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典籍中講述真實的孫祿堂


民國典籍中講述真實的孫祿堂


文獻一《近世拳師譜》

孫師祿堂諱福全號涵齋,直隸完縣人,幼從李奎元習形意拳,李之師為拳法大師郭雲深,孫實學於郭,相從最久,又隨名師程庭華習八卦拳,民初得郝為真太極之傳,孫師聰慧絕人,又得數位名師真傳,其苦心孤詣非常人可及,孫師喜交遊,行跡所至聲譽雀起,嘗遇方外隱士密授仙法,故孫精易經黃老奇門遁甲諸術,體用如一,其拳械皆臻絕詣,技擊獨步於時,為治技者冠。徐東海督奉,招為內巡捕,清室意公亦折節師之,民七入總統府,授六等文虎章,民十七國術研究館成立,聘為武當門門長,蘇省國術館副館長等職,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流傳於世,孫師一生術合於道,其武藝舉世無匹,晚年行止氣質迥異常人,世人疑之為神,民二十二年冬無疾卒於裡第,子存周承其傳,亦名重於時。

摘自《近世拳師譜》第65頁,1935年出版。

文獻二《北派國術家掌故》

光緒時,有蒲陽孫氏祿堂,以拳勇獨步一時,舉世無敵。其所精之藝為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皆內家絕學,祿堂更旁參外家各派,融會貫通,純以神行,集有清一代拳技之大成。江湖人稱天下第一手。時有宮廷侍衛鼻子李者聞其名,欲約以公賽。知者多勸李曰,孫玲瓏透體,鬼神難測,不可公賽。李遂私訪,時孫隨肅王遊,知李大名,待李甚殷勤,謙遜如無所能。李疑為浪圖虛名輩,再三邀賽,孫乃從之。二人對立,旁者喊號,號聲方出,李尚定睛未動,已然跌出,時孫早立於李之身後。觀者皆未見孫何時動作,疑為神乎。李羞去,深悔此行。

摘自《北派國術家掌故》,1930年出版

文獻三:向慨然談孫祿堂

孫祿堂先生在拳術界的聲名不減於李存義,論班輩,卻比李存義晚一輩,論本領,據一般深知二公的拳術家評論,火侯還在李存義之上。……從來拳術家肯下功夫的,大概要推孫祿堂為最。孫住的地方,離他的師父家中有兩百里旱路,孫在家用功,每遇到疑難之處,自己思索不得立時動身到他師父家去,決不因路遠躊躇,他家清貧,總是帶一點乾糧在路上充飢,二百里路一氣走到,不在路上停歇,見著師父把疑難之處解釋明白了,又立時欣然歸家,也不在師傅家停歇。在他心目中看這四百里路直如平常人看三四里路一般容易。他做功夫並不限時間地點,隨時隨地都在用功,所以孫祿堂的武藝純熟自然到了絕境。

文章來源:向愷然撰寫的武林高手江湖異人,秦鶴岐、孫祿堂、楊登雲、神針等篇。篇名即孫祿堂。向愷然短篇著作,範伯群編,臺灣業強出版社,1993.2。

文獻四:姜容樵談孫祿堂

孫福全,號叫祿堂。直隸保定府完縣人。七、八歲就酷嗜武道。除去跟先生唸書,就央告他父母就本鄉拳師練習武技。到十來歲,他的武藝文藝居然並駕齊驅,嶄然露頭角,卻是他學技既湛,心裡便有些不滿意少林拳。過了兩年,便又投拜李殿英門下。李殿英就是馳名北省的李奎垣。……孫祿堂跟著李奎垣十年,不曾離開。就把李奎垣的玩藝兒一古腦兒和盤掇過來。但是孫祿堂的心裡仍是不滿意,總覺著自己的本領有限,在這時又跑到北京,找著程廷華,又拜在廷華門下,不消三年,他把程廷華的能耐也都學到自己身上來,不要說八卦掌入了化境,為同輩中所望塵莫及。就是五行十二形龍虎猴馬也各盡其妙。龍形有伏龍登天的氣概,虎形有推山倒海的威風。哪怕不懂拳的人,瞧著他的拳,也都讚歎不置。這人也真奇怪,本領越是高強,求學的心越是真切,凡是同門的武師,不管是師爺、師叔、師伯、師兄,不管千里萬里山州川縣,問著訊,就要去拜訪,有一手專長,他也不肯放鬆。同輩師兄弟中就數他年紀最大,也就算他的能耐出類拔萃。所以無形中也就推他為小八俠之領袖、斌字輩之魁首。他的技藝無一不精,刀槍劍戟都比別人來得高妙,所以當時南北馳名,差不多壓倒了那些老前輩。人家就送他一個綽號,叫做萬能手,也真稱得起是蓋世英豪。

摘自《當代武俠奇人傳》第七卷。

注1:姜容樵在《當代武俠奇人傳》一書的自序中寫道:“餘學無所成,治技更無所得。惟將生平所受之於師者,聞之諸老前輩及各友者,雖至微之事,一言一動,亦一一筆之於書。特仍怕有未盡善,或不能達其意,復編此最近五十年來國術掌故小說《當代武俠奇人傳》一書,蒐集各派名家傳記軼聞、專門造詣以及作用思想,事必確實,語有明證。不惟存在諸先生尚存十九,即過去諸先生亦為全國所景仰。特述顛末,用公同好,以為治技者參考。至於未能儘量發揮諸先生之精微奧妙,尚祈同志隨時指正,則幸甚焉。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日滄縣姜容樵於海上

注2:姜容樵時任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

民國典籍中講述真實的孫祿堂

文獻五:許龍厚撰孫祿堂先生行狀

孫君祿堂,諱福全,號涵齋。河北蒲陽人也。前清府選用知縣、知州等職。民國曆充法政學校武術教授,國務院衛隊總教習,總統府武承宣官,中央國術館武當門門長,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兼教務主任等職。民十八年,浙省舉辦國術遊藝大會,孫君為副評判委員長,嗣後滬上舉辦國術大賽,孫君又為評判主任。孫君十二歲從李奎垣先生習形意拳,十五歲復從郭雲深先生學,相隨八年。後從程庭華先生習八卦拳,並得郝維楨太極之傳。孫君天稟氣質超邁絕人,又虛懷若谷、專心潛學,於形意、八卦、太極拳皆能窮其理而絕其術焉。謂之形意拳剛球也,八卦拳彈簧球也,太極拳皮球也,三勁一理,皆為中和真一之氣一以貫之、純以神行之道也。孫君習拳不分派別,融會三家拳術,獨能貫通為一,其藝之精微,功之絕純,南北拳家無出其右矣。孫君弱冠時既遊歷南北,凡聞有藝者,必訪至,切磋、較藝五十餘年,未遇其匹。又嘗屢挫日俄等國力士,海內武術家無不稱道,從之者甚眾。今之國術名流金一明、曹晏海、馬承智、胡鳳山、李潤如、童文華等皆為其門人也。孫君生平負氣節,清室肅王意公慕其名,折節下交,孫君除論拳外,從無一事請託。以是縉紳孫君益重焉。孫君為人重然諾,有古風粹然之氣見於面背,其仁義之心、肝膽相照,非常人可比。鄉有夫,外出數年,其妻貧不能守,孫君故託其夫之信,月予以金。其夫後果歸,得免仳離。孫君之隱德類如此。晚年歸平,道骨仙風、氣象絕好。歲癸酉十月,以無病卒於裡第。享年七十有五。生平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及《八卦劍學》,其子存周、女劍雲能繼其傳。餘與孫君相識有年,受益良多,略知其行狀,謹為之錄。

源自1934年《體育月刊》

文獻六:李子鳴先生談孫祿堂先生

孫祿堂先生十五歲時拜保定形意拳名家李奎元為師,後又經其師祖郭雲深先生指點竅奧,技遂猛進。19歲時聞北京有程廷華先生,精於八卦拳術,乃徒步進京住訪。一日,孫先生於郊外某村訪程先生,有一犬狂撲之,先生怒而擊之。一女孩聞聲出現,怒而止之,雙方言語衝突。是時一老者出而呵止之,並請先生至家中。相互寒暄畢各通姓名,始知老者即聞名江湖的眼鏡程先生。於是道及仰慕之情,欲請程先生一試身手。程先生至院中,縱身登上屋簷,倏然下落,起落自然,其快如風,遂大服而跪拜門下。孫先生秉性聰穎,過目不忘,虛心好學,刻苦鑽研,程先生亦愛其敏捷過人,傾囊相授。如此苦練數年技藝精純,凡聞有技者,必往訪之,與人相較,從未失敗。故鍋、程二位先生贊曰:“此子真能,能不辱其師。”故當時有“活猴”孫祿堂之稱。數年後,程先生謂曰:“吾徒幾百人,而天資聰穎又能專心苦學者,都不如汝。雖餘盡心相授,然汝亦有宿慧,否則不克臻此境也。現觀汝之技可謂無敵手,可以行矣。望前途珍重。”惟八卦掌之精義皆包含於《易經》之內,遂入四川,訪精於“易”學之某公,習《易經》,終能窮其理而絕其術也。

孫先生與楊澄甫先生有八拜之交,欲與楊交流拳技。而澄甫先生以各守所長足矣,拒之。實則不肯將太極拳傳之也。而先生學太極拳之心更切。民國初年,河北廣平永年人郝為真先生(乃李亦畲先生之愛徒,太極拳之鉅子)來京探訪親友。郝先生初次進京,客住旅店,不久病倒,病情甚劇。孫先生聞之,速前往探視,併為其請醫生診治,朝夕相待,誠摯甚篤。月餘,郝先生病癒,乃謂先生曰:“吾二人本非至交,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實無可報。”孫先生曰:“區區小事,不必掛懷。四海之內皆朋友,況同道乎!”郝先生曰:“吾實心感,願將平生所學太極拳傳之與君,願否?”孫先生曰:“求之不得。”乃迎郝於家中,自列為弟子,朝夕受教,數月得其大概。郝先生曰:“異哉!吾一言而子通悟,勝專習數十年者。”綜觀孫先生之武技,得自四五位名師之盡心親傳,更加他自身之鑽研苦練,對於形意、八卦、太極三家內家拳術均能造其極,本其心得而創造發展,成為孫式形意、孫式八卦、孫式太極,並創三家合一之說。曰:“形意力實,八卦力巧,太極力靈。問何以三家可全?曰:比之於物,太極皮球也,八卦彈簧球也,形意剛球也。惟其空,故不屈不伸而不生不滅;惟其透,故無知無得,無障無礙;惟其剛,故無堅不摧,無物不入。要皆先天之力,一氣之流也,何不能合成。其三家形式雖不同,其理皆合,應用亦各有所當也。”惟孫先生能將三門拳術融會貫通,合而為一,體用完備,集內家拳術之大成,為一代名家大師,創宗立派者。孫先生技與道合,其威名享之於海內外。

孫先生一生以教拳為業,足跡遍祖國各地。年邁七旬,應聘為中央國術館武當門門長,嗣後為江蘇省國術館教務長。先生教學循循善誘,其弟子較著名者如:靳雲亭、李潤如、陳微明、沙國政等,其子孫存周,其女孫劍雲亦均能傳其父業。

孫先生晚年將一生心得,著書立說,其主要著作有:《八卦拳學》、《形意拳學》、《太極拳學》、《八卦劍學》、《拳意述真》,嘉惠後學非淺,留有《八卦槍》一書,但未脫稿。

源自《八卦掌精要》李子鳴弟子張全亮編


民國典籍中講述真實的孫祿堂

轉自:和美太極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中所選圖文來源互聯網,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