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炒作、不媚俗,《開封府傳奇》如何打造經典古裝大劇

宋朝 開封府傳奇 包拯 陳世美 最愛看電視 2017-06-13

宋朝名判包拯,是毋庸置疑的中華大IP,被稱為“包青天”的他,不僅心思縝密、斷案如神,而且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從不向權貴和惡勢力低頭,無論對方是皇親國戚,甚至是當朝天子,因此,包青天早已成為民間一個懲惡揚善的大神,他的故事,千百年來備受讚頌與傳揚。

不炒作、不媚俗,《開封府傳奇》如何打造經典古裝大劇

有關包青天的影視劇,也是林林總總,不絕於目,特別是華視版的《包青天》,以及內地拍攝的《少年包青天》等等,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視狂潮。而今,由領航影視、安徽五星、強視影業、電廣傳媒等聯合出品,資深製片人孫泱擔任總製片,金牌導演鄭樺執導的古裝權謀大劇《開封府傳奇》,已經拍竣並完成後制,將在不久與觀眾見面,或將引發新一輪的“包青天”熱。

故事升級,製作精良,《開封府傳奇》重回大宋

不炒作、不媚俗,《開封府傳奇》如何打造經典古裝大劇

《開封府傳奇》是對既往同類型同題材的包青天故事的宏大升級,匯聚了當下頂尖的實力主創團隊,邀請到顏值與演技齊驅,人氣和實力並在的黃維德、張檬、甘婷婷、姜潮、趙文瑄等著名演員的傾力加盟,並嚴選了傳統的六大公案,進行全新演繹。該劇中不僅有判案斷案,更是將視線投射於整個大宋皇宮的安危,以及天下社稷的存亡,有態度,有眼界,讓人耳目一新。

從劇名《開封府傳奇》便可感知,該劇不再將視線偏於包拯個人的經歷,而是聚焦於皇權、國防、宮鬥等等一系列內外交患的歷史風雲,包括“八王爺謀反案”、“鍘美案”、“滅皇親案”、“皇宮火案”和“權臣兵變案”等,將宋史上著名的人物“一網打盡”,包括權傾一時的八賢王、忘恩負義的陳世美、挾制幼主的太后劉娥、號令天下兵馬的張德林,以及包拯的完美搭檔展昭等等,事件與事件之間有交集,人物與人物之間有呼應,帶出這樣一部充滿懸念、張力十足的大宋傳奇。

《開封府傳奇》有著宏大的敘事主題,也有著充滿誠意的製作水平,劇方打破國內影視行業“五毛錢特技“的浮躁潛規,果斷放棄穿幫棚景,無論是大小場面,基本堅持實景實拍,為此還耗巨資史無前例地原貌搭建了宏偉的開封城,呈現了中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華富饒的景象,也由此給觀眾呈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繁華開封的奇觀,讓人歎為觀止,也讓觀眾感到,這部投資上億的歷史大劇,錢都花在了刀刃上。

懲惡揚善,匡扶正義,古今包青天一脈相承

不炒作、不媚俗,《開封府傳奇》如何打造經典古裝大劇

當然,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以及拍攝製作,都是為劇中的“反腐”、“抗惡”主題所服務,該劇對明裡光鮮、實則昏暗的大宋朝,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與衝擊,在這點上,《開封府傳奇》與今年熱播劇《人民的名義》有著許多的相通之處,包拯與侯亮平不畏艱險,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與官場環境下,拼盡一己之力來換得國家與百姓的安康,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正義力量在行進。因此,《開封府傳奇》可視為大宋版的“人民的名義”,而包拯,無疑護佑著人間的正義與和平,代表著家國的長治久安。

有關包青天的故事,在這麼許多年能夠常拍常新,還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正義與公理,是中華大地幾千年來的熱切呼喚,每個時代,都需要有包拯這樣的人,他猶如一把懸在貪官汙吏惡徒頭上的尚方寶劍,歷經宋真宗、宋仁宗兩代皇帝,始終鐵面無私,福佑朝綱。正如劇中所說,他是大宋朝廷 “唯一干淨的官”,即便豁出身家性命,也要為民除害,為國正法,也是因為有他這樣的人的存在,才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開封府》傳奇並沒有“造神”,而是從包拯最細微的生活與成長開始,用最人性的角度,來思辨這樣一位人間鬥士的言行舉止,相對於既往包青天影視劇,這一次的包拯,無疑性格更豐滿,人物更立體,故事也更走心。

當下的電視劇市場,風向奇詭,眾多所謂大IP劇,不過是概念噱頭,花重金請來小鮮肉參演,卻令拍攝製作費捉襟見肘,以至於因成片粗糙,被退片的情況也屢有發生,而如《開封府傳奇》這樣不炒作、不媚俗的良心劇,卻並不多見,但幸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會用收視率和點擊量為好劇投票,這也是鼓勵眾多誠意劇作人,繼續在創作的道路上一往無前的辛勤耕作的巨大動力,《開封府傳奇》值得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