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的戰略分東、中、西三路合擊。我們熟悉的楊家將首領楊業,就位於西路軍,但他只是副將,主將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將領擔任。

宋軍的目標是,先由西路軍攻佔幽雲北部的幾個州,而東路軍則朝幽州進發,吸引遼軍主力,最後與中西兩路形成合圍,在幽州與對手決一死戰。

而遼軍的對策很簡單,既然宋軍來勢凶猛,我就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期間不斷地襲擾宋軍。同時徵調位於各地的主力軍團,隨時向宋軍發起攻擊。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的戰略分東、中、西三路合擊。我們熟悉的楊家將首領楊業,就位於西路軍,但他只是副將,主將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將領擔任。

宋軍的目標是,先由西路軍攻佔幽雲北部的幾個州,而東路軍則朝幽州進發,吸引遼軍主力,最後與中西兩路形成合圍,在幽州與對手決一死戰。

而遼軍的對策很簡單,既然宋軍來勢凶猛,我就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期間不斷地襲擾宋軍。同時徵調位於各地的主力軍團,隨時向宋軍發起攻擊。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一路攻城拔寨,深入到敵人的腹地。他們雖看似順利,實際上非常脆弱,因為宋軍的戰線過長,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盤上活動,如果沒有出色的前線指揮,就根本無法協調。而他們的總指揮官——宋太宗趙光義,卻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

東路軍率先遇到麻煩,他們在岐溝關被大遼軍隊徹底擊垮。宋太宗得知後,立即命令中西兩路大軍回撤。而西路的大軍在撤退途中,遭到了遼軍的追擊,主將潘美令楊業主動出擊,楊業明知道這是自殺行為,但仍舊義無反顧選擇向前,最終在陳家谷口全軍覆沒,一代名將被俘,絕食而死。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的戰略分東、中、西三路合擊。我們熟悉的楊家將首領楊業,就位於西路軍,但他只是副將,主將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將領擔任。

宋軍的目標是,先由西路軍攻佔幽雲北部的幾個州,而東路軍則朝幽州進發,吸引遼軍主力,最後與中西兩路形成合圍,在幽州與對手決一死戰。

而遼軍的對策很簡單,既然宋軍來勢凶猛,我就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期間不斷地襲擾宋軍。同時徵調位於各地的主力軍團,隨時向宋軍發起攻擊。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一路攻城拔寨,深入到敵人的腹地。他們雖看似順利,實際上非常脆弱,因為宋軍的戰線過長,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盤上活動,如果沒有出色的前線指揮,就根本無法協調。而他們的總指揮官——宋太宗趙光義,卻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

東路軍率先遇到麻煩,他們在岐溝關被大遼軍隊徹底擊垮。宋太宗得知後,立即命令中西兩路大軍回撤。而西路的大軍在撤退途中,遭到了遼軍的追擊,主將潘美令楊業主動出擊,楊業明知道這是自殺行為,但仍舊義無反顧選擇向前,最終在陳家谷口全軍覆沒,一代名將被俘,絕食而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史稱“雍熙北伐”,再次以宋軍的失敗告終,東路軍幾乎全軍覆沒,中路撤退,西路軍也遭受重創。此戰過後,宋軍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向遼國發動戰略進攻。

平心而論,宋太宗北伐的基本戰略是正確的,無論是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還是先控制北部諸鎮,再由三路大軍會和進攻幽州的設想,都沒有錯,而且遼軍也如他所願在幽州集結,只要大軍能夠按既定計劃到位,這場戰爭不是沒有取勝的希望。

但問題在於,宋太宗不曾考慮過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將會遭遇什麼,遼軍儘管一開始處於被動,卻利用了宋軍急躁冒進,又過於分散的劣勢,最後一舉擊破。雖然宋軍的戰略方向對了,卻由於沒能及時發現隱患,原本的一手好牌,就這樣給打爛了。

宋軍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將帥不和,加之主帥無能,這往往會要了軍隊的命。比如西路軍的潘美和楊業,就鬧過彆扭,楊業最終戰敗,也和潘美的錯誤指揮有關。潘美打仗畏縮不前,瞻前顧後,以至於痛失良機。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各路軍中均有發生。

兩次北伐耗盡了大宋的國力,也讓宋太宗放棄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打算,初生不久的宋帝國沒能延續唐朝的輝煌,終宋一代,宋朝的皇帝們始終在北方民族的威脅中擔驚受怕。

6/6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

在歷史書上,宋朝一直被視為最窩囊的朝代,它經常被周圍的少數民族欺負,先是契丹,後來是女真,再到最後被蒙古人所滅。中學時讀到宋朝的歷史時,就總感覺五味雜陳,想我泱泱天朝大國,五千年文明之邦,為何一再要看“蠻夷”們的臉色?

但至少在宋太宗的時候,宋軍還是有過一番所作為的,只可惜,幾場戰役均告失敗,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的戰略分東、中、西三路合擊。我們熟悉的楊家將首領楊業,就位於西路軍,但他只是副將,主將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將領擔任。

宋軍的目標是,先由西路軍攻佔幽雲北部的幾個州,而東路軍則朝幽州進發,吸引遼軍主力,最後與中西兩路形成合圍,在幽州與對手決一死戰。

而遼軍的對策很簡單,既然宋軍來勢凶猛,我就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期間不斷地襲擾宋軍。同時徵調位於各地的主力軍團,隨時向宋軍發起攻擊。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一路攻城拔寨,深入到敵人的腹地。他們雖看似順利,實際上非常脆弱,因為宋軍的戰線過長,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盤上活動,如果沒有出色的前線指揮,就根本無法協調。而他們的總指揮官——宋太宗趙光義,卻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

東路軍率先遇到麻煩,他們在岐溝關被大遼軍隊徹底擊垮。宋太宗得知後,立即命令中西兩路大軍回撤。而西路的大軍在撤退途中,遭到了遼軍的追擊,主將潘美令楊業主動出擊,楊業明知道這是自殺行為,但仍舊義無反顧選擇向前,最終在陳家谷口全軍覆沒,一代名將被俘,絕食而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史稱“雍熙北伐”,再次以宋軍的失敗告終,東路軍幾乎全軍覆沒,中路撤退,西路軍也遭受重創。此戰過後,宋軍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向遼國發動戰略進攻。

平心而論,宋太宗北伐的基本戰略是正確的,無論是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還是先控制北部諸鎮,再由三路大軍會和進攻幽州的設想,都沒有錯,而且遼軍也如他所願在幽州集結,只要大軍能夠按既定計劃到位,這場戰爭不是沒有取勝的希望。

但問題在於,宋太宗不曾考慮過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將會遭遇什麼,遼軍儘管一開始處於被動,卻利用了宋軍急躁冒進,又過於分散的劣勢,最後一舉擊破。雖然宋軍的戰略方向對了,卻由於沒能及時發現隱患,原本的一手好牌,就這樣給打爛了。

宋軍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將帥不和,加之主帥無能,這往往會要了軍隊的命。比如西路軍的潘美和楊業,就鬧過彆扭,楊業最終戰敗,也和潘美的錯誤指揮有關。潘美打仗畏縮不前,瞻前顧後,以至於痛失良機。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各路軍中均有發生。

兩次北伐耗盡了大宋的國力,也讓宋太宗放棄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打算,初生不久的宋帝國沒能延續唐朝的輝煌,終宋一代,宋朝的皇帝們始終在北方民族的威脅中擔驚受怕。

6/6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

在歷史書上,宋朝一直被視為最窩囊的朝代,它經常被周圍的少數民族欺負,先是契丹,後來是女真,再到最後被蒙古人所滅。中學時讀到宋朝的歷史時,就總感覺五味雜陳,想我泱泱天朝大國,五千年文明之邦,為何一再要看“蠻夷”們的臉色?

但至少在宋太宗的時候,宋軍還是有過一番所作為的,只可惜,幾場戰役均告失敗,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有人喜歡從陰謀論的角度解釋宋太宗指揮軍隊。比如,他之所以編撰“平戎萬全陣”,是為了故意束縛將領的手腳,以達到控制軍隊的目的,但稍微想想就知道,這種觀點非常小兒科,如果宋太宗真想控制將領,怎麼會僅僅憑藉一套古板的陣法呢?除非他們全是機器人。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認為,宋軍的失敗源於太宗手下缺乏得力的帥才。誠然,在太宗時期,大宋的將領們大多表現平庸,即便是聲名赫赫的楊業,也似乎更擅長臨陣作戰,論運籌帷幄,太宗朝確實缺乏一等一的人物。

"

公元976年11月14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喝完酒後回宮就寢,突然間,他感覺身體不適。儘管他先前已經病了好幾天,但根據古代史籍的習慣性描述,做皇帝的往往對自己的命運有著超人的預感,趙匡胤明白,這次病倒不比往常,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常有人說,趙光義平時走路龍行虎步,頗有天子風範。臥病在床時,他把一切國事均託付給弟弟,趙光義白天處理公務,晚上照顧哥哥,儼然成為了這座皇宮的主人。現在,是時候囑託後事了。

黑夜中,趙匡胤聽見門外匆匆的腳步聲,這應該是趙光義的腳步。當夜,兄弟二人呆在空蕩蕩的寢殿裡,身邊的宮女侍衛全部知趣地退到門外,沒有人知道接下去發生了什麼,根據大家後來的描述,只看見寢宮內的燭影晃了兩下,還聽見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趙光義招呼大夥進去的時候,太祖已然駕崩。

第二天,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成為大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1/6 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是大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史稱“燭影斧聲”之謎,好事者一直從中搜尋著趙光義篡位的蛛絲馬跡。太祖生前有四個兒子,一個早夭,另外兩個已經成年,為何他們沒資格繼承皇位?大夥紛紛猜測,要麼是趙光義脅迫了他的兄長,要麼乾脆弒君矯詔,要麼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從此以後,這件事就成了趙光義的一塊心病。然而,無論他是否應該當這個皇帝,他仍舊是大宋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

趙光義從小跟隨哥哥,當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趙光義是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哥哥成為大宋皇帝以後,趙光義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消滅了一個個割據勢力,直至被封為晉王,位列所有公卿之上,成為了大宋帝國的二把手。

論對政務的熟悉,趙光義不輸給任何當朝宰相。只是同哥哥相比,趙光義的處事風格更加細膩穩重,難怪人們都說,趙光義肯定能當個太平天子。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趙匡胤喜歡喝酒,趙光義卻只在重大節慶活動中偶爾來兩杯。趙匡胤是個武人,做事情喜歡動用江湖手段。而趙光義則深知,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就只能依靠典章制度和讀書人。

所以,宋太宗繼位以後,立即擴大了科舉的規模,並設立專門的機構考察並選舉官員。他希望帝國的中樞要職全部由文官來擔任,不僅是因為讀書人辦事靠譜,還有個現實的原因。

自晚唐以來,帝國政治就被軍人把持,他們動不動就搞出個藩鎮割據,對中央政府造成了嚴重威脅,唐末的外強中乾,五代十國的生靈塗炭,皆緣於此。唯有削弱他們的權力,把政府馴化成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機構,把軍隊直接交給皇帝指揮,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軍人做大。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就這點而言,宋太宗的想法和他的哥哥如出一轍。

宋太宗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他一天能讀上兩三卷書,即便被政事耽擱,也一定要在幾天後補上。宋太宗還是一位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在書法方面,這位皇帝也有很高的造詣,據說宋太宗在位期間發行的一款貨幣上,就留有他的親筆御書。

在老百姓心中,宋太宗是個胸懷天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知道,朝中始終有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議論紛紛,要想消除眾人的猜疑,他必須依靠打仗,用軍功來樹立威信。

2/6 收復燕雲十六州

繼位之後,宋太宗僅用三年時間就平定了江南所有殘餘的割據勢力,隨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北漢,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消滅北漢,統一中原的大業就算基本完成了。

與江南弱小的對手們相比,北漢軍隊不僅擁有強悍的騎兵,它背後還有個更凶險的敵人,那就是大遼。

大遼由東北的契丹人建立,一直是宋帝國最大的威脅。說起大遼,就不能不提到被他們長期佔領的一塊土地——幽雲十六州。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幽雲十六州,位於今天的北京和天津以北,以及河北與山西北部的大片地區。這塊地區原本屬於唐朝領土,唐朝滅亡後,沙陀人石敬瑭為建立自己的政權,與契丹人私下達成交易,只要對方願意在軍事上提供援助,他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終,契丹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而石敬瑭的後晉政權僅僅維持了12年就宣告滅亡。

幽雲十六州對宋遼兩國都至關重要。對於大遼,它不僅是南下進攻中原的跳板,這裡的氣候環境也適合農耕,以方便契丹人這個遊牧政權實踐農耕文明的統治。對於大宋,幽雲十六州則是構築北方防線的重要區域,它能連通整個長城防線,對來勢洶洶的遊牧騎兵形成必要的緩衝,收復幽雲之地,大宋的首都汴梁就可以確保安全。

北漢位於幽雲十六州西南,北漢政府先前一直依附於大遼,當聽聞宋軍來襲的消息後,國主劉繼元立即向遼國求援,公元979年正月,宋軍派出三路大軍,一路攻打北漢的都城太原,另外兩路分別阻擊由北部與東部前來馳援的遼軍。一個月後,趙光義親自率軍從開封出發,向北漢的外圍進軍。

北漢部隊在宋軍眼中不足為慮,真正令他們忌憚的,是來自大遼的契丹鐵騎。開戰後不久,宋軍就與大遼軍隊在白馬嶺打了一場遭遇戰。原本以為將是一場苦戰,沒想到宋軍趁遼軍尚未過河,就命令騎兵發起攻擊,遼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萬餘士兵被殺,以至於另一路支援的遼軍,在聽聞失敗的消息後立即撤回,勝利的天平一瞬間朝向宋軍傾斜。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失去了遼軍的支援,北漢危在旦夕,四個多月之後,劉繼元宣佈投降,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不過對於宋太宗而言,征服北漢已經無法令他滿足,戰勝大遼軍隊,才是他從這場勝利中發現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攻打北漢之前,大宋與大遼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友好關係。甚至在北征途中,宋太宗還接見了遼國的使臣。不過,兩國在幽雲十六州問題上寸步不讓,大宋堅持要求遼國歸還故土,而遼國則根本不願意放棄這片戰略要地。

此時的宋太宗相信,大遼軍隊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若宋軍能乘勝追擊,定能收復失地,揚我國威。

3/6 高粱河之戰

命運和宋太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如果沒有對遼軍的旗開得勝,宋太宗還不會立即打幽雲十六州的主意。畢竟他的原計劃只是攻打北漢,尚不敢招惹這個強大的對手。

其實,一場小小的勝仗,根本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宋太宗,卻相信遼軍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即便宋太宗明知道自己底氣不足,但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尤其是繼位以來宮裡宮外各種關於他弒兄篡位的傳言,則讓他進一步相信,唯有通過一次揚眉吐氣的大勝,才能讓臣民們對他徹底刮目相看。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所以無論如何,大宋與大遼終有一戰。

在宋軍佔領太原後僅僅一個多月,趙光義便下達了北伐命令,全軍開拔,向幽州城進發。

戰爭開始時,一切如先前一樣的順利,由於遼軍沒有料到宋軍會貿然進攻,所以疏於防範。就這樣,宋軍僅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幽州城下,沿途幾乎沒有遭到任何像樣的反抗。

然而,幽州城固若金湯,作為遼國的南京,敵人在華北的大本營,豈是你說拿下就拿下的?接下來,宋軍圍攻幽州城十來天,卻屢攻不破。要知道,宋軍遠道而來,最忌諱打持久的攻堅戰,時間長了,糧草開始不繼,士氣也大受影響。而大遼的援軍正在向幽州集結。

七月六日,兩軍在高粱河一帶展開激戰,遼軍佯裝敗退,宋軍緊追不捨,但遼軍早就掌握了宋軍的弱點,他們因為連續的攻堅戰已經疲憊不堪,於是派最精銳的騎兵向宋軍發起攻擊,宋軍大敗,而位於幽州城中的遼軍也趁勢出擊,打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一路潰逃三十餘里。為了掩人耳目,宋太宗不得不坐著驢車逃跑,還被敵人的弓箭射中了大腿,可謂狼狽至極。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該打,宋軍剛拿下北漢,理應再調整一段時間,所以從一開始,大宋的將士們就不願意拼命。據說當他們攻下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有請賞的意思,但太宗不為所動,仍舊堅持北伐。面對這樣一個不講人情的皇帝,士兵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當然,高粱河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的迷之自信,他錯誤地認為幽雲十六州已經唾手可得,完全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役還暴露了宋軍的另一個軟肋,那就是宋太宗本人,當大軍圍攻幽州城之時,他就沒能注意到遼軍會增派援兵,更別提部署打援部隊了。從軍事上講,這無疑犯了大忌,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宋太宗實際上缺乏軍事天才。這場仗即使非要打,也不該由皇帝親自來指揮。

4/6 平戎萬全陣

那麼,宋太宗有沒有從這場戰敗中吸取教訓呢?

高粱河之戰僅僅告訴他,自己不能夠盲目輕敵,遼軍並不是想象中的紙老虎。另外,士兵們打完北漢後已經精疲力盡,確實應該等休整完了再打。總之宋軍的失敗,不是由於實力不濟或自己的指揮不行,對我老趙的軍事才能,我還是很有信心滴。

非但如此,他認為宋軍之所以打不過遼軍,是因為士兵在前線沒有充分領會皇帝的意見,換句話說,是下屬的執行力不到位。

於是乎,他把關於如何上陣禦敵的想法總結成方法論,並以“平戎萬全陣”的形式交到前線官兵的手中。

所謂“平戎萬全陣”,本質上是一套陣法彙編,可視為大宋皇帝給全體軍民的軍事操作手冊。裡面的主要內容,是教會將領如何對付北方的遊牧騎兵。光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宋太宗的自信程度,從漢朝以來,中原軍隊還沒有發展出足以對抗草原騎兵的“萬全”之法,這一切,只有當火炮出現以後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而宋太宗卻相信他的大宋軍可以做到。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平戎萬全陣“對於軍隊的佈陣有著詳細規定,具體細化到每個方陣長多少寬多少,相隔多少裡。在方陣內部,每500步設戰車一乘,即可充當運輸,也能用於掩護。每個方陣需1440輛戰車,以及5000名士兵。

除了數量,“平戎萬全陣”還設計了每個方陣所配備的兵器,他們集中了當時大宋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步弩和床弩,一線的士兵必須手持長矛一直對外,如同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左翼和右翼還得各配一萬騎兵,還分前列與後列,宋太宗以他一如既往的細緻,規定了每列騎兵的用途和數量。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姑且不談這套陣法能否禦敵,光是在戰場上排兵佈陣,還沒等你整完隊,敵人的千軍萬馬就殺過來了。所以,宋太宗這些自以為是的軍事創意既不能“平戎”,更非“萬全”,而是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證據顯示大宋的將領們曾用“平戎萬全陣”迎過敵,這套陣法最大的弱點,除了前面所說的集合時間費時費力以外,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不強,過於笨拙,簡直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陣法。宋太宗似乎僅僅想通過它來彰顯大宋軍威,卻沒有實戰上的用途。

宋太宗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不僅在戰略上自詡高瞻遠矚,還想在戰術上指手畫腳,他這個喜歡在大後方坐鎮指揮的領導,卻做起了一線將領最擅長乾的事情:教士兵如何打仗。

宋太宗並不甘心,他相信,幽雲十六州遲早會回到大宋的懷抱。

5/6 第二次北伐失利

很多人是因為評書知道楊家將的故事的,而楊家將之所以名垂青史,是由於公元986年的一場戰役。那一年,宋太宗集結了20萬大軍,向契丹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距離高粱河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年,這七年間,宋太宗一直在研究他的對手。而此時的大遼皇帝年僅16歲,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蕭太后手中,孤兒寡母當政,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的戰略分東、中、西三路合擊。我們熟悉的楊家將首領楊業,就位於西路軍,但他只是副將,主將由一位名叫潘美的將領擔任。

宋軍的目標是,先由西路軍攻佔幽雲北部的幾個州,而東路軍則朝幽州進發,吸引遼軍主力,最後與中西兩路形成合圍,在幽州與對手決一死戰。

而遼軍的對策很簡單,既然宋軍來勢凶猛,我就避其鋒芒,誘敵深入,期間不斷地襲擾宋軍。同時徵調位於各地的主力軍團,隨時向宋軍發起攻擊。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宋軍一路攻城拔寨,深入到敵人的腹地。他們雖看似順利,實際上非常脆弱,因為宋軍的戰線過長,又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盤上活動,如果沒有出色的前線指揮,就根本無法協調。而他們的總指揮官——宋太宗趙光義,卻在千里之外運籌帷幄。

東路軍率先遇到麻煩,他們在岐溝關被大遼軍隊徹底擊垮。宋太宗得知後,立即命令中西兩路大軍回撤。而西路的大軍在撤退途中,遭到了遼軍的追擊,主將潘美令楊業主動出擊,楊業明知道這是自殺行為,但仍舊義無反顧選擇向前,最終在陳家谷口全軍覆沒,一代名將被俘,絕食而死。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這場戰爭史稱“雍熙北伐”,再次以宋軍的失敗告終,東路軍幾乎全軍覆沒,中路撤退,西路軍也遭受重創。此戰過後,宋軍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向遼國發動戰略進攻。

平心而論,宋太宗北伐的基本戰略是正確的,無論是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還是先控制北部諸鎮,再由三路大軍會和進攻幽州的設想,都沒有錯,而且遼軍也如他所願在幽州集結,只要大軍能夠按既定計劃到位,這場戰爭不是沒有取勝的希望。

但問題在於,宋太宗不曾考慮過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將會遭遇什麼,遼軍儘管一開始處於被動,卻利用了宋軍急躁冒進,又過於分散的劣勢,最後一舉擊破。雖然宋軍的戰略方向對了,卻由於沒能及時發現隱患,原本的一手好牌,就這樣給打爛了。

宋軍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將帥不和,加之主帥無能,這往往會要了軍隊的命。比如西路軍的潘美和楊業,就鬧過彆扭,楊業最終戰敗,也和潘美的錯誤指揮有關。潘美打仗畏縮不前,瞻前顧後,以至於痛失良機。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各路軍中均有發生。

兩次北伐耗盡了大宋的國力,也讓宋太宗放棄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打算,初生不久的宋帝國沒能延續唐朝的輝煌,終宋一代,宋朝的皇帝們始終在北方民族的威脅中擔驚受怕。

6/6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

在歷史書上,宋朝一直被視為最窩囊的朝代,它經常被周圍的少數民族欺負,先是契丹,後來是女真,再到最後被蒙古人所滅。中學時讀到宋朝的歷史時,就總感覺五味雜陳,想我泱泱天朝大國,五千年文明之邦,為何一再要看“蠻夷”們的臉色?

但至少在宋太宗的時候,宋軍還是有過一番所作為的,只可惜,幾場戰役均告失敗,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有人喜歡從陰謀論的角度解釋宋太宗指揮軍隊。比如,他之所以編撰“平戎萬全陣”,是為了故意束縛將領的手腳,以達到控制軍隊的目的,但稍微想想就知道,這種觀點非常小兒科,如果宋太宗真想控制將領,怎麼會僅僅憑藉一套古板的陣法呢?除非他們全是機器人。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認為,宋軍的失敗源於太宗手下缺乏得力的帥才。誠然,在太宗時期,大宋的將領們大多表現平庸,即便是聲名赫赫的楊業,也似乎更擅長臨陣作戰,論運籌帷幄,太宗朝確實缺乏一等一的人物。

志大才疏者的悲哀:宋太宗打仗為何屢敗於大遼軍隊?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宋太宗不希望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如果前線有了獨當一面的大將,那麼大宋對大遼,也許就不會如此被動。但是藩鎮割據對宋太宗的教訓過於深刻了,他不希望宋朝再出現第二個安祿山,石敬瑭,甚至是他的哥哥趙匡胤。這些將領一旦帶了兵,就可能造反,或者脅迫朝廷,像唐朝那樣,默許他們在各自的小王國裡為非作歹。

宋太宗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大宋之後的皇帝們也不允許。所以,宋太宗決定親擔總帥之責,前線的將領的所有動作,均得聽他的。而將領們除了聽從指揮,也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做。

可惜宋太宗並不是軍事天才,他對打仗的理解本質上是靜態的,以為只要畫了一張圖,提出一套方略,然後讓下屬照著去做就行。他忽視了戰略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時間。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時間,可以讓戰場上的優劣勢在一瞬間易主。

後世對宋太宗的評價很高,但主要集中在內政方面。作為皇帝,宋太宗確實是一代賢君,但他的格局太小,尤其在對待將領的時候。整個宋代,從軍事到外交,多少都繼承了他的這一特點,宋朝的小家子氣,由此而來。

宋太宗的失敗對我們有何啟迪呢?作為企業領導,那些永遠把權力牢牢捏在手裡的人,無疑是最悲哀的。如果你始終無法培養出能幹的下屬,那隻能證明:要麼你壓根不需要下屬,寧願讓自己累死。要麼在你身上,本來就沒多少值得學習的東西,活該做個平庸之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