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南天廣廈四言聯》1956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南天廣廈四言聯》1956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篆書禽樂魚遊五言聯》 176×46cm ×2 1972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南天廣廈四言聯》1956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篆書禽樂魚遊五言聯》 176×46cm ×2 1972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隸書方寸平生六言聯》 132×22cm×2 1980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南天廣廈四言聯》1956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篆書禽樂魚遊五言聯》 176×46cm ×2 1972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隸書方寸平生六言聯》 132×22cm×2 1980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行書錄雷鋒日記軸》 1963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

前言

“金陵四家”是我國民國以來的代表書法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曾以南京為中心,代表江蘇書法高度,影響全國的書學主流學派。“金陵四家”包括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以及蕭嫻四人組成。20世紀末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求雨山先後設立四人的紀念館,合稱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我2016年曾去過南京求雨山,說為山,其實不是很高,四人紀念館也並不是擠在一塊,各站角落,各有風格,尤其是高二適紀念館旁邊的大片竹林(我第一次見竹林~),尤其讓我有點興奮。說到文化旅遊,求雨山不可不謂是個好去處。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1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拍的求雨山外景2

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其曾道:"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被稱之為“當代草聖”。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行書書疊燈如四言聯》 70×24cm×2 1979年作 林昌午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李白下江陵一首軸》紙本草書 1979年作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錄自作揚州雜詩一首詩軸》130×34cm 80年代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林散之《草書論書一首橫幅》200×400cm 1980年 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林散之館藏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號情尹、夏廬,晚號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興,生長在南京,近代頗有影響的學者、詩人。胡小石書法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但又加進了米南宮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但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盪漾,頗得小王與黃山谷書的神趣。這實際又是吸取了帖的優勢,使他的碑體書法沒有死板呆滯之嫌。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長望濤江亦當歸 1942年 132×33cm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虛舟有超越 洞庭空波瀾 1948年 134×29cm×2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胡小石五言聯

高二適

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中年曾署瘖盫(yin an),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臺人,生於江蘇泰州興泰鄉東臺小甸址村。高二適上世紀曾因與郭沫若的“蘭亭論辯”反響極大。

高二適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字節,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

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行草漫成一首詩軸》137×37cm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高二適《世上只要五言聯》 97×24cm×2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高二適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致章士釗“蘭亭論辯”手稿 1965 28cm×134cm 泰州高二適紀念館藏

蕭嫻

蕭嫻,字稚秋,號蛻閣,別署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師從康有為,得其謫佳,書藝大進。貴陽市翠微閣觀、南京江浦(今浦口區)求雨山均設有為蕭嫻作品陳列館。

受康有為影響,蕭嫻書論力主《廣藝舟雙楫》,學書從篆隸入手,其以“三石一盤”(篆書《散氏盤》、《石鼓文》、隸書《石門頌》、楷書《石門銘》)為宗。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康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南天廣廈四言聯》1956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篆書禽樂魚遊五言聯》 176×46cm ×2 1972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隸書方寸平生六言聯》 132×22cm×2 1980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 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行書錄雷鋒日記軸》 1963年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蕭嫻館)藏

上世紀代表江蘇書法高度的“金陵四家”作品欣賞,大家感覺如何?

蕭嫻《道登天門軸》 300×68cm 1993年

對於“金陵四家”的書法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唄,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您的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