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這個建築群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和城隍廟;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牛馬王廟為純磚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長3.7米,深3.7米,高5.2米,前簷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是灰色板瓦,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砌成的四角攢尖單間建築,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簷高3.9米。城隍廟坐北朝南,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佈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佈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第一層四面坡短簷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簷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個明柱,在牆上貼有牆柁,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佈局。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臺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向山門的地方開有拱券門洞,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櫺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這個建築群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和城隍廟;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牛馬王廟為純磚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長3.7米,深3.7米,高5.2米,前簷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是灰色板瓦,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砌成的四角攢尖單間建築,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簷高3.9米。城隍廟坐北朝南,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佈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佈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第一層四面坡短簷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簷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個明柱,在牆上貼有牆柁,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佈局。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臺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向山門的地方開有拱券門洞,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櫺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這個建築群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和城隍廟;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牛馬王廟為純磚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長3.7米,深3.7米,高5.2米,前簷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是灰色板瓦,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砌成的四角攢尖單間建築,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簷高3.9米。城隍廟坐北朝南,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佈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佈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第一層四面坡短簷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簷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個明柱,在牆上貼有牆柁,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佈局。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臺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向山門的地方開有拱券門洞,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櫺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祖師大殿與獻殿的開間、面闊、簷高完全相同,兩者左右山牆也在一條線上,前後簷緊接,之間有50釐米寬的小天井。大殿為歇山頂,各脊均為團花脊,正脊中部有三層樓閣式天宮。四個翼角均有套獸。屋頂為青灰板瓦、簡瓦覆頂,大殿各簷下的斗拱為“單鬥只替”,屋架結構為“穿鬥式”結構。大殿兩山牆上有無量祖師成道的連環畫彩繪壁畫。

佛殿位於大殿左側3米處,坐北朝南。門兩側各鑲有石碑,左為《興隆山地形碑記》,右為功德碑。佛殿四面平砌磚牆,屋頂用青灰板瓦、簡瓦覆蓋,正吻為龍形獸,正脊為堆花脊,中部有立獅,左為狻猊,右為天馬。殿內有西遊記故事彩繪壁畫。

菩薩殿位於祖師大殿右側,坐北面南,磚木硬山頂結構,原為五架樑,前帶廊子。因後改造,前廊、前簷用磚牆包砌,用五層疊澀出簷,再用磚件刻出仿木椽頭和飛頭。門兩側有磚刻對聯一副:“擺動慈雲救八難,施行法雨淋蒼生”,對聯外側各有一直徑為88釐米的圓形窗。

二、東老爺山是否建於北魏?

現在完整矗立的《無量祖師廟記》碑,可以算是探索東老爺山歷史的有力證據了。該碑放置在碑龕內,龕內鑲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孟夏四月初一日立石碑。我們在仔細閱讀《無量祖師廟記》碑文以後,發現它關於東老爺山的建造時間和歷史上的重修擴建有著詳盡的記述。

碑文首句“興隆山,蓋延慶重鎮也”反映的就是東老爺山廟宇修建的時間。“延慶”是我國北朝時期建於慶陽的縣名。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延慶縣,中南至州40裡。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延慶縣”。“慶州,都督府,古西戎地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並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又根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57記載:“延慶城,府城東北三十里,本漢鬱郅縣地,後魏嘗置延慶縣,旋廢。劉咰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寶曆初廢。”

由此可見,北魏時期在今慶城置延慶縣,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置朔州,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包括東西252裡,南北472裡,下管十個縣,延慶、方渠是其中之一。據1985年修《環縣誌》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前,環屬慶州方渠縣轄(《唐書》)。由此推斷,興隆山(東老爺山)在北魏時期就是“延慶重鎮”。

這個碑文撰寫於道光二十年,撰者對上述建築群的起始年代提出了質疑。但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釋老同山而居。這與北朝時期崇佛、崇道的政治生態分不開的。據《冊府元龜》卷五十三載:“後魏道武帝(拓跋珪)好黃老之言,誦詠不倦,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大興道法,皇帝都要登壇受簶。“北魏拓跋氏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統治者對神仙方術興趣頗濃,還把道教定為國教,對道教極度尊崇。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佛道曾經相爭,但又互相包容,和諧共生。這也是解釋東老爺山建築和塑像為什麼是以道教為主,又兼容佛教內容的緣故了。

從碑文記載和相關歷史資料中,我們對於東老爺山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距今約1600多年,比元明時期早約900年的推斷應該是大致正確的,但由於可查證的資料並不多,只能等待史學家去進一步去考證了。

三、東老爺山建築群價值

從興隆山古建築群的整體佈局和建築風格來看,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時期,而現存的建築基本上屬於清代,清代古建築雖然不能用歷史悠久來概括,但它的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科技經濟。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這個建築群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和城隍廟;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牛馬王廟為純磚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長3.7米,深3.7米,高5.2米,前簷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是灰色板瓦,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砌成的四角攢尖單間建築,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簷高3.9米。城隍廟坐北朝南,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佈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佈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第一層四面坡短簷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簷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個明柱,在牆上貼有牆柁,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佈局。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臺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向山門的地方開有拱券門洞,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櫺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祖師大殿與獻殿的開間、面闊、簷高完全相同,兩者左右山牆也在一條線上,前後簷緊接,之間有50釐米寬的小天井。大殿為歇山頂,各脊均為團花脊,正脊中部有三層樓閣式天宮。四個翼角均有套獸。屋頂為青灰板瓦、簡瓦覆頂,大殿各簷下的斗拱為“單鬥只替”,屋架結構為“穿鬥式”結構。大殿兩山牆上有無量祖師成道的連環畫彩繪壁畫。

佛殿位於大殿左側3米處,坐北朝南。門兩側各鑲有石碑,左為《興隆山地形碑記》,右為功德碑。佛殿四面平砌磚牆,屋頂用青灰板瓦、簡瓦覆蓋,正吻為龍形獸,正脊為堆花脊,中部有立獅,左為狻猊,右為天馬。殿內有西遊記故事彩繪壁畫。

菩薩殿位於祖師大殿右側,坐北面南,磚木硬山頂結構,原為五架樑,前帶廊子。因後改造,前廊、前簷用磚牆包砌,用五層疊澀出簷,再用磚件刻出仿木椽頭和飛頭。門兩側有磚刻對聯一副:“擺動慈雲救八難,施行法雨淋蒼生”,對聯外側各有一直徑為88釐米的圓形窗。

二、東老爺山是否建於北魏?

現在完整矗立的《無量祖師廟記》碑,可以算是探索東老爺山歷史的有力證據了。該碑放置在碑龕內,龕內鑲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孟夏四月初一日立石碑。我們在仔細閱讀《無量祖師廟記》碑文以後,發現它關於東老爺山的建造時間和歷史上的重修擴建有著詳盡的記述。

碑文首句“興隆山,蓋延慶重鎮也”反映的就是東老爺山廟宇修建的時間。“延慶”是我國北朝時期建於慶陽的縣名。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延慶縣,中南至州40裡。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延慶縣”。“慶州,都督府,古西戎地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並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又根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57記載:“延慶城,府城東北三十里,本漢鬱郅縣地,後魏嘗置延慶縣,旋廢。劉咰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寶曆初廢。”

由此可見,北魏時期在今慶城置延慶縣,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置朔州,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包括東西252裡,南北472裡,下管十個縣,延慶、方渠是其中之一。據1985年修《環縣誌》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前,環屬慶州方渠縣轄(《唐書》)。由此推斷,興隆山(東老爺山)在北魏時期就是“延慶重鎮”。

這個碑文撰寫於道光二十年,撰者對上述建築群的起始年代提出了質疑。但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釋老同山而居。這與北朝時期崇佛、崇道的政治生態分不開的。據《冊府元龜》卷五十三載:“後魏道武帝(拓跋珪)好黃老之言,誦詠不倦,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大興道法,皇帝都要登壇受簶。“北魏拓跋氏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統治者對神仙方術興趣頗濃,還把道教定為國教,對道教極度尊崇。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佛道曾經相爭,但又互相包容,和諧共生。這也是解釋東老爺山建築和塑像為什麼是以道教為主,又兼容佛教內容的緣故了。

從碑文記載和相關歷史資料中,我們對於東老爺山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距今約1600多年,比元明時期早約900年的推斷應該是大致正確的,但由於可查證的資料並不多,只能等待史學家去進一步去考證了。

三、東老爺山建築群價值

從興隆山古建築群的整體佈局和建築風格來看,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時期,而現存的建築基本上屬於清代,清代古建築雖然不能用歷史悠久來概括,但它的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科技經濟。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慶陽市,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黃土風貌隨處可見,這在旅行者的眼中本就是行走聖地。慶陽市旅遊景點眾多,環縣的興隆山就是其中之一。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的奇特山勢,更有數座元、明、清古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東老爺山概況

東老爺山古建築群位於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有14座建築,始建於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築面積為569.8平方米。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這個建築群可以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和城隍廟;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牛馬王廟為純磚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長3.7米,深3.7米,高5.2米,前簷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是灰色板瓦,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砌成的四角攢尖單間建築,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簷高3.9米。城隍廟坐北朝南,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佈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佈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築;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簷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杆。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第一層四面坡短簷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簷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個明柱,在牆上貼有牆柁,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佈局。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臺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向山門的地方開有拱券門洞,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櫺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祖師大殿與獻殿的開間、面闊、簷高完全相同,兩者左右山牆也在一條線上,前後簷緊接,之間有50釐米寬的小天井。大殿為歇山頂,各脊均為團花脊,正脊中部有三層樓閣式天宮。四個翼角均有套獸。屋頂為青灰板瓦、簡瓦覆頂,大殿各簷下的斗拱為“單鬥只替”,屋架結構為“穿鬥式”結構。大殿兩山牆上有無量祖師成道的連環畫彩繪壁畫。

佛殿位於大殿左側3米處,坐北朝南。門兩側各鑲有石碑,左為《興隆山地形碑記》,右為功德碑。佛殿四面平砌磚牆,屋頂用青灰板瓦、簡瓦覆蓋,正吻為龍形獸,正脊為堆花脊,中部有立獅,左為狻猊,右為天馬。殿內有西遊記故事彩繪壁畫。

菩薩殿位於祖師大殿右側,坐北面南,磚木硬山頂結構,原為五架樑,前帶廊子。因後改造,前廊、前簷用磚牆包砌,用五層疊澀出簷,再用磚件刻出仿木椽頭和飛頭。門兩側有磚刻對聯一副:“擺動慈雲救八難,施行法雨淋蒼生”,對聯外側各有一直徑為88釐米的圓形窗。

二、東老爺山是否建於北魏?

現在完整矗立的《無量祖師廟記》碑,可以算是探索東老爺山歷史的有力證據了。該碑放置在碑龕內,龕內鑲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孟夏四月初一日立石碑。我們在仔細閱讀《無量祖師廟記》碑文以後,發現它關於東老爺山的建造時間和歷史上的重修擴建有著詳盡的記述。

碑文首句“興隆山,蓋延慶重鎮也”反映的就是東老爺山廟宇修建的時間。“延慶”是我國北朝時期建於慶陽的縣名。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延慶縣,中南至州40裡。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延慶縣”。“慶州,都督府,古西戎地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並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又根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57記載:“延慶城,府城東北三十里,本漢鬱郅縣地,後魏嘗置延慶縣,旋廢。劉咰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寶曆初廢。”

由此可見,北魏時期在今慶城置延慶縣,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置朔州,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包括東西252裡,南北472裡,下管十個縣,延慶、方渠是其中之一。據1985年修《環縣誌》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前,環屬慶州方渠縣轄(《唐書》)。由此推斷,興隆山(東老爺山)在北魏時期就是“延慶重鎮”。

這個碑文撰寫於道光二十年,撰者對上述建築群的起始年代提出了質疑。但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釋老同山而居。這與北朝時期崇佛、崇道的政治生態分不開的。據《冊府元龜》卷五十三載:“後魏道武帝(拓跋珪)好黃老之言,誦詠不倦,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大興道法,皇帝都要登壇受簶。“北魏拓跋氏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統治者對神仙方術興趣頗濃,還把道教定為國教,對道教極度尊崇。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佛道曾經相爭,但又互相包容,和諧共生。這也是解釋東老爺山建築和塑像為什麼是以道教為主,又兼容佛教內容的緣故了。

從碑文記載和相關歷史資料中,我們對於東老爺山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距今約1600多年,比元明時期早約900年的推斷應該是大致正確的,但由於可查證的資料並不多,只能等待史學家去進一步去考證了。

三、東老爺山建築群價值

從興隆山古建築群的整體佈局和建築風格來看,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時期,而現存的建築基本上屬於清代,清代古建築雖然不能用歷史悠久來概括,但它的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科技經濟。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紫氣東來,道法自然,慶陽環縣東老爺山上獨特的道教文化

興隆山古建築造型雖然沒有那麼宏偉高大,但卻小巧玲瓏。從總體效果看,佈局緊疏有致,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的不規則分佈,人工雕琢與山形地貌結合得天衣無縫,體現出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文化思維。

從建築學角度看,它是一處規劃設計完善、施工規範,又具有創意的建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1、建築為歇山頂磚木結構,架構採用無樑穿鬥式;2、多采用純磚發券結構;3、純磚疊澀仿木出簷與磚混造型假歇山頂結合是一種發明,而用於廟宇確屬興隆山首創。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和科技實物,是明清時期環慶地區勞動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結晶,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

四、道教仙山,紫氣東來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東老爺山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著海外眾多的遊客慕名而來,這黃土高原上秀麗且雄渾的道教山脈,為慶陽人民的內心增添了秀麗、平和與包容的生命態度,道法自然的博大精神思索,深深影響著這片黃土地上的人民。

登上東老爺山,聽著耳邊的風,看著飛舞的樹葉,跟著自由的鳥飛至千百年前,彷彿看到了興盛的香火,聽著到了受益匪淺的道家講學。樹葉不斷變換著顏色,磚上的灰落了一層一層,東老爺山依然矗立著。生活就像這座山,春去秋來,時光變遷,有人走有人來,有生的降臨也有死的終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