神持續弘揚,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擴大影響,並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台州的城市精神。

而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不僅成為大陳島墾荒精神的繼承者,也成為“精神墾荒”的踐行者。

將墾荒精神融入城市建設

一個晴朗的週二,椒江江濱路七號碼頭,從大陳島駛來的“慶達9”緩緩向岸邊靠近。乾淨敞亮的船艙內,乘客們排隊等著艙門被打開。26歲的朱可也在人群裡。她抬眼四處打量,目光定格在艙內正中間的壁板上——白色的壁板,有兩行紅字“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很是醒目。

下了船,朱可一路走到椒江區人民政府門前。她站在街邊等朋友,打完一通電話,抬頭便看見一條色彩鮮豔的橫幅,上面同樣是“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宣傳標語。道路上的廣告牌、宣傳欄,政府門口、黨員活動中心等地,懸掛張貼著“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宣傳標語……“這已經成為台州城市形象的組成部分。”作為普通市民,朱可看到的是零星,但她的感受皎如日星。

朱可並不常往來於大陳島,上次因工作上島已是一年前,她覺得大陳島“變得越來越有味道”。

63年前,墾荒隊員用鋤頭、汗水和青春,在大陳島上開拓出一片恢宏事業,同時留下了可貴的墾荒精神。為了將這種精神以可見的形式傳承,2017年,大陳鎮加快青墾紀念館建設;2018年8月,通過對大陳島青少年宮、友誼俱樂部、青春廣場等改造提升,大陳鎮又著手打造青墾文化舊址公園,規劃面積94036平方米。

今年以來,椒江區、台州大陳島開發建設管委會對照市“兩抓年”工作要求細化具體目標,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作為重點建設工程,青墾文化舊址公園改造工程對青少年宮、友誼俱樂部、遊客中心、墾荒史記館、青墾紀念館等建築進行改造。目前,青少年宮圓形展廳改造、友誼俱樂部屋頂木結構樑改造已完工、墾荒史記館S1二樓頂澆築已完成、葉子梯田臺階花壇擋牆完成30%,預計2019年10月份,項目一期基本完工。”台州市椒江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的現場管理人員介紹,“青墾紀念館將被建設成一座四層建築紀念館。目前項目四層完成混凝土澆築,連廊鋼結構吊裝施工完成。計劃2019年土建完工,展陳工程預計在2020年年底完工。”

那天上島,朱可本想再去看一看墾荒精神紀念碑,“但島上的人告訴我,那裡在修繕”。巍巍挺立於下大陳島黃夫礁山崗的墾荒精神紀念碑於2000年落成,“目前正在進行提升工程,計劃今年8月完工。”

海島之外,2018年6月26日,圍繞打造區域學術高地、紅色高地、精神高地的目標,台州市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在臺州學院成立,承擔起與大陳島墾荒精神等紅色文化相關的理論硏究、社會服務、人才培養等任務。

走進研究中心,充滿故事的照片佈滿牆面,生動講述著那段歷史故事,展覽廳、研究室裡,記錄大陳島和墾荒精神發展歷程的各種物證,讓一切變得鮮活起來。

自成立以來,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傳播陣地作用,已接待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等各界參訪人士近40批次、共1000多人。這裡已經成為展示台州城市精神和紅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大陳島墾荒精神傳播的重要基地。“研究中心成立後,不方便去大陳島的市民,也有機會近距離了解大陳島,瞭解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工作人員說。

弘揚墾荒精神打造“傳承高地”

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可在網上聽到了一首吟唱大陳島的歌,“總是忘不了,那心中的船在搖,搖向一片蔚藍的初心,那是一首歲月的歌謠……哦,傳奇之島,我向往的大陳島,墾荒的路有多長,你也許不知道,我要讓澎湃的浪濤告訴你,曾經的暮暮朝朝……”後來,她才知道,這首溫暖明淨的歌名為《嚮往大陳島》,是2018年椒江區文化館組織文藝創作力量,邀請我省著名作詞家施翔、作曲家黃於群深入椒江“一江兩岸一島”進行創作採風活動,精心打造出來的。

“《嚮往大陳島》深情地表達了大陳島墾荒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情懷和嚮往。”去年年末,在“逐夢新時代共築新府城”椒江區迎春晚會上,這首歌由台州市優秀青年歌手林立峰演唱,感動全場。

近年來,圍繞大陳島墾荒精神,我市先後組織開展了“大陳島墾荒精神代代傳”主題活動、大陳島墾荒記憶史料影像展、“共築中國夢——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主題晚會、大陳島墾荒精神巡迴宣講、大陳島墾荒精神理論文章徵集等系列活動,打造出了一批戲劇、攝影、文學等藝術門類的文藝精品。

2018年7月,椒江區老幹部局依託老幹部藝術團,安排編創人員多次前往大陳島,翻閱歷史資料,採訪老墾荒隊員,編創出《墾荒精神代代傳》《過去這裡一片荒涼》《美麗的大陳島》等藝術作品。作為弘揚墾荒精神藝術演出的骨幹,老墾荒隊員金可人說:“我要將墾荒的精神,通過演出傳遞給年輕一代。”

今年4月22日,在椒江劇院,台州亂彈現代戲《我的大陳島》首演。演出激發了觀眾強烈的心靈共鳴,現場掌聲雷動,久久不息——“墾荒隊員那時候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也讓我想起了年輕時創業的艱辛。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他們中有些人卻享受不到了。我感到很難受,看的時候就一直擦眼淚。”一位觀眾說。

據瞭解,這部戲在誕生之初就飽受關注。2018年3月,文化部辦公廳公佈了2017年度戲曲劇本孵化計劃第一次專家評審結果,《我的大陳島》入圍。這也實現了台州在文化部戲曲劇本孵化計劃“零”突破。之後,該戲又入選浙江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題材2018年扶持項目、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第十三批扶持項目、台州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前後歷經5次調整修改,去年年末,《我的大陳島》終稿敲定,今年新春伊始,台州亂彈劇團70多位演員正式進入排練階段……

5月27日晚,已在臺州各地巡演近30場的《我的大陳島》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

除此之外,由台州資深電視人程建平帶領團隊創作了電視專題片《永恆的豐碑——大陳島墾荒精神代代傳》、6集電視紀錄片《最可敬的人——大陳島墾荒隊紀述》、112位大陳島墾荒隊隊員口述歷史《無悔的年華》、電視訪談《墾荒精神永傳承》和MV《墾荒隊員之歌》等多部反映大陳島墾荒隊故事和大陳島墾荒精神的電視作品,共計5個小時,採訪素材達4000多分鐘。

2018年11月11日,椒江區舉辦了《傳承大陳島墾荒精神踐行新時代新聞使命——程建平大陳島專題影視作品個人展》。這是首個以反映大陳島墾荒歷史為內容的個人影視作品展。

在文學作品方面,《大陳島密碼》是由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黃亞洲撰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用歷史和時代兩條線為經線,以大陳島墾荒隊人物群雕為緯線,講述一代墾荒人艱苦卓絕、獻身荒島的墾荒故事,從而打開了大陳島的墾荒密碼,即16字精神。”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尚小星介紹。

《大陳島墾荒精神口述史》則原汁原味地還原墾荒的壯闊全貌。由作家徐家駿、錢國丹歷時三年,奔赴全省各地尋找年屆耄耋的老墾荒隊員,蒐集到最真實、最鮮活的歷史細節創作而出。“這部作品將是對大陳島墾荒歷史的搶救性保護,是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有力佐證,也給今後研究大陳島墾荒歷史,創作大陳島墾荒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和鮮活的素材。”尚小星說。

把墾荒精神融入活動

在臺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盛躍明看來,“大陳島墾荒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研究和傳承同樣重要,研究中心力圖從學術層面對這一精神進行梳理和闡釋,從而可以更好地推動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傳播和弘揚”。

2018年10月15日上午,台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椒江校區舉辦思政課“1+N”教學模式改革暨“大陳島墾荒精神”進課堂研討會。德育導師代表楊文傑走進課堂,為17工商管理專業1班和2班的同學,上了一堂別有意義的課。從大陳島墾荒實踐的緣起、概括、提煉以及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價值,楊文傑將歷史用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串聯起來,為同學們“鋪展開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歷史畫卷”,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這是為推進大陳島墾荒精神進教材、進學生頭腦、進課堂,以將其融入到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中,台州學院在思政課“1+N”專題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做出的一次嘗試。

2019年,該校學報編輯部還與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合作,在學報開設了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專欄。

傳承的行動不僅在高校、在課堂,“我們創新載體方式,將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貫穿到大中小學生成長髮展的全過程。”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崔永江說。

“我們面向不同學齡階段的中小學生,編寫大陳島墾荒精神的通俗讀本,將其打造為地方精神和地方文化進校園的重要載體;選拔全市優秀中小學生組建主題拓展訓練營,開展紅色研學之旅。同時,將‘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納入大學新生始業教育以及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通過1-2年努力,將《大陳島墾荒精神與台州發展》打造為在線特色精品課程;助力‘大陳班’‘墾荒班’建設,並以其為載體,更好地在大學生中傳播和傳承大陳島墾荒精神;選拔優秀學生骨幹,在青馬工程中融入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元素;組建大學生暑期實踐隊,開展大陳島墾荒精神主題實踐活動。”

台州學院航空工程學院大三學生胡鈺玲來自金華市磐安縣。去年暑假,她帶領航空工程學院“不忘初心,重走墾荒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大陳島,參觀了大陳島青少年宮、墾荒紀念碑,並與當年第一批上島的墾荒隊員柳興法面對面交流。“那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感觸都特別深。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認為傳承和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具體體現,就是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多學點本領,將來可以為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胡鈺玲說。

台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四學生周珂感受則更深。為推進校地合作,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與大陳鎮人民政府開展合作,定期派遣研究人員到大陳島蹲點掛職或調研。去年7月,周珂到大陳島掛職一個月,在大陳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實習。“剛開始是環境不適應,因為第一次去海島,又熱又溼,牆壁水珠發黴,被子也很潮溼,感覺可以滴水。”但她堅持了下來,“我感受到了紮根在海島的基層幹部的艱苦創業的頑強意志,奮發圖強的拼搏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和開拓創新的寬廣胸懷。”

在高校之外,大陳鎮和台州學院、中國建設銀行臺州分行三方簽署協議,聯合打造黨建共同體。三方以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為平臺,以“菁英成長計劃”為依託,大力開展以墾荒精神為核心,涵蓋黨員領導幹部、黨外優秀青年兩個層面的黨性教育,培育一批新時代墾荒者。

“我們正在努力把大陳島打造成為墾荒精神理論研究的中心地、墾荒精神宣傳教育的引領地、墾荒精神深入踐行的示範地。”台州大陳島開發建設管委會副主任、大陳鎮黨委書記倪國正說。

朱可至今還記得,幾年前她第一次去大陳島,住了一夜,第二天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去甲午巖看日出——

旭日從東海冉冉升起,金燦燦的朝暉,慢慢染紅天際。大陳島與撒下的陽光融合在一起,煥發出蓬勃的朝氣。勤勞的島民開始一天的忙碌,海邊、街邊都是他們的身影。腳下,浪濤湧來……

大陳島的一切,都那麼生動!

責任編輯:丁楚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