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百年深圳歷史(21張)

,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23]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24]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25]

1

"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百年深圳歷史(21張)

,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23]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24]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25]

1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歷史見證—客家圍屋(13張)

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24] 。深圳設龍崗、葵湧、龍華、羅湖、南頭、鬆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24] 。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26]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27]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27]

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

"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百年深圳歷史(21張)

,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23]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24]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25]

1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歷史見證—客家圍屋(13張)

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24] 。深圳設龍崗、葵湧、龍華、羅湖、南頭、鬆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24] 。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26]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27]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27]

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蓮花山公園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27]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24]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併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8]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准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27]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範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3]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百年深圳歷史(21張)

,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23]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24]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25]

1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歷史見證—客家圍屋(13張)

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24] 。深圳設龍崗、葵湧、龍華、羅湖、南頭、鬆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24] 。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26]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27]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27]

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蓮花山公園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27]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24]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併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8]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准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27]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範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3]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深南大道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29]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30]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啟動。 [31]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32]

2017年11月,深圳市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33]

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34]

2018年2月,國務院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35]

2018年5月,國務院批覆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36]

201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 [37]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6]

"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 [22]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後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百年深圳歷史(21張)

,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23]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24]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特區。 [25]

1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歷史見證—客家圍屋(13張)

97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24] 。深圳設龍崗、葵湧、龍華、羅湖、南頭、鬆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24] 。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26]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27]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27]

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蓮花山公園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27]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24]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併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8]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准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27]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範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3]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深南大道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29]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30]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啟動。 [31]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32]

2017年11月,深圳市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33]

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34]

2018年2月,國務院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35]

2018年5月,國務院批覆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36]

201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 [37]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6]

中國最年輕的國際城市:深圳

深圳天際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