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中秋佳節賞月,聯想到自己漂泊異鄉,思鄉之情更甚,吃著“小月餅”,越吃越傷心,寫下了一首短短20字的妙詩,詩中五味陳雜,人生百味都蘊含其中,讓人讀後不知是笑還是落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這首《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小餅,可見月餅在當時的叫法和如今有所不同。詩人口中咀嚼著小餅,一口下去,小餅少了一塊,正如月亮時圓時缺一樣。既然是中秋圓月,為什麼蘇軾會想到月缺的時候呢,這實際上就暗中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此時蘇軾孤身一人,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惆悵,看似寫吃小餅,實際上預示著自己的處境,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圓月,人生很不如意。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中秋佳節賞月,聯想到自己漂泊異鄉,思鄉之情更甚,吃著“小月餅”,越吃越傷心,寫下了一首短短20字的妙詩,詩中五味陳雜,人生百味都蘊含其中,讓人讀後不知是笑還是落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這首《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小餅,可見月餅在當時的叫法和如今有所不同。詩人口中咀嚼著小餅,一口下去,小餅少了一塊,正如月亮時圓時缺一樣。既然是中秋圓月,為什麼蘇軾會想到月缺的時候呢,這實際上就暗中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此時蘇軾孤身一人,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惆悵,看似寫吃小餅,實際上預示著自己的處境,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圓月,人生很不如意。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下一句的酥是指酥油,而飴是指飴糖,酥油和糖混合成小餅的陷,味道十分的甜美,甘之如飴。詩人嚐到了裡面的內陷,代表心情有所好轉,雖然在這月圓之夜隻身一人,但是能品嚐這人間美味,也算是幸福的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作者的心情又浮動了起來,細細品嚐著小餅的味道,瞬間覺得五味陳雜,人生百態好像都蘊含其中,越想越傷心,越品越難過,這不就是人生嗎?於是引出詩中的最後一句“相思淚沾巾”。果然,詩人還是忍不住把思鄉之情和盤托出,拿著手巾擦著眼中的淚水,但是不知不覺間,手巾已經被淚水浸溼。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中秋佳節賞月,聯想到自己漂泊異鄉,思鄉之情更甚,吃著“小月餅”,越吃越傷心,寫下了一首短短20字的妙詩,詩中五味陳雜,人生百味都蘊含其中,讓人讀後不知是笑還是落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這首《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小餅,可見月餅在當時的叫法和如今有所不同。詩人口中咀嚼著小餅,一口下去,小餅少了一塊,正如月亮時圓時缺一樣。既然是中秋圓月,為什麼蘇軾會想到月缺的時候呢,這實際上就暗中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此時蘇軾孤身一人,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惆悵,看似寫吃小餅,實際上預示著自己的處境,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圓月,人生很不如意。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下一句的酥是指酥油,而飴是指飴糖,酥油和糖混合成小餅的陷,味道十分的甜美,甘之如飴。詩人嚐到了裡面的內陷,代表心情有所好轉,雖然在這月圓之夜隻身一人,但是能品嚐這人間美味,也算是幸福的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作者的心情又浮動了起來,細細品嚐著小餅的味道,瞬間覺得五味陳雜,人生百態好像都蘊含其中,越想越傷心,越品越難過,這不就是人生嗎?於是引出詩中的最後一句“相思淚沾巾”。果然,詩人還是忍不住把思鄉之情和盤托出,拿著手巾擦著眼中的淚水,但是不知不覺間,手巾已經被淚水浸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其實詩人這種相思之情,範圍更加的廣泛,這種相思是兒女思念父母、是妻子思念丈夫、是學生思念老師,是人生所有美好思念的集大成,代表了人類最溫情的一面,也是月亮最圓的時刻。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中秋佳節賞月,聯想到自己漂泊異鄉,思鄉之情更甚,吃著“小月餅”,越吃越傷心,寫下了一首短短20字的妙詩,詩中五味陳雜,人生百味都蘊含其中,讓人讀後不知是笑還是落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這首《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小餅,可見月餅在當時的叫法和如今有所不同。詩人口中咀嚼著小餅,一口下去,小餅少了一塊,正如月亮時圓時缺一樣。既然是中秋圓月,為什麼蘇軾會想到月缺的時候呢,這實際上就暗中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此時蘇軾孤身一人,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惆悵,看似寫吃小餅,實際上預示著自己的處境,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圓月,人生很不如意。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下一句的酥是指酥油,而飴是指飴糖,酥油和糖混合成小餅的陷,味道十分的甜美,甘之如飴。詩人嚐到了裡面的內陷,代表心情有所好轉,雖然在這月圓之夜隻身一人,但是能品嚐這人間美味,也算是幸福的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作者的心情又浮動了起來,細細品嚐著小餅的味道,瞬間覺得五味陳雜,人生百態好像都蘊含其中,越想越傷心,越品越難過,這不就是人生嗎?於是引出詩中的最後一句“相思淚沾巾”。果然,詩人還是忍不住把思鄉之情和盤托出,拿著手巾擦著眼中的淚水,但是不知不覺間,手巾已經被淚水浸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其實詩人這種相思之情,範圍更加的廣泛,這種相思是兒女思念父母、是妻子思念丈夫、是學生思念老師,是人生所有美好思念的集大成,代表了人類最溫情的一面,也是月亮最圓的時刻。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我們縱觀全詩,詩中的含義通俗易懂,但是意境卻頗為深刻,處處都流漏出作者真摯的感情和思念。蘇軾曾寫過很多中秋詩詞,那句膾炙人口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謂是家喻戶曉。雖然蘇軾祝福著普天下之人,但是自己期盼親人團聚重逢的希望,卻只能通過吃“月餅”來訴說,這其中的滋味,更是讓人淚溼衣襟。

"

中秋佳節飲酒作詩,向來都是詩人過中秋的必備程序,尤其是我國古代,有好多人藉著中秋圓月,月光如洗,抒發自己的感慨。而那些遠在他鄉的遊子,更是在中秋夜思鄉深切,本是團圓佳節,卻難以和親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一時間都化作詩中文字,看似是吟風弄月,實際是情真意切,有感而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味道甜美,形狀也象徵著團圓。其實在北宋年間,月餅這個叫法就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的月餅,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有很大的區別。那個時候的月餅其實是一種酥軟的小餅,裡面放上糖漿調勻,這種小點心被當時的人們稱作“小餅”或“月團”。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宋代大詞人蘇軾,在中秋佳節賞月,聯想到自己漂泊異鄉,思鄉之情更甚,吃著“小月餅”,越吃越傷心,寫下了一首短短20字的妙詩,詩中五味陳雜,人生百味都蘊含其中,讓人讀後不知是笑還是落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這首《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首詩一開始就說小餅,可見月餅在當時的叫法和如今有所不同。詩人口中咀嚼著小餅,一口下去,小餅少了一塊,正如月亮時圓時缺一樣。既然是中秋圓月,為什麼蘇軾會想到月缺的時候呢,這實際上就暗中表達了作者的心情,此時蘇軾孤身一人,心中自然是無比的惆悵,看似寫吃小餅,實際上預示著自己的處境,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圓月,人生很不如意。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下一句的酥是指酥油,而飴是指飴糖,酥油和糖混合成小餅的陷,味道十分的甜美,甘之如飴。詩人嚐到了裡面的內陷,代表心情有所好轉,雖然在這月圓之夜隻身一人,但是能品嚐這人間美味,也算是幸福的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作者的心情又浮動了起來,細細品嚐著小餅的味道,瞬間覺得五味陳雜,人生百態好像都蘊含其中,越想越傷心,越品越難過,這不就是人生嗎?於是引出詩中的最後一句“相思淚沾巾”。果然,詩人還是忍不住把思鄉之情和盤托出,拿著手巾擦著眼中的淚水,但是不知不覺間,手巾已經被淚水浸溼。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其實詩人這種相思之情,範圍更加的廣泛,這種相思是兒女思念父母、是妻子思念丈夫、是學生思念老師,是人生所有美好思念的集大成,代表了人類最溫情的一面,也是月亮最圓的時刻。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我們縱觀全詩,詩中的含義通俗易懂,但是意境卻頗為深刻,處處都流漏出作者真摯的感情和思念。蘇軾曾寫過很多中秋詩詞,那句膾炙人口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謂是家喻戶曉。雖然蘇軾祝福著普天下之人,但是自己期盼親人團聚重逢的希望,卻只能通過吃“月餅”來訴說,這其中的滋味,更是讓人淚溼衣襟。

大詩人中秋吃“月餅”,竟然還寫了一首詩,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通過這首詩,我們還可以看出,其實月餅的叫法早在宋朝就有了,只是和現在我們大眾認知的月餅有所差別。據考證,到了明朝時期,中秋吃月餅才逐漸在民間流傳,而且形狀和大小,都和現在的月餅有相似之處。而到了清朝,中秋吃月餅更是普及到了千家萬戶,而且製作的手法也是越來越高超,月餅中的內陷也是各式各樣,種類繁多。

  • 今日話題:你喜歡蘇軾這首《月餅》詩嗎,有關月餅的發展文化史,你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區交流。

文 | 國學大觀園

更多優質原創好文,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很多精彩內容期待您的品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