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西寧的老作坊

手工藝 建築 綿羊 塔爾寺 歷史 中國鄉趣網 2018-11-30

古之有曰:“術業有專攻”,俗語也說,“一招會,吃遍天”。民國時期,西寧的生活服務業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民間作坊及匠人,大致統計一下就有二三十類,如:皮匠、鞋匠、鐵匠、氈匠、木匠、花匠、裱匠、碗兒匠、銀匠、泥爐匠等等,可謂百行百業,並且都有代表行業標杆式的師傅。

本期《青海視野》刊發黃晶先生根據史料寫就的民國時期的西寧老作坊及匠人的故事,以饗廣大讀者。

縫製皮衣的手藝人

皮匠,民間專縫皮衣的縫紉工匠。其工具簡單:有鉤鐮、剷刀、三角尺、裁刀、剪子、熨斗、針線。當時的皮匠多到僱主家制作皮襖等,包吃住。皮襖分掛麵子皮襖和白板子皮襖兩種,前者需精工細作,連裁帶縫;後者則做工相對簡單。白板子皮襖,多用在鄉下,耐髒耐磨,坐臥隨意,保暖而方便,外出勞作或居家坐臥皆宜,深受農家青睞。皮褂子,亦分掛麵子和白板子兩種,後者多用山羊皮製作,勞作時背背鬥,拉架子車時穿結實耐用。

皮衣巧匠冶生貴,回族,青海西寧人,他自幼拜馬福為師,學習縫製皮貨手藝,由於心靈手巧,善於動腦。學習認真,做活精細,學成了一手縫製皮草、皮衣的高超手藝,成為當時各皮貨店經常僱用的有名皮匠。他能用120張狐狸皮(俗稱野狐皮)的不同部位和毛色,裁製搭配成不同規格,不同毛色,不同圖案的11件狐皮上衣,其中專門用狐皮的脊背皮裁製配成的“腋抱脊”和“脊抱腋”毛色,其圖案猶如金浪翻滾和浮雲飄動;還有用狐皮的不同部位和毛色裁製配成各種圖案,如“高山流水”“鴛鴦戲水”“孔雀開屏”“松鶴延年”“懷中抱月”等等。

民國初催生了手工泥爐匠

在西寧城南大街上有個姓魏的半啞巴人,時年四十多歲,可謂西寧泥爐的創始人。他有一個徒弟叫趙壽(字松山),生於1902年,幼時喪母,心梗直性孝敬,以誠待人守信用。1916年,15歲時來到西寧,居其伯父趙延興家,相處的非常好,如同繼子。初在宏覺寺街馬坊口姓沈的“通事”(藏語翻譯)家鍘草餵馬幹些雜活,不到十六歲拜魏啞巴為師學做泥爐子,從此終生以泥爐為業達四十年之久。

泥爐匠們有的亦工亦農,有父子、兄弟同行,也有搭夥同做和專做爐子為業者。那時泥爐匠們基本上集中在城中區南大街,做泥爐要經過很多工序,既費力,又費工,勞動強度大,使用範圍較廣,使用時間有限,可謂“低值易耗品”。西寧冬天氣候非常寒冷,數九天南川河冰凍三尺成冰堆。趙壽做的泥爐特點是鍋口正圓,爐體各部分楞角工整好看,經久耐用,在西寧城內居民中小有名氣,非常有市場。

建築業的工匠“抹泥兒匠”

泥瓦匠,砌建房屋、建築業的工匠,多活躍在城鄉大戶人家,寺廟及公共建築業。其吃住皆在僱主家或建築工地。做內粉刷的大工,民間又叫“抹泥兒”或“抹泥兒匠”。過去城鄉都十分注重宅院大門,一般都會請好的泥瓦匠來做,講究氣派、端正。俗語“磚門對磚門,土門對土門”,門面其實是家境等綜合因素的外在反映。大門叫財門,新門開啟之時,先由家主向眾人撒紅棗、糖果以圖吉利,再請貴人踩財門,後以“花紅例施”答謝工匠,工匠則滿面紅光,得意洋洋。

湟中人李生枝是燒製磚瓦的世家,他堅持創新,專制屋脊獸、琉璃瓦,不少用於了塔爾寺。

在泥瓦匠的行當中,有個磚瓦巧匠趙春慶,陝西大荔縣人,自幼在家鄉學成製做磚瓦及鎏璃瓦的手藝,精通鎏璃瓦的配料技術,並留有鎏璃瓦配料文字祕方,傳給孫子趙振武。趙振武繼承祖業,經營磚瓦窯,由於經營有方,生意興隆且小有名氣,一說趙瓦匠,人人皆知。

西寧當年重建東關清真大寺、南禪寺,修建湟光電影院時,所用磚瓦類產品,大都是趙瓦匠家生產的。東關清真大寺聽經樓所用鎏璃瓦,就是趙瓦匠的產品。

擀制毛氈為業的氈匠

氈匠,民間以擀制毛氈為業的工匠。其主要工具與彈棉花所用工具相似,俗稱“氈匠三件寶,彈弓、竹簾、胡爾條。”即彈毛的大弓1張,竹簾1卷,胡爾條(山間野生灌木枝條,直而柔韌,東部山區多見)10餘根。彈制毛氈以青海地產的藏系綿羊、山羊毛為原料,纖維細密,質地純正,富有彈性。

第一步,先選好羊毛,揀去雜質,邊在太陽底下曝晒,邊用胡爾條密密地抽打,使其疏散蓬鬆,逐漸均勻。

第二步,用大弓進一步彈羊毛,再將彈鬆的羊毛均勻地鋪在攤開的竹簾上,匠人用嘴噴溫熱水於羊毛上,再將竹簾連同在其上的羊毛一起捲起。

第三步,捲起的竹簾用腳踩其上而就地滾動,使羊毛互相粘連為片,是為毛氈雛形。

第四步,在地上放平整的門扇或木板,將竹簾輕輕抽去,留下粘連的毛片,又在毛片下放兩條長毛繩,再捲起放在門扇或木板上,用淨腳片滾動踩實,再攤開口噴熱水後,再滾再踩實。如此反覆數十次,毛氈越來越瓷實,很少浮毛。

第五步,通過水洗而修飾氈邊,使其外形美觀,方正規矩。

西寧氈帽數袁文治家的好。袁文治出生在西寧市東郊傅家寨村農民家庭中。袁文治是袁氏家族中二爺袁俊德的第五個兒子,後過繼給袁家三爺袁順德。

袁順德在西寧東關大街開設手工業氈帽作坊,常有10餘名工人。袁文治採用青海藏系羊的秋毛,山羊絨和犛牛絨為原料,生產氈帽、氈靴、氈衣和毛氈等手工產品。其中:氈帽的品種有藏民帽、土民帽、禮帽和鷹嘴帽等。

他擀制的氈帽,用料考究,做工精細,造型美觀,式樣新穎,富有民族特色。並且毛鋪的均勻,擀的板實,飛毛剃的光,染色鮮豔,頗有名氣,買者絡繹不絕,深受少數民族的喜愛。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袁氈帽”。

與氈匠關聯的還有褐子匠。

褐子匠,即民間用毛絨編織毛織品的工匠,一般用當地所產的牛絨為原料,主要編織毛褐衫、毛褐褲及其它褐製品。

遍佈寺廟市區的做木工活的匠人

木匠,民間做各類木工活的匠人。他們一般沒有固定場所,大多受僱於僱主,帶著工具到僱主家做活,也有走街串巷的。僱主需要什麼就做什麼,大體有傢俱類,門箱、炕櫃、灶具類,蒸籠。技藝高超的叫大師傅或“掌尺”,指揮蓋房上大梁。西寧人謝恩科擅長寺廟建築,精於雕刻,是東關清真大寺建築時的“掌尺”。

還有專門做棺材的,叫替壽者“做大房”。河湟地區素有閏年閏月給壽者做棺材置壽衣的習俗。民間有“閏年閏月一百歲”的說法,故多有閏年請木匠做材。老西寧在過去還給德高望重、政績卓著的傑出人物,請木匠師傅特製的“八臺轎”的坐式棺。

木匠裡有個木雕名匠王德臣,漢族,青海西寧朝陽人,王德臣幼年在朝陽家中跟父親王寶山學習木工手藝。在農村為農民製做傢俱、壽材等木器活。他心靈手巧,善於動腦,還自學木器雕刻技藝,為他人雕刻牌、匾、傢俱等。

因其木器雕刻技藝精湛,做工精細,深受人們稱讚,小有名氣。1919年,他在西大街開設了木匠鋪,找他雕刻名牌,匾額、傢俱的人很多。他曾為當時的北山寺、城隍廟、省政府、等單位和西寧一些名家雕刻過匾額和對聯。民國時還擔任過西寧市木器行業的行頭,兼管木器行業的行政事務。

沿街吆喝的補鍋匠、碗兒匠

補鍋匠,又叫咕嚕鍋,釘鍋匠,因其釘鍋時鑽頭在鍋上發出“咕嚕”聲響而稱之。過去人們生活簡樸,物質緊缺,舊鍋出現裂紋時,很少廢棄買新鍋,而是修補一下繼續使用。只要補鍋匠一來,請他在舊鍋上打個補丁即可使用,方便又廉價。其工具簡單,手搖鑽子1把,鐵錘1把,小鐵砧1只,碎鐵片若干,扁擔1根,小馬紮1只,走街串戶修修打打,完了兩頭一挑,吆喝補鍋,悠悠而去。鍋的補丁,按疤計價,一條5釐米的裂縫,在倒扣的鍋底,約需按縫的左右各鑽1眼而橫連著補1個疤,要2角錢。

碗兒匠,其行頭和鑽眼、釘鉚基本同於釘鍋匠,只是鉚、焊還要挑上小風箱、鑽子、砧子,鑽頭是金剛鑽。俗語:“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補丁則是特製的細小金屬。他們技藝不凡,先將器皿碎瓷片按縫對好,然後用繩子捆紮結實,再用裝有金剛鑽的鑽頭按在打眼部位,鑽子頂端反扣一酒盅,用左手相按,騰出右手在鑽眼處點清油,並執弓弦纏在鑽桿上來回拉動,鑽頭則徐徐打眼。粘貼疤子時,按裂縫兩邊對稱排列而打洞眼,鉚以鐵疤子,鉚時再抹清油,鉚後抹土而擦淨即可。補時,動作幅度穩而輕,轉眼之間,就能把破碗爛碟收拾得利落完整。

鐵匠鋪中最具特色的藏刀

鐵匠,有固定的鐵匠鋪,鋪內砌有爐灶,備有風箱、炭煤、鍛鐵料、鐵砧子、各式鐵錘、各式鐵鉗子等。鍛鐵時,將鍛鐵料放入熊熊燃燒的爐火中,燒紅後,鐵匠用左手持鐵鉗子迅速夾出置於鐵砧上,右手持一小錘,另一人手持大錘,一人一下的擊打紅彤彤的鍛料,如此反覆多次。最終打成斧子、瓦刀、鏟子、鐮刀等工具。

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刀,是青海特產。藏族群眾常掛於腰間,既是裝飾品,又是切、割、削等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其由刀刃、刀把、刀鞘組成。刀鞘有軟硬兩種,鞘外為銅鐵皮製作,刻以精美圖案,裡襯木片,有彈性而不傷刀刃。在藏區,還有女式藏刀,型略呈彎形,首尾是對稱平彎的菱形,正面鑲以寶玉等,工藝突出裝飾風格西寧手牌藏刀,又稱馬國禎藏刀,刀面上刻有人手掌圖形,規格有5寸和7寸兩種,配以牛角花紋的刀把和刀鞘,再在刀鞘上配插1雙筷子、6把鑷子、1個挖耳子,注重刀刃鋒利,攜帶方便而功能多樣,深受蒙藏群眾歡迎。

深受群眾喜愛的銅匠和銀匠鋪

銅匠,民間熟練掌握鑄、焊銅件的手工工匠,謂之銅匠。多活躍在西寧和湟中縣魯沙爾一帶。分生熟兩種,生銅匠多鑄制銅壺,其外形亮麗,擺放穩當,使用耐久;熟銅匠除焊制銅壺外,還製作銅佛像和其它佛教法器,造型生動而富有表情,講究細緻而品質可靠。產品多為定做,銷往全國藏區。

銀匠,專制銀器的民間工匠。一人或數人合夥開辦、經營手工作坊。其工具是特製模具、小型鑿、錘、銀爐,風箱等。製作時,將冶煉好的銀水注入模具,待其冷卻後,再行打製。一般製作手鐲、戒指、耳墜、簪釵、長命鎖、百家鎖,鑲制小刀、酒壺、鼻菸壺、銀碗銀筷及其它民族用品。湟中縣魯沙爾的銀器,以其講究傳承,外形精美,做工精巧,注重工藝而深受各族群眾喜愛。

此外,還有鞋匠、繩匠、石匠、畫匠、裱匠、鍋頭匠、影子匠(過去唱皮影戲的藝人)、繩匠、口袋匠、爐院匠(民間翻砂鑄造的手工業工匠)、單子匠(民間以手工編織毛織品為主的工匠)等等。

老西寧的民間作坊和能工巧匠,其實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歲月的流逝,成為人們溫馨的記憶。那淳樸的民風,深邃的民俗,獨特的文化,就是陳年老灑,永遠散發著濃郁的醇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