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相信很多人都有失眠多夢睡不著的習慣,其實與其說習慣,不如說是病症,失眠其實就是生病了,不要以為只是簡單的睡不著,其實是你的心肝脾胃腎出問題了,需要治療。

很多人問:我是失眠,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無法對症下藥,所以對於改善失眠很迷茫,請問你有好的辦法嗎?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其實失眠有很多學問!

✦入睡困難,其實就是肝血不足;

✦容易醒,就是脾胃不合;

✦睡眠差,就是腎經虧損!

找好失眠的原因,才能從根源改善失眠。

失眠對我們的健康危害很大,中醫裡講:白天養陽,晚上養陰。晚上失眠,睡得晚就會造成陰虛火旺和上熱下寒等症狀,比如愛上火,口腔潰瘍,牙疼,長痘痘,便祕,腿腳冰涼等。這些其實都是小事,晚上睡不著,膽火不降還會造成腎病等一系列問題。

失眠的本質原因就是陽不入陰,比如說脾胃不好,心火大,肝鬱氣滯,腎水虛等都會引起失眠。失眠如果不加以改善,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甚至會增加患癌的機率,所以睡不著覺就要注意力,一大波疾病正在席捲而來。

  • 年輕人:喜歡熬夜,睡眠時間短;
  • 上班族:精神壓力大,多夢;
  • 商務人:頻繁加班出差壓力大,倒時差換環境不適應;
  • 中年人:絕經期或更年期症狀;
  • 老年人:年齡增長,神經細胞會減少,會造成老年人睡眠障礙。
  • 失眠是一種常見症狀,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也就是說,超5億國人有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
  • 一、為什麼“失眠如失血”?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失眠有多可怕?
  • 有一句話對此做了形象的形容——3天失眠,體虛脫形;10天失眠,脫髮尿頻;3年失眠,氣虧血損,百病纏身,起碼少活20年!
  • 為什麼失眠的人都有血虛無力的症狀?因為氣虧血損!撇開脾胃因素不談,我們今天換個角度——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
  • 也就是說,造血由骨髓系統負責,而骨髓由腎所主。腎什麼時候工作效率最高呢?就在晚上9點到凌晨3點,造血基本都集中在這個時候。此時不睡覺,腎就沒法兒主骨、生髓、生血,時間長了,肯定血虛——所以說,“失眠如失血”。
  • 二、睡眠是養生之本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縱觀古今,歷代醫家無不把睡眠看成是養生的關鍵。戰國時名醫文摯曾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就是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睡眠是養生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亦難以恢復。”
  • 在健康專家看來:睡眠為養生之本,它與吃飯、排便並列為人體養生三大事,這三大事正常,人體就不會輕易得病,得病之後也有力氣對抗疾病,甚至讓疾病不藥而癒。
  • 三、為什麼睡眠必須講究“有時”?
  • 睡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補充陽氣的過程。陽氣是生命之本,我們工作、學習、思考,舉手投足都在消耗陽氣。消耗陽氣的途徑很多,但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只有三個:晒太陽、睡眠、艾灸。
  • 睡眠講究“有時”,什麼叫“有時”?
  • 首先,就是亥時(晚上9點-11點)必須進入睡眠狀態。亥時三焦經當令,而“三焦通百脈”,百脈需要休養生息,故而亥時入眠,百脈皆能得到濡養。
  • 其次,就是子時和丑時(晚上23點-凌晨3點)必須進入深睡眠狀態。深睡眠狀態回血效率最高!
  • 也就是說,進入深睡眠狀態時,最容易把有毒的血過濾掉,產生新鮮的血,這樣就不易出現膽結石、肝炎、肝囊腫之類的疾病。
  • 建議失眠患者:哪怕沒有睡意,最好在晚上9點躺下,保持安靜,不要說話,如果能持續保持一到兩個小時的安靜,進入睡眠狀態就容易多了。
  • 四、同樣是失眠,原因大不同!
  • 1、入睡難,順肝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症狀:難以進入睡眠狀態,這種人的舌頭往往是尖尖的,舌邊尖紅,有口苦、口乾、頭暈、胃口不佳、胸悶、心悸等症狀。
  • 原因:肝主藏血,對應著“五神”中的魂。入夜後,魂入肝,人就進入了正常的睡眠。倘若肝火過旺或肝鬱氣滯,魂魄就易失潛藏,難以入睡。
  • 方法:順肝氣。一是要注意保持心態平和,少思慮,白天可用菊花、麥冬、夏枯草泡茶喝以疏肝清熱;
  • 二是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而後艾灸順肝氣的穴位——肩部的肩井穴,胸部的膻中穴和期門穴,腳步的太沖穴和行間穴。
  • 2、容易醒,調脾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症狀:睡不踏實,一晚上要醒好幾次,而且醒來後再次入睡比較困難,常伴有口膩、口淡、厭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 原因:多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俗話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飲食不節或者脾胃功能不好,就會造成腹脹、胃痛,使人輾轉難眠,時睡時醒。
  • 方法:治療以和胃健脾安神為主。
  • 第一,不要思慮過度,以免傷及心脾;
  • 第二,要注意飲食,晚上多吃些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如小米蓮子百合粥,能養心安神健脾胃;
  • 第三,艾灸,白天調脾,艾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裡穴、太白穴;晚上安神,艾灸大椎穴、神門穴、湧泉穴。
  • 3、睡不沉,調腎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症狀:總感覺一直醒著,對身邊的動靜一清二楚。
  • 原因:腎陰虛損,陰精不能上承,導致虛火上炎,心居上焦,腎居下焦,就會心腎不交,心火偏亢。
  • 方法:從腎調起,多吃黑色食物可以補腎,如黑米、黑花生、黑豆、黑芝麻、枸杞、山藥、首烏等。
  • 此外,還可以艾灸腎俞、太溪、湧泉等穴位,注意開始施灸時灸量不要太大,以免上火。
  • 4、徹夜難眠,清熱瀉火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最全失眠原因全解析!入睡難,順肝;容易醒,調脾

  • 症狀:徹夜難眠,常伴有口乾口苦、急躁易怒、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等症狀。
  • 原因:多由心肝火旺所致,多見於更年期婦女。氣有餘就是火,肝鬱時間長了,肝火就會怫逆,衝擊肝魂,擾犯心經,灼傷心脈,導致睡臥不寧,也就是中醫常說的“陽浮於外,魂不入肝,心不定神,則不寐”。
  • 方法:以清熱瀉火安神為主。建議拍打肝經和膽經,也可以艾灸心俞穴、肝俞穴、內關穴、太沖穴等。
  • 5、做夢頻繁,養血安神
  • 症狀:夢多,整晚似睡非睡,導致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心慌。
  • 原因:心脾兩虛,脾虛則氣血生化之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於腦,則腦室失養,致頭暈目眩;
  • 心主血,血虛則虛火內生、上擾心舍,陰不足於下,神不安於上,就會心神失養,致失眠、多夢、健忘。
  • 方法:以養血安神為主。
  • 最佳方法建議艾灸脾俞、心俞、內關、安眠穴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