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水滸傳》為中央電視臺於1994年籌拍,歷時三年拍攝完成,在尊重原著的基礎加以創新,曾經引發萬人空巷的壯景,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是一代人成長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經典版本。本劇根據明代施耐庵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張紹林執導,楊爭光 、冉平改編,李雪健、周野芒、臧金生、丁海峰、趙小銳等領銜主演。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央視《水滸傳》拍攝於1998年,正值大陸和港臺影視文化交流的初期階段,而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給大陸民眾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當然徐克袁和平等電影人的名聲也逐漸被內地人所熟知。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而90年代末正值香港電影走向衰落,作為香港電影代表的袁八爺亦不可避免北上,其中袁和平領銜的袁家班憑藉其華麗的動作和高超的武術設計逐漸在內地打開局面,其中參與設計的《水滸傳》便是其代表作。《水滸傳》中袁和平展現了強大的專業水準,對內地電視劇動作設計來說,更是一次徹底的革新。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水滸傳》的動作設計具有很強的寫實風格,在打鬥中展現了很強的個人特色,集中體現在李逵、武松、魯智深和燕青等人身上,尤其對燕青摔跤的設置更是獨具一格。除了個人特色之外,兩軍間的交戰和對壘依然精彩到位、讓人目不暇接,在馬戰的視覺效果上,袁和平更展現了獨特的才華。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而1998年《水滸傳》的成功,離不開多方面的通力協作,在導演、演員和武術設計都十分到位的情況下,才產出這樣一部經典。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張紀中導演當時邀請袁和平先生時曾說過在這之前袁和平是沒有拍過電視劇的,他一直都在拍電影。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張導演介紹說:我第一次到香港去,不是專程找袁先生,是找另外的人想起要去找袁先生,但是沒有能找到。第二次,我知道他在杭州拍戲,就趕到杭州,請他來出山,但他沒有答應。我說你不用著急答應,仔細思考思考,我再來。我拄著雙柺走了,隔了一陣子以後又去找他,他還在杭州拍戲。我記得到了杭州是上午,袁和平正在睡覺。夏天特別熱,我拄著雙柺,到了賓館門口,我當時問了一下,得知袁和平昨天夜戲,還沒起床,我說行,搬個椅子坐在了門口。中午12點送飯的來了,門一開,袁先生看見我了。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你看我這樣了都來看你,古有劉玄德三顧茅廬,今有張紀中三下江南。我希望請你來出山,你就答應我這個請求唄”袁先生當時真的是哈哈大笑,說:“張先生我看你拄著拐來這麼兩次,我答應了!”我們兩個人激動得擊掌為號!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後來的15個月,袁家班一直參與整個拍攝。很難想象拍攝一部電視劇用了這麼長的時間。剛才說起紀錄,這件事上創造的紀錄就是我們43集的戲,居然拍了15個月。原本40集的劇本,後來剪成43集,拍攝時拿的是40集的劇本。而且在後面的階段中從開始兩個組,變成了四個組拍攝。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為什麼拍得這麼慢?其實當時我們真的是按照電影的要求,在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實現。在我印象裡,在水滸城拍攝的時候,每個組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不是A組就是B組,然後就是C組就是D組,4個組輪番作戰。當然演員也非常辛苦,但是好在《水滸傳》的演員眾多,還可以分得出來。水滸城也是當時的一個壯舉,當時我們為了拍這樣的戲建了那麼大一個城。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袁先生他確實沒有拍過電視劇,他不想去拍電視劇,電視劇時間非常長,跟電影也很不相同。

我也跟袁先生談《水滸傳》的武打風格。《水滸傳》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它在中國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希望他能夠來拍。之所以請袁先生是覺得他作為武術指導,武打的風格非常符合《水滸傳》的風格。我們不是拍那種武俠片飛來飛去,就像徐克拍的那些戲一樣的那種風格,而是很實在的一種風格。不管是林沖的槍、魯智深的禪杖、武松的棍、李逵的板斧等等,都是很實的,包括燕青的拳。你可以看到就是整個《水滸傳》的武打風格是非常接地氣的。而不是像有一些戲,失去了對人物的觀照。我從當時的經歷中學習到袁和平先生的造詣:通過動作塑造人物的個性。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從後來的作品,可以看到袁先生對鬥殺西門慶的動作設計,包括對林沖,都是用很多動作來刻畫人物的個性。我覺得這是袁和平後來在電影當中展現出的武打風格,像《臥虎藏龍》這些戲。其實對於我來講,我覺得袁和平也是一位啟蒙老師。過去我們雖然拍了《三國演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真正的動作表現得並不充分。到了拍攝《水滸傳》時,才讓我們大開眼界。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我們從香港請來了有著這樣傳統的導演。尤其是在袁先生這樣卓越的導演身上,可以學到他的創作力。而且當時武打器材的使用,也讓我們大開眼界。那時我像一個學生一樣來學習如何拍動作戲。像燕青的拳,林沖的槍,魯智深的鏟,包括大的戰爭場面,像攻打方臘的戲,都是袁家班非常優秀的拳師來指導設計的。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同時,我覺得在後期,趙箭和其他人員的進入,事實上為後來的中國大陸培養了一大批人。他們在這個戲中實打實地去實踐,作用非常大。參加過《水滸傳》的所有的武師們,動作指導,包括後來的趙箭他們,是到今天都活躍在動作武打戲裡的中堅力量。所以《水滸傳》確實意義非凡,對於後來我們整個電視劇的動作片的發展,起到了黃埔軍校的作用。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水滸傳》中的好漢們都是武功了得,為此主演們進組後都在袁家班的指導下進行了刀叉劍戟的集訓。但出乎意料的是,武大郎的扮演者宋文華居然有真功夫。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為了拍攝好武松景陽岡上打虎這場戲,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李逵的扮演者趙小銳不惜和真老虎演對手戲。劇組也為兩位演員各投保十萬元開拍打虎戲。畫面真實,動作凌厲,而正因為央視水滸就是請袁和平作為武術指導,可以說央視水滸的動作畫面絕對是電影級別的動作畫面。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央視版《水滸傳》的武打動作體現了武術指導袁和平的一貫動作追求,真實清晰,簡潔有效,動作本身以及動作片段都有著嚴密的邏輯性、連貫性。針對不同的人物,袁和平還設計出了符合各個人物特點的不同類型的動作,配合以恰到的鏡頭以及節制的剪輯,使央視版《水滸傳》的武打動作具有了很強的娛樂性、觀賞性以及藝術性。“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做動作戲導演,一改之前大陸電視劇動作戲應付簡陋之風,真實精彩的動作打鬥收到了極高評價。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袁和平的寫實派動作設計風格在央視版《水滸傳》中有完美的體現,他追求動作的真實性,同寫意派相比更接近物理和生活真實,動作清晰連貫,簡潔有效,邏輯分明。袁和平在央視版《水滸傳》中貫徹了自己一向的動作追求,使此劇的動作戲洋溢著一股現實主義的暴力美感,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所謂真實是指武打動作比較貼近科學和生活邏輯。《水滸傳》中的各位好漢都身懷絕技,但這些絕技不是如武俠小說中那樣的飛簷走壁,內功護體,而是在尊重物理真實的基礎之上,充分運用身體技能以及各類器具的簡單而有效的制敵招式。絕無誇張,亦無炫技。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袁和平為代表的寫實派所堅持的真實類動作,《水滸傳》亦屬此類。真實類動作同生活常識有所距離,相比之下略有誇張,比如袁和平做武術指導的《臥虎藏龍》中的一些飛簷走壁的輕功動作。但是真實類動作卻不如虛幻類動作那般完全脫離生活邏輯,它在生活真實同完全的虛幻之間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這個平衡既顧及了生活真實,又具備一定的藝術美感。《水滸傳》的真實性並無單純肉搏的枯燥乏味,而是在生活邏輯基礎之上的適當虛構和誇張。這種真實不但保證了動作的可信度,提高了觀眾欣賞過程中的代入感,而又增加了動作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袁和平的動作戲追求一種美感。所有的動作,無論是出現的原因,還是出現後的結果,都明確地展示給觀眾。動機明確,結果同樣明確。因此他很少使用大遠景和近景,更少使用快速剪輯,而是以最佳的景別、鏡頭角度和最合適的剪輯時機,儘可能清晰地展示完整的動作。但這絕不意味著他完全摒棄快速剪輯,而是有節制地,通過較長的鏡頭和較短的鏡頭、較大景別和較小景別的交叉剪輯,創造出一種優美的動作節奏。所以人們說央視版《水滸傳》是無法超越的經典,這與袁和平和袁家班的武術指導是密不可分的!

央視版《水滸傳》與袁和平的袁家班!經典是如何創作的!

作為袁和平本人來說,在完成《水滸傳》之後在內地的事業更加順利,而後緊接著親自指導了武俠電視劇《太極宗師》和《小李飛刀》,兩部戲皆成為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