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公元976年11月,宋太祖趙匡胤暴斃;979年,太祖次子趙德昭在退朝後自殺,兩年後,四子趙德芳病逝,年僅23歲。公元984年,時年僅38歲的趙廷美口吐鮮血而亡……這些人的死看上去彼此間並無瓜葛,然而一個人的存在卻將彼此之間的命運連接起來,構成了一段殘酷而令人細思極恐的歷史,這個人便是宋太宗趙光義。

北宋是文化最鼎盛的時期,也是一個文人朝廷,文人武將待遇差距之大,這在整個歷史上幾乎是後無來者。大批文學巨星崛起,宋詞也一度被推到了巔峰,這一切都得感謝宋太宗趙光義,是他提倡“重文輕武”,科舉錄取的名額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十倍甚至百倍,搞得賣豬肉的都想改行去讀書考試。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縱觀史料,無論多麼輝煌的王朝,它們一早就埋下了後來衰頹滅亡的伏筆,宋朝也是一樣。恰恰是過分重文抑武的舉措造成了兩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宋朝士兵並不懦弱,但被北方民族追著打是常有的事,究根結底還是缺少良將。宋朝皇帝只想著如何收服天下民心,更重要的是杜絕“黃袍加身”的一幕重演,甚至不惜犧牲兄弟手足和子嗣的利益。而在這一方面,宋太宗趙光義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眾對宋太宗的印象就是“開卷有益”、“雪中送炭”等耳熟能詳的典故,瞭解歷史的朋友大概會隱晦一笑,想起他“強幸小周後”和春宮圖的事。宋太宗本名趙匡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因名諱才改名為光義。雖然名字聽上去光明正義,但宋太宗人品卻一般般,可以說是汙點滿滿,他一生都在為自己洗白。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那天下了一場大雪,宋太祖邀請為晉王的趙光義進宮喝酒賞雪,結果第二天太祖突然暴斃了。要知道,當時太祖才年近五十身體健壯,沒有什麼疾病,太祖之死也成了歷史上的一大謎團。太祖一死,趙光義無疑成了最大的“犯罪嫌疑人”。古代皇家之事向來水深,閒雜人等避之不及,生怕被捲進去無法脫身。因此,趙光義用一個十分牽強的“燭影斧聲”勉強地證明了自己有不在場證明。

史家對此一直有諸多猜測,因為宋朝從太祖一代就有“金匱之盟”一說,即當年周太后有遺命,如果太祖駕崩,應該傳位於兄弟,而不是自己的子嗣,代代相傳後,大宋才能延續下去。而文獻中記載趙光義多次推辭太祖邀請飲酒,就是擔心或者當真酒裡有毒。我們由此可以猜測,太祖一早就將趙光義視為他傳位於自己子嗣的阻礙,想要設法剪除。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趙光義如願登基成為宋太宗後,殘酷的宮廷鬥爭並未就此結束,反而變本加厲。巧合的是,按金匱之盟來算,趙光義的接班人應該是趙廷美。鐵打的皇位繼承人趙廷美卻怎麼都按捺不住,三天兩頭就要出言不遜搞點動靜,最終因“謀逆”被揭發而貶為庶人,被削除一切職務,就留了個沒啥實權的爵位。趙廷美從此一蹶不振,沒幾年就得病慘死。無獨有偶,太祖留下的兩個兒子昭德、德芳也不得善終。眼看潛在的皇位威脅都一個個被剷除,太宗便也不怎麼提起“金匱之盟”,他也能夠“順理成章”地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子嗣。

毛澤東讀《宋史·太宗本紀一》時曾經對他批語:“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

宋太宗年輕的時候的確做過幾件有功績的事,但是這個人是依靠政治手段和太祖留下的老本,本人其實沒有帶兵打仗的才能。太平興國三年,太宗向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施壓,逼迫他們臣服;第二年又親征太原,滅掉了北漢王朝,五代十國時代終於結束,北宋表面性的統治了中原。宋太宗膨脹了,以為自己有太祖的才能,不聽臣子的勸諫,要去攻打遼國,結果輸得灰頭土臉,還被射傷了屁股。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伐遼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結果以失敗告終,還促使四川爆發農民暴動。朝廷花了很大功夫才鎮壓了四川王小波、李順的起義,太宗終於學乖了,主動改變策略,不再執著於開疆擴土,回到皇城中構建自己的王國,史家稱之為“守內虛外”。宋代到哪兒都能撞到腹有詩書的文人,每條巷子裡都能聽到填詞曲調,但是當遼人金人進攻山河破碎之時,找不到幾個可以打仗的武將來,宋朝的重文抑武以至於積重難返,大概就是從這一時期徹底定調的。

宋太宗“開卷有益”的典故將他渲染成了一個文藝青年。此人愛寫詩詞,留下了五百多首詩,開創昇平詩歌,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在粉飾太平;他也喜歡書法,據說擅長草、隸、行、楷、八分、飛白六種字體,還親筆題寫淳化元寶。太宗寫的詩詞不少,能夠流傳於民間的卻幾乎沒有,讓人聯想到清朝酷愛題詩的乾隆皇帝。宋太宗非常崇拜佛教文化,留下的詩詞有一大半都是他悟道的感想。同時期有一個真正的文學巨星,他就是南唐的末代君王李煜,令人惋惜的是,他死在了太宗的毒手下。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李煜為了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帶著妃子們去汴京做屈辱的“違命候”。在此之前,他曾經派使者向宋太祖求和,太祖以“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駁回,雖然將李煜一切剝奪了,還是留下他的一條性命。宋太宗跟哥哥不一樣,他不僅強幸了周後,還借趙廷美之手殺掉了李煜。李煜一首《虞美人》穩居了詞作的最高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收割了多少粉絲,這首詞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國”二字卻又葬送了他的性命。事實上,李煜根本無法威脅到宋太宗的地位和統治,而且在“看重人才”的政策下,宋太宗因為政治的原因就算不厚待李煜,也不應該用陰險的方式殺掉他。

李煜生日這一天,太宗讓與李煜交好的秦王趙廷美給李煜送酒,李煜喝了後痛苦掙扎良久才一命嗚呼。趙廷美毫不知情成了背鍋王,他送的酒裡被太宗下了一種叫“牽機藥”的毒藥,喝下去腸穿肚爛七竅流血,身體痛得彎成一張弓。如若真的是痛惜文人的人,不會用這種卑鄙的方式去辱沒一個文人尊嚴。

歷史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聖人君王,但凡成大事者哪有不心狠手辣的?能夠從陰險的宮廷鬥爭中笑到最後的,首先要夠狠。如唐太宗李世民引發玄武門事變,逼父親退位,殺掉了自己的親兄弟和侄兒,逼迫史官醜化李建成等人的模樣,這才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千古一帝”。廣聽諫言的是他,魏徵死後毀棺鞭屍的也是他。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來修《永樂大典》籠絡文人,但是他滅了方孝孺十族,殺掉了才子解縉,數不清的不願討好他的官員慘遭屠戮。

史上最陰險皇帝:太祖打下江山,卻讓弟弟的子嗣白白撿走了

宋太宗也一樣,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消除統治危機,讓自己變得名正言順,一心建立和擴大文人政治集團,放鬆了科舉取士的關卡,天下文人盡在囊中,對他逆來順受。然而,正是這種統治令宋朝失去了心氣, 為日後的積弱和覆滅留下巨大的隱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