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書法 藝術 儒家 唐太宗 大道堂藝術館 2017-05-09

我的工作室名“大道堂”,很多人問其中的緣由,直接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源於對書畫本體的認識。中國書畫本來就與“道”相通,按照中國傳統的藝術觀,藝即是道,道藝不分。先賢對此論之甚多,畫家中石濤說得最直接:“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筆混沌開,入拙聰明死”。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其二源於以身悟道的文化追求。文懷沙先生有言:“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並弘揚斯三氣也。”在我看來,以儒釋道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實乃為藝與為人的根本,書畫家應有體悟與弘揚“東方大道”的文化自覺並能夠躬身踐行。而關於“大道”,《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似乎專門進行了闡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其三,則是地理位置之合。我的工作室恰好位於北京平安大道的延長線之上。平安大道是北京的“第二條長安街”,路兩旁曾遍佈古建遺址和文人故居,被稱為可以尋找北京城數百年文化沉積的歷史畫廊。然今日屢經改擴建,古樸悠遠之象幾乎不存。“大道”二字足已讓人發懷古之幽情,生承續文脈之心。

然而,書畫究竟是“小道”還是“大道”,歷來是有爭論的。我們不妨多看一下對這個問題的不同闡述。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繪畫方面,閻立本曾以做畫師為恥;書法方面,從東漢趙壹的《非草書》開始,類似“書為小道”的論述便屢見不鮮。比如孫過庭在《書譜》中就曾說:“然君子立身,務修其本。楊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況復溺思毫釐,淪精翰墨者也”!唐太宗說的就更直接了:“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李世民·《論書》)康有為也曾稱書法為“藝之至微下者”,其在《廣藝舟雙楫》中寫道:“夫學者之於文藝,末事也。書之工拙,又藝之至微下者也。學者蓄德器,窮學問,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歲月,耗之於無用之末藝乎?”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而在另一些闡述裡,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又往往被賦予極高的地位。比如,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開篇便言:“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符載看到張璪做畫直接感慨說“觀夫張公之藝非畫也,真道也。”(唐·符載《觀張員外畫松石圖》)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書法“其趣之幽深,情之比興,可以默識,不可言宣。亦猶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見而以知,啟其元關,會其至理,即與大道不殊。”清人翁方綱同樣指出:“書非小藝也,性情學問,鑑古宜今,豈一二說所能盡乎?”(《復初齋文集》卷三十二《跋董文敏論書帖》)類似之論,不勝枚舉。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其實,深入思考,我們不難發現三點。其一,那些將書畫視為“小道”的理論闡述更多的是從儒家思想的立場出發。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作為“藝”的書畫在正統的儒家思想系統中並不是最重要的,因而自然不能成為君子立身的全部。但視為小道亦只是論述的角度不同而已。同是從儒家思想出發,項穆在《書法雅言》中寫道:“法書仙手,致中極和,可以發天地之玄微,宣道義之蘊奧,繼往聖之絕學,開後覺之良心,功將禮樂同休,名與日月並曜。豈惟明窗淨几,神怡務閒,筆硯精良,人生清福而已哉!”其二,無論是孫過庭、李世民、康有為,還是其他視書畫為小道者,在書畫方面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亦讓我們無法落於語言文字的筌蹄。其三,書畫在這方面的“遭遇”其實和中國其他藝術頗似,比如,文學在曹植那裡是“經國之大業”,在揚雄那裡便成了“壯夫不為”的“小道”。這也許正是中國人藝術觀念的絕妙之處。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在我看來,“小道”與“大道”之爭實際上“無爭”。這些看似不同的闡述恰恰進一步說明,在中國藝術家看來,書畫絕不僅僅是一般的技藝,簡單的“能寫會畫”是不能稱之為“書法家”和“畫家”的,唯有將書畫創作與道相通,並以之悟道,方為“真書”“真畫”,而能否成為專業的“書家”、“畫家”也就更加不重要了。中國的書畫家始終注重以藝合道,以藝顯道,正如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說的很清楚:“中國哲學是就‘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道’具象於生活、禮樂制度。‘道’尤具象於‘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至於這個“道”,“天人合一”也好、“順任自然”也好、“明心見性”也好,“道可道,非常道”,便需要書畫家究其一生去探索體悟了。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在當代人的書畫美學著作中,曾經給我很大啟發的是熊秉明先生的《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和徐復觀先生的《中國藝術精神》。他們的觀點,也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立場與思考。熊先生以簡明的語言將玄奧的理論觀點進行了系統化的闡釋,他的理論出發點是審美的哲學基礎,最終指出“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 透過書法,我們可以最好的理解中國文化,走進中國文化。而徐復觀先生則以深刻的洞察指出,中國畫家,尤其山水畫家的目的便是要在精神上與老莊追求的“道”為一體,在寄興水墨的“體道”過程中,求得自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陳仕彬:書畫非小道

所以,對離傳統已經太遠的當代書畫家而言,“書畫非小道”的文化自覺意識尤為重要。要“正本清源”,首先應該從書畫觀念認知和對傳統文化的體認開始。書法和國畫的學習與創作實際上是一個自我修煉和自我成就的過程,只有將書畫視為“大道”,才能拋開功利性,才能不陷於賣弄技巧和耍小聰明的俗套,進而以整個生命去體悟印證書畫中的無窮玄妙。

“朝聞道,夕死足矣。”中國的書畫家可以在筆墨情趣中體道悟道,實在是一種幸運。只是,今日有多少書畫家能夠真正懂得並且珍惜這份幸運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