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廚亮灶”應成餐飲業標配

作者:胡印斌

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各地推廣餐飲服務明廚亮灶,使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廚師、服務員的操作。然而,新華社記者在近日調查發現,截至2016年底,全國各地已實施明廚亮灶的餐飲服務單位僅為90.26萬戶,佔持證餐飲服務單位總數的27.52%,仍有超七成持證餐飲企業尚未實施明廚亮灶。

“明廚亮灶”應成餐飲業標配

傳統餐飲業的後廚,往往是一處“禁地”,一般不會主動呈現給消費者。如果看多了油膩膩的後廚,不只胃口受影響,怕是連心情也會被敗壞。“君子遠庖廚”,本身也意味著,人們對後廚的衛生狀況並無足夠信心。只是,近年來,隨著公眾對食品衛生及安全意識的提升,以往封閉的後廚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開放後廚已成大勢所趨。

儘管“明廚亮灶”也未必能夠絕對保障入口食物的衛生安全,但將餐飲服務關鍵部位與環節公開展示,置於社會監督之下,仍不失為一項積極的舉措。消費者看得見食物配製的整個過程,也自然會倒逼餐飲企業搞好衛生、規範操作,提供給消費者放心食品。事實上,很多餐廳自從實施“明廚亮灶”之後,改變的不僅僅是衛生狀況,生意也變得更加火爆。

既如此,餐飲企業為什麼不願意開放後廚,實行“明廚亮灶”?這其中,除了餐飲企業不願意在後廚衛生管理上加大投入,因而也就缺乏“明廚亮灶”的底氣之外,根本原因仍在於監管不到位,以及相關制度規定缺乏剛性。既然“明廚亮灶”只是倡導性的要求,那麼,餐飲企業當然樂得偷懶。

目前各地對餐廳服務的管理,儘管也有日常巡查的規定,但在具體執行上卻有著很大的伸縮彈性。一是監管部門往往與餐廳存在一定的默契,什麼時候檢查,也會提前通知,只要餐廳能夠應付檢查,自然會高枕無憂;再就是隻有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或者被媒體曝光了,相關部門才會下大力氣清理整頓。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出事,則彼此相安無事。

前不久,有媒體暗訪報道了北京兩家海底撈餐廳後廚老鼠亂竄、衛生堪憂的亂象。報道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北京市食藥監局也約談海底撈,責令其一個月內完成後廚可視化、信息化等全面整改。而事實上,類似的情況並非偶發,而是一種常態。如果不是媒體報道,相信海底撈後廚裡的老鼠還會繼續流竄下去。

這也表明,當下在食品安全的常態化監管方面,仍有很多欠賬,並不能完全消除公眾的疑慮。一方面,有必要以更嚴厲的措施與更主動的巡查,徹底廓清亂象。既然責在監管,就應該動真的、亮實的,實現全鏈條、無縫隙的日常監管。任何姑息與縱容,都有可能傳遞給市場以負面的信號。同時,在“明廚亮灶”方面,也不妨改變以往“倡導性”的要求,將公開加工過程、可視化作為餐飲業的標配,強制約束,而非自覺自願。儘管在食品安全法中,“餐飲服務提供者公開加工過程”並不屬於強制性規定,但各地可以出臺配套細則,要求餐飲服務單位自覺打開後廚,接受社會監督。

無論從企業倫理,還是從方便監管的層面看,開放後廚都不僅僅是作業流程的變化,而是關係到食品安全社會治理的大課題,理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不然,動不動從後廚拎出一隻老鼠,則公眾只能在一驚一乍中永無寧日。(胡印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