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學大老師有好方法幫你解決

數學 語文 教育 學大教育古墩路校區 學大教育古墩路校區 2017-08-31

對學生來說學習貴在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幫助大家輕鬆學習,下面學大教育網為大家帶來初二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學大老師有好方法幫你解決這篇內容,希望學不得法的學生能夠認真閱讀。

孩子升入初中之後,很多初中的家長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成績並不是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間成績就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原來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間成績會下滑一大截。

的確,升入初中之後,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發生或上或下的變化,並且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他們中考時的成績。初中,是孩子學習成績的突變期,到了初二下半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便基本上定型了。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首先,一些孩子升入初一之後,學習成績突然之間提升了很多,這是因為他們把初一當作一個新的開端,在初一這個新的起跑線上加快了速度,所以跑出了比別人優秀的成績。當然,能夠抓住初一這個新起跑線的孩子並不是很多。

其次,大多數的孩子在初中成績會大幅度的下降。孩子的學習成績之所以會在初中時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初中的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整個初中時期都可以稱作是從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將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時,孩子是否能適應以及適應速度的快慢等,都將能夠引起孩子成績的突變。

總結了一下,說初中是孩子學習成績的突變期,有以下幾點原因:

1.初中的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很多孩子不能完全適應

小學期間,孩子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基本課程。老師的教學方法也以重複教學為主,便於孩子理解和記憶。

但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目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經學過的科目,由直觀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

同時,到了初二,物理、化學等科目也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科目對於初中的孩子來說,都必需要掌握,這就使孩子學業上的負擔大大增加了。而且老師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除了要求孩子記憶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使得很多還處於小學學習思維中的孩子無法接受,因此學習成績只能是大幅下降。

2.到了初中,孩子的成績與所下的工夫已不再成正比

曾經遇到過很多初中的孩子,他們學習很刻苦,但學習成績卻總是不理想,而那些看起來並不很用功的孩子,卻次次都能考高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也許大多數的家長會說,這兩類孩子的智力有差距。的確,智力的差距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很多教育學家的教育研究結果表明,因為智力因素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非常小的,大約只佔總因素的5%。

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兩類孩子之間成績的差距呢?是學習方法的不同。初中與小學的學習方法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小學時,只要孩子認真去學、認真去記,僅靠重複記憶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但到了初中卻完全不同,它不僅需要孩子記憶,更需要孩子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繫、把握知識之間的規律。因此,有些孩子由於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而有些孩子還在套用小學時的學習方法,所以越學越吃力,最後學習變成了孩子的負擔,學習成績只能是越來越下滑。

另外,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初一,孩子所學的科目比小學時多出幾門,在學習方法上就處於一種“爬陡坡”的狀 態,“爬”上去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得心應手;沒有“爬”上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力不從心,並且會因此受挫而失去學習的信心,造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

3.很多孩子不能改正小學時不良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孩子沿襲了在小學時的不良學習習慣。就拿考試時做題的速度來說,小學高年級考試內容用120分鐘完成,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比較寬鬆的。因此孩子在考試時不會緊張,他們會慢慢地做題;而老師和家長也要求他們慢慢做,這樣孩子就養成了“慢”的習慣。

一到初中,考試時間同樣是120分鐘,可是考試內容多了,難度大了,很多孩子都還不適應,到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試題才做了一半,考試成績可想而知會有多差。其實孩子的這種“慢”的習慣不僅僅表現在考試中,在平常的學習中也會有很明顯的表現,比如做作業慢、記筆記慢……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隱患。另外,孩子在小學時沿襲下來的粗心、邊學邊玩等壞習慣,也將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促使孩子的成績下滑。

那麼,在初中,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和制止孩子學習成績的滑坡呢?

1.熱處理讓孩子產生明確的學習目的

到了初中,孩子們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女生喜歡收藏漂亮的首飾,男生迷上了手槍、汽車。在學校裡,我們老師常把孩子們的這些“愛好”稱為孩子的“熱點”。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為孩子的這些“熱點”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家長們對這些東西十分反感,經常把孩子的這些東西鎖起來、藏起來,或者乾脆毀掉,並且還會很生氣地教訓孩子:“現在都上初中了,哪有時間玩這些東西,還不趕快去好好學習!”

但家長這樣做不但沒有使孩子好好學習,反而會使孩子怨恨家長。其實,我認為,對待孩子的“熱點”,家長就要實行“熱處理”。“熱處理”不僅能使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學習,而且能使孩子明確為什麼去學習。

對孩子的“熱點”進行“熱處理”,其實就是幫孩子確定學習目的的過程。到了初中,家長利用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不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所以,當你的孩子出現痴迷的“熱點”時,做家長的不要認為孩子是不務正業,而是要欣賞孩子的“熱點”,並利用這種“熱點”引導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家長們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痴迷漫畫,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將來能成為一名偉大的漫畫家,現在就為畫漫畫打好科學知識的基礎吧!”如果孩子對化妝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成為著名的形象設計師,那就從現在開始來增加自己的內涵吧!”如果孩子對武器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能夠成為軍事家,那就向著軍校的目標邁進吧!”

2.幫孩子戰勝惰性

到了初中,孩子學習成績忽然下降,除了受環境的影響之外,與他們自身的惰性也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們應該有體會,這些初中的孩子只要在家,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發上;家長讓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喊累;即使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們還是喊累……

其實,初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身體的第二個“迅速發育期”,身體的快速生長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這些孩子經常會感覺到很累。同時,由於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意志力也正處於薄弱階段,所以在學習方面,孩子很容易就會成為惰性的“俘虜”。

惰性不僅包括身體的懶惰,還包括思想的懶惰。身體的懶惰會使孩子慢慢忘記學習的目標、失去學習的動力;思想的懶惰會失孩子找不到初中學習的規律,喪失創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會一天天下降。那做家長的應該如何幫助這些戰勝惰性呢?一位家長這樣介紹經驗:上初中以來,孩子慢慢變懶了,為了幫助他戰勝惰性,在我和他的商議下,我們決定製作一個作息時間表幫孩子克服惰性心理。這個作息時間表很詳細,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整天的安排都明確地標示出來。例如,每天的作息安排是這樣的:

早晨

7:00——起床;

7:05~7:20——洗漱完畢;

7:20~7:35——吃早餐;

7:35——準時出家門,去學校;

晚上放學回家

6:00~6:45——看電視、玩;

6:45~7:20——吃飯,飯後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

7:30~9:30——寫作業、看課外書,中間可以休息10分鐘;

9:30~9:50——洗漱、洗澡;

10:00——準時睡覺。

家長們不妨也學學這位家長的做法——與孩子達成協議後,“拎”孩子起床。家長們這樣做是不給“惰性”可乘之機,起床的時間到了,如果孩子頭腦裡到現的是“我是不是可以再多睡一會”,那孩子與“惰性”的“戰爭”就開始了。在這種情況下,哪方取勝就很難說了。但在時,如果家長不給“惰性”介入的機會,直接“拎”孩子起床,就這樣堅持幾天,孩子都會能夠做到準時起床。

從起床這些小事做起,如果家長能夠成功地幫孩子戰勝“惰性”,那孩子的思想和行動就會便得積極起來,從而就能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學習了。孩子的學習態度積極起來,提高學習成績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3.給孩子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

到了初中,父母不應該過多地介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了,但也不可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點都不關注。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小學相比有了很大的差異,孩子僅僅是埋頭苦學並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時,家長不妨給孩子介紹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

初二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學大老師有好方法幫你解決這篇內容學大教育網為大家帶來過了,學大教育網將為大家帶來更多與學習相關的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進行查閱。

查看更多天津初中最新消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