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

"
"
聚焦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

編者按:乘著改革開放春風蓬勃發展的深圳,歷來有先行先試的品格與基因。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佈,深圳再一次迎來歷史性時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意味著什麼,怎樣以創新驅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為著力點,切實建設好先行示範區?光明智庫邀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進行深入解析。

文/郭萬達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研究員

01、粵港澳大灣區給深圳帶來全局性機遇

《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強調,深圳在建設先行示範區時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在您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深圳帶來了哪些新機遇?深圳應如何用好這些機遇?

郭萬達:機遇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科技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目標是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圳要在源頭創新上加大力度,不僅建設產業創新中心,還要建設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體制機制創新。大灣區建設,關鍵是要打破行政阻隔,使人員、資本、貨物、數據等創新要素實現跨區、跨境便捷流動。這就需要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內地與港澳在規則、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對接;

深港合作。深港不僅要實現基礎設施的“硬聯通”,還要實現標準、規則的“軟聯通”。要加快深港合作平臺建設,特別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口岸經濟帶建設,為香港提供發展新空間,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02、發展創新型經濟是根本之道

深圳要成為建設大灣區的核心引擎,應在哪些方面更好發力?

郭萬達:首先,加強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先進製造業水平,築牢實體經濟發展之基,應對高成本、高房價挑戰。深圳土地資源短缺,高地價、高房價、高租金問題突出,再加上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綜合成本上升,擠壓了製造業的發展空間。要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其次,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應對核心技術缺乏、源頭創新不足的挑戰。共同構建開放協同的區域創新體系。

最後,要大力度吸引創新人才,成為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區、國際人才的逐夢地,應對日趨激烈的全球人才競爭挑戰。

03、將深港合作推向以灣區經濟為載體、共同參與國際中高端競爭的新階段

深港兩地在哪些領域有合作潛力?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範例,對於香港的穩定和發展有何意義?

郭萬達: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範例,對於香港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有利於拓展香港發展的新空間,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空間小、成本高、房價高,年輕人缺乏流動性,深港合作可以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多機會、更寬舞臺,讓企業發展有更好的產業配套,投資有更高的回報。

有利於香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創新科技。深圳有眾多高質量科技創新企業,又有很好的製造業配套。香港要發展創新科技離不開深圳,要把香港的研發、香港的軟件和深圳的製造、深圳的硬件結合起來,香港研發、深圳轉化,支持香港調整產業結構。

有利於香港鞏固傳統優勢。比如,通過深港跨境金融合作能夠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樞紐,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通過和深圳的合作,香港企業可以在“一帶一路”上開拓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的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

04、期待深圳在現代化征程中交出優異答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而深圳則肩負著“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範例”的重要使命。這對於深圳的城市治理與發展提出了哪些要求?這一“城市範例”應該是怎樣的一幅圖景?

郭萬達: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城市範例的重要使命,對深圳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發展模式上,深圳要更堅定地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建設以創新為支撐的經濟體系,繼續探索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動力的發展模式;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要加大對黑臭水體的治理,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加強對海洋和紅樹林的保護,建設海綿城市和花園城市;在城市治理現代化、精細化管理方面,作為移民城市的深圳,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人口仍處在淨流入的階段,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務上加大投入力度,構築更加安全、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城市管理系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