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手足口病 呼吸道疾病 咽峽炎 玩具 漢唐醫道 2017-04-20

最近天氣明顯升高,手足口病又出現在了大多數孩子的生活中,每年 4~6 月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期。看到這裡很多家長開始為自己的寶寶擔心起來了。家長對手足口病有多少了解?在高發期到來之際,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什麼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指以小兒手、足、口腔的硬顎、頰部、齒齦及舌部黏膜部位出現小水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且多伴見發熱、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症狀。從中醫來分析,本病當屬於“溫病”範疇,亦屬於“痘疹”。手足口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1~2天內口腔、咽、軟顎、頰黏膜、舌、齒齦出現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周圍繞以紅暈,破潰成小潰瘍,由於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一般經過良好,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手足口病有四個突出特徵

一則,發病於春夏之交。

二則,發病以小兒為主。

三則,發病前有微熱、流涎、食慾不振、腹痛、咽痛、咳嗽等不適,為風熱外感之象。

四則,局部表現為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的硬顎、頰部、齒齦及舌部黏膜出現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糜爛,口周紅潤,咽部充血。發病部位在上,屬熱毒鬱滯於黏膜下。

病因病機

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脾胃虛弱,若嗜食肥甘厚膩之品,以至脾胃積熱內伏,復感夏令風熱時毒溫邪,由肌表侵入,內應於脾胃,上薰口舌而發口瘡、潰瘍;脾主四肢,脾胃積熱,溼熱壅盛,則外及四末而為手足丘皰疹。手足口病與感受風毒溼熱之邪有關,且有一定傳染性。溼熱之邪為常見病因,溼熱蘊結脾胃為其主要證型。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預防護理

父母應該注意:

1.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嬰幼兒洗手,不要讓嬰幼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嬰幼兒;

2. 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3. 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嬰幼兒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

5. 嬰幼兒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晒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幼兒園及小學等機構的預防措施

1.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備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特別強調:

家長本身也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給寶寶。因為大人的免疫力強,症狀也較輕,一般只是手足出現皰疹不會發燒,甚至沒有任何症狀的攜帶,通過與寶寶的親密接觸便傳染給孩子。

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寶寶,負責護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觸別的寶寶;在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家長從外面回來,最好先洗過手,尤其是接觸寶寶的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如何區別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1. 皰疹位置不同

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口腔內有皰疹,而手足口病患兒口腔、口周、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有皰疹。

2. 嚴重程度不同

皰疹性咽峽炎極少出現重症,而手足口病有一定比例會轉成重症。少數手足口病患兒則可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手足口病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死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