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文 | 水清 · 主播 | 沙漠之狐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失敗的婚姻,莫過於捱得太近。

愛情再美,一旦進入圍城,就容易沒了距離和界線。兩個人像關在房間裡的困獸,互相撕咬,又無力走出困境。

人類所有的美感,大多都來源於陌生感。

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故事告訴我們: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1928年,張家有女初長成,18歲的張兆和“額頭飽滿,鼻樑高挺,秀髮齊耳,下巴稍尖,輪廓分明,清麗脫俗……”

據說她一天就會收到幾十封情書,追求她的男孩們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張兆和把這些情書的寄件人編為青蛙1號,青蛙2號……

沈從文老師瘋狂地愛上了這位“校花”學生,別無所長的才子用他最鋒利的武器——文字,開始了艱難的進攻。

毫無意外,沈從文被編為“青蛙13號”。

這位13號“青蛙”先生有一股湖南人的勇勁,也有鳳凰人的柔情。他越挫越勇,情書一封接一封。

然而,接連不斷的情書,讓一心向學的張兆和煩不勝煩。

胡適打算做個月老,在張兆和麵前,一面誇沈從文是個難得的天才,一面說同是安徽人,他願意出面向張家說媒。可是張兆和並不買這位校長的帳。

胡適急了:“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

兆和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後來,沈從文去了青島大學教書,依舊矢志不渝地給張兆和寫著情書,幾百封情書,鋪滿了從青島到蘇州的路。

張兆和的心漸漸開了一絲縫隙。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1932年夏天,沈從文不堪相思之苦,從青島跑到了蘇州。

此番蘇州之行,沈從文也是煞費苦心,他賣掉一本書的版權,給張兆和買了價值不菲的禮物:一對長嘴鳥造型的書夾,託巴金買的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人的精裝本英譯俄國小說。

張兆和開始慢慢接受沈從文。

二姐張允和很喜歡撮媒,她答應幫沈從文成全好事。張家其實對於沈從文這樣的文化人還是很接受的,事情進行地很順利。

張允和開開心心地電報沈從文,只發了一個字:“允”!沈從文自然能懂。張兆和怕不保險,又去了一條:“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據說,這是中國第一封白話文電報,是沈從文用幾百封情書換來的。

1933年9月9日,兩人在北京中央公園宣佈結婚。婚禮並不隆重,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家用電器也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個性距離,是婚姻的調味品

愛情,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婚姻,是兩種個性的相互磨合。

在個性方面保持距離,恰恰是婚姻的調味品。

沈從文和張兆和原本就是不同類型的人,一個出身於湘西鄉下,一個出生於合肥名門,性格、氣質、愛好都迥異。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因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導致的磨合期。

從愛好上來說,沈從文喜歡聽家鄉的儺戲,在張兆和聽來這咿咿呀呀的野調根本不入耳,她愛聽的是優雅的崑曲。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一類的東西,張兆和為家裡的三鬥米著想,對他這個費錢的愛好頗有些氣惱,說他是“打腫了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不過也難怪張兆和氣惱,沈從文在實際生活中藝術氣質太濃,他有時候會當掉張兆和的一些首飾,或者貼補家用,或者買古董。

有一次,他當了張兆和的玉戒指,竟然把當票忘在衣服口袋裡,給洗掉了。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他還愛結交朋友,有時會做一些自己都拮据但仍舊會仗義疏財幫助朋友的事。對於錢財,他確實有些大大咧咧。

這樣的事情一多,作為家庭主婦的兆和難免要氣惱,說話便口不擇言。婚姻中的所有矛盾、齟齬皆源於此,大作家也未能免俗,誰讓我們都是吃五穀雜糧的肉體凡胎呢?

然而,兩個人沒有調整好個性距離而導致的心理落差,難免讓沈從文失望,讓張兆和沮喪。

心理學上有一個“刺蝟法則”,主要指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是一種倒U型關係。過遠或過近的距離都會使人產生排斥或疏離,處於中等程度的距離最能令人產生心理的吸引效應。

如果兩隻刺蝟為了取暖,向彼此緊靠,難免會被刺扎得鮮血淋漓。夫妻一方會越來越失望,另一方也會越來越抱怨,從而使得婚姻陷入僵局。

最好的婚姻關係便是,雙方保持既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同時也尊重對方的人格、個性和隱私,彼此都能擁有心理空間和自由。

由此產生的不同,才能讓婚姻像水一樣流動,給生活增添豐富又無窮的趣味。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空間距離,是婚姻的保鮮劑

人性總是這樣,在婚姻生活中日日相對,你見過他清早起床後的邋遢,他見過你的不修邊幅,日子久了,在對方眼中的吸引力便會不知不覺降低。

此時,適當的空間距離,能使得彼此的新鮮感不會喪失殆盡。

新婚後四個月,因為母親的病,沈從文回了一趟湘西老家,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別的傷感盡訴於兩地書信。在信裡,他們兩人的愛情保持著童話般的浪漫和熾熱。

在信裡,張兆和嬌憨地稱他為二哥:

“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回信安慰她:

“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有上萬句話,有無數的字眼,一大堆的微笑,一大堆的吻,皆為你而儲蓄在心上。”

這些情書,都是一代經典。後來,沈從文把這些濃情蜜意都化成了有名的《湘行散記》。

多年婚姻之後,沈從文和張兆和也曾出現過危機。但兩人很巧妙地利用空間距離化解開了。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1937年,抗戰爆發。沈從文一路南逃,最後來到西南聯大教書,途中斷斷續續寫下《飄零書簡》。這次,張兆和依舊沒有跟隨他。

沈一直在信中催促張南下,但張以孩子太小需要照顧和沈的作品太多不方便帶走為由,堅持留在北京。

沈從文的信件很密,張兆和躲在密密麻麻的信紙後面,在這位天才作家的文字中玩味品咂,獨享著這份用距離維持著的浪漫和微妙距離帶來的一絲甜美。

1938年底,張兆和帶著兩個兒子來到了昆明,但她依然不與沈從文住在一起。母子仨住在呈貢,沈從文呢,每逢週末便“小火車拖著晃一個鐘頭,再跨上一匹秀氣的雲南小馬顛十里,才到呈貢縣南門。”

婚姻不是合二為一,即便再親密,夫妻也依然是作為個體生命而存在的,也依舊保有各自的工作和朋友圈。

適當時候,製造點空間距離,能讓自己更豐富,也能在對方眼中增添神祕感和吸引力。

這點空間距離,恰恰是婚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鮮劑。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精神距離,是婚姻的氧化劑

婚姻中有一種常見的誤區,一方失去了精神獨立,或者讓對方失去精神獨立,只為了牢牢控制住對方。

就像一隻極度渴望溫暖的刺蝟,拔光了身上所有的刺,只為了靠近對方,結果卻往往容易被對方的刺扎傷。

好的婚姻,從來都是兩個精神強大者的風花雪月,而不是弱者之間的抱團沉淪。

只有彼此保持精神方面的距離,既能保持自我,又能相互包容,才會有日新月異的婚姻。

一個天才的產生極是難得,在民國時期的天才燦若星辰,有的快速凋零如流星,有的開始閃耀終至於黯淡,有的長明不敗。

天才,也是凡人,常人經歷的生離死別一樣也不會少。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去世。

張兆和開始整理沈從文的信件和文字,編成《從文家書》。

暮年時分,隔著書信和文字,想著這個從此以後不會再給她寫信的男人,她的柔情慢慢復甦。

二姐張允和在《從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裡記錄有這樣的一幕:

1969年,沈下放前,站在亂糟糟的房間裡,“從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對我說:‘這是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


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接著就吸溜吸溜地哭起來,快七十歲的老頭兒哭得像個小孩子又傷心又快樂。”

沈從文和張兆和這段情感,因為隔著距離,便帶著永不磨滅的光輝。

因為隔著距離,她永遠是他的女神,是他的精神寄託,是他的人生信仰,是一直隔著距離遠遠仰望的。

他筆下的很多人物都是張兆和般的黑皮膚女孩:《邊城》裡的翠翠、《長河》裡的夭夭、《三三》裡的三三……

可以這麼說,沒有張兆和,就沒有《邊城》,沒有《湘行散記》,沒有《從文家書》……

越是親密的感情,越是需要距離。

婚姻最好的距離便是:最近的時候,眼中有你;最遠的時候,心中有你。

願你一生能心甘情願地住在圍城裡,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和名人故事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那年夏天,陽光正好》《Tokyo Love Theme》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作者-

水清,多家平臺簽約作者,擅長有溫度有深度地書寫民國往事和《紅樓》舊夢。有一本民國類的書即將出版。

-主播-

沙漠之狐,十點讀書籤約主播,愛配音的小透明。用聲音傳遞情感,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問心無愧。新浪微博:@狐狸愛CUC,微信公眾號:聲夜報社。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沈從文張兆和:好的婚姻,需要距離

戳這裡,免費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