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雖然與《深夜食堂》的場景不同,但故事在本質上卻並沒有很大差別,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介,讓人敞開心扉,剖開生活背後的艱辛,找回本心,重新感受到暖意。並且與《深夜食堂》一樣,故事都著重在對邊緣人群的描寫。

《調酒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3分,在日本也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名日劇2011年放映後,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為什麼《深夜食堂》和《調酒師》在日本都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通過敏銳細緻的體察,將日本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地勾勒出來,很好地將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透過酸甜苦辣的生活現實找到能溫暖人心的部分。反觀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似乎只是學到了“形”,還沒學到“神”。

影片中按照日版《深夜食堂》的模式主要講述了四個故事:一直作為陪練的拳擊手開源和當護士的單親媽媽明月之間的故事;因為胖而不自信的調香師小美和她暗戀的學長泰哥之間的故事;身患絕症還執著追夢的歌手小雪和音樂人阿信之間的故事;一心想成為明星的直播博主思思和她開出租車的男友唐宋之間的故事。但故事在電影中呈現給人的感覺卻像是類型片的大雜燴。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雖然與《深夜食堂》的場景不同,但故事在本質上卻並沒有很大差別,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介,讓人敞開心扉,剖開生活背後的艱辛,找回本心,重新感受到暖意。並且與《深夜食堂》一樣,故事都著重在對邊緣人群的描寫。

《調酒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3分,在日本也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名日劇2011年放映後,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為什麼《深夜食堂》和《調酒師》在日本都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通過敏銳細緻的體察,將日本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地勾勒出來,很好地將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透過酸甜苦辣的生活現實找到能溫暖人心的部分。反觀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似乎只是學到了“形”,還沒學到“神”。

影片中按照日版《深夜食堂》的模式主要講述了四個故事:一直作為陪練的拳擊手開源和當護士的單親媽媽明月之間的故事;因為胖而不自信的調香師小美和她暗戀的學長泰哥之間的故事;身患絕症還執著追夢的歌手小雪和音樂人阿信之間的故事;一心想成為明星的直播博主思思和她開出租車的男友唐宋之間的故事。但故事在電影中呈現給人的感覺卻像是類型片的大雜燴。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曾經因為一盤辣炒蜆子,救了開源和媽媽蓮嬸的命,於是他們經常去深夜食堂吃這道菜,並在那裡遇到了帶孩子一起過來的單親媽媽明月,明月對開源怦然心動,蓮嬸想給兒子當紅娘,冒充兒子用微信和明月聊天,最後兩人竟然真的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雖然與《深夜食堂》的場景不同,但故事在本質上卻並沒有很大差別,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介,讓人敞開心扉,剖開生活背後的艱辛,找回本心,重新感受到暖意。並且與《深夜食堂》一樣,故事都著重在對邊緣人群的描寫。

《調酒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3分,在日本也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名日劇2011年放映後,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為什麼《深夜食堂》和《調酒師》在日本都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通過敏銳細緻的體察,將日本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地勾勒出來,很好地將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透過酸甜苦辣的生活現實找到能溫暖人心的部分。反觀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似乎只是學到了“形”,還沒學到“神”。

影片中按照日版《深夜食堂》的模式主要講述了四個故事:一直作為陪練的拳擊手開源和當護士的單親媽媽明月之間的故事;因為胖而不自信的調香師小美和她暗戀的學長泰哥之間的故事;身患絕症還執著追夢的歌手小雪和音樂人阿信之間的故事;一心想成為明星的直播博主思思和她開出租車的男友唐宋之間的故事。但故事在電影中呈現給人的感覺卻像是類型片的大雜燴。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曾經因為一盤辣炒蜆子,救了開源和媽媽蓮嬸的命,於是他們經常去深夜食堂吃這道菜,並在那裡遇到了帶孩子一起過來的單親媽媽明月,明月對開源怦然心動,蓮嬸想給兒子當紅娘,冒充兒子用微信和明月聊天,最後兩人竟然真的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身材胖胖的小美讀書的時候暗戀上了校草級的學長泰哥,但因為自卑,不敢表白。沒想到,上班後,學長突然有一天成了她的領導,重逢後,她瘋狂健身想要瘦下來。沒想到泰哥告訴小美,雖然以前他身邊有很多女生,但當時最喜歡的其實是胖胖的小美……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雖然與《深夜食堂》的場景不同,但故事在本質上卻並沒有很大差別,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介,讓人敞開心扉,剖開生活背後的艱辛,找回本心,重新感受到暖意。並且與《深夜食堂》一樣,故事都著重在對邊緣人群的描寫。

《調酒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3分,在日本也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名日劇2011年放映後,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為什麼《深夜食堂》和《調酒師》在日本都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通過敏銳細緻的體察,將日本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地勾勒出來,很好地將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透過酸甜苦辣的生活現實找到能溫暖人心的部分。反觀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似乎只是學到了“形”,還沒學到“神”。

影片中按照日版《深夜食堂》的模式主要講述了四個故事:一直作為陪練的拳擊手開源和當護士的單親媽媽明月之間的故事;因為胖而不自信的調香師小美和她暗戀的學長泰哥之間的故事;身患絕症還執著追夢的歌手小雪和音樂人阿信之間的故事;一心想成為明星的直播博主思思和她開出租車的男友唐宋之間的故事。但故事在電影中呈現給人的感覺卻像是類型片的大雜燴。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曾經因為一盤辣炒蜆子,救了開源和媽媽蓮嬸的命,於是他們經常去深夜食堂吃這道菜,並在那裡遇到了帶孩子一起過來的單親媽媽明月,明月對開源怦然心動,蓮嬸想給兒子當紅娘,冒充兒子用微信和明月聊天,最後兩人竟然真的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身材胖胖的小美讀書的時候暗戀上了校草級的學長泰哥,但因為自卑,不敢表白。沒想到,上班後,學長突然有一天成了她的領導,重逢後,她瘋狂健身想要瘦下來。沒想到泰哥告訴小美,雖然以前他身邊有很多女生,但當時最喜歡的其實是胖胖的小美……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流浪歌手小雪在深夜食堂遇見了有才的作曲人阿信。兩人因音樂結緣,心心相惜,迅速陷入愛情。後來小雪終於實現了出專輯當歌手的夢想,但在出了第一張專輯後不久就因絕症離開了人世……


"

最近,梁家輝版《深夜食堂》電影終於上映了。

說“終於”倒並不是因為有多期待,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備案立項,2017年就開機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卻隔了兩年後才正式上映,時間跨度可以說是挺大的。

提起《深夜食堂》的翻拍就很容易聯想到2017年黃磊版的《深夜食堂》電視劇,這部至今在豆瓣上超過10萬人評價,卻仍以2.8分墊底的劇集,不僅讓黃磊人設崩塌、備受網友吐槽,也讓觀眾對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不抱什麼希望了。

或許是為了避開電視劇版的輿論風波,電影版《深夜食堂》才遲遲沒有定檔。然而這次終於重整旗鼓在影院上映,卻依然難逃“撲街”的命運。

從貓眼專業統計的數據來看,影片首日票房936.3萬元,上映7天以來,累計票房2358.5萬元,票房成績並不樂觀,貓眼預測總票房僅為2694.2萬元。也就是說除了首周能靠著新鮮勁吸引到一些觀眾之外,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片慘淡。而且目前該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5.3分,在口碑上也沒能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黃磊版的《深夜食堂》因為廣告植入太多、演員演技太尬、劇設照搬日版等原因淪為爛片,那麼梁家輝版的又為什麼會走入相似的境地呢?

有著“千面影帝”之稱的梁家輝,在該片中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影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彙集了包括魏晨、鄭欣宜、金世佳、金燕玲等知名演員,另外鄧超也參與特別出演,更有楊祐寧、彭于晏、劉濤、陳建州、蔣雯麗的友情加盟,可以說是華麗而強大了。

和日本版的《深夜食堂》相比,影片為了更有中國本土的生活氣息,在一些方面也做了調整。比如,劇組將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極具市井氣的上海弄堂,還為此專門在弄堂裡搭建了一家店;而店內提供的小餛飩、炒蜆子、香蔥蛋餅、糖藕等也都是中國日常的小吃……

影片中的音樂也是用心打造,不僅邀請了極具人氣的實力歌手田馥甄演唱主題曲,同時還邀請了因《聲入人心》而被觀眾熟知的,音樂劇唱將阿雲嘎和鄭雲龍演唱片尾曲。

可是即便看起來誠意滿滿,卻還是無法讓觀眾買單,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最初是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講述的是在一家深夜“飯屋”中各色食客的生活百態,故事療愈而溫暖,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人氣。被改編成日劇後,由小林薰主演,從2009年至2014年共播出了三季電視劇,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2015年和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深夜食堂電影版》也收穫了不少好評。

這樣一部口碑爆棚的日劇,放到國內來演卻頻頻受挫,讓人不禁要問,《深夜食堂》的IP是有什麼魔咒嗎?事實上,韓國也曾翻拍過這一電視劇,豆瓣評分6.9分,同樣不冷不熱。這樣看來《深夜食堂》也許真的只適合“開”在日本。

究其原因,可能並不單單是翻拍過程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飲食文化、社會關係乃至精神層面,都與我們有著不小的差異。

就拿居酒屋來說吧,說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的居酒屋文化,居酒屋可以說是日本社會的小小縮影,有著濃濃的日本特色。居酒屋(いざかや)翻譯成中文是小酒館、酒鋪的意思,其實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飯館、大排檔。

在日本,相當接地氣的居酒屋是很受本地人喜愛的。溫暖的燈光、陶質的碗碟、原木的吧檯,老闆隔著吧檯和客人談笑風生,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在城市裡奔波的人感到放鬆,盡情享受食物和酒帶來的慰藉。

但日本的居酒屋也具有讓人費解的雙重屬性:既是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孤獨的地方。有人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在裡面推杯換盞、侃侃而談;卻也有人孤身前來,心事重重。在居酒屋裡你彷彿能看盡百態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深夜食堂》會選擇居酒屋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這就是日本人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而原著中想要展現的,更多的也是深夜居酒屋中孤獨落寞的那一群人。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深夜食堂日本電影版劇照)


可是,在中國,充滿異國風情的居酒屋卻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小資情調”,與日常生活還是隔了一層的。因此,雖然梁家輝導演在影片中已經做了一些改編,考慮到了要本土化,但日式裝修風格的店鋪和他在劇中的服飾扮相,還是一下拉遠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日本人常常會講究很嚴格的距離感,而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哪怕是吃宵夜,也愛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啤酒、串串、燒烤攤、大排檔才是大眾的選擇;各色的攤子也往往扎推,聚攏人氣,自然而然形成小吃一條街。在這種環境下,《深夜食堂》裡和老闆談人生故事的情況怕是很少遇到,更常見的反而是和朋友吐槽傾訴時,被旁邊的人順耳聽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一串》裡的熱鬧喧囂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而電影裡的《深夜食堂》看起來依舊更像是中國人在演日本人的故事。

拋開日本人和中國人宵夜在哪吃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深夜食堂》原著想表達的精髓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的一部動漫劇集《調酒師》,2006年在日本上映,只有11集,每一集也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主角佐佐倉溜是一名優秀的調酒師,供職於東京銀座一間名叫“伊甸園”的高級酒吧。因其出眾的調酒技術,顧客送給了他一個“神之酒杯”的雅號。各式各樣的客人來到這間酒吧,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講述著各自的過往。佐佐倉溜憑著自己技巧與真誠之心,為他們調出了屬於各自的人生之酒。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雖然與《深夜食堂》的場景不同,但故事在本質上卻並沒有很大差別,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媒介,讓人敞開心扉,剖開生活背後的艱辛,找回本心,重新感受到暖意。並且與《深夜食堂》一樣,故事都著重在對邊緣人群的描寫。

《調酒師》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3分,在日本也受到觀眾的喜愛,同名日劇2011年放映後,也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為什麼《深夜食堂》和《調酒師》在日本都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通過敏銳細緻的體察,將日本的社會現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地勾勒出來,很好地將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來,並且能夠透過酸甜苦辣的生活現實找到能溫暖人心的部分。反觀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似乎只是學到了“形”,還沒學到“神”。

影片中按照日版《深夜食堂》的模式主要講述了四個故事:一直作為陪練的拳擊手開源和當護士的單親媽媽明月之間的故事;因為胖而不自信的調香師小美和她暗戀的學長泰哥之間的故事;身患絕症還執著追夢的歌手小雪和音樂人阿信之間的故事;一心想成為明星的直播博主思思和她開出租車的男友唐宋之間的故事。但故事在電影中呈現給人的感覺卻像是類型片的大雜燴。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曾經因為一盤辣炒蜆子,救了開源和媽媽蓮嬸的命,於是他們經常去深夜食堂吃這道菜,並在那裡遇到了帶孩子一起過來的單親媽媽明月,明月對開源怦然心動,蓮嬸想給兒子當紅娘,冒充兒子用微信和明月聊天,最後兩人竟然真的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身材胖胖的小美讀書的時候暗戀上了校草級的學長泰哥,但因為自卑,不敢表白。沒想到,上班後,學長突然有一天成了她的領導,重逢後,她瘋狂健身想要瘦下來。沒想到泰哥告訴小美,雖然以前他身邊有很多女生,但當時最喜歡的其實是胖胖的小美……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流浪歌手小雪在深夜食堂遇見了有才的作曲人阿信。兩人因音樂結緣,心心相惜,迅速陷入愛情。後來小雪終於實現了出專輯當歌手的夢想,但在出了第一張專輯後不久就因絕症離開了人世……


為什麼中國版《深夜食堂》必死?


出租車司機唐宋和女友思思一同從老家來到上海打拼,卻沒有住在一起,而是每次都要靠吃飯才能見面。女友一心想成為明星,並且為了明星夢拒絕了男友的求婚,去國外做了練習生。兩年後回國,又被唐宋感動,兩人在食堂老闆的開導下重新走到了一起……

雖然也許是受限於電影時長的關係,沒有辦法像電視劇那樣將每個故事好好展開,但電影裡的四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套用了日版中的故事內容,並且給人很模式化的感覺。故事離普通觀眾的生活並不貼近,也沒有展現出社會焦點,難以引起情感的共鳴。

中國其實並不缺少都市夜歸人,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凌晨四點的北京》《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等刷屏文章都曾展示了夜晚都市人的真實面孔。中國的美食紀錄片也同樣有不少成功的範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從《人生一串》到《早餐中國》。

但將兩者結合的“《深夜食堂》模式”,卻反而把觀眾從我們原有的歷史和文化中抽離了出來,也許我們的故事並不適合用日式的模板來講述,而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拋開形式的桎梏,挖掘現象背後的情感需求,展現真正具有中國風味的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