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1.

知道武亦姝很偶然。

家裡電視基本是擺設,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打開了。

恰好武亦姝和陳思婷正在主題字 “月”的飛花令環節激戰。

到第5輪,該武亦姝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持人董卿立即提示:說過了吧,這句。

武亦姝馬上道歉:不好意思。

接著口吐蓮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剛才都是五言和七言絕句,兩兩對稱。一輪一輪,氣氛異常緊張。

突然來那麼一段散文式的《詩經》大白話,且有4個“月”字輕鬆帶出。

以為她詞窮的百人團歡呼即起,評委老師們也綻放笑顏。場面鬆弛下來。

這一幕,被截成各種短視頻,時隔2年,仍被成千上萬次播放。

在這個網紅遍野,急吼吼的當下,能聽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句子,有點恍惚。

好像我們把這麼天然,這麼散淡,這麼什麼的詩句給扔掉了這麼久。忽然之間又這麼給撿了回來,有種久違的驚喜。

武亦姝說她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大家看著她,她會有點緊張。但聊到古詩詞,她又會樂在其中,非常興奮。

她認為古詩詞有很多現代人完全給不了她的感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的,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

大家認為陸游跟辛棄疾有點像,是個沉鬱頓挫的人。

但武亦姝對陸游的理解有一份16歲的孩童心性。

“風捲江湖雨暗村,…,我與狸奴不出門”,即是外面雨啊,風啊那麼大,我就在家摸貓,不出門了。

哦,原來“鐵馬秋風大散關”的硬漢陸放翁,在武亦姝眼裡還是一個喜歡擼貓的傢伙。

武亦姝不是把書讀死了的那種

問:“勒石燕然”指的是歷史上哪一位名將?選項是a衛青、b霍去病、c竇憲。

武亦姝當即表示她不知道竇憲是誰,但她清楚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勒石燕然”名號的史實。所以,她用“排除法”答對了這道題。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1.

知道武亦姝很偶然。

家裡電視基本是擺設,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打開了。

恰好武亦姝和陳思婷正在主題字 “月”的飛花令環節激戰。

到第5輪,該武亦姝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持人董卿立即提示:說過了吧,這句。

武亦姝馬上道歉:不好意思。

接著口吐蓮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剛才都是五言和七言絕句,兩兩對稱。一輪一輪,氣氛異常緊張。

突然來那麼一段散文式的《詩經》大白話,且有4個“月”字輕鬆帶出。

以為她詞窮的百人團歡呼即起,評委老師們也綻放笑顏。場面鬆弛下來。

這一幕,被截成各種短視頻,時隔2年,仍被成千上萬次播放。

在這個網紅遍野,急吼吼的當下,能聽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句子,有點恍惚。

好像我們把這麼天然,這麼散淡,這麼什麼的詩句給扔掉了這麼久。忽然之間又這麼給撿了回來,有種久違的驚喜。

武亦姝說她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大家看著她,她會有點緊張。但聊到古詩詞,她又會樂在其中,非常興奮。

她認為古詩詞有很多現代人完全給不了她的感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的,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

大家認為陸游跟辛棄疾有點像,是個沉鬱頓挫的人。

但武亦姝對陸游的理解有一份16歲的孩童心性。

“風捲江湖雨暗村,…,我與狸奴不出門”,即是外面雨啊,風啊那麼大,我就在家摸貓,不出門了。

哦,原來“鐵馬秋風大散關”的硬漢陸放翁,在武亦姝眼裡還是一個喜歡擼貓的傢伙。

武亦姝不是把書讀死了的那種

問:“勒石燕然”指的是歷史上哪一位名將?選項是a衛青、b霍去病、c竇憲。

武亦姝當即表示她不知道竇憲是誰,但她清楚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勒石燕然”名號的史實。所以,她用“排除法”答對了這道題。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2.

2017年2月,武亦姝在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中取得開播以來最高分317分,成為冠軍。

日日都是明星和網紅的五彩繽紛,出現“學問深時意氣平”的女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對於比賽,武亦姝很淡定,“既然來了就做到最好吧” ,“比賽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能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第二季第10場武亦姝和彭敏爭奪冠軍。

面對4場擂主的彭敏,一路斬關奪隘的武亦姝表示壓力很大,但她真的、真的很開心,還高興地跺跺腳。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本來兩句即可,她一氣兒把李白的《將進酒》溜溜地背完。

自帶戰神體質的她,越發勇氣十足。

逆向思維的末尾題,她抬起胳膊,用最大力,搶先摁下按鈕,奪得最後勝利。

蒙曼老師點評:“她有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但恰恰是這樣一個不膨脹,不誇張,不招搖的小姑娘,詮釋了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王立群老師也說,武亦姝能走到最後,是她的功底和心理素質二者兼善。

武亦姝贏到最後,也不笑。彎腰向對手彭敏、百人團、主持人和評委老師們90°鞠躬。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1.

知道武亦姝很偶然。

家裡電視基本是擺設,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打開了。

恰好武亦姝和陳思婷正在主題字 “月”的飛花令環節激戰。

到第5輪,該武亦姝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持人董卿立即提示:說過了吧,這句。

武亦姝馬上道歉:不好意思。

接著口吐蓮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剛才都是五言和七言絕句,兩兩對稱。一輪一輪,氣氛異常緊張。

突然來那麼一段散文式的《詩經》大白話,且有4個“月”字輕鬆帶出。

以為她詞窮的百人團歡呼即起,評委老師們也綻放笑顏。場面鬆弛下來。

這一幕,被截成各種短視頻,時隔2年,仍被成千上萬次播放。

在這個網紅遍野,急吼吼的當下,能聽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句子,有點恍惚。

好像我們把這麼天然,這麼散淡,這麼什麼的詩句給扔掉了這麼久。忽然之間又這麼給撿了回來,有種久違的驚喜。

武亦姝說她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大家看著她,她會有點緊張。但聊到古詩詞,她又會樂在其中,非常興奮。

她認為古詩詞有很多現代人完全給不了她的感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的,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

大家認為陸游跟辛棄疾有點像,是個沉鬱頓挫的人。

但武亦姝對陸游的理解有一份16歲的孩童心性。

“風捲江湖雨暗村,…,我與狸奴不出門”,即是外面雨啊,風啊那麼大,我就在家摸貓,不出門了。

哦,原來“鐵馬秋風大散關”的硬漢陸放翁,在武亦姝眼裡還是一個喜歡擼貓的傢伙。

武亦姝不是把書讀死了的那種

問:“勒石燕然”指的是歷史上哪一位名將?選項是a衛青、b霍去病、c竇憲。

武亦姝當即表示她不知道竇憲是誰,但她清楚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勒石燕然”名號的史實。所以,她用“排除法”答對了這道題。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2.

2017年2月,武亦姝在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中取得開播以來最高分317分,成為冠軍。

日日都是明星和網紅的五彩繽紛,出現“學問深時意氣平”的女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對於比賽,武亦姝很淡定,“既然來了就做到最好吧” ,“比賽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能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第二季第10場武亦姝和彭敏爭奪冠軍。

面對4場擂主的彭敏,一路斬關奪隘的武亦姝表示壓力很大,但她真的、真的很開心,還高興地跺跺腳。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本來兩句即可,她一氣兒把李白的《將進酒》溜溜地背完。

自帶戰神體質的她,越發勇氣十足。

逆向思維的末尾題,她抬起胳膊,用最大力,搶先摁下按鈕,奪得最後勝利。

蒙曼老師點評:“她有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但恰恰是這樣一個不膨脹,不誇張,不招搖的小姑娘,詮釋了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王立群老師也說,武亦姝能走到最後,是她的功底和心理素質二者兼善。

武亦姝贏到最後,也不笑。彎腰向對手彭敏、百人團、主持人和評委老師們90°鞠躬。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3.

知乎李騰飛有一段對武亦姝的評論。

“這麼貌美,得體,有文化有素養,背後肯定是一個溫馨的中產階級家庭,這樣的00後,和在快手上看到的喊著“老鐵沒毛病”的00後是不一樣的。這是兩種人,一出生便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其實,武亦姝是個平凡的女孩。

“武亦姝吧”上有網友介紹她父親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專業,工作經歷是北京市政府——上海jdls(2000年到2007年)——上海jhls(2007年到現在)。母親是小學美術老師。

武亦姝從上海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畢業後,2016年被複旦附中提前錄取。參加詩詞大會時是復旦附中高二學生。

武亦姝3、4歲就會背古詩詞。有時候會和父母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做家務。

後來長大了,她和追星女孩兒一樣,有了偶像,只不過她的偶像是陸游、蘇軾和李白。

同學們櫃子裡的書都是數理化,她除此外,還有陸游詩詞,隨身的口袋書是蘇軾詩詞。

脫下校服,換上砂洗舊紅無領衫,深藍及踝長裙,一條麻花辮搭在頸項。民國女子的樣子,這是主辦方詩詞大會給她的人設打扮吧。

屬於她自己的小動作是,有點不安的表情,眼鏡下亮亮的大眼睛,偶爾飛快地推下鏡框和咬下嘴脣。

當她報出身高180時,康震和王立群二老師笑了:算了。我們還是坐著說話顯得比較親切一些。

康震老師看她比較緊張,愛逗她。她規規矩矩站在臺上,侷促地點頭笑笑。並不積極迴應。

這種生澀的狀態,也是武亦姝很受老老少少觀眾喜歡的原因。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1.

知道武亦姝很偶然。

家裡電視基本是擺設,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打開了。

恰好武亦姝和陳思婷正在主題字 “月”的飛花令環節激戰。

到第5輪,該武亦姝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持人董卿立即提示:說過了吧,這句。

武亦姝馬上道歉:不好意思。

接著口吐蓮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剛才都是五言和七言絕句,兩兩對稱。一輪一輪,氣氛異常緊張。

突然來那麼一段散文式的《詩經》大白話,且有4個“月”字輕鬆帶出。

以為她詞窮的百人團歡呼即起,評委老師們也綻放笑顏。場面鬆弛下來。

這一幕,被截成各種短視頻,時隔2年,仍被成千上萬次播放。

在這個網紅遍野,急吼吼的當下,能聽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句子,有點恍惚。

好像我們把這麼天然,這麼散淡,這麼什麼的詩句給扔掉了這麼久。忽然之間又這麼給撿了回來,有種久違的驚喜。

武亦姝說她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大家看著她,她會有點緊張。但聊到古詩詞,她又會樂在其中,非常興奮。

她認為古詩詞有很多現代人完全給不了她的感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的,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

大家認為陸游跟辛棄疾有點像,是個沉鬱頓挫的人。

但武亦姝對陸游的理解有一份16歲的孩童心性。

“風捲江湖雨暗村,…,我與狸奴不出門”,即是外面雨啊,風啊那麼大,我就在家摸貓,不出門了。

哦,原來“鐵馬秋風大散關”的硬漢陸放翁,在武亦姝眼裡還是一個喜歡擼貓的傢伙。

武亦姝不是把書讀死了的那種

問:“勒石燕然”指的是歷史上哪一位名將?選項是a衛青、b霍去病、c竇憲。

武亦姝當即表示她不知道竇憲是誰,但她清楚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勒石燕然”名號的史實。所以,她用“排除法”答對了這道題。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2.

2017年2月,武亦姝在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中取得開播以來最高分317分,成為冠軍。

日日都是明星和網紅的五彩繽紛,出現“學問深時意氣平”的女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對於比賽,武亦姝很淡定,“既然來了就做到最好吧” ,“比賽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能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第二季第10場武亦姝和彭敏爭奪冠軍。

面對4場擂主的彭敏,一路斬關奪隘的武亦姝表示壓力很大,但她真的、真的很開心,還高興地跺跺腳。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本來兩句即可,她一氣兒把李白的《將進酒》溜溜地背完。

自帶戰神體質的她,越發勇氣十足。

逆向思維的末尾題,她抬起胳膊,用最大力,搶先摁下按鈕,奪得最後勝利。

蒙曼老師點評:“她有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但恰恰是這樣一個不膨脹,不誇張,不招搖的小姑娘,詮釋了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王立群老師也說,武亦姝能走到最後,是她的功底和心理素質二者兼善。

武亦姝贏到最後,也不笑。彎腰向對手彭敏、百人團、主持人和評委老師們90°鞠躬。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3.

知乎李騰飛有一段對武亦姝的評論。

“這麼貌美,得體,有文化有素養,背後肯定是一個溫馨的中產階級家庭,這樣的00後,和在快手上看到的喊著“老鐵沒毛病”的00後是不一樣的。這是兩種人,一出生便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其實,武亦姝是個平凡的女孩。

“武亦姝吧”上有網友介紹她父親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專業,工作經歷是北京市政府——上海jdls(2000年到2007年)——上海jhls(2007年到現在)。母親是小學美術老師。

武亦姝從上海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畢業後,2016年被複旦附中提前錄取。參加詩詞大會時是復旦附中高二學生。

武亦姝3、4歲就會背古詩詞。有時候會和父母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做家務。

後來長大了,她和追星女孩兒一樣,有了偶像,只不過她的偶像是陸游、蘇軾和李白。

同學們櫃子裡的書都是數理化,她除此外,還有陸游詩詞,隨身的口袋書是蘇軾詩詞。

脫下校服,換上砂洗舊紅無領衫,深藍及踝長裙,一條麻花辮搭在頸項。民國女子的樣子,這是主辦方詩詞大會給她的人設打扮吧。

屬於她自己的小動作是,有點不安的表情,眼鏡下亮亮的大眼睛,偶爾飛快地推下鏡框和咬下嘴脣。

當她報出身高180時,康震和王立群二老師笑了:算了。我們還是坐著說話顯得比較親切一些。

康震老師看她比較緊張,愛逗她。她規規矩矩站在臺上,侷促地點頭笑笑。並不積極迴應。

這種生澀的狀態,也是武亦姝很受老老少少觀眾喜歡的原因。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4.

武亦姝的出名,帶來了360度無死角回聲。

有人在網上炒武亦姝是“書法大家”,又有人從專業角度說明,武亦姝的硬筆書法有一定訓練基礎,但還只是剛剛入門。

書法藝術家朱中原說,在網絡背景下,武亦姝的優勢是背誦詩詞,但還沒有看到她的原創。

詩詞大會也帶來一波又一波詩詞背誦和競賽的興起。大中小學幼兒園,甚至大街上都聽得到朗朗之聲。

這種把個人熱愛詩詞的興趣,變成對眾人強制性的機械背誦和競賽,有些過了。

一種愛好,搞成競賽,又不是古人的創作接龍,怡情的成分在哪裡呢?

網上對詩詞大會第二季亞軍彭敏的議論比較尖銳。

彭敏是北大研究生,成語大會冠軍,詩詞大會第二季4屆擂主,非常牛。和武亦姝爭奪冠軍時,兩次按下按鈕卻想不起答案是什麼,可見他壓力有多大。

蒙曼老師說:少年有最大的活力和最大的爆發力。你永遠不知道少年英雄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所以,老將彭敏和後起之秀武亦姝打擂臺,多多少少會產生畏懼。

筆者過去不會打麻將(現在也不會),聽了一遍規則,就無知無畏地坐上去,勇敢出牌,十分隨意,把三位老搭子的套路全攪了。

網上議論彭敏沒輸在知識上,而輸在人品和性格上。穩的時候,穩得呆板,搶答,又連連失誤。

詩詞接龍,在 “空山新雨後”,彭敏接了 “後不見來者”。他後面的人,沒接住,黯然離場。

輿論同情離場的人,抱怨彭敏的句子沒有讓下一位順利接住。然後,就說彭敏人品不好,已經身敗名裂。

其實這些輿論不太講理。

接龍就那麼幾秒鐘,彭敏為什麼要花時間去想一個別人好接的句子?事實上也不太可能。

可彭敏也說他有備選句子,接“後不見來者”是一種策略。

幾秒鐘有備選句子?

說這個話的時候,彭敏其實是在講自己儲存深厚,就像寫稿子寫嗨了時的“離題”。

解釋過來解釋過去,以至於不能自圓其說。

其實,最好的解釋是,“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不是畫蛇添足,自己跳“坑”。

人為製造的競爭環境,容易發生扭曲的輿論。扭曲的輿論又容易促成扭曲的個性。

北大教授渠敬東老師說,“……這就是弗洛伊德講的,龐大的超我結構使得每個人在競爭中最後心靈處於一個全面壓抑的狀態。”

在壓抑下,人是脆弱的。若看不清這裡的問題,既經不起指責也經不起吹捧。會偏向逢迎,掩飾自己的真實思想。

渠老師還說,“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在於他能夠與世界和解,能夠在前輩和後代之間,擴展出連續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競爭中,“贏”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憊的身體和殘破的心靈。”

渠老師指的是教育競爭,移植到競賽,仔細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6月23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

她文科那麼好,為啥去讀理科?

武亦姝說是因為被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所吸引,“並不是一時的想法,而是長久以來的夢想。”

她一直希望“能在這樣一所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讀書的大學求學,在這裡涵養自己的品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1.

知道武亦姝很偶然。

家裡電視基本是擺設,那天不知道為什麼就打開了。

恰好武亦姝和陳思婷正在主題字 “月”的飛花令環節激戰。

到第5輪,該武亦姝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主持人董卿立即提示:說過了吧,這句。

武亦姝馬上道歉:不好意思。

接著口吐蓮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剛才都是五言和七言絕句,兩兩對稱。一輪一輪,氣氛異常緊張。

突然來那麼一段散文式的《詩經》大白話,且有4個“月”字輕鬆帶出。

以為她詞窮的百人團歡呼即起,評委老師們也綻放笑顏。場面鬆弛下來。

這一幕,被截成各種短視頻,時隔2年,仍被成千上萬次播放。

在這個網紅遍野,急吼吼的當下,能聽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句子,有點恍惚。

好像我們把這麼天然,這麼散淡,這麼什麼的詩句給扔掉了這麼久。忽然之間又這麼給撿了回來,有種久違的驚喜。

武亦姝說她不喜歡在人前說話。大家看著她,她會有點緊張。但聊到古詩詞,她又會樂在其中,非常興奮。

她認為古詩詞有很多現代人完全給不了她的感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你的,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給你吧。

大家認為陸游跟辛棄疾有點像,是個沉鬱頓挫的人。

但武亦姝對陸游的理解有一份16歲的孩童心性。

“風捲江湖雨暗村,…,我與狸奴不出門”,即是外面雨啊,風啊那麼大,我就在家摸貓,不出門了。

哦,原來“鐵馬秋風大散關”的硬漢陸放翁,在武亦姝眼裡還是一個喜歡擼貓的傢伙。

武亦姝不是把書讀死了的那種

問:“勒石燕然”指的是歷史上哪一位名將?選項是a衛青、b霍去病、c竇憲。

武亦姝當即表示她不知道竇憲是誰,但她清楚衛青和霍去病沒有“勒石燕然”名號的史實。所以,她用“排除法”答對了這道題。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2.

2017年2月,武亦姝在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中取得開播以來最高分317分,成為冠軍。

日日都是明星和網紅的五彩繽紛,出現“學問深時意氣平”的女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對於比賽,武亦姝很淡定,“既然來了就做到最好吧” ,“比賽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只要能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第二季第10場武亦姝和彭敏爭奪冠軍。

面對4場擂主的彭敏,一路斬關奪隘的武亦姝表示壓力很大,但她真的、真的很開心,還高興地跺跺腳。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本來兩句即可,她一氣兒把李白的《將進酒》溜溜地背完。

自帶戰神體質的她,越發勇氣十足。

逆向思維的末尾題,她抬起胳膊,用最大力,搶先摁下按鈕,奪得最後勝利。

蒙曼老師點評:“她有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但恰恰是這樣一個不膨脹,不誇張,不招搖的小姑娘,詮釋了什麼叫做以柔克剛。”

王立群老師也說,武亦姝能走到最後,是她的功底和心理素質二者兼善。

武亦姝贏到最後,也不笑。彎腰向對手彭敏、百人團、主持人和評委老師們90°鞠躬。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3.

知乎李騰飛有一段對武亦姝的評論。

“這麼貌美,得體,有文化有素養,背後肯定是一個溫馨的中產階級家庭,這樣的00後,和在快手上看到的喊著“老鐵沒毛病”的00後是不一樣的。這是兩種人,一出生便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其實,武亦姝是個平凡的女孩。

“武亦姝吧”上有網友介紹她父親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專業,工作經歷是北京市政府——上海jdls(2000年到2007年)——上海jhls(2007年到現在)。母親是小學美術老師。

武亦姝從上海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畢業後,2016年被複旦附中提前錄取。參加詩詞大會時是復旦附中高二學生。

武亦姝3、4歲就會背古詩詞。有時候會和父母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做家務。

後來長大了,她和追星女孩兒一樣,有了偶像,只不過她的偶像是陸游、蘇軾和李白。

同學們櫃子裡的書都是數理化,她除此外,還有陸游詩詞,隨身的口袋書是蘇軾詩詞。

脫下校服,換上砂洗舊紅無領衫,深藍及踝長裙,一條麻花辮搭在頸項。民國女子的樣子,這是主辦方詩詞大會給她的人設打扮吧。

屬於她自己的小動作是,有點不安的表情,眼鏡下亮亮的大眼睛,偶爾飛快地推下鏡框和咬下嘴脣。

當她報出身高180時,康震和王立群二老師笑了:算了。我們還是坐著說話顯得比較親切一些。

康震老師看她比較緊張,愛逗她。她規規矩矩站在臺上,侷促地點頭笑笑。並不積極迴應。

這種生澀的狀態,也是武亦姝很受老老少少觀眾喜歡的原因。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4.

武亦姝的出名,帶來了360度無死角回聲。

有人在網上炒武亦姝是“書法大家”,又有人從專業角度說明,武亦姝的硬筆書法有一定訓練基礎,但還只是剛剛入門。

書法藝術家朱中原說,在網絡背景下,武亦姝的優勢是背誦詩詞,但還沒有看到她的原創。

詩詞大會也帶來一波又一波詩詞背誦和競賽的興起。大中小學幼兒園,甚至大街上都聽得到朗朗之聲。

這種把個人熱愛詩詞的興趣,變成對眾人強制性的機械背誦和競賽,有些過了。

一種愛好,搞成競賽,又不是古人的創作接龍,怡情的成分在哪裡呢?

網上對詩詞大會第二季亞軍彭敏的議論比較尖銳。

彭敏是北大研究生,成語大會冠軍,詩詞大會第二季4屆擂主,非常牛。和武亦姝爭奪冠軍時,兩次按下按鈕卻想不起答案是什麼,可見他壓力有多大。

蒙曼老師說:少年有最大的活力和最大的爆發力。你永遠不知道少年英雄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所以,老將彭敏和後起之秀武亦姝打擂臺,多多少少會產生畏懼。

筆者過去不會打麻將(現在也不會),聽了一遍規則,就無知無畏地坐上去,勇敢出牌,十分隨意,把三位老搭子的套路全攪了。

網上議論彭敏沒輸在知識上,而輸在人品和性格上。穩的時候,穩得呆板,搶答,又連連失誤。

詩詞接龍,在 “空山新雨後”,彭敏接了 “後不見來者”。他後面的人,沒接住,黯然離場。

輿論同情離場的人,抱怨彭敏的句子沒有讓下一位順利接住。然後,就說彭敏人品不好,已經身敗名裂。

其實這些輿論不太講理。

接龍就那麼幾秒鐘,彭敏為什麼要花時間去想一個別人好接的句子?事實上也不太可能。

可彭敏也說他有備選句子,接“後不見來者”是一種策略。

幾秒鐘有備選句子?

說這個話的時候,彭敏其實是在講自己儲存深厚,就像寫稿子寫嗨了時的“離題”。

解釋過來解釋過去,以至於不能自圓其說。

其實,最好的解釋是,“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不是畫蛇添足,自己跳“坑”。

人為製造的競爭環境,容易發生扭曲的輿論。扭曲的輿論又容易促成扭曲的個性。

北大教授渠敬東老師說,“……這就是弗洛伊德講的,龐大的超我結構使得每個人在競爭中最後心靈處於一個全面壓抑的狀態。”

在壓抑下,人是脆弱的。若看不清這裡的問題,既經不起指責也經不起吹捧。會偏向逢迎,掩飾自己的真實思想。

渠老師還說,“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在於他能夠與世界和解,能夠在前輩和後代之間,擴展出連續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競爭中,“贏”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憊的身體和殘破的心靈。”

渠老師指的是教育競爭,移植到競賽,仔細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20天過去,這事兒成了舊聞,但還是想寫寫

5.

難能可貴的是,武亦姝拿到冠軍以後,馬上回歸學校,照常上課。

她和父母拒絕一切公開邀請活動,也不接受採訪。

由於她180的身高,一些經紀公司來找她,希望她能成為一名模特。被她毫不猶豫拒絕。

無論臺上臺下,她都保持在校學生的狀態。

筆者在網上翻到武亦姝的一張“墨寶”。摘錄自東漢葛玄的《清淨經》的一句話:“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一個16歲的孩子,已然有了定力。

保持著單純樸素的內心世界,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

這一方面是父母對她的提醒,另一方面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現代教育的浸潤。

時間很快,武亦姝要去清華了。

她為復旦附中2019畢業歌寫了一首歌詞《紅牆邊》,滿是《詩經》的白描。

時光今晨忽然悄悄來叩我門,

說將要啟航,

一切可都收拾妥當,我慌忙起身,

細打點行裝,一共恰好三年長。

走到寢室門口,一摸忘帶了鑰匙。

……

呵呵。

學霸也這麼不長記性,也一定被爸媽經常罵。

6.

武亦姝說,“無論是追逐人生理想,還是過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嚴謹求實,行勝於言,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品質,也是我一生要踐行的準則。”

這樣的人生準則也是值得每一個人踐行的。

看見一道清流。

很慶幸。

The end

圖片源自網絡,謝謝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