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1、漕運水系歷經變遷

大運河故城段,屬漳衛南運河系,也叫衛運河,是典型的複式斷面蜿蜒型半地上河。 宋、金、元時期曾有五條不同名稱的河流流經鄭口段大運河。北宋黃河(1048年)的第五股河來匯,熙寧運河(1070年)來匯,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的衛河徙流到鄭口,金泰和五年(1205年)衛運河貫通,元朝(1289年)京杭大運河來匯,可謂“五龍聚首”。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大運河故城段自永濟渠始,經歷了三次變遷。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永濟渠,當時永濟渠在故城段的流向,從臨清往西北在清河東北入故城(時屬武城地),從軍屯方向西來,東經今關廟(史上曾稱子游廟)、胡官屯、建國鎮(歷史上曾是武城縣治),由此往東北入武城界。經石官屯、李官屯、姜官屯、高官屯、孔官屯、張官屯、卜官屯方向入德州境。第二次改道,在北宋、金時期。北宋末年,黃河北決數次,金兵大舉南下,永濟渠曾一度“御河湮滅,失饋運之利”。約在1189年,金朝為南下戰事的便利,利用漢屯氏河故道,在今建國鎮往南,開挖新河道,在縣界南段辛堤村出境,向南直達臨清。第三次改道,在元朝。元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為疏通運河這一漕運南北大動脈,在今建國鎮以北,利用漢屯氏河故道,取直擴挖河道,走向基本和現在運河相同。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筒瓦廂決口,北徙後改由山東入海,運河被埋。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朝廷下令停止各省河運漕糧,從此南北航運中斷。民國期間,由於海運發展和鐵路的修築,加上政局的混亂動盪,統治者對它的整治與管理日漸廢弛。當時故城大運河河面寬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雖河道彎曲,水勢迂緩,載重2-3萬噸的木船依然暢通。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至1961年間,國家對衛運河進行擴大規模治理。退堤切灘,擴大子槽,使主河道底寬增加至90米至110米。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衛運河擴大治理工程開工,故城大運河河段裁彎取直若干處。除鄭口大橋段基本保持了古運河的面貌外,其它都進行了加寬加深或取直。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於沿河工農業用水迅速增長,尤其是上游建成嶽城水庫,航運水源逐漸枯竭,故城大運河段變成了季節性河流。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運河岸邊的建國鎮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運河岸邊的鄭口鎮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運河岸邊的故城鎮

2、古風古貌保存完整

大運河故城段存在諸多彎道,其中最長、最著名的當屬鄭口鎮東南的五百多米河道,該段河道從果子口村東南迤邐北上,在徐莊村東、鄭口鎮南拐了一個“S”型的彎兒,從老堤上看,與東邊的河圈地相連,酷似一幅太極圖。2012年縣委、縣政府把此處命名為“運河第一灣”。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運河第一灣

“運河第一灣”古風古貌保存完整。首先,至今保留著清光緒年間的河堤原貌,運河諸次取直,鄭口百姓把這一呈現“S”的灣處視為吉祥和順之水,屢屢上書保留,並在屢次水患中,人們都自願獻計出力。第二,至今保留著清光緒年間的古柳林。現存的古柳林是當年柳林的根系繁衍成林,距今已有172年的歷史,並由此創造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尾埽”。大水來時,把河邊的柳樹根部鋸半,將樹身及樹冠推到河裡,在樹與樹之間,用秸稈及雜柴紮成捆狀,稱為“埽”,因此處位置在“S”灣的尾部,人們自豪的稱其為“龍尾埽”,清雍正皇帝南巡時,把“埽”這一有效辦法向全國推廣。第三,至今保留著6座挑水壩。這6座挑水壩分別為光緒23年、1937年、1945年、1947年修建,均採用弧形曲線,符合流體力學原理,受力面合理,能最大限度的緩解河水沖刷,是歷代故城人民同水患作鬥爭的智慧結晶,與此同時,它還攜帶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現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實物。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3、水利文化遺產豐富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鄭口挑水壩

大運河故城段有水利航運遺存4處,分別是鄭口挑水壩、故城鎮運河碼頭遺址、鄭口鎮運河碼頭遺址、建國鎮運河碼頭遺址;有近現代水利設施3處,分別是河北涯村船閘、鄭口大橋、建國大橋;有水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分別是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和武官寨運河架鼓。其中,鄭口段6處挑水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左堤是國家二級必保堤防,有險工13處、引水閘5處、排水閘1處。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武官寨運河架鼓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4、多重文明融匯傳承

大運河在故城縣境內,推動了燕、趙、齊、魯四種文明的碰撞與融合,形成了“齊風魯韻、燕魂趙魄”的運河文化內涵和集體人格(行為模式上的禮儀至上、崇文尚武;人格模式的行俠仗義、重義輕利、不怕犧牲;思維模式的改革創新、興利除弊;生活模式的好客好酒、樸實厚道);造就了檣櫓舊埠鄭口鎮、教化重鎮故城鎮、經濟強鎮建國鎮等繁華興盛的商埠碼頭;推動了儒家文化的傳承和儒釋道及基督等文化形態的共融共生;哺育了西漢儒學宗師董仲舒、東武城崔氏家族、科舉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唐初宰相張文瓘、明代文學家馬中錫、明聖人王道、兩代猴王鄭長泰父子、抗日將領馮治安、抗日英雄節振國等一代代豪傑名士;遺留下董子講學遺址、北宋慶林寺塔、子游祠遺址、秋胡墓遺址、明代真武廟遺址、運河第一灣、甘陵書院、山西會館遺址、七十二皇窯遺址、十二里教堂、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等大量文化遺存;形成了絃歌臺榭、董子遺墟、佛井燃燈、蔡河清節、竇堡晴煙、黃瀘雲稼、西嶺春曉、饒陽古塔、衛水飛帆、南埠商艫等如詩如畫的故城十景;出土了唐代形窯龍柄鳳首皮囊壺、北周石佛造像等國家一級文物珍品,北齊漢白玉石造像、唐墓碑等國家二級文物以及唐執壺等十五件國家三級文物;形成了龍鳳貢面製作工藝、甘陵春酒釀造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出鹽廠大秧歌、四股弦、梅花小架、功力拳等深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文娛項目;流傳下故城燻肉、故城藕合、郭莊煊餅、麵筋卷卷等別具故城特色的風味小吃。

大運河故城段特點概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