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的詩意人生

詩歌 蘇軾 林語堂 美文 花雨滿天的世界 花雨滿天的世界 2017-09-18

文|花雨滿天

01

這兩天,閱讀林語堂所著《蘇東坡傳》。

一直非常喜歡東坡先生的那些絕世詩詞,欣賞先生的豁達。但是沒想到,他的一生竟然是那麼地坎坷。

但是無論經歷多少順逆,東坡先生始終都沒有丟掉他心裡本有的善良與真誠,還有對生活的熱愛。先生其實是一個文人,中年以後又算是一個修行的文人。但是卻在宦海浮沉,嚐遍人世百味。他被他教過的皇帝學生一再地貶到蠻夷之地,以至到無可再貶的海南。最後的時光裡,他回到他心儀的養老地常州,沒多久,就病倒逝去了。

東坡先生的詩意人生

02

先生走的那一年,64歲。在這些年裡,在他高中進士第二名的20歲,他的母親走了;在他不到30歲時,他的第一位夫人走了;在他30多歲時,他的父親走了。在他40歲正當壯年時,他們全家被貶到黃州,他和家人耕種了幾畝地,自給自足,安貧樂道,他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

他多麼想就這樣過著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但是皇帝還記掛著他,所以他又匆匆回到京城,成為一名三品翰林。沒過幾年,就又被流放到惠州。他拿出全部積蓄在一家寺廟邊上,蓋了房子,打算在此安家落戶。房子還沒蓋好,他晚年的紅顏知已,12歲時就跟隨了他,他親自教授出的才情出眾,與他情投意合患難與共的朝雲,也走了。

他的房子終於蓋好了,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還沒有來得有享受。他的政敵看到了他在惠州生活期間,寫的那些自得其樂的詩句。他又再一次被迫流放到當時真正的蠻夷之時海南。那幾年,缺衣少藥,甚至對於他這個美食家來說,一到冬天,海運受阻,他連吃一頓飽飯都成了問題。但是就是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裡,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並且與當地人為友,教授當地未開化的黎人知識與文化。

在身居海南的那些日子裡,有一位老婆婆問混跡於他們之間的東坡先生:翰林先生,你曾經在皇帝身邊位居高官,看盡繁華。再看看現在你的生活,是不是覺得像做了一場春夢啊?先生呵呵大笑,從此,稱這位老婆婆為“春夢婆”。

東坡先生的詩意人生

03

先生的一生,不算自由。半生流放,住處都要處處受人控制與約束。在他最後幾年的歲月裡,生活可謂異常艱難。但是哪又如何?他始終沒有丟掉他對生活的熱愛。他在他活著的每一天他都盡他自己最大程度努力地活著,艱難之中,總能找到讓他開心的瞬間。並且,通過他的才華與人分享著他這的這些快樂。他的才情成就了他的盛名,但也正是這份盛名,也讓他的生活人人皆可知。

在那樣的年代,無論他被迫流落到哪個地方,因為他的詩詞寫的太好了,總是墨跡還未乾,就已經傳抄出去。很快到達那些一直對他心懷嫉妒的人的手裡。並且成為對方文字上詬病他的把柄,讓他的生活不得自由。但是哪又如何?他依然懷抱著對生活的滿腔熱愛,抒發著只屬於他自己的蓋世才情。

如果說,我們後人是欣賞先生的這份絕世才情,不如說,我們更多地是欣賞他這份無論身處何種境況,都不卑不亢,真實,善良,有趣的初心。這樣的靈魂,無論是否有才情,都值得我們尊敬。更何況,他又能吟出那樣美好的詩句。

其實,如果按常人眼光看先生的一生,如何算得上詩意呢?他的一生在不斷地面臨生老病死的失去,不斷地面對官場仕途上的動盪浮沉。但是,在不同的人的眼裡,同樣的際遇,卻可以擁有不同的心境去面對。

正是因為東坡先生對待生活的這份樂觀與豁達,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心目中嚮往的理想狀態與理想人格。所以,我們才如此地喜愛他。以至千年以後,我們依然對他念念不忘。

東坡先生的詩意人生

04

生活是不斷變化的,生命也是無常的。唯有。純真的靈魂之光芒永存世間,照耀著無數掙扎在路上的靈魂。讓後人驚歎,原來,人的一生,無論順逆,都可以選擇如此地生活。

是的,所有我們一生執著在意的好壞對錯,喜怒哀樂,乃至功名利祿,對於人這短短一生,轉眼如塵土。唯有,我們對於生活的每一份真誠與付出,熱愛與奉獻,每一剎那間真實的感受,才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體驗。任誰,也無法代替。

正如,東坡先生一生中,那些弄舟江上的時光;散步於皎潔月下,聆聽寺院悠揚鐘聲的時刻;酣睡於寂靜林下,或者徜徉於山水之間的那些歲月。

還有,先生那心懷天下,不忘初心,耿直樂觀面對人生每一個時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