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
"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順風順水時以儒家規範為行事準則;一旦碰上一些不如意,便馬上縮回道家的謙退、知足。這就幾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精神重要的一個方面--明儒暗道。作為中國文人無可辯駁的代言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而蘇東坡一輩子都與中國道教有緣。

眉山三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符號。當年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年近三十,一直為沒有子嗣而發愁。他聽了別人的勸說,到張仙祠進行了祭拜。張仙又稱為送子張仙,是中國神話譜系中唯一一位男性送子神祇。他的法器,是一把能打天狗的彈弓,據說有保胎護子的妙用。送子張仙崇拜在蜀地流傳已久。傳說張仙本名張遠霄,原籍正巧就是在蘇東坡的家鄉眉山。也許是蘇洵祭拜心誠感天動地,也許只是張仙想照顧一下這位老鄉,總之蘇洵家裡接連生下兩個傲視北宋文壇的“文曲星”--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

"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順風順水時以儒家規範為行事準則;一旦碰上一些不如意,便馬上縮回道家的謙退、知足。這就幾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精神重要的一個方面--明儒暗道。作為中國文人無可辯駁的代言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而蘇東坡一輩子都與中國道教有緣。

眉山三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符號。當年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年近三十,一直為沒有子嗣而發愁。他聽了別人的勸說,到張仙祠進行了祭拜。張仙又稱為送子張仙,是中國神話譜系中唯一一位男性送子神祇。他的法器,是一把能打天狗的彈弓,據說有保胎護子的妙用。送子張仙崇拜在蜀地流傳已久。傳說張仙本名張遠霄,原籍正巧就是在蘇東坡的家鄉眉山。也許是蘇洵祭拜心誠感天動地,也許只是張仙想照顧一下這位老鄉,總之蘇洵家裡接連生下兩個傲視北宋文壇的“文曲星”--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即便是“文曲星”,也不是生而知之。到了上學的年齡,蘇軾便進私塾開始了學習生涯。他的老師名叫張易簡。從這名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這正是《易經》思想的精髓之一。《易經》被道教奉為經典,而張易簡恰巧就是一名道士。

張道士看人眼光絕對不一般。在他辦學授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兩名學生青眼有加。一個是蘇東坡,另一位叫陳太初。這兩人後來都考中了進士,不過蘇東城後來進了官場,而陳太初跟隨老師的腳步,出家做了道士。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家鄉有個道士給他捎信過來,告訴他陳太初已經去世的信息。道士還說了一些陳太初去世的細節。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陳太初到四川廣漢見了個同鄉官員。正巧在春節那一天,陳太初向這個官員要了一些衣物,施捨給街上的窮人。然後坐在官衙門前,平靜地走了。官員命令下屬雜役將陳太初的屍體抬到野外去火化。這幾個雜役感覺非常的晦氣,對著陳太初的屍體破口大罵。這時陳太初突然睜開了眼睛,微笑地說,“不麻煩你們了。”說完站起身來,自己走到城外的火化之地。蘇東坡後來寫文章懷念這位發小,聲稱後悔自己沒有專心修習道術。

"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順風順水時以儒家規範為行事準則;一旦碰上一些不如意,便馬上縮回道家的謙退、知足。這就幾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精神重要的一個方面--明儒暗道。作為中國文人無可辯駁的代言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而蘇東坡一輩子都與中國道教有緣。

眉山三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符號。當年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年近三十,一直為沒有子嗣而發愁。他聽了別人的勸說,到張仙祠進行了祭拜。張仙又稱為送子張仙,是中國神話譜系中唯一一位男性送子神祇。他的法器,是一把能打天狗的彈弓,據說有保胎護子的妙用。送子張仙崇拜在蜀地流傳已久。傳說張仙本名張遠霄,原籍正巧就是在蘇東坡的家鄉眉山。也許是蘇洵祭拜心誠感天動地,也許只是張仙想照顧一下這位老鄉,總之蘇洵家裡接連生下兩個傲視北宋文壇的“文曲星”--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即便是“文曲星”,也不是生而知之。到了上學的年齡,蘇軾便進私塾開始了學習生涯。他的老師名叫張易簡。從這名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這正是《易經》思想的精髓之一。《易經》被道教奉為經典,而張易簡恰巧就是一名道士。

張道士看人眼光絕對不一般。在他辦學授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兩名學生青眼有加。一個是蘇東坡,另一位叫陳太初。這兩人後來都考中了進士,不過蘇東城後來進了官場,而陳太初跟隨老師的腳步,出家做了道士。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家鄉有個道士給他捎信過來,告訴他陳太初已經去世的信息。道士還說了一些陳太初去世的細節。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陳太初到四川廣漢見了個同鄉官員。正巧在春節那一天,陳太初向這個官員要了一些衣物,施捨給街上的窮人。然後坐在官衙門前,平靜地走了。官員命令下屬雜役將陳太初的屍體抬到野外去火化。這幾個雜役感覺非常的晦氣,對著陳太初的屍體破口大罵。這時陳太初突然睜開了眼睛,微笑地說,“不麻煩你們了。”說完站起身來,自己走到城外的火化之地。蘇東坡後來寫文章懷念這位發小,聲稱後悔自己沒有專心修習道術。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宦海風波險惡,蘇東坡經歷一番沉浮之後,便以道教的思想和法術應對打壓,強健自己的體魄。他認為,身無病,心無憂便是美好的人生。在交流中,蘇東坡發現弟弟蘇轍正在修習道術,並且有一定的成就。蘇轍可以運用體內的氣機,發出爆雷一般的聲音。蘇東坡所處的年代,正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薩守堅活動時期。薩天師那時傳授人雷法,估計蘇轍學習的應該也是道教中的一種雷法。蘇東坡對弟弟的修行方法非常感興趣,蘇轍於是向哥哥推薦了幾位有道行的道士,指導他修煉。

蘇東波還對道教長生學說很感興趣。從他自己的記載來看,蘇東坡是修習道家內丹術的。北宋末,內丹術逐漸流傳。蘇東坡曾記下修煉心得,“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內丹中的龍和虎,是指代“元神”和“元精”的。蘇東坡的修煉,應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正是這種修煉,使得蘇東坡在受到政敵打壓,被髮配到當時的蠻荒之地的海南島,依舊能夠得以生還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北宋時期海南還是不毛之地。據蘇東坡記載,當時他在海南,要什麼沒什麼,只好“此心安處是吾家”了。

"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順風順水時以儒家規範為行事準則;一旦碰上一些不如意,便馬上縮回道家的謙退、知足。這就幾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精神重要的一個方面--明儒暗道。作為中國文人無可辯駁的代言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而蘇東坡一輩子都與中國道教有緣。

眉山三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符號。當年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年近三十,一直為沒有子嗣而發愁。他聽了別人的勸說,到張仙祠進行了祭拜。張仙又稱為送子張仙,是中國神話譜系中唯一一位男性送子神祇。他的法器,是一把能打天狗的彈弓,據說有保胎護子的妙用。送子張仙崇拜在蜀地流傳已久。傳說張仙本名張遠霄,原籍正巧就是在蘇東坡的家鄉眉山。也許是蘇洵祭拜心誠感天動地,也許只是張仙想照顧一下這位老鄉,總之蘇洵家裡接連生下兩個傲視北宋文壇的“文曲星”--蘇東坡和他的弟弟蘇轍。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即便是“文曲星”,也不是生而知之。到了上學的年齡,蘇軾便進私塾開始了學習生涯。他的老師名叫張易簡。從這名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這正是《易經》思想的精髓之一。《易經》被道教奉為經典,而張易簡恰巧就是一名道士。

張道士看人眼光絕對不一般。在他辦學授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兩名學生青眼有加。一個是蘇東坡,另一位叫陳太初。這兩人後來都考中了進士,不過蘇東城後來進了官場,而陳太初跟隨老師的腳步,出家做了道士。當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家鄉有個道士給他捎信過來,告訴他陳太初已經去世的信息。道士還說了一些陳太初去世的細節。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陳太初到四川廣漢見了個同鄉官員。正巧在春節那一天,陳太初向這個官員要了一些衣物,施捨給街上的窮人。然後坐在官衙門前,平靜地走了。官員命令下屬雜役將陳太初的屍體抬到野外去火化。這幾個雜役感覺非常的晦氣,對著陳太初的屍體破口大罵。這時陳太初突然睜開了眼睛,微笑地說,“不麻煩你們了。”說完站起身來,自己走到城外的火化之地。蘇東坡後來寫文章懷念這位發小,聲稱後悔自己沒有專心修習道術。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宦海風波險惡,蘇東坡經歷一番沉浮之後,便以道教的思想和法術應對打壓,強健自己的體魄。他認為,身無病,心無憂便是美好的人生。在交流中,蘇東坡發現弟弟蘇轍正在修習道術,並且有一定的成就。蘇轍可以運用體內的氣機,發出爆雷一般的聲音。蘇東坡所處的年代,正是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薩守堅活動時期。薩天師那時傳授人雷法,估計蘇轍學習的應該也是道教中的一種雷法。蘇東坡對弟弟的修行方法非常感興趣,蘇轍於是向哥哥推薦了幾位有道行的道士,指導他修煉。

蘇東波還對道教長生學說很感興趣。從他自己的記載來看,蘇東坡是修習道家內丹術的。北宋末,內丹術逐漸流傳。蘇東坡曾記下修煉心得,“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內丹中的龍和虎,是指代“元神”和“元精”的。蘇東坡的修煉,應該達到了一定的層次。正是這種修煉,使得蘇東坡在受到政敵打壓,被髮配到當時的蠻荒之地的海南島,依舊能夠得以生還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北宋時期海南還是不毛之地。據蘇東坡記載,當時他在海南,要什麼沒什麼,只好“此心安處是吾家”了。

蘇東坡的道教奇緣

蘇東坡終於熬到了遇赦返回中原。這時他的一個知交朋友—道士吳復古找到了他。吳復古出身於官宦之家,不過一心慕道。他曾說,“黃卷塵中非我業,白雲深處是我家。”堅決出家修道。這時的吳復古已經九十七歲了。什麼樣的理由,能讓這位道法精湛的道士非得見老朋友一面呢?果然,吳復古見到蘇東坡之後不久便去世了。蘇東坡聽到這個消息,惘然自失。他為吳復古寫下了“急人緩己,立其渴飢,道路為家,惟義是歸,卒老於行,終不自非”的祭文。這個評價已經是非常高了。

不過,就在幾個月之後,蘇東坡也駕鶴西歸。人們傳說,玉皇大帝身邊缺少了寫文章的仙官,蘇東坡是應玉皇之召,返回天庭去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