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的深入分析,90後理解自己、父母們理解孩子

大學 文章 三毛流浪記 孫先生的日記 2017-06-14

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的深入分析,90後理解自己、父母們理解孩子

現在我們的教育事業有些艱難,難在哪裡呢?

難在目前的教育有很多的悖論要去面對。

先問一個問題,你瞭解現在的孩子嗎?瞭解自己的孩子嗎?

看過一篇報道,作者在近20年,大概接觸了8000多個家庭的真實案例。他說:“現在的孩子是是什麼人?我們要從本質上來把握。假如我們不能從本質上來把握,學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會在點子上。”

1993年中國取締了糧票,所以從1993年以後的孩子就開始不一樣了。這件事作為90後的我也有耳聞。

取締了糧票意味著吃飯不愁了。

當我們這樣的民族吃飯不愁的時候,我們會愁什麼呢?

我們的需要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人對人的需要不一樣了,

家長對孩子的需要不一樣了,

社會對人的需要不一樣,

人對社會的需要不一樣了。

90後的孩子,他們都是家裡的獨子。獨子有什麼樣的人生感受呢?就是孤獨,一個小孩子孤獨什麼呢?沒有陪伴,我當年放學回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發呆,沒有人玩,經常會胡思亂想。幻想的故事足夠寫一本三毛流浪記那樣的故事了。

所以現在的孩子帶著天生的孤獨感來到人世間。

孤獨的人會無端傷感,莫名其妙流眼淚;思考力變得非常強,麻煩也就來了,不愁吃不愁穿,他就過早地思考了一個哲學問題。

“我存在有什麼意義?”

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的深入分析,90後理解自己、父母們理解孩子

看到過一些小孩子唄家長管的死死的,不準調皮,只准在家裡,在家裡也不好玩,只能默默的發呆,你不知道他小腦袋裡想什麼。一旦人有這種問題,痛苦就伴隨著他了。刷貼吧的時候,會發現小朋友得抑鬱症。這個也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所以我們教育面對的問題是我們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麼人,才可以有方向。

當今的孩子揹負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現在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六個人圍著他,這六個人會把最好的付出給他。

那麼六個人愛一個孩子,你能體會到這個孩子的感受嗎?他內心裡面的苦悶你知道嗎?

其實人都有一種本能,誰對自己好,他就要報恩。

我看到一個四歲的孩子跟奶奶說,奶奶,我長大後賺錢給你用,是因為他覺得奶奶對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幾歲他就搞清楚了,他報不了這個恩,為什麼?因為這些大人又不會要他的錢來回報,他們要的是孩子去讀名牌大學。可名牌大學在中國就這麼幾所,憑什麼就你們家孩子去呢?

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三的學生來找我諮詢,他們所有的症狀都是一樣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學習,整天看手機,整天看小說。

你問他想不想考大學?他回答,想,還要考好的。

那為什麼不投入呢?因為他們焦慮不堪。

他們擔心的是“我可能考不到我覺得理想的大學,然後會覺得實在對不起家長,他們太好了,是不是?”

誰告訴你,你家長的幸福要你來負責任?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負責任。

請記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觀人生體驗。”

所以,幸福不是別人能給的,而是自己的主觀體驗。父母們要告訴孩子不要背這個包袱,輕裝往前走,這個才是給孩子正能量。

孩子沒有這種重擔,他才能輕裝往前走,他才不會有考試焦慮。現在咱們國家有多少學生因為在臨考前焦慮不堪,學習成績才沒有達到應該有的目標呀!

我們能看到現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學業壓力,孩子們整天跟焦慮人群在一起,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師。

孩子在學校、在家裡都要面對一群焦慮的人,老師在學校裡不停強調考試、學習;孩子回到家,家長也在強調考試、學習。

跟焦慮的人在一起,會疲憊不堪。

當今的孩子很容易糾結

假設一個小故事,有這樣一個籠子,讓一個老鼠在籠子裡,籠子外面裝一個門,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這個門,門打開以後有一個食物會進來,這個老鼠踩一下,食物就進來,踩一下,食物就進來,老鼠會怎麼做呢?會一直踩。

如果第二隻籠子是這樣的,老鼠踩一下,電擊一下,踩一下,電擊一下,以老鼠的智力會怎麼做呢?不踩了。如果“第三隻籠子”我們是這樣設計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電擊,老鼠就不知道應該踩還是不踩,這個老鼠會在裡面糾結死。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家長對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時給他壓力,就像電擊,孩子們如同老鼠在第三個籠子。

每個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說,心裡是這樣想的。各行各業,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個共性的特質,這些人一定是輸得起的人,輸了再來,最後就贏了。而我們現在的教育,你只讓他成功,不讓他輸。

家長們見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話問的是,“寶寶,你今天得幾個五角星啊?”“一個。”“小明得了幾個啊?”“兩個。”“你明天要超過他,要得三個。”

還有,我們每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數學難題、物理難題能夠迎戰,鍥而不捨。學奧數的時候再難的題目也能克服,我們希望孩子意志力、控制力很強,可是你知道意志力、控制力是從哪裡來的嗎?

我們更應該關注人的內心世界,給他一個指導,讓他能夠有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操之過急非常被動。

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的深入分析,90後理解自己、父母們理解孩子

謝謝你關注我的文章,下一篇我們說說怎麼解決這種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