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

時間的“快”與“慢”也常常對應著時間的“深”和“淺”。同樣是使用時間,其使用的深淺程度不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也不盡相同。

比如坐在電視機前的“被動式休閒”,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聊天等,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從事讀書、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活動時,則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狀態。因此,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想獲得高質量的休閒滿足,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

時間的“快”與“慢”也常常對應著時間的“深”和“淺”。同樣是使用時間,其使用的深淺程度不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也不盡相同。

比如坐在電視機前的“被動式休閒”,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聊天等,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從事讀書、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活動時,則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狀態。因此,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想獲得高質量的休閒滿足,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叫“斜槓青年”,指那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其實,古代的一些著名詩人、書法家等,他們就是“斜槓青年”,寫詩或者畫畫不過是他們的業餘愛好,此外,他們的正式身份或許是擔任一些官職。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不僅僅要拼資源,靠顏值,更長久的還是要靠實力,而且還要拼綜合實力——有時候不僅僅要拼你在專業領域的實力,或許還要拼你“斜槓後面”的能力。所以,在業餘時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愛好,並拓展和延伸到工作方面的能力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所說的時間管理,已經不僅僅是過度追求高效率,而是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快”與“慢”、時間使用上“深”與“淺”的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過得有彈性,鬆緊適度。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

時間的“快”與“慢”也常常對應著時間的“深”和“淺”。同樣是使用時間,其使用的深淺程度不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也不盡相同。

比如坐在電視機前的“被動式休閒”,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聊天等,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從事讀書、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活動時,則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狀態。因此,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想獲得高質量的休閒滿足,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叫“斜槓青年”,指那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其實,古代的一些著名詩人、書法家等,他們就是“斜槓青年”,寫詩或者畫畫不過是他們的業餘愛好,此外,他們的正式身份或許是擔任一些官職。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不僅僅要拼資源,靠顏值,更長久的還是要靠實力,而且還要拼綜合實力——有時候不僅僅要拼你在專業領域的實力,或許還要拼你“斜槓後面”的能力。所以,在業餘時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愛好,並拓展和延伸到工作方面的能力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所說的時間管理,已經不僅僅是過度追求高效率,而是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快”與“慢”、時間使用上“深”與“淺”的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過得有彈性,鬆緊適度。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三、掌握方法是工具。

制定清晰的目標只是邁出了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優化思維模式加深了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此外,還要掌握時間管理的原則、技巧和方法等,使時間可視化並能夠真正落地、實操。

1.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由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該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的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重要而且緊急、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緊急和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緊急。

其中,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是四象限的核心和最終目的所在,這個象限的工作雖然不緊急,卻關乎我們的長期發展和成長,所以我們要修煉自己在這個象限的工作能力,我們平時所制定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都是針對這個象限來說的。對於這個象限的事務我們可以進行目標描述和任務分解。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

時間的“快”與“慢”也常常對應著時間的“深”和“淺”。同樣是使用時間,其使用的深淺程度不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也不盡相同。

比如坐在電視機前的“被動式休閒”,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聊天等,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從事讀書、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活動時,則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狀態。因此,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想獲得高質量的休閒滿足,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叫“斜槓青年”,指那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其實,古代的一些著名詩人、書法家等,他們就是“斜槓青年”,寫詩或者畫畫不過是他們的業餘愛好,此外,他們的正式身份或許是擔任一些官職。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不僅僅要拼資源,靠顏值,更長久的還是要靠實力,而且還要拼綜合實力——有時候不僅僅要拼你在專業領域的實力,或許還要拼你“斜槓後面”的能力。所以,在業餘時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愛好,並拓展和延伸到工作方面的能力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所說的時間管理,已經不僅僅是過度追求高效率,而是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快”與“慢”、時間使用上“深”與“淺”的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過得有彈性,鬆緊適度。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三、掌握方法是工具。

制定清晰的目標只是邁出了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優化思維模式加深了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此外,還要掌握時間管理的原則、技巧和方法等,使時間可視化並能夠真正落地、實操。

1.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由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該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的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重要而且緊急、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緊急和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緊急。

其中,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是四象限的核心和最終目的所在,這個象限的工作雖然不緊急,卻關乎我們的長期發展和成長,所以我們要修煉自己在這個象限的工作能力,我們平時所制定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都是針對這個象限來說的。對於這個象限的事務我們可以進行目標描述和任務分解。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DIY時間日曆。

在對事情進行分類之後,還要詳細記錄時間的流向。我們可以用現成的日曆或者畫一個日曆,記錄每天的時間使用情況。比如:如果這一天過得很充實,就用圓圈裡面畫個╳來表示;如果這一天虛度了,就用方框把這一天框起來,表示這一天“掛”了。如果每天都能做好記錄,當我們堅持了三個月、六個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之後,內心會因為哪一種符號畫得多或者少而感受不同。

另外,還可以專門買一個小本子,列出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一天結束之後,再對照一下,看看這些事情做了多少,又有哪些沒有完成,做每件事情又用了多長時間等等。這樣記錄之後,使自己的時間可視化,也就能夠清清楚楚看到時間都去哪兒了。人的足跡“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當我們至耄耋之年,回顧這一生時,看到這些“指爪印”,也會情不自禁,感慨萬千。

剛開始做時間管理時,可能會不太適應,既要清晰地列出自己的大目標、小目標,又要優化思維模式,還要掌握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等。乍一看,覺得知識量瘋狂“轟炸”腦細胞,不好全面兼顧。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你是否正深陷繁忙的工作“泥潭”而無法自拔?你是否終日忙碌、焦頭爛額卻不見成效?你是否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工作任務的“轟炸”而難以招架?你是否想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一去出去旅遊卻屢屢泡湯?

如果你正面臨以上困境,如果你正陷入不能掌控時間的焦慮之中,請你暫且從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泡上一杯茶,聽我給你聊聊有關時間管理的話題吧。

莊子曾經說過,“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遙望我們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時間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不知不覺間就溜走了;當我們醒悟過來時,或許已是滿頭銀絲了。

我們只有和時間這個“小孩兒”做朋友,把他管理好,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工作時全身心工作,生活時享受生活。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如何跟時間做朋友呢?

一、制定目標是前提。

1.訂好目標顯威力。

“有目標的人生叫航程,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目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前進的燈塔,更是一種約束。古往今來,制定合理、清晰的目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前提,也是我們做事的第一重境界,誠如明末清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說的那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俯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才能高瞻遠矚,有備而戰。

哈佛大學1953年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結果影響的調查:一群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差不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哈佛大學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上層,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達成,成為專業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公司高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儘管能夠安穩地生活,但是沒有取得什麼成績;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斷抱怨社會和他人,經常失業,家庭也不幸福。這說明目標具有核導彈一樣的威力,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制定目標要遵循S.M.A.R.T原則。

既然目標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制定目標呢?在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所謂S.M.A.R.T原則,其實就是5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S就是Specific,具體的;M就是是 Measurable,可測量的;A就是 Attainable,可實現的;R就是Realistic,可實行的;T就是 Time–based,時間線。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成為項目主管,那這個目標首先是具體的:成為項目主管;它的測量標準是以接到任命書為準;它可以通過你的人脈、知識、威信和影響力等實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學習知識、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和每個人的關係等,它是可以實行的;給它一個時間線,比如:3年之內。這樣的目標符合S.M.A.R.T原則,因此,更容易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還要對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進一步細化。在具體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它就像大樹的5條根,深深扎於沃土之中。

這5條根是:1.寫出你的目標;2.為什麼要達成此目標;3.我為什麼可以達成此目標;4.哪些人、團體、組織對我達成這個目標有幫助;5.這個目標要多長時間內完成。當你把這5個方面考慮清楚了,你的目標導航圖也就清晰可見了。

掌握了目標的制定原則和方法之後,我們就要制定個“小目標”,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規劃,著眼於整個一生,落腳到每天的一分一秒,讓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實現。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二、優化思維模式是關鍵。

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不是背景的差異,不是成長經歷的差異,而是人生目標定位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差異。在進行時間管理時,也需要優化思維模式,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1.忙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忙”,但是“忙”和“忙”的內容並不同:有的人“假裝很忙”,有的人“確實很忙”——“假裝很忙”的人其實很虛偽,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過去幾十年,父輩們都習慣於將“忙碌”、“刻苦”與“成功”畫等號的觀念影響了他們,他們以為忙就是成功。

“確實很忙”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另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這兩種人忙碌的的內容和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後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種人忙著考慮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而後一種人則忙著煮方便麵和熬夜。

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看看我們自己天天在“忙”什麼、“忙”的結果又如何?如果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技能,“忙”不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麼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我們在工作時,要保證提高效率,節奏快一點;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慢下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孩子,或者使自己處於“無字的休閒狀態”,放空自己,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內在自我進行對話、思考問題等。能夠忍受孤獨並享受孤獨,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要在“快”和“慢”之間做好調頻:想清楚哪些事情需要快,哪些事情又需要慢下來。平時多注意歸納總結,合理運用時間,在繁忙和輕鬆之間能夠自由切換頻道,做到氣定神閒。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3.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

時間的“快”與“慢”也常常對應著時間的“深”和“淺”。同樣是使用時間,其使用的深淺程度不同,帶給我們的滿足感也不盡相同。

比如坐在電視機前的“被動式休閒”,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聊天等,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從事讀書、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活動時,則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狀態。因此,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想獲得高質量的休閒滿足,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保持一項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慢慢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叫“斜槓青年”,指那些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其實,古代的一些著名詩人、書法家等,他們就是“斜槓青年”,寫詩或者畫畫不過是他們的業餘愛好,此外,他們的正式身份或許是擔任一些官職。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不僅僅要拼資源,靠顏值,更長久的還是要靠實力,而且還要拼綜合實力——有時候不僅僅要拼你在專業領域的實力,或許還要拼你“斜槓後面”的能力。所以,在業餘時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愛好,並拓展和延伸到工作方面的能力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所說的時間管理,已經不僅僅是過度追求高效率,而是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快”與“慢”、時間使用上“深”與“淺”的關係,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過得有彈性,鬆緊適度。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三、掌握方法是工具。

制定清晰的目標只是邁出了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優化思維模式加深了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此外,還要掌握時間管理的原則、技巧和方法等,使時間可視化並能夠真正落地、實操。

1.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是由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理論,該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的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重要而且緊急、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緊急和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緊急。

其中,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是四象限的核心和最終目的所在,這個象限的工作雖然不緊急,卻關乎我們的長期發展和成長,所以我們要修煉自己在這個象限的工作能力,我們平時所制定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都是針對這個象限來說的。對於這個象限的事務我們可以進行目標描述和任務分解。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2.DIY時間日曆。

在對事情進行分類之後,還要詳細記錄時間的流向。我們可以用現成的日曆或者畫一個日曆,記錄每天的時間使用情況。比如:如果這一天過得很充實,就用圓圈裡面畫個╳來表示;如果這一天虛度了,就用方框把這一天框起來,表示這一天“掛”了。如果每天都能做好記錄,當我們堅持了三個月、六個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之後,內心會因為哪一種符號畫得多或者少而感受不同。

另外,還可以專門買一個小本子,列出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一天結束之後,再對照一下,看看這些事情做了多少,又有哪些沒有完成,做每件事情又用了多長時間等等。這樣記錄之後,使自己的時間可視化,也就能夠清清楚楚看到時間都去哪兒了。人的足跡“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當我們至耄耋之年,回顧這一生時,看到這些“指爪印”,也會情不自禁,感慨萬千。

剛開始做時間管理時,可能會不太適應,既要清晰地列出自己的大目標、小目標,又要優化思維模式,還要掌握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等。乍一看,覺得知識量瘋狂“轟炸”腦細胞,不好全面兼顧。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學會時間管理,幫你擺脫心理焦慮

起初,也不用對自己要求過高,可以先從方法這個“術”的層面開始行動,等慢慢養成習慣了,會有自發的深度思考時,再逐漸上升到目標和思維模式等“道”的層面。如果覺得自己不夠自律,還可以找個小夥伴一起來做時間管理互相監督,或者加入相關群體,抱團成長。

當你真正行動起來時,就會發現,其實做好時間管理沒有那麼難。正如哲學家薩格雷所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行動是成功的起點,只要我們有清晰的目標,我們就知道自己“該往哪走”,“自己的雙腳就是書寫歷史的工具”。

如果制定清晰的目標和優化思維模式是“道”,時間管理的方法就是“術”,以道御術,再加上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態度做事,我們離“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