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親做礦石收音機'

收音機 不完美媽媽 耳機 廣播 電視機 農民互聯網 2019-08-17
"
"
給母親做礦石收音機

圖片來自網絡

1960年前後,我在安平中學工作,那時學校興起了一股自裝“礦石收音機”的熱潮。老師們上課之餘,有的戴上耳機,趴在床頭,洗耳恭聽電臺的廣播,有的組裝或者修理自己的“產品”。我對老師們悠然、愜意的消閒生活,很是羨慕。

我那時才20歲出頭,好奇心很強,上初中也學了點物理知識,在老師們的影響下,自己也學著給我的母親裝了一臺。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它的製作非常簡單,一般說,略有點消閒心情和簡單的物理知識,就可以自己動手組裝。找一截十來公分長的打字蠟燭、或者羽毛球的包裝紙筒,用舊漆包線纏繞,按一定圈數抽出七八個頭,再找一塊兒三合板或者纖維板,把線圈兒固定在適當的位置,然後把線圈的分頭分別焊接在預先按環形排列好的七八個圖釘上,再連接一個旋臂,就是用來選擇電臺的“分線器”了;花幾毛錢買一個電位器(可變電阻)調節音量;礦石管的礦石是一塊自然銅和一個觸針,這是接收電臺的關鍵;我還買了一根磁棒,用紗包線繞兩個線圈,分別按圖連接到幾個組件上就成了。所有零件,除磁棒、電位器和播音片需要花錢之外,其他都是自制的代用品。最“昂貴”的就是聽筒(耳機),是一位回鄉探親的軍人“送給我的”。這樣,我總共花了五六塊錢就給母親做成了一臺礦石收音機。

還別說,我裝的收音機效果很理想。我村有很多大樹,我架設了一根又長又高、東西走向的天線,意在大幅垂直接收北京傳來的電波;再由一根引線引到室內的收音機上,最後插了一根1米多深的地線,就算萬事俱備了。我把礦石、觸針調試好,得到清晰的聲音後,就交給母親,還教給她收不到電臺時,就用一根縫衣針撥動礦石管兒裡的觸針和用旋鈕調臺。

母親很快聽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不久就熟悉了葛蘭、夏青的廣播,和侯寶林、郭啟儒的相聲,還有銅鈴般的童聲節目“小喇叭”。她最愛聽的是老戲,像《大登殿》、《楊家將》、《蝴蝶杯》等等。春夏時節,每天中午歇晌時,她和東鄰的楊奶奶,一塊躺在我家的土炕上,把耳機摘開,兩個人每人一個,各放在自己的耳朵上,每聽得開心時,兩個沒牙的老人都笑悠悠地合不攏嘴。尤其楊奶奶,不住地誇獎我心靈手巧,還望著天上,說不知我從哪弄來的這麼多的好“戲子”。

為保障雷雨時母親的安全,我還自制了避雷針,安在窗外。

收音機雖然很簡單,但在當時的農村家庭有這麼一臺電訊設備,確實夠先進,闊綽的了,連我自己都覺得得意,自豪。

自從有了這個收音機,從春天到夏天,每個星期六,我不等在學校吃中午飯就往家趕,為的是看看母親的收音機是否有故障,最重要的還是回家欣賞母親和楊奶奶的歡心。

我的母親一生飽經磨難,唯有這臺“礦石收音機”,給母親帶來了一點可憐的開心。這是母親一生最高級的享受,也是我對母親少得可憐的“孝心”。

母親辭世後,我自己又學裝過多部電子管收音機、晶體管收音機。直到現在,唯有那臺“礦石收音機”還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中,因為那是我對母親唯一的孝敬之物,每想到母親那一點可憐的笑容,我心裡就感到一丁點的慰藉。

現在,我家的電視機已換了幾茬,這幾年又相繼換了液晶電視機、有線寬帶和智能手機,上百個電視臺的節目和即時新聞任我們選擇。老伴也和母親一樣,愛看老戲,也是躺在床上收聽,收看,但她再不像母親和楊奶奶那樣在“天上”尋找“戲子”,找“戲臺”了。

(安平縣張治安)

編輯:王建輝 程金箱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圖,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