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道門及民間醫藥驗方

食療 生薑 中藥 中醫 少林72絕技 少林72絕技 2017-11-05

 痤瘡患者的食禁與食療方

  痤瘡是青年人常見的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膚疾患,祖國醫學稱之為“肺風粉刺”或“面瘡”,俗稱“壯疙瘩”。幾乎90%以上青年男女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其皮損主要發生於面部、胸、背上部及肩部。以黑頭粉刺、丘疹、膿瘡為主,也有結節、囊腫、瘢痕等不同形態的皮膚損害出現。

  痤瘡患者,在發病期間應當注意飲食的選擇。例如少食動物脂肪,像肥肉、豬油等;腥發之物更應避免,例如魚、蝦、羊肉和貝類;其它辛辣食品亦在禁忌之列,例如辣椒、生薑、酒等。糖類食品也要適當控制,尤其要少食巧克力類含熱量較高的食糖。

  食物可以致病,亦能治病,選擇得當,相得益彰。以下分型簡述其食療食譜。可對症選用:

  一、肺熱型:肺胃蘊熱,上蒸頭面則發生粉刺,呈丘疹、水皰,面色潮紅、瘙癢、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等症狀。宜清肺胃之熱。

  枇杷葉、淡竹葉、生槐花各10克,白茅根30克,菊花、嫩桑葉各5克。將上藥放入茶杯,用沸水沖泡15分鐘,趁溫頻飲。也可涼後作飲料飲用。若加入若干鮮枇杷果與上藥同煮,再加上適量白糖,酸甜適口,常飲,效果定佳。

  二、血熱型:血分有熱,循經而上,面部丘疹呈鮮紅色,伴發膿瘡,瘙癢較明顯,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女青年月經往往提前。宜清熱涼血。

  金銀花、生槐花、雞冠花、玫瑰花、月季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將生石膏加水煎煮30分鐘,棄渣留汁,再將諸花入藥液中,加紅糖適量,先以武火煮沸,後以文火熬煮,待成膏狀,入蜂蜜適量,熬至滾開停火,置冷,裝瓶備用。每日服二三次,每次一匙,以沸水衝飲。

  三、氣鬱型:本型除面部及胸背皮疹外,患者常易氣鬱不舒,脅肋脹痛,喜生悶氣;女青年來月經前,面部皮損加重,月經後錯,乳房脹痛。此症宜舒肝理氣。

  金橘500克,洗淨去核;檳榔20克,碾碎研細面;鮮橘皮50克,切細絲;連翹、夏枯草各20克,先將後二味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鐘,濾去藥渣,用藥液再煮金橘、橘皮絲和檳榔面,煮至金橘爛熟。若藥液太少,可再加適量水。待水將耗干時,放入蜂蜜50克再煎煮20分鐘,收汁即停火,貯於瓶罐之中,每日食3次,每次10~15克。

  四、瘀血型:係指硬結型痤瘡,皮疹呈硬結狀,或呈囊腫聚合在一起,嚴重者形成瘢痕。女青年月經不調,小腹疼痛,痛經閉經,經色紫黑有塊。此症宜採用活血化瘀之法。

  黑大豆15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蘇木15克,粳米250克,紅糖適量。先將益母草、蘇木、桃仁用水煎煮30分鐘,濾出藥液,將黑豆投入並適量加水,煮至八成熟,下粳米煮粥,粥爛加糖即可,早晚各服一小碗。男青年也可服用黑豆酒。即黑豆200克,炒至煙色,放入500毫升白酒中,待酒呈紫褐色即可飲用,每日兩次,每次半盞(約2.5毫升)(此酒只適於本型和以下寒凝型,其它各型禁止飲用)。

  五、寒凝型:系陰寒凝滯,發病於面及胸背,痤瘡疹色晦暗,粉刺之間相互串通,形成許多瘻管膿腫,內含粘稠液體,經久不愈,並伴發體寒肢冷,喜暖卷臥,面色無華,大便稀溏等症。宜溫陽散寒,益氣託瘡。

  母雞一隻,生黃芪40克,炒穿山甲15克,皁角刺、乾薑各10克,肉桂5克,鹽、味精、黃酒等調料適量。將上述五味藥填入洗乾淨後的雞腹中,用線繩捆紮好,入鍋中煮至將熟時放入調料。待爛熟後解開線繩,除去藥渣,吃肉喝湯。常食之,可收溫陽散寒,益氣託瘡之效。但只適於確有陽氣不足,陰寒凝滯之體質者,其他各種類型之痤瘡患者均不適用。

  補腦食療方

  1、豬腦1個,小米2兩,姜3片,蔥白2根,黃酒一匙,同煮粥,粥成後將豬腦髓搗碎,加鹽、味精、蔥末適量,即可食之。

  2、雞腦5個,如上法制作。

  3、鵪鶉蛋3個煮熟,去殼切兩半,在蛋黃上撳上一顆枸杞子;小米粥1碗,加蜂蜜一匙半攪勻,將鵪鶉蛋放在粥上。

  4、胖頭魚的魚頭1個,約1斤重。加酒一匙,小米2兩,姜蒜3片,蔥白一根,同煮粥,最後加鹽、味精、蔥葉末適量,也可放少許辣椒醬,胡椒粉。

  5、帶魚1斤蒸熟去骨,碾碎,在鐵鍋中用文火烘炒成帶魚鬆,冷後加白糖一匙,味精適量,拌透,每次與小米粥同食,不拘量。

  中風食療方

  中風是一種急重疾患,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半身不遂等為其主要症狀。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將此病分為先兆、卒中、後遺症三個階段。所謂先兆,即在突然昏倒之前常出現眩暈、頭痛(部分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肢體偏側麻木或沉重不適等症狀,時間可達二三年,甚至更久;如在出現先兆症狀後,未能及時治療或調治不當,以致突然昏倒,或語言蹇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為卒中階段。卒中又分閉症(屬邪實)與脫證(屬正虛)。若能救治及時,甦醒之後,多遺有半身不遂等症狀,此即為後遺症階段。無論先兆、卒中或後遺症階段,皆應辨別清楚病因以及所涉及的臟器等,方不致誤。

  中風在先兆階段,如有明顯頭目眩暈(高血壓症),形體肥胖、肢體麻木等症狀,應禁食肥甘油膩厚味食物,禁止飲酒,可多食蔬菜水果類;病人在卒中神昏、口噤時,禁止從口進食,並須急請醫生搶救,待神志甦醒後,可漸進流質、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菜粥、軟麵湯等;在恢復過程中,飲食宜清淡,以粥類(如蓮子粥、山藥粥等)及蔬菜汁、果汁為主;忌食蔥、蒜、椒等辛辣之物。病人在後遺症階段,可適當進食補養氣血、滋補肝腎的食物,如蛋類、肝類、瘦肉、百合、海蔘及新鮮蔬菜、水果等。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症候,列舉輔助食療方如下:

  一、陰虛陽亢、火熱偏盛:症見昏厥已過,聲出口開,呼吸氣粗,煩躁不寧,眩暈頭痛,咽乾耳鳴,舌邊尖紅,脈象弦數。除治以育陰潛陽,清肝洩火之外,還可輔食下列任一方。

  1、蚌(或真珠母)120克,粳米50克。先用水2000毫升煮蚌取汁,再用汁煮米粥,作為早餐食之。食時亦可加少許鹽。

  2、海蜇頭60克,生馬蹄(即荸薺)60克。先將海蜇頭漂洗去鹹味,再與馬蹄同煮,不拘時飲之。也可將蜇頭、馬蹄取出蘸醬油食之。

  3、杏仁6克(去皮尖打碎),菊花6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也可煎煮幾沸飲之。

  二、溫鬱生痰、痰熱生風:症見昏厥過後聲出口開,喉有痰鳴,語言蹇澀,形體肥胖,舌苔厚膩,脈沉滑有力。除治以滌痰、清熱熄風通絡之外,可選下列一方輔食之。

  1、淡竹瀝水10~15毫升,粟米(即小米)50克,先煮小米粥,臨熟,下竹瀝水攪勻,晨起食之。

  2、大白蘿蔔一個,白米50克,先煮蘿蔔,熟後絞汁去渣,用蘿蔔汁煮米成粥,晨起食之。

  3、白米50克,芹菜適量,洗淨切段。煮米粥,將熟,入芹菜熬至爛熟,晨起食之。

  4、橙子一個,蜜糖50克。先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開與蜜加水同煮成汁,頻頻飲之。

  三、腎氣不足、絡脈虛滯:症見舌短不語,足痿不行,或偏癱,或半身不遂,舌淡紅,脈細弱。除治以益腎通絡外,可輔食以下任一方;

  1、栗子10個(去殼用肉),桂圓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先將栗子切成碎塊,與米同煮,將熟,放入桂圓肉,食時加入白糖少許,可作為早餐食之,或不拘時食用。

  2、枸杞子30克,羊腎1個切片,羊肉50克切片,蔥一根,五味佐料適量,粳米50克。先煮枸杞、羊腎、羊肉,入佐料成湯,下米熬成粥,晨起食之。

  3、黑豆30克,桃仁6克,紅糖30~50克,先以水煮黑豆、桃仁,至豆熟後去渣取汁,衝紅糖飲之。日飲一次。

  四、素體虛衰、正氣欲脫:症見目合口開,聲嘶氣促,舌短面清,自汗,手足逆冷,大小便自遺,舌質淡,脈沉細弱。除治以益氣固脫,滋陰扶本之外,可輔食下列任一方。

  1、鮮生山藥1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3~5個,五味子3克,白糖適量。先將生山藥去皮切成薄片,與桂圓肉、荔枝肉、五味子同煮成漿汁,加入白糖。晨起或晚間臨睡前食之。

  2、黃芪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黃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粥,晨起空腹食之。

  3、核桃肉30~50克,栗子(炒熟)30~50克,白糖適量。先將炒熟的栗子去殼,再與核桃肉同搗如泥,加入白糖拌勻即成。不拘時食之。

  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食療方

  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以下簡稱脈管炎),是一種多發於男性青壯年的末梢血管性疾病,中醫將其歸屬於“脫疽”的範疇。脈管炎的患病原因較多,其中冬季寒冷是誘發本病和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脈管炎主要發生於下肢足部。當肢體、足部動脈及靜脈有慢性炎症,併產生血栓閉塞,即能引起劇烈疼痛、局部缺血,而發生壞疽。嚴重者會致使肢體殘毀,造成終生殘疾。在採用各種治療方法的同時,適當選擇食物療法,對病情的緩解和治癒還是頗有裨益的。食療的應用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病症的發展過程和臨床表現,加以辨證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這裡介紹的四個類型八個藥膳食譜,完全著眼於臨床病症,故患者在應用時必須詳細對照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施用,否則不但效果不明顯,還會造成不良後果。例如,熱毒蘊結型患者,若服食了陽虛寒凝型的溫陽散寒食療藥膳,就會加重病情,後果不堪設想。望選用時審慎為之!

  一、陽虛寒凝型:是脈管炎的早期階段,相當於西醫所說的缺血期。其主要症狀為下肢寒冷、沉重、麻木、痠痛,行走時疼痛加重,呈現間歇性跛行,患肢皮膚蒼白,觸之冰冷。全身症狀是喜暖畏寒,面色暗淡無華等。中醫認為此型系寒凝血滯,阻塞經絡,陽氣不能通達於足下所致。故食療宜採用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為主要治療法則,選方如下:

  1、富貴狗肉:所謂“富貴”狗肉,乃附子肉桂之諧音。本食譜選用狗肉2000克、炮附子、油肉桂、乾薑各10克,懷牛膝30克,鬱金、桃仁各10克,蔥、鹽、醬油、黃酒適量。將狗肉切塊,焯去血水;將附子、肉桂、乾薑、牛膝、鬱金、桃仁納入布袋扎口。取合適的砂鍋,鍋底先墊幾塊瓷片(以防粘鍋),放入狗肉及藥袋,加入適量清水和調料。用武火燒沸,撇去浮沫,改文火慢燉約2小時左右,待肉質軟爛,湯汁濃稠時,去除藥袋,即可上桌餐食之。若冬季食用更佳。

  2、罐燜仔雞:選雄雞仔一隻,約750克左右,當歸20克,桃仁、桂枝各10克,雞血藤20克、生麻黃3克,生薑、蔥白各10克,紹酒、甜麵醬各25克,花椒3克,鹽、糖、味精少許。將雞宰殺洗淨,放入淨水浸泡2小時,撈出後切成3釐米條塊,經油炸後放入罐中,把當歸、桃仁、桂枝、雞血藤、生麻黃搗碎,裝入紗布袋,紮上口,投入罐中。再將生薑、蔥白等佐料放入,加適量水;上籠蒸1小時左右,取出翻扣於盤中,挑出藥袋及生薑、蔥白;餘汁倒入炒勺,用武火燒沸,兌入少量溼澱粉著薄芡,反覆推勺,澆在雞上即成。

  本型因以寒凝為主,故患者若能飲酒,可在進食藥膳時飲少量白酒,以驅寒通絡,兼助藥膳之力。最好能自配脫疽酒飲用,效果更佳。脫疽酒的配製:取當歸、枸杞子各10克,赤芍15克、白花蛇幹品5克左右。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七日後即可飲用。

  二、瘀血阻滯型:本型類似於西醫所說的營養障礙期,主要表現為肢黯紅色或青紫,下垂時尤其明顯,當患肢抬高時,則呈蒼白色;疼痛呈持續性,常迫使患者抱膝而坐,徹夜難眠;患足肌肉逐漸萎縮,足背汗毛脫落,趾端出現瘀血斑點。由於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循環受阻,經脈不通則產生以上諸症;故食療宜採用調氣活血、通絡止痛為主要治法,選方如下:

  1、烏豆活血粥:黑大豆、粳米各100克,紅糖適量,蘇木15克、雞血藤30克、元胡面5克。先將黑大豆洗淨,放入普通鍋或壓力鍋中,加水煮至五成熟。另將蘇木、雞血藤加水煎煮40分鐘,濾去藥渣;把藥液與黑豆同煮至八成熟時再放入粳米、元胡面和清水,煮至爛熟,加糖即可服用,一日二次。可供作早晚餐。

  2、牛筋祛瘀湯:牛蹄筋100克、當歸尾15克、紫丹蔘20克,雪蓮花、雞冠花、香菇各10克,火腿15克;生薑、蔥白、紹酒、味精、鹽等適量。用溫水將牛蹄筋洗淨,把5000毫升清水煮沸後,投食用鹼15克,倒入牛蹄筋,蓋上鍋蓋燜兩分鐘,撈出用熱水洗去油汙,反覆多次,待牛蹄筋發脹後切成段,碼放碗中;將當歸、丹蔘入紗布袋圍放於周邊,將雪蓮、雞冠花點綴四周,香菇、火腿擺放其上,撒適量生薑、蔥白及調料,上籠蒸3小時左右,待牛蹄筋爛熟後即可出籠,挑出藥袋及蔥姜即可食用。

  三、熱毒蘊結型:相當於西醫的患肢壞疽期。主要表現為劇痛難忍,似湯潑火燎狀,局部腫脹,不覺涼反感發熱,繼而變成黑紫色,甚至五趾相傳,波及足背,肉枯筋萎,焦黑壞死,十趾零落。全身可伴有發熱、口咽乾燥、納呆、舌紅苔黃等熱盛之象。本型系氣滯血瘀,鬱久化火,形成熱毒蘊結所致,故食療宜用清熱育陰,活血止痛的治法。選方如下:

  1、藕花飲:鮮藕200克、金銀花15克,麥門冬、鮮生地各20克,雪花梨2個。先將金銀花、麥門冬、生地放入砂鍋,加入清水500毫升煎煮5分鐘,濾出汁,再加清水煎5分鐘,兩次取汁約400毫升。每次服用前,先將藕和梨榨取鮮汁20~40毫升,兌入150毫升的藥液中,冷服為宜,一日二三次。疼痛劇烈者可用本飲衝玄胡面3克,增強其止痛之效。

  2、七品蒸鴨:白鴨一隻(2000克左右),連翹15克,金銀花、白茅根各30克,赤芍20克、丹皮15克,玄蔘、延胡索各10克;黃酒、胡椒粉、生薑、蔥白、食鹽、味精等適量。將鴨用沸水焯透,用冷水洗淨,瀝淨水份,將藥物全部納入鴨腹,然後將鴨放入陶瓷缽中,擺放蔥姜,兌入清湯,放進適量食鹽、胡椒粉、黃酒、味精等調料,用溼棉紙封口,上籠旺火蒸3小時左右,取出即可上桌食用。

  四、氣血兩虧型:由於久病纏體,精神受擾,耗傷氣血,造成氣血兩虛。主要表現為倦怠神疲,面色無華,氣短懶言,消瘦萎黃,自汗盜汗,心悸不寧,脈細弱無力等。宜採用氣血雙補之法則,選方如下:

  1、八珍燉肉:黃牛肉3000克,黨蔘20克,茯苓、白朮各10克,當歸、熟地各20克,大棗10枚、川芎5克、白芍15克;醬油、鹽、糖、黃酒、生薑、花椒、大料各適量。把牛肉切塊和藥物調料同時放入鍋中,武火至沸,撇去浮沫,文火燉約4小時,肉爛為度,揀出牛肉放盤中,把餘汁濾出,另用鍋熬稠,倒入牛肉盤中,即可食用。

  2、參芪醬肘:豬肘子1500克、炙黃芪40克、黨蔘20克、當歸15克,肉桂、熟地各10克,砂仁5克;鹽、糖、黃酒、大料、花椒、醬油等適量。把肘子和藥物佐料一同入鍋,用旺火煮1小時,待出油後取出肘子,用涼水洗淨,撇去鍋中浮油,肘子復入鍋中,繼用旺火煮3小時,最後用文火燜1小時,待肉爛撈出即可食用;亦可置涼後切片入碟,餐食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