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整個墓群依山就勢,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正可謂“頭枕峰巒(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雖然歷經久遠,很多地貌早已與曾經的陵園氣勢面目全非,但身處此地,依然能感受到陵園與眾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得不感嘆古人過人的造詣和選址的獨具匠心。據當地老人口耳相傳,肅王墓群作為皇家陵園,自建立以後,曾一直是禁地,有駐兵把守,方圓數裡,尋常百姓不得入內,更不得安葬。

1號墓位於墓區內的中北部,依山而建,坐北向南,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封土底徑35米,高8米。墓室由前、中、後和中室左右的兩個側室組成。設兩道石門、一道木門。用條石砌基,石板鋪地,墓室用38×18×8釐米青磚砌成,總長26.325米。其平面呈“亞”字形。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整個墓群依山就勢,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正可謂“頭枕峰巒(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雖然歷經久遠,很多地貌早已與曾經的陵園氣勢面目全非,但身處此地,依然能感受到陵園與眾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得不感嘆古人過人的造詣和選址的獨具匠心。據當地老人口耳相傳,肅王墓群作為皇家陵園,自建立以後,曾一直是禁地,有駐兵把守,方圓數裡,尋常百姓不得入內,更不得安葬。

1號墓位於墓區內的中北部,依山而建,坐北向南,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封土底徑35米,高8米。墓室由前、中、後和中室左右的兩個側室組成。設兩道石門、一道木門。用條石砌基,石板鋪地,墓室用38×18×8釐米青磚砌成,總長26.325米。其平面呈“亞”字形。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墓門為拱券頂,為石制雙扇樞軸式,自來石頂門。門高2.5米,寬2.2米,厚24釐米,樞經24釐米,門楣為297×44×19釐米條石,石門外側用門楣一樣大小條石疊壓橫封至門楣處。石門及石門框均用富平石製成,並施“土紅”著色。前室為橫券頂,平面呈6×6米正方形,高10米。在墓門的右上方有一30×40釐米的盜洞。中室門(第二道門)為木製,已朽。高2.5米,寬2米。中室為縱券頂,平面呈6.3×3.3長方形,高10米。墓室東西壁的正中各開一甬道與側室相連。側室長6米,寬3米,高6米,結構和形制與中室基本相同。後室門(第三道門)形制、大小與第一道門相同。後室為橫券頂,長5.8米,寬6.7米,高12米。正面及兩側墓壁的中下端各開一個菱花形頂小龕,龕高、寬、深均為1米。

該墓於1966年平田整地時被打開,出土文物大多被毀壞,現僅有兩口“長明燈”大缸、一件陶馬、一件銅香薰保留下來,分別藏於榆中縣博物館和蘭州市博物館。墓誌也被打碎。殘志中僅有“妃……薨於永樂”字樣,據《明史》等文獻記載,明代藩王一般應與妃子同穴而葬,但明王世貞《山堂別集》卷三十二《同姓諸王表》中又載“(莊王)妃孫氏……永樂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薨,葬(莊)王墳西”;史載肅藩王中只有莊王朱 卒於永樂年間,據此推測,此墓不是莊王與其妃子孫氏的合葬墓,就應是莊王妃孫氏之墓。

2號墓西距1號墓約450米,原封土堆高約7米,底徑約30米。1970年因農田澆灌時塌陷,挖開後不久即被回填,墓室結構不詳。但據當時知情群眾所述,該墓的形制與1號墓大體相同,只是磚砌勾縫更為精細。

7號墓系肅懷王與妃子王氏的合葬墓。封土高6米,底徑27米,1977年發掘,因經費緊缺,僅清理完墓道及前室後即告中輟,並回填加以保護。該墓出土肅懷王及王妃王氏墓誌銘各一合,均施兩道鐵圈捆紮(現藏於榆中縣博物館)。

肅懷王墓誌為正方形,長、寬各79釐米,四周陰刻龍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御賜肅懷王志”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肅懷王妃王氏墓誌亦為正方形,長寬各73釐米,厚10.5釐米,四周陰刻鳳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明薨肅懷王妃王氏墓”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

肅藩王墓群的修建,始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於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時間跨度226年。

二、歷史上的肅王時代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冶地位,於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緒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下《冊封諸皇子為王詔》,首封秦、晉、燕、吳、楚、齊、潭、趙、魯、靖江等十王。數年後又封慶王、肅王。肅王先後襲封十二個王位,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流傳下來的關於諸位肅王的歷史記錄不多。比較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代肅王朱楧。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生於1376年,2歲受封漢王,1392年改封肅王,1393年入藩甘肅平涼。1395年轉就甘肅甘州(今甘肅張掖市)。朱元璋去世後,於建文元年(1399)乞內徙,遂移居蘭州。在王位42年,1420年去世,享年44歲。曾因捶殺衛卒、私受哈密進貢馬匹等錯誤受到過朝廷懲戒。第四代肅王恭王朱貢錝在位50年,活了80歲,可謂長矣,而第六代肅王懷王朱紳堵在位僅2年,死的時候才16歲,可謂短矣。最悲慘的是末代肅王朱識鋐,襲王位之時正值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前夕。李自成、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威震西北,朱識鋐整日膽戰心驚,曾上疏朝廷要求增加藩府護衛,加固蘭州城池。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定都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隨即派大將賀錦西征,起義軍攻入肅王府後,王妃顏氏、趙氏頭撞拂雲樓肅王詩碑而死。逃出王府的末代肅王朱識鋐被賀錦部下抓獲,押至西安被處死(一說被藏匿於軍營被郡人所告發後被殺)。或雲蘭州失守後,朱識鋐走投無路,隨即投降,後不知所終。他在位23年,享年39歲。宗人皆死。

肅藩王有史料記載:朱元璋的十四子朱楧封為肅王之後,先駐張掖,建文元年(1399年)遷往蘭州。他們大興土木,在以今中央廣場為中心,修築了周長6裡200步的內城,又修了周長18裡133步的畫廊;城內修建了豪華的王府,城內外還修建了不少廟宇、寺觀、花園,如金天觀、白衣寺及白衣寺塔,小北街北端的榮光寺,原東關的接引寺及銅接引佛,白塔山的白塔寺,五泉山的崇慶寺、酒仙殿、嘛呢寺、文昌宮、武侯祠、大悲殿、地藏寺、臥佛殿,皋蘭山頂的三臺閣等,為後世留下了不少文化遺產。即使今天,蘭州的白塔山寺,金天觀,白衣寺塔及五泉山的許多古建築群和大臥佛,都是這些肅王們創建並遺留下來的。

明初朱元璋賜其子肅王朱模一本宋拓本《淳化閣帖》,這部字帖就成了肅王府的珍寶。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肅憲王朱紳堯命姑蘇人溫如玉、南康人張應召二人臨摹鐫刻於富平石上。未得完工朱紳堯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朱識鉉繼承王位,並繼續完成這一法帖。這一工程歷時7年之久,用石142塊,於天啟元年完成。朱識錠還為這部法帖寫了跋,稱讚其“新舊不爽毫裡”。陝西人費甲鑄曾按肅府本摹刻一部,置於西安碑林;江蘇溧陽縣文化館也現藏一部翻刻的肅本《淳化閣帖》石刻,鑲嵌在該縣虞氏宗祠的牆壁上供人觀賞。此外,南京也有肅府翻刻本;甚至日本在出版《法帖大系》時,其中的缺頁也以肅本《淳化閣帖》補齊。

三、肅王墓的價值

明肅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品位最高的明代墓群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明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埋葬最為集中的明代藩王墓群之一,為研究明代藩王喪葬制度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完整的實物資料;其二,墓室結構及精美隨葬品組合,對研究明代藩王的儀仗、服冕制度以及當時社會不同層面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的佐證;其三,明代藩王的食俸各不相同,這與一定的區域政治、經濟以及與皇室的親疏關係等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與已發掘的蜀世子、魯荒王、潞簡王、益端王及其它明代藩王墓的比較研究,對揭示上述問題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榆中縣是甘肅蘭州市東郊的一個小縣,1000多年前,北宋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在這裡修建了青城古鎮,1226年,年近65歲的成吉思汗在攻克甘州、肅南之後,從馬背上摔下致傷成吉思汗送興隆山休養,闖王李自成更是留下了許多迷一樣的故事。然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埋葬著歷代肅王的明代墓葬群。

一、小十三陵簡介

明肅王墓,是中國明朝肅王墓葬。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這座明肅王墓陵寢,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樣,也是一進三室,左右有兩個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宮寢用的是漢白玉石料,石縫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肅王墓僅僅用青磚箍起,整個體積和空間也比十三陵小得多。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整個墓群依山就勢,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正可謂“頭枕峰巒(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雖然歷經久遠,很多地貌早已與曾經的陵園氣勢面目全非,但身處此地,依然能感受到陵園與眾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得不感嘆古人過人的造詣和選址的獨具匠心。據當地老人口耳相傳,肅王墓群作為皇家陵園,自建立以後,曾一直是禁地,有駐兵把守,方圓數裡,尋常百姓不得入內,更不得安葬。

1號墓位於墓區內的中北部,依山而建,坐北向南,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封土底徑35米,高8米。墓室由前、中、後和中室左右的兩個側室組成。設兩道石門、一道木門。用條石砌基,石板鋪地,墓室用38×18×8釐米青磚砌成,總長26.325米。其平面呈“亞”字形。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墓門為拱券頂,為石制雙扇樞軸式,自來石頂門。門高2.5米,寬2.2米,厚24釐米,樞經24釐米,門楣為297×44×19釐米條石,石門外側用門楣一樣大小條石疊壓橫封至門楣處。石門及石門框均用富平石製成,並施“土紅”著色。前室為橫券頂,平面呈6×6米正方形,高10米。在墓門的右上方有一30×40釐米的盜洞。中室門(第二道門)為木製,已朽。高2.5米,寬2米。中室為縱券頂,平面呈6.3×3.3長方形,高10米。墓室東西壁的正中各開一甬道與側室相連。側室長6米,寬3米,高6米,結構和形制與中室基本相同。後室門(第三道門)形制、大小與第一道門相同。後室為橫券頂,長5.8米,寬6.7米,高12米。正面及兩側墓壁的中下端各開一個菱花形頂小龕,龕高、寬、深均為1米。

該墓於1966年平田整地時被打開,出土文物大多被毀壞,現僅有兩口“長明燈”大缸、一件陶馬、一件銅香薰保留下來,分別藏於榆中縣博物館和蘭州市博物館。墓誌也被打碎。殘志中僅有“妃……薨於永樂”字樣,據《明史》等文獻記載,明代藩王一般應與妃子同穴而葬,但明王世貞《山堂別集》卷三十二《同姓諸王表》中又載“(莊王)妃孫氏……永樂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薨,葬(莊)王墳西”;史載肅藩王中只有莊王朱 卒於永樂年間,據此推測,此墓不是莊王與其妃子孫氏的合葬墓,就應是莊王妃孫氏之墓。

2號墓西距1號墓約450米,原封土堆高約7米,底徑約30米。1970年因農田澆灌時塌陷,挖開後不久即被回填,墓室結構不詳。但據當時知情群眾所述,該墓的形制與1號墓大體相同,只是磚砌勾縫更為精細。

7號墓系肅懷王與妃子王氏的合葬墓。封土高6米,底徑27米,1977年發掘,因經費緊缺,僅清理完墓道及前室後即告中輟,並回填加以保護。該墓出土肅懷王及王妃王氏墓誌銘各一合,均施兩道鐵圈捆紮(現藏於榆中縣博物館)。

肅懷王墓誌為正方形,長、寬各79釐米,四周陰刻龍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御賜肅懷王志”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肅懷王妃王氏墓誌亦為正方形,長寬各73釐米,厚10.5釐米,四周陰刻鳳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明薨肅懷王妃王氏墓”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

肅藩王墓群的修建,始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於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時間跨度226年。

二、歷史上的肅王時代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冶地位,於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緒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下《冊封諸皇子為王詔》,首封秦、晉、燕、吳、楚、齊、潭、趙、魯、靖江等十王。數年後又封慶王、肅王。肅王先後襲封十二個王位,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流傳下來的關於諸位肅王的歷史記錄不多。比較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代肅王朱楧。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生於1376年,2歲受封漢王,1392年改封肅王,1393年入藩甘肅平涼。1395年轉就甘肅甘州(今甘肅張掖市)。朱元璋去世後,於建文元年(1399)乞內徙,遂移居蘭州。在王位42年,1420年去世,享年44歲。曾因捶殺衛卒、私受哈密進貢馬匹等錯誤受到過朝廷懲戒。第四代肅王恭王朱貢錝在位50年,活了80歲,可謂長矣,而第六代肅王懷王朱紳堵在位僅2年,死的時候才16歲,可謂短矣。最悲慘的是末代肅王朱識鋐,襲王位之時正值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前夕。李自成、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威震西北,朱識鋐整日膽戰心驚,曾上疏朝廷要求增加藩府護衛,加固蘭州城池。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定都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隨即派大將賀錦西征,起義軍攻入肅王府後,王妃顏氏、趙氏頭撞拂雲樓肅王詩碑而死。逃出王府的末代肅王朱識鋐被賀錦部下抓獲,押至西安被處死(一說被藏匿於軍營被郡人所告發後被殺)。或雲蘭州失守後,朱識鋐走投無路,隨即投降,後不知所終。他在位23年,享年39歲。宗人皆死。

肅藩王有史料記載:朱元璋的十四子朱楧封為肅王之後,先駐張掖,建文元年(1399年)遷往蘭州。他們大興土木,在以今中央廣場為中心,修築了周長6裡200步的內城,又修了周長18裡133步的畫廊;城內修建了豪華的王府,城內外還修建了不少廟宇、寺觀、花園,如金天觀、白衣寺及白衣寺塔,小北街北端的榮光寺,原東關的接引寺及銅接引佛,白塔山的白塔寺,五泉山的崇慶寺、酒仙殿、嘛呢寺、文昌宮、武侯祠、大悲殿、地藏寺、臥佛殿,皋蘭山頂的三臺閣等,為後世留下了不少文化遺產。即使今天,蘭州的白塔山寺,金天觀,白衣寺塔及五泉山的許多古建築群和大臥佛,都是這些肅王們創建並遺留下來的。

明初朱元璋賜其子肅王朱模一本宋拓本《淳化閣帖》,這部字帖就成了肅王府的珍寶。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肅憲王朱紳堯命姑蘇人溫如玉、南康人張應召二人臨摹鐫刻於富平石上。未得完工朱紳堯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朱識鉉繼承王位,並繼續完成這一法帖。這一工程歷時7年之久,用石142塊,於天啟元年完成。朱識錠還為這部法帖寫了跋,稱讚其“新舊不爽毫裡”。陝西人費甲鑄曾按肅府本摹刻一部,置於西安碑林;江蘇溧陽縣文化館也現藏一部翻刻的肅本《淳化閣帖》石刻,鑲嵌在該縣虞氏宗祠的牆壁上供人觀賞。此外,南京也有肅府翻刻本;甚至日本在出版《法帖大系》時,其中的缺頁也以肅本《淳化閣帖》補齊。

三、肅王墓的價值

明肅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品位最高的明代墓群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明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埋葬最為集中的明代藩王墓群之一,為研究明代藩王喪葬制度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完整的實物資料;其二,墓室結構及精美隨葬品組合,對研究明代藩王的儀仗、服冕制度以及當時社會不同層面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的佐證;其三,明代藩王的食俸各不相同,這與一定的區域政治、經濟以及與皇室的親疏關係等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與已發掘的蜀世子、魯荒王、潞簡王、益端王及其它明代藩王墓的比較研究,對揭示上述問題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行走蘭州:蘭州榆中縣,明肅王墓,被稱為甘肅的十三陵

肅藩王墓群各墓盡佔墓區內之“吉地”,中國傳統“堪輿”中之“龍、砂、穴、水、明堂、近案和遠朝”等相互關係在肅藩王墓區內得到了充分展示,為研究我國傳統的風水理論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提供了難得的依據。

肅王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得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很好保護,1983年榆中縣政府將其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成立了肅王墓文物保護小組,聘文保員對墓群進行專人值守。199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榆中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佈了肅王墓群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並作出了對墓區進行三級保護的具體規定。2006年5月25日,肅王墓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數百年的風雨過後,肅王長眠的山嶺間,舊墳新冢雜亂紛擾,勾起了太多的感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