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太平天國軍隊一直是大刀長矛的冷兵器形象,湘軍反而裝備精良,經常以少勝多。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太平天國軍隊根本不是以冷兵器為主。按照太平天國軍隊的武器比例,火器和冷兵器基本上達到了一比一,一半火器、一半冷兵器,這個標準已經超過了曾國藩的湘軍。但是,一種非常尷尬的情況下出現了。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太平天國軍隊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一、太平天國軍隊一直非常注重火器的使用

很多人的印象中,太平天國佔領了南京,以西方洋人有了一定接觸以後,才開始裝備火器的。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初期,已經出現了太平軍使用火器的紀錄。清朝軍隊在追擊太平軍的過程中,前後繳獲了10多門火炮。這些火炮由太平軍自行鑄造,由於威力不大而且過於笨重,機動作戰的太平軍選擇了丟棄。在湖南、湖北地區作戰的過程中,均發現太平軍使用火器的紀錄。例如嶽州大戰期間,太平軍已經使用了相當數量的火器。1853年,太平軍佔領了東南地區的政治中心南京,太平天國政權開始逐步正規化。1855年,太平軍頒佈了《行軍總要》。按照總要的要求,太平軍的配置是這樣的:每25人中,裝備5把鳥槍、2把抬銃。這是剛剛進入南京時期的標準,隨後,隨著軍隊發展的變化,太平軍的火力進一步增強。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到了太平天國統治的中後期,太平軍開始改善與西方洋人的關係,通過各種渠道,從西方進口火器。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術,自行鑄造火槍和火炮。尤其是太平軍的忠王李秀成,最擅長使用火器作戰,史書中紀錄“每進隊必有數千杆衝擊,猛不可當。”李鴻章多次與李秀成作戰,對於太平軍的火器,李鴻章也有清楚的紀錄:“李秀成所部最眾,洋槍最多,滿船運購,以獲大利。”由於佔據了東南富庶地區,太平軍能夠利用手裡的財富,源源不斷的獲得火器。除了李秀成的部隊,太平天國其他各王的部隊,都或多或少的裝備了不少火器。我們再看一下湘軍火器的比例,湘軍編制中:每500人為一營,一營分四哨,每哨八隊,其中四隊刀矛,兩隊抬槍,兩隊小槍。換句話說,湘軍的火力標準僅僅達到了太平軍中期的水平。在火力密度和火力打擊距離上,湘軍都有一定的差距。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二、口徑雜亂的火器,無法補充的硫磺

太平軍的火器數量明顯高於湘軍,在武器射程上也有優勢。在一些影視劇中,太平軍能夠壓著湘軍射擊,因為湘軍的火器射程不足。但是在雙方作戰的過程中,湘軍採用了保守的戰術,“結硬寨打呆仗”的模式,即使打不過太平軍,自身的損失也不會太大。湘軍前後幾次大敗,但總能起死回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與之相比,太平軍作戰則缺少章法,太平軍雖然裝備了大量的火器,但口徑非常複雜。既有從西方各國進口的火器,也有自行鑄造和繳獲清軍的火器。這些火器的口徑不同,混編以後,出現了武器無法互換的狀態,也無法發揮最大的戰鬥力。與太平軍相比,湘軍的火器數量雖然偏少,但口徑基本一致,官兵們可以進行武器互換,極大的提高了戰鬥力。例如進攻南京城的戰役中,太平軍準備強行突圍,湘軍的標準化火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除了火器口徑過於複雜,還有就是彈藥的問題。當時的彈藥需要硝石、木炭和硫磺,太平天國的控制區不產硫磺。在清朝的嚴密封鎖之下,太平軍只能通過各種辦法獲取硫磺,出現了供小於求的情況。如果硫磺比例不足,彈藥的推進力就會大打折扣,這樣一來,殺傷力和射程等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復生錄》中記載:“太平軍的火器硫磺少而力緩”。也就是說,太平軍火器的射程、殺傷力和穿透力不足。原本能射程二百步的西方火槍,由於硫磺不足,實際射程可能只有幾十步。在與湘軍作戰的過程中,湘軍的火器射程原本處於劣勢,由於太平軍內部的問題過多,湘軍反而處於優勢地位。湘軍屢屢在太平軍火器的射程之外開火,對此,太平軍無可奈何。在蘇杭等地的一系列戰役中,太平軍都出現了火器射程不足等問題。

太平天國軍隊,擁有眾多的火器,為何仍不是湘軍的對手?

三、火器操作者太少,火器的質量無法保障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太平軍中能夠熟練使用火器的官兵太少。在太平天國統治的中期,會使用火器的太平軍官兵“不過萬人中數十人。”到了太平天國統治的後期,這個比例仍不會太高。由此可見,太平軍雖然裝備了數量可觀的火器,但是在官兵的培養上問題很多。與此同時,這些火器的質量也是不能保障的。由於太平天國與西方各國的交惡,西方列強已經站在了清朝的一邊。出售給太平軍的武器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不合格產品。按照一位西方傳教士的說法:“這些武器給使用者製造的危險,要比給敵人的更大。”湘軍的火器雖然不如太平軍,但是能夠在火器口徑、後勤保障、官兵訓練、兵種配合等一系列方面都佔據優勢。在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湘軍往往能夠以少勝多。公元1864年,湘軍攻入了南京城,標誌著太平天國政權的垮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