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釋迦牟尼 濟公 建築 北宋 梨花似飛雪 2017-04-14

信陽位於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上,山水秀麗,人傑地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紅色文化名城,特色民俗民風。既有名山又有名水,當然名寺也是少不了的,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信陽的千年古寺:

靈山寺:始建於北魏孝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
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信陽靈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後,聖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相傳唐朝有一縣令棄官出家,長途跋涉,到印度學習佛法,學成後返回靈山寺傳經講法。唐玄宗時曾被封為國廟。北宋·仁宗年間,有靈然禪師上奏聖上,國母信仰佛教,批該寺三年公糧(每年兩萬七千兩銀子)重新進行修建,宋元祐二年(1087年)復修,明朝人張仲簡有碑記。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正八年(1349年)由陳大用任主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往該寺降香,敕封住僧為金碧禪師,改名“聖壽禪寺”,並親題匾額。同時還賜給這座寺院“半副鑾駕”、金瓜、鉞斧等儀杖,寺脊上裝有龍頭鳳尾,稱為“皇廟”。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增建佛殿及鐘鼓樓臺。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塑造白石佛像三尊、羅漢一堂,至武宗正德二年冬(1507年)落成。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靈山寺住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學,帶回梵石釋迦牟尼造像及十八羅漢造像等,並對該寺再次重修。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據有關資料記載,靈山寺僧屬臨濟正宗支派。這座寺院由金鼎(又名少華山)、大寺、中、南、北、馬放溝等六部分組成,原有殿宇一百六十多間。朝拜、降香鼎盛之年可達三十多萬人。靈山寺建築佈局結構嚴整,六座大殿依山勢呈梯形由低到高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現有六間前大殿、三間祖師殿、五間大佛殿、三間法堂、五間祭仙宮、五間五星殿、共計三十間。六座大殿分別供有各種仙佛造像:歡樂殿供關公,祖師殿供達摩,大佛殿供釋迦,法堂供羅漢,祭仙宮供上、下八仙,五星殿供玉皇大帝和魁星。顯示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特點。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寺院被水衝倒,後經不斷修繕,至民國20年(1913年)恢復舊觀。此後兵連禍接,毀多修少,日漸蕭條。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靈山寺在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中頗有聲望。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期間,曾提出往該寺瞻仰,因當時交通不便,末能成行。“文革”期間,各種佛像砸毀貽盡,金鼎殿宇全部拆毀,唯“聖壽禪寺”四字保存至今。山門匾額為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親筆所寫。1995年有僧尼35人。“文革”時,文物被毀,大部分填埋在一蓮池大壩下,僧尼有的還俗,有的被編為董寨林場職工。1978年,靈山寺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遭破壞的文物開始修復,僧尼陸續迴歸。1985年恢復三月初一廟會。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靈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舊時有七寺(靈山寺、中佛寺、白佛寺、白雲寺、龍牙寺、險石寺、金頂寺)三庵(圓通庵、福全庵、延壽庵),現存2所,其中靈山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時因建寧公主在此出家為尼,曾封靈山寺為國廟;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靈山,並在此出家三年,洪武三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因感念靈山寺和尚二次救駕之功,第三次上靈山,封當時的住持陳大用為“金碧峰禪師”,並御筆為靈山寺題寫“聖壽禪寺”匾額。現有大殿7層,僧民四十餘人。靈山寺,自古香火繁盛,文僧輩然,名播海外,享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剎”之譽,每年農曆三月初一廟會,進山朝拜旅遊者絡繹不絕。千年古廟會延續月餘,高峰期趕會香客日達三萬餘人,全年固定香客達三十萬人次。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靈山風景名勝區,東連雞籠山,西鄰雞公山。它含六大景區:靈山寺景區、逍遙洞景區、金頂景區、龍鳳祥林景區、龍牙寺景區、九里落雁湖景區。景區總面積約61平方公里。景區西距京廣鐵路和107國道40公里,東至京九鐵路50公里,北到南信(陽)葉(集)路10公里,京(北)珠(海)高速公路從靈山腳下通過;有羅山—靈山、伍家坡—靈山、雞公山—靈山、大悟—靈山四條公路交匯於此。

靈山,最早叫八山,源於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古人誤以為此峰為縣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後八山被混稱為霸山。此山“每有云氣覆頂必雨,驗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靈山,自然與山名吻合,“靈”“霸”二字又同一“雨”頭,故霸山之名漸被靈山取代。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靈山,形成於中生代白堊紀(1.5一0.7億年前),為花崗岩基。這裡山體連綿,層巒疊嶂,溝豁縱橫,年平均氣溫13-15℃。夏季山上山下日溫差7℃,夜溫差15℃。山中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植物類有1000多種。最值得一提的是靈山雲霧茶,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中的精品;其次是板栗、中華獼猴桃,為高營養食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杜仲、桔梗、七月一枝花等是名貴中草藥。動物種類有1067種190科之多,僅鳥類就達169種,景區為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董寨林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和二級保護動物白冠長尾雉等。哺乳類動物主要有野豬、野山羊、狼、金錢豹、大靈貓等。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在信陽火車站下車,車站附近有長途汽車站,可直接在長途汽車站乘坐信陽--靈山的專線巴士,票價15元。  在信陽火車站下車,車站附近有長途汽車站,乘坐到羅山澀港鎮的車然後換乘澀港鎮到靈山寺的車。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武漢天河機場——靈山 150公里

從京珠高速到達靈山站轉乘公交車到達靈山景區信陽市火車站——靈山 20公里

在信陽市信運汽車站乘坐信陽—靈山旅遊大巴車(黃色標誌)直達靈山

鄭州新鄭機場——靈山 300公里

從京珠高速到達靈山站轉乘公交車到達靈山景區

信陽信運汽車站→靈山鎮→靈山

羅山汽車站(新羅息路口)→靈山鎮→靈山

京珠高速在靈山鎮設有一出口,同時在距靈山風景區5公里處設有另一出口。

賢隱寺:座落在信陽市西郊溮河區湖東開發區賢山南麓幽谷之中。為古時“中原五大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南陽玄觀廟”齊名。
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史志記載,賢隱寺系齊樑年間在鬆和尚始建,距今約1500餘年。因該寺建在東漢孝廉周磐隱居處,故稱“賢隱寺”。賢隱寺規模宏大,氣勢宏偉,香客絡繹,甚是興旺。南宋時期,戰禍連年不斷,寺院遭到嚴重破壞,元代開始不斷進行修建,明、清均有修聾,尤其是公元1923年,慕西和尚南渡海外歸來,見母寺蕭條,多方募化重修寺院,使該寺煥然改觀,香火興旺,名噪四方。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改革開放落實宗教政策後,該寺前主持印庚法師、現任方丈妙德法師弘揚開山祖師之德風,秉承1500年之法脈,不斷中興千年名寺,使得古剎重光。法師發願上報國恩,普令眾生同沾法益,於末法之秋,生死苦海,廣度有緣眾生,同歸極樂故園。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賢山一名賢隱山,賢者,即指漢周磐。周磐字伯堅,後漢安成人,和帝時舉拜謁者,遷陽夏重合令。周磐後因思念母親,無心做官,便辭官返鄉,隱逸在此,故名賢隱山。

賢嶺松風是信陽古八景之一,前人有《賢嶺松風》稱讚道:“昔賢高隱處,遺嶺檀清幽。鬆密煙速望,風翻翠欲流。梵間多寶剎,坐愛滿林秋。疑是蓬萊境,申南作勝遊。”整個賢嶺上下,滿山遍野都是松樹,俗稱平頂鬆,樹幹不是聳直挺拔,而是虯曲萬狀,千姿百態。微風拂動,濤聲四起,令人賞心悅目。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賢隱寺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主要建築為卷簷斗拱立山式建築。有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藏經樓、上師塔、東西廂房,齋堂等百餘間仿古建築。

寺內五間12柱的韋馱神殿和大雄寶殿巍峨輝煌。寶殿的前簷上懸掛著巨幅匾額,上有民國初年寺院主持慕西和尚親筆所提的“大白牛車”四個大字。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古銀杏樹籠罩一方聖地,頂冠車蓋似浮屠更高,輝映佛天玉宇,望守古剎,歷經風霜雪雨,雷電兵燹,寺院幾度興廢,滄桑鉅變,依然堅如磐石,傲立蒼穹,枝繁葉茂,蓬勃崢嶸,見證申陽故國山水無恙,庇護楚豫文地,百業興旺。相傳植於南朝齊樑年間,迄今已近千五百歲,虯枝密佈如層樓迭上,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賢隱寺古銀杏樹題記:

相傳植於南朝齊樑年間,迄今已近千五百歲,虯枝密佈如層樓迭上,籠罩一方聖地,頂冠車蓋似浮屠更高,輝映佛天玉宇,望守古剎,歷經風霜雪雨,雷電兵燹,寺院幾度興廢,滄桑鉅變,依然堅如磐石,傲立蒼穹,枝繁葉茂,蓬勃崢嶸,見證申陽故國山水無恙,庇護楚豫文地,百業興旺。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千年古銀樹碑文

歌曰:

銀杏植於齊樑間 蓬勃崢嶸越千年

挺立禪院守淨土 高標華蓋入佛天

仰護聖殿諸神祇 俯蓄眾生百草園

微哂樑王棄軍壘 虔敬周磐崇禮賢

遙望豫楚雄關道 背屏申陽古城垣

風雨戰燹等閒度 斗轉星移照人寰

信陽活佛禪寺:活佛禪寺位於信陽市雞公山國家森林公園。相傳南宋僧人道濟,俗名也稱李心遠,即濟公,雲遊到此,看到雞公山風光旖旎,死後在此坐化。當地人為其修建了寺廟,取名活佛寺。1991年,尹本言等人集資數萬元,在原地重新修建了活佛寺,恢復了寺院的原貌。現在廟內除供奉濟公活佛,正中供奉的佛祖是釋迦牟尼,另外還有南海觀音、送子娘娘、財神、神童玉女等9座神像。

活佛禪寺對面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門就是活佛寺的“山門”,因為有三個入口,所以又叫“三門”。中間的是“空門”,東西分別是“無相門”和“無作門”象徵三解脫,為什麼又稱“山門”呢?因為“自古名山僧佔多”,“深山藏古剎”,寺廟的大門常在大山入口處,所以又叫山門。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活佛寺院內有兩棵銀杏樹,這是寺主尹壽賴生前所種,東側為雌株,樹高12米,胸圍1.37米,枝葉較密、碩果累累;西側為雄,略高雌株,胸圍1.32米,樹枝粗壯,空枝無果。每到秋天,銀杏樹的葉片金黃,成為寺廟裡的一大景觀寺廟面牆有四個畫像,他們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法、僧”三寶的守護神,代表“東南西北”、象徵“風調雨順”,確保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手持寶劍,職“風”與劍鋒之諧音;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手拿琵琶,職“調”,琵琶能調絃;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手把混元珍珠傘,職“雨”,傘能求雨防雨;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手有纏龍,職“順”。大殿正面供奉是佛祖釋迦牟尼,世界上各大宗教、佛教創立的時間最早,約於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的藍毗尼),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他是淨飯王的太子。其母親是摩耶夫人,相傳佛祖誕生於藍毗尼花園。長大後深感人間的苦惱,所以29歲出家,苦修6年得道,釋迦牟尼就是“釋迦族的隱修者”的意思。公元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寺廟的右手是放生池、石城洞天、成仙洞、一步登天、飛來石、仙桃石等,仙桃石邊缺了一個小口,傳說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吃了一口的蟠桃,落在此處。在往右走,有一巨石,酷似元寶,乃“天下第一元寶石”,嗬!這大一個元寶放在這兒,是不是有一點,“深山藏寶人未知”的味道,一定是佛祖對濟公的獎勵,用手摸一下,或者留個影,希望給大家帶來好財運!從活佛寺回來,過慈航普渡橋,走右邊的一條小路,曲曲折折,兩邊茂林修竹,十分幽靜,再往前走就是另一景點三潭映月啦。若是上世紀初二三十年代你可得止步喲,說不定有外國男女在那裡洗澡呢?因為當時這裡是西人聚住時的人工浴池,所以舊時亦稱三潭映月為西人浴池。此山池水系人工,然若天開,依山作勢,構思精巧,潭水清澈,仿杭州盛景,名曰“三潭映月”。在三潭的中間,有一大樹為“茶條槭”,樹齡近130年,此樹胸圍5米,高20米,冠幅20平方米,每當秋天,滿樹盡染,這棵樹得一美稱“南崗紅葉”。落紅有意,流水含情,樹葉落入溪流和潭水中,又是一道流動的風景,這條溪因此得名“瀉紅澗”。

河南信陽祝佛寺
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祝佛寺,即盤山寺,俗名摩佛寺。始建於大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由“進寺祖師”高僧寶積禪師主持興建。座落在信陽市西北22公里處的遊河鄉境內。寺院地理位置選擇博眾之長,它西南面對大尖山、老鴉山,北鄰淮河、遊河匯流處,寺院負山面水,似盤龍之首,其勢如當時高僧所言:“八盤山,彎又彎,九條溝、八架山,名剎座龍頭,淮水繞山轉,東山是龍尾,南岸山連山”。唐代興建時寺院青灰色筒瓦殿宇,分前、中、後三層,層次之間石級相連。山門門楣高懸石刻“盤山寺” 三個大字,中層大雄寶殿5間,雙層重簷斗拱式建築,殿前中間佇立巨型寶鼎一座,香菸繚統,四季不斷。後殿9間。每逢佛事活動和誦經時分,鐘鼓齊鳴,香菸鐐繞。設置南北廂房35問,供寮、庫、僧房、客堂、經房、書房之用,情景十分壯觀。唐天寶末期安史之亂,兵匪屢劫,相當規模的“盤山寺”毀於一旦。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清朝幹隆58年(1793年)以後,祝佛寺先後有高僧常靜、靜宜在此弘揚佛法,清末民國初年僧人介正等主持寺院。寺院建設規模形成前、中、後三座大殿,前為天王殿9間,中為大雄殿9間,後為大佛殿9間,皆為雙層飛簷式建築。三尊大佛、72羅漢與寶座雕塑精細別致,門屏雕格雅緻,雕樑漆柱龍飛鳳舞,簷椽雕刻眾多小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山門面朝西南,橫額書寫“祝佛禪寺”四個金光大字,門樓兩端分設鐘樓、鼓樓,寺院兩側設有廂房計99間。大雄殿前佇立著8尺高的三足鼎焚香爐,寺院古木參天,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清靜優幽,山門前有小溪一條,溪水清澈見底,垂柳沿溪婆娑多姿。寺院僧眾 50餘人,田地、荒山達幾百畝。1939年,日軍侵華期間,寺院僧人棄寺流落他鄉,文物被日軍搶劫一空。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1995年 3月,為滿足廣大佛教徒宗教生活的需要,經人民政府批准開放,祝佛寺開放!

現任主持釋昌勝,現年37歲. 1982年6月在甘肅永明寺剃度出家,1988年 8月在五臺山國照寺受具足戒。現任河南省佛協常務理事、信陽市佛協副會長。昌勝法師剛來寺院的時候,寺院裡一片狼跡,殿堂破舊。昌盛法師看到寺院破舊,佛像零落髮心修復寺院,經過多方募化2003年修建起天王殿,迎請釋迦佛,藥師佛,彌陀佛,天冠彌勒菩薩,護法韋陀菩薩,四大天王各一尊,耗資60餘萬元。2006年仿古式藏經閣建成,上邊為藏經閣,下邊是五方文殊殿,耗資60萬元。2006年農曆5月16日,舉行佛像開光法會,迎請臺灣高僧明乘長老,本逢長老,妙俠法師,心舫法師,昌勝法師共同主法,是日豔陽高照,海眾雲集,諸佛降臨,龍天歡喜。大眾護法善信三千餘眾隨喜參加法會。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淨居寺: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晏河鄉楊帆街道往西3公里,淨居寺建寺歷史悠久,是中國八大佛教宗派中開宗立派最早的天台宗的發祥地、始祖庭。寺處“三蘇”環護之中,素有“九龍捧聖,四水歸池”之奇、十二景觀的幽妙。高僧慧思、智覬名冠禪宗,史稱二聖。蘇東坡、陳季常、黃庭堅鹹會於此,頌為三賢。寺前現有5株古柏,排列左右,挺拔而立,世傳為唐代和尚所栽。寺中尚存有明萬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欽賜大蘇山梵天寺重建記碑”等歷史名人、學者遊淨居寺所題詩賦碑刻30餘塊,其中尤為珍貴的是“宋蘇軾遊淨居寺詩並敘”碑。
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淨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始祖庭。北齊天保五年(公元554年),高僧慧思來到光州(今光山縣)大蘇山結庵,開壇說法,“數年之間,歸從如市”。在長達14年之久的歲月裡,他造金字般若27卷及法華琉璃寶函,為僧眾宣講法華、般若二經,完成《法華安樂行》、《立誓願文》等著作。傳法之餘,還率徒躬耕蘇山,闢荒種茶,闢池種蓮,並在大蘇山山陽一處如削如劈的天然石壁上,刻下“住大蘇山慧思開石,甲戌年三月二十五日”,以記其深山修持之願。這裡還流傳著山神點化慧思留此結庵的佳話。相傳慧思來到大蘇山時,正值春光旖旎,山花爛漫,萬木爭榮,只見四周群山環抱,群峰隆起,一峰獨尊,好一處人間勝境!正細心思量,忽見一白髮老者路過,問其姓,答曰“蘇氏”,又得南北大、小二蘇山名,遂想起臨行前師父曾對他說:“遇三蘇則住”的話,於是決定在此結庵。再尋老者時,已無影無蹤,便料定是此山神。如今,山神點化慧思在大蘇山結庵傳法在當地已是老幼皆知的美談。 公元560年,釋智顗冒著戰火慕名千里投奔大蘇山,師從慧思7年,苦心修習“法華三昧”,精研《法華經》,一日突然開悟,心思豁然開朗,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大蘇開悟”。智顗在大蘇山學識精進,定慧雙修,創立了“三諦圓融”、“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系統的天台宗佛學理論,於公元567年受師慧思指派率法喜等27人前往建康(今南京)傳法,後於公元575年入浙江天台山建國清寺,開宗立派,弘揚佛法,創立佛教天台宗。智顗一生著述甚豐,佛著曾先後傳入朝鮮、日本。日本天台宗佛教徒盛讚他為“中國的釋迦牟尼”、“天台智者大師”,曾多次率團專程到淨居寺尋根探祖。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律宗大師道岸(光州人,在長安為孝和帝順,各大寺院綱維總務,薦福寺建造者)率弟子鑑真等從長安返回故鄉光州,為追念天台“二聖”(慧思、智顗),亦為報恩家鄉,在大蘇山建造了氣勢恢宏的寺院,始名淨居寺。道岸建寺時造塔于山頂,相傳塔頂有紫雲如華蓋,凝久而不散,望到祥雲有瑞兆,因而得名紫雲塔,現塔圮基存。寺院建成初始就顯示出“有招提之勢,佛聖之容,峰塔巖峨,宗風浩蕩”。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寺分三進兩院,一進天王殿,二進觀音殿,三進大雄寶殿,東、西兩院以寺廟中心線呈對稱分佈,建築體系完整,風格古樸、典雅,鼎盛時期(唐、宋)僧超千人,房過千間,殿、堂、樓、亭、臺、塔、廊等古建成群,後因歷史原因三次毀於兵火,屢毀屢建。唐廣明庚子之亂(公元880年),寺毀於兵火。宋乾興(公元1022年)復建,真宗賜額“敕賜梵天寺”,故又名梵天寺。元季毀,明初修葺。於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頒藏經於寺。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釋慧門募修。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清聖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頒《欽賜大蘇小蘇重建記》碑記,淨居寺得到了保護。乾隆四十年(公元1755年)釋廣慈於佛殿右舊址,闢禪堂五楹,漸復叢林之舊。民國期間(公元1930—1948年)因戰亂寺院及佛像遭嚴重毀壞。現存房屋80餘間,其中大雄寶殿5間保存完好,為明末建築。其餘廂房為民國時期所建,但破損嚴重。道岸圓寂後,其弟子鑑真以淨居寺為主要道場,在江淮一帶傳播南山律宗,後去揚州,並不畏艱險六渡東海到達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者。因此,淨居寺又是律宗的祖庭之一。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據《中國寺廟與菩薩》一書載:按時間排序,淨居寺在我國主要佛寺中為第15位。正是由於淨居寺在我國思想文化史和哲學佛教史上的厚重地位,因而國學大師季羨林、任繼愈,中國社科院名譽學部委員黃心川、楊曾文,武漢大學著名哲學家蕭父、唐明邦,著名教授段德智、麻天祥、孫昌武等或親來考察,撰文題字,或為淨居寺重建復興奔走呼籲。

法眼寺:坐落在河南商城縣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縣城60公里,南鄰湖北,東接安徽。為明代高僧無念禪師於明萬曆28年(1600年)所創建,聞名於鄂豫皖三省,有“楚豫禪宗”之說。
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黃柏山氣勢雄偉,林壑清幽,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林區內春天鮮花滿山,生機盎然;夏天林深葉茂,林海濤濤,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天銀裝素裹,青松傲雪,景色煞是好看。且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娃娃魚、金錢豹、穿山甲等珍稀動物370多種,100多種樹木,素有“鬆杉林海”之稱,又有“天然藥庫”之譽。山上的清泉溪水喝一口真的是甘甜可口,凡是去過的人無不被其乾淨的藍色天空、變化莫測的雲彩和山山相依的美景征服,流連忘返。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法眼寺院坐東面西,寺址有“黃龍出洞”之說,寺前有湖名曰‘無念湖’,湖為黃柏山上盆地儲水自然形成,長平如鏡,一泓湖水,拱衛寺門。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曾在此講學隱修、著述撰文留下了許多人文景點,如花潭書院、古書院、古茶院、魚躍龍門之地等。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無念禪師俗姓熊,名深,麻城熊家河人,十六歲出家,歷遊五嶽名山,與當朝名臣鄒元標、鄧文潔、梅國楨和大思想家李贄、大學者焦閎、公安派“三袁”、七省巡撫梅之煥等往來甚密。特別是李贄與大師曾在龍湖相伴達十年,稱讚大師“學道精勤,真實賢也”。 袁宏道亦稱“吾友無念禪師實近海內之優曇也”。由於念公徒眾漸多,往來日繁,不利於專心修持,師欲求居僻地,“一日閒登峻嶺,遠望一山,險僻幽深,絕無人蹤,惟見慄棘蓬鬆,草茅茂暢,田廢無影,地蕪無痕,石盈水溢,豺嘯豹吟”,念公見而愛之,經詢問知是黃檗山(即今日之黃柏山),乃商城太學張舜玄之地。恰此時念公好友袁宏道攜其弟中道至龍湖訪大師與李贄,念公談及此事,中道嘉曰有一年兄範光父任商城令,即修書託範與張君說,張君嘉而舍之。萬曆二十七年(1599 年),念公攜徒眾千餘人入山,蓋房舍,開荒田,歷盡艱辛,五年間,建起佛堂僧舍,開出田地,自種自食,寺院已經初具規模。念公創建了法眼寺,躬耕自鋤,靜心修持,諸友聞而樂之,亦常上山與念公同住數日,語笑竹林間。萬曆三十一年後,念公幾次往來於南京、江西、荊楚之間,為寺內辦藏經,後半住龍湖半住黃檗,早晚持功德經。天啟六年(1626 年)復離龍湖,長居黃檗,並於山之右卜選塔址,相度經營,於次年(1627 年)七月二十八日圓寂信陽:千年古剎靈山寺,一起走近信陽的千年古寺,感受佛教文化

註明:轉載須先關注此頭條號,更多關於信陽美食及旅遊美景請關注頭條號:梨花飛似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