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卷軸畫的發展衍化是與作為媒介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衍化密切相關的,絹、紙是卷軸畫底的重要物質材料,宋代絹、紙的織造技術與其他物質文化超越前代的成就是一致的。一方面,當時的絹、紙生產影響到卷軸畫創作,尤其是平整光滑的絹、紙為工緻富麗的院畫繁榮準備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繁榮的卷軸畫創作需要大量畫底,也刺激了絹、紙品種的增多,質量的增高。

遠古繪畫一般畫在石片、石壁與竹、木板上,後來畫在麻布上,再後來畫在生絲織成的"帛"、"素"、""或"絹"上,最後才畫在紙上。

十世紀考古出土有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1973年5月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人物龍鳳圖》(1949年出土於湖南陳家大山楚墓),西漢《T形彩繪帛畫》(1972年4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等,為後世卷軸畫前身,均以"帛"為底。

《說文》:"帛,繒也。從巾白聲。凡帛之屬皆從帛"、"繒,帛也"、"素,白致繒也",《漢書・例奴傳赤綈緣繒",注日:"繒者,帛之總名";"縑"是兩根生絲合起來織成的,紋理較粗細密柔軟;"絹"也是生絲織物,且比""兩絲並織的紋理更粗。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雲:"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以素摹素,當正掩於素,任其自正而下鎮,使莫動其正";宗炳《畫山水序》有"今張絹素以遠映"云云;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興廢》載"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卷五《晉》"王廙"條載其有"《魚龍戲水絹圖》",顧愷之"條載其"連五十尺絹畫一像"、"絹六幅圖《山水》、《古賢》、《榮啟期》《夫子》、《阮湘》並《水鳥屏風》";卷七《南齊》"章繼伯"條載其"《籍田圖》,絹長三丈,傳於代"等;如此等等,可知漢末六朝繪畫用生絲所織"素"、"縑"、"絹"作底風氣很盛。

"
中國卷軸畫的發展衍化是與作為媒介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衍化密切相關的,絹、紙是卷軸畫底的重要物質材料,宋代絹、紙的織造技術與其他物質文化超越前代的成就是一致的。一方面,當時的絹、紙生產影響到卷軸畫創作,尤其是平整光滑的絹、紙為工緻富麗的院畫繁榮準備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繁榮的卷軸畫創作需要大量畫底,也刺激了絹、紙品種的增多,質量的增高。

遠古繪畫一般畫在石片、石壁與竹、木板上,後來畫在麻布上,再後來畫在生絲織成的"帛"、"素"、""或"絹"上,最後才畫在紙上。

十世紀考古出土有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1973年5月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人物龍鳳圖》(1949年出土於湖南陳家大山楚墓),西漢《T形彩繪帛畫》(1972年4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等,為後世卷軸畫前身,均以"帛"為底。

《說文》:"帛,繒也。從巾白聲。凡帛之屬皆從帛"、"繒,帛也"、"素,白致繒也",《漢書・例奴傳赤綈緣繒",注日:"繒者,帛之總名";"縑"是兩根生絲合起來織成的,紋理較粗細密柔軟;"絹"也是生絲織物,且比""兩絲並織的紋理更粗。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雲:"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以素摹素,當正掩於素,任其自正而下鎮,使莫動其正";宗炳《畫山水序》有"今張絹素以遠映"云云;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興廢》載"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卷五《晉》"王廙"條載其有"《魚龍戲水絹圖》",顧愷之"條載其"連五十尺絹畫一像"、"絹六幅圖《山水》、《古賢》、《榮啟期》《夫子》、《阮湘》並《水鳥屏風》";卷七《南齊》"章繼伯"條載其"《籍田圖》,絹長三丈,傳於代"等;如此等等,可知漢末六朝繪畫用生絲所織"素"、"縑"、"絹"作底風氣很盛。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古代絹畫

米芾《畫史》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昉、韓幹,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推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今人收唐畫必以絹辨,見文粗便雲不是唐,非也。張僧繇畫、閻令畫,世所存者皆生絹。南唐畫皆粗絹,徐煕絹或如布。"是說唐代一變以前生絹做底而加漿加捶,但質仍是生絲,可謂半熟,不得謂熟。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唐人畫,或用搗熟絹為之,然止是生絹搗,令絲褊不礙筆,非如今煮練加漿也。"可見宋代繪畫絹底已変為全熟。

《畫史》雲:"宗室君發以七百千置閻立本太宗步輦圖,以熟絹通身背畫。"則表明北宋熟絹已用於裝裱。

宋代由於物質文化的高度發達,縑絹質地勻淨細密,宮廷御用作書畫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稱"院絹",如明文震亨雲:"宋有院絹,勻淨厚密,有獨梭絹,細密如紙者。"這是當時工細富麗院畫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有以"布"為畫地的記載,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覺稱畫"原注有"昔有梵僧帶過白氍上本,亦與尋常畫像不同。蓋西國所稱,彷彿其真""云云,"白疑"即細棉布;鄧椿《畫繼》卷十亦載:"西天中印度那蘭陀寺僧,多畫佛及菩薩、羅漢像,以西天布為之。"

西漢雖已有麻質纖維紙,但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出了"蔡侯紙",原料既易找到,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但漢代書畫底子,仍然以織物為主。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有"止隔紙素一重,則所摹之本遠我耳"云云;《歷代名畫記》卷五《晉》"顧愷之"條:"《十頭痴子)白麻紙、《司馬宣王像》一素一紙";卷六《宋》"陸綏"條"《周盤龍》麻紙畫"、"顧寶光"條"《天竺僧》麻紙畫"","袁情"條:"徐令麻紙《豫章王像》"等等,可見晉南朝卷軸畫底子已有不少用紙先例,主要有麻紙、藤紙等。麻紙為麻纖維所造,出現時間最早,質地較硬,不易卷折六朝佛教發達之時,普遍使用,因識別起見,染為黃、白二色。藤紙為以藤作原料所造之紙,楊桃果藤纖維很少,適於造紙,其他藤皮纖維不及楊桃,故藤皮量小而無法大量造紙

"
中國卷軸畫的發展衍化是與作為媒介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衍化密切相關的,絹、紙是卷軸畫底的重要物質材料,宋代絹、紙的織造技術與其他物質文化超越前代的成就是一致的。一方面,當時的絹、紙生產影響到卷軸畫創作,尤其是平整光滑的絹、紙為工緻富麗的院畫繁榮準備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繁榮的卷軸畫創作需要大量畫底,也刺激了絹、紙品種的增多,質量的增高。

遠古繪畫一般畫在石片、石壁與竹、木板上,後來畫在麻布上,再後來畫在生絲織成的"帛"、"素"、""或"絹"上,最後才畫在紙上。

十世紀考古出土有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1973年5月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人物龍鳳圖》(1949年出土於湖南陳家大山楚墓),西漢《T形彩繪帛畫》(1972年4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等,為後世卷軸畫前身,均以"帛"為底。

《說文》:"帛,繒也。從巾白聲。凡帛之屬皆從帛"、"繒,帛也"、"素,白致繒也",《漢書・例奴傳赤綈緣繒",注日:"繒者,帛之總名";"縑"是兩根生絲合起來織成的,紋理較粗細密柔軟;"絹"也是生絲織物,且比""兩絲並織的紋理更粗。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雲:"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以素摹素,當正掩於素,任其自正而下鎮,使莫動其正";宗炳《畫山水序》有"今張絹素以遠映"云云;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興廢》載"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卷五《晉》"王廙"條載其有"《魚龍戲水絹圖》",顧愷之"條載其"連五十尺絹畫一像"、"絹六幅圖《山水》、《古賢》、《榮啟期》《夫子》、《阮湘》並《水鳥屏風》";卷七《南齊》"章繼伯"條載其"《籍田圖》,絹長三丈,傳於代"等;如此等等,可知漢末六朝繪畫用生絲所織"素"、"縑"、"絹"作底風氣很盛。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古代絹畫

米芾《畫史》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昉、韓幹,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推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今人收唐畫必以絹辨,見文粗便雲不是唐,非也。張僧繇畫、閻令畫,世所存者皆生絹。南唐畫皆粗絹,徐煕絹或如布。"是說唐代一變以前生絹做底而加漿加捶,但質仍是生絲,可謂半熟,不得謂熟。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唐人畫,或用搗熟絹為之,然止是生絹搗,令絲褊不礙筆,非如今煮練加漿也。"可見宋代繪畫絹底已変為全熟。

《畫史》雲:"宗室君發以七百千置閻立本太宗步輦圖,以熟絹通身背畫。"則表明北宋熟絹已用於裝裱。

宋代由於物質文化的高度發達,縑絹質地勻淨細密,宮廷御用作書畫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稱"院絹",如明文震亨雲:"宋有院絹,勻淨厚密,有獨梭絹,細密如紙者。"這是當時工細富麗院畫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有以"布"為畫地的記載,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覺稱畫"原注有"昔有梵僧帶過白氍上本,亦與尋常畫像不同。蓋西國所稱,彷彿其真""云云,"白疑"即細棉布;鄧椿《畫繼》卷十亦載:"西天中印度那蘭陀寺僧,多畫佛及菩薩、羅漢像,以西天布為之。"

西漢雖已有麻質纖維紙,但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出了"蔡侯紙",原料既易找到,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但漢代書畫底子,仍然以織物為主。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有"止隔紙素一重,則所摹之本遠我耳"云云;《歷代名畫記》卷五《晉》"顧愷之"條:"《十頭痴子)白麻紙、《司馬宣王像》一素一紙";卷六《宋》"陸綏"條"《周盤龍》麻紙畫"、"顧寶光"條"《天竺僧》麻紙畫"","袁情"條:"徐令麻紙《豫章王像》"等等,可見晉南朝卷軸畫底子已有不少用紙先例,主要有麻紙、藤紙等。麻紙為麻纖維所造,出現時間最早,質地較硬,不易卷折六朝佛教發達之時,普遍使用,因識別起見,染為黃、白二色。藤紙為以藤作原料所造之紙,楊桃果藤纖維很少,適於造紙,其他藤皮纖維不及楊桃,故藤皮量小而無法大量造紙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古代紙本畫

隋唐五代是造紙昌盛時期,隋代無新造紙法,承六朝遺風而已;唐五代造紙,經提倡改良,名稱繁多,製造技術已臻完善。隋唐五代時期重要的書畫用紙有硬黃紙、麻紙、宣紙、熟紙、澄心堂紙等。如《歷代名畫記》卷八《隋》"展子虔"條:"白麻紙《車馬人物圖》"該書卷二《論畫體、工用、拓寫》"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顧愷之有摹拓妙法)";卷三《論裝背標軸》:"勿以熟紙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溫薄大幅生紙,紙縫先避人面及要節處。"

"宣紙"原產於安徽宣城,以檀樹皮為主要原料,質地潔白細膩,宜於書畫。未經捶煮處理過的稱"生紙",滲水性好,能體現墨暈。經捶煮或上蠟處理過的稱"熟紙",不滲水,適宜作工筆重彩畫及影印摹寫。
五代書畫用紙以"澄心堂紙"最為著名,實為南唐皇室用紙,產自金陵,歷史可上溯到南朝齊高帝江寧官紙署所造賜書法家王僧虔的銀光紙。"澄心堂紙"深為畫家所喜,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李主印算》雲:"又有澄心堂紙,以供名人書畫";米芾《畫史》載:"魏泰字道輔有徐熙澄心堂紙畫一飛鶉如生。"

宋代被認為是"書畫紙仿製時期","紙,在此時期即呈停滯狀態","除細磨細琢的加工及用副料以外,造紙法中,並無特殊的改進,書畫紙尤無新創,惟刻意仿造古紙,雖小有變化,實未超出唐代紙品的範疇,是宋代殆為仿製時期而已。"宋代繪畫用紙見於記載的主要有澄心堂紙、歙紙、鄱陽白、藤白紙、鵠白紙、蠶繭紙、油拳紙、觀音紙、生紙及各種特色獨具的箋紙等,如明屠隆《紙墨筆硯箋》雲:"宋紙:有澄心堂紙極佳,宋諸名公寫字及李伯時畫多用此紙,毫間有紙織成界道,謂之烏絲欄。有歙紙,今徽州歙縣地名龍鬚者,紙出其間,光滑瑩白可愛。有黃白經箋,可揭開用之。有碧雲春樹箋、龍鳳簧、團花箋。有匹紙長三丈至五丈,陶榖家藏數幅,長如匹練,名鄱陽白。有藤白紙、觀音簾紙、鵠白紙、蠶繭紙、竹紙、大箋紙,有彩色粉箋,其色光滑。

米芾《畫史》雲:"蘇軾子瞻作墨竹…吾自湖南從事過黃州,初見公,酒酣,曰:君貼此紙壁上,觀音紙也。即起作兩枝竹一枯樹一怪石見與";趙希鵠《洞天清祿集》:"米南官……類作墨戲不專用筆,或以紙筋,或以蔗滓,或以蓮房皆可為畫。紙不用膠礬。不肯於絹上作一筆。"米芾作"墨戲"之紙,不用膠礬,當為上引唐張彥遠所謂"生紙"之類。

就現存兩宋卷軸畫底而言,絹本大大多於紙本。

"
中國卷軸畫的發展衍化是與作為媒介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衍化密切相關的,絹、紙是卷軸畫底的重要物質材料,宋代絹、紙的織造技術與其他物質文化超越前代的成就是一致的。一方面,當時的絹、紙生產影響到卷軸畫創作,尤其是平整光滑的絹、紙為工緻富麗的院畫繁榮準備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繁榮的卷軸畫創作需要大量畫底,也刺激了絹、紙品種的增多,質量的增高。

遠古繪畫一般畫在石片、石壁與竹、木板上,後來畫在麻布上,再後來畫在生絲織成的"帛"、"素"、""或"絹"上,最後才畫在紙上。

十世紀考古出土有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1973年5月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人物龍鳳圖》(1949年出土於湖南陳家大山楚墓),西漢《T形彩繪帛畫》(1972年4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等,為後世卷軸畫前身,均以"帛"為底。

《說文》:"帛,繒也。從巾白聲。凡帛之屬皆從帛"、"繒,帛也"、"素,白致繒也",《漢書・例奴傳赤綈緣繒",注日:"繒者,帛之總名";"縑"是兩根生絲合起來織成的,紋理較粗細密柔軟;"絹"也是生絲織物,且比""兩絲並織的紋理更粗。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雲:"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以素摹素,當正掩於素,任其自正而下鎮,使莫動其正";宗炳《畫山水序》有"今張絹素以遠映"云云;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興廢》載"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卷五《晉》"王廙"條載其有"《魚龍戲水絹圖》",顧愷之"條載其"連五十尺絹畫一像"、"絹六幅圖《山水》、《古賢》、《榮啟期》《夫子》、《阮湘》並《水鳥屏風》";卷七《南齊》"章繼伯"條載其"《籍田圖》,絹長三丈,傳於代"等;如此等等,可知漢末六朝繪畫用生絲所織"素"、"縑"、"絹"作底風氣很盛。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古代絹畫

米芾《畫史》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昉、韓幹,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推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今人收唐畫必以絹辨,見文粗便雲不是唐,非也。張僧繇畫、閻令畫,世所存者皆生絹。南唐畫皆粗絹,徐煕絹或如布。"是說唐代一變以前生絹做底而加漿加捶,但質仍是生絲,可謂半熟,不得謂熟。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唐人畫,或用搗熟絹為之,然止是生絹搗,令絲褊不礙筆,非如今煮練加漿也。"可見宋代繪畫絹底已変為全熟。

《畫史》雲:"宗室君發以七百千置閻立本太宗步輦圖,以熟絹通身背畫。"則表明北宋熟絹已用於裝裱。

宋代由於物質文化的高度發達,縑絹質地勻淨細密,宮廷御用作書畫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稱"院絹",如明文震亨雲:"宋有院絹,勻淨厚密,有獨梭絹,細密如紙者。"這是當時工細富麗院畫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有以"布"為畫地的記載,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覺稱畫"原注有"昔有梵僧帶過白氍上本,亦與尋常畫像不同。蓋西國所稱,彷彿其真""云云,"白疑"即細棉布;鄧椿《畫繼》卷十亦載:"西天中印度那蘭陀寺僧,多畫佛及菩薩、羅漢像,以西天布為之。"

西漢雖已有麻質纖維紙,但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出了"蔡侯紙",原料既易找到,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但漢代書畫底子,仍然以織物為主。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有"止隔紙素一重,則所摹之本遠我耳"云云;《歷代名畫記》卷五《晉》"顧愷之"條:"《十頭痴子)白麻紙、《司馬宣王像》一素一紙";卷六《宋》"陸綏"條"《周盤龍》麻紙畫"、"顧寶光"條"《天竺僧》麻紙畫"","袁情"條:"徐令麻紙《豫章王像》"等等,可見晉南朝卷軸畫底子已有不少用紙先例,主要有麻紙、藤紙等。麻紙為麻纖維所造,出現時間最早,質地較硬,不易卷折六朝佛教發達之時,普遍使用,因識別起見,染為黃、白二色。藤紙為以藤作原料所造之紙,楊桃果藤纖維很少,適於造紙,其他藤皮纖維不及楊桃,故藤皮量小而無法大量造紙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古代紙本畫

隋唐五代是造紙昌盛時期,隋代無新造紙法,承六朝遺風而已;唐五代造紙,經提倡改良,名稱繁多,製造技術已臻完善。隋唐五代時期重要的書畫用紙有硬黃紙、麻紙、宣紙、熟紙、澄心堂紙等。如《歷代名畫記》卷八《隋》"展子虔"條:"白麻紙《車馬人物圖》"該書卷二《論畫體、工用、拓寫》"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顧愷之有摹拓妙法)";卷三《論裝背標軸》:"勿以熟紙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溫薄大幅生紙,紙縫先避人面及要節處。"

"宣紙"原產於安徽宣城,以檀樹皮為主要原料,質地潔白細膩,宜於書畫。未經捶煮處理過的稱"生紙",滲水性好,能體現墨暈。經捶煮或上蠟處理過的稱"熟紙",不滲水,適宜作工筆重彩畫及影印摹寫。
五代書畫用紙以"澄心堂紙"最為著名,實為南唐皇室用紙,產自金陵,歷史可上溯到南朝齊高帝江寧官紙署所造賜書法家王僧虔的銀光紙。"澄心堂紙"深為畫家所喜,如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李主印算》雲:"又有澄心堂紙,以供名人書畫";米芾《畫史》載:"魏泰字道輔有徐熙澄心堂紙畫一飛鶉如生。"

宋代被認為是"書畫紙仿製時期","紙,在此時期即呈停滯狀態","除細磨細琢的加工及用副料以外,造紙法中,並無特殊的改進,書畫紙尤無新創,惟刻意仿造古紙,雖小有變化,實未超出唐代紙品的範疇,是宋代殆為仿製時期而已。"宋代繪畫用紙見於記載的主要有澄心堂紙、歙紙、鄱陽白、藤白紙、鵠白紙、蠶繭紙、油拳紙、觀音紙、生紙及各種特色獨具的箋紙等,如明屠隆《紙墨筆硯箋》雲:"宋紙:有澄心堂紙極佳,宋諸名公寫字及李伯時畫多用此紙,毫間有紙織成界道,謂之烏絲欄。有歙紙,今徽州歙縣地名龍鬚者,紙出其間,光滑瑩白可愛。有黃白經箋,可揭開用之。有碧雲春樹箋、龍鳳簧、團花箋。有匹紙長三丈至五丈,陶榖家藏數幅,長如匹練,名鄱陽白。有藤白紙、觀音簾紙、鵠白紙、蠶繭紙、竹紙、大箋紙,有彩色粉箋,其色光滑。

米芾《畫史》雲:"蘇軾子瞻作墨竹…吾自湖南從事過黃州,初見公,酒酣,曰:君貼此紙壁上,觀音紙也。即起作兩枝竹一枯樹一怪石見與";趙希鵠《洞天清祿集》:"米南官……類作墨戲不專用筆,或以紙筋,或以蔗滓,或以蓮房皆可為畫。紙不用膠礬。不肯於絹上作一筆。"米芾作"墨戲"之紙,不用膠礬,當為上引唐張彥遠所謂"生紙"之類。

就現存兩宋卷軸畫底而言,絹本大大多於紙本。

史話“絹”與“紙”——它是宋代書畫成就的承載體

絹本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