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設計 小戶型 二手房 李秀玲設計師 2019-08-11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8、非方正的塔樓

這種戶型一般不會出現在住宅區,多是公寓樓。雖然從外立面看還不錯,但是,裡面的戶型格局幾乎全是尖角的爛戶型標配。基本免不了暗廚暗衛,即使外在再好看,暗廚暗衛也是很難忍的。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8、非方正的塔樓

這種戶型一般不會出現在住宅區,多是公寓樓。雖然從外立面看還不錯,但是,裡面的戶型格局幾乎全是尖角的爛戶型標配。基本免不了暗廚暗衛,即使外在再好看,暗廚暗衛也是很難忍的。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9、物業決定生活質量

別以為物業只是為了收錢而收錢,負責任的物業是能關係到生活質量的。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寧要富人區的小戶型,也不要沒有物業管理的大戶型。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8、非方正的塔樓

這種戶型一般不會出現在住宅區,多是公寓樓。雖然從外立面看還不錯,但是,裡面的戶型格局幾乎全是尖角的爛戶型標配。基本免不了暗廚暗衛,即使外在再好看,暗廚暗衛也是很難忍的。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9、物業決定生活質量

別以為物業只是為了收錢而收錢,負責任的物業是能關係到生活質量的。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寧要富人區的小戶型,也不要沒有物業管理的大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辨別是否是好物業,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看小區裡的綠化、防盜網和陽臺。如果小區裡草坪整齊而且綠油油的,房子的外立面都有防盜網,陽臺也是統一的(統一封或不封)。這樣的物業安保措施基本不會差,是值得購買的小區。

買房是人生的大事之一,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幾套。貨比三家的古訓,還是很適用的。

"

去看了幾次房子,發現看上的戶型買不起。很多人就會退而求其次,買不那麼中意的戶型。結果卻通常是,越住越不順心。什麼樣的戶型不能買?那你買房時就一定要牢記這9項避雷指南了,內行人圈裡都知道,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1、進深太深

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一般在1:1.5最好,但是,如果窗戶足夠高足夠大、多,進深長一些也沒關係。怕的是買新房時,看起來好像窗戶挺多,實際上窗戶是朝向大樓通風井的,雖然能通風,卻與採光基本無緣。所以,看採光大小,除了要看懂戶型圖,還要看看整個樓層的平面圖。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2、樓間距過近

國家規定,樓房最低層的窗戶以冬至日照時間不小於1小時為標準。根據樓層的高低,一般有3種情況:

多層與多層之間的樓間距為6m;

多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9m;

高層與高層之間的樓間距為13m;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如果樓間距比較小,光線就比較短,自然影響採光效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光線照不到客廳,白天可能需要開燈才行。所以,碰到樓間距較小的小區,買高層是最好的選擇。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3、單雙層樓陽臺錯開

這種戶型在十年前非常受開發商的寵愛,原因有二:

①外立面錯落有致,看上去不呆板。

②它可以偷更多的面積出來,帶陽臺的那層價格會貴出很多。算來算去,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開發商,你的良心呢?

這樣的戶型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樓上的陽臺基本算是樓下的遮光板,如果樓間距又比較小,那採光真的是一言難盡。好在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這種“壕無人性”的戶型設計,不過,買二手房的小夥伴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便宜買到這種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4、注意承重牆

有的小夥伴認為房型不好後期可以改,說真的,還真不一定!國家明令禁止:承重牆、剪力牆一定不能拆,買的時候啥樣就是啥樣。

除此之外,管道、通風井也是不能移動的。有的物業還規定,陽臺不能封,外飄窗也不能拆。買房時,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還有就是,非常老的房子,一般內部結構都是承重牆體,很難改動格局。所以,如果不是戶型特別好的老房子,不建議購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一般加粗標黑的線條都是承重牆)

5、廚衛位置很重要

廚衛牽涉到上下水和各種管道,後期基本不會更改。拿到戶型圖後先看廚衛的位置,有的廚衛設計不合理,導致家居動線凌亂,住進去後會非常鬧心。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6、北臥室是凹進去的

別以為在北面就不用考慮採光了,我們通常說的全明戶型,就是連北面也能享受到夕陽的光照。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這樣單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當把鄰居家也加上的時候.....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陽光是不是?還是那句話:不要只看戶型,多考慮周邊環境不會錯。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7、臥室靠近電梯井

電梯上下噪聲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臥室靠近電梯井,勢必影響居者的作息。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買房前問清楚電梯設計時是否有做隔音處理,如果沒有,就要在自家的牆頂面做隔音,多花一筆錢。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8、非方正的塔樓

這種戶型一般不會出現在住宅區,多是公寓樓。雖然從外立面看還不錯,但是,裡面的戶型格局幾乎全是尖角的爛戶型標配。基本免不了暗廚暗衛,即使外在再好看,暗廚暗衛也是很難忍的。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9、物業決定生活質量

別以為物業只是為了收錢而收錢,負責任的物業是能關係到生活質量的。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寧要富人區的小戶型,也不要沒有物業管理的大戶型。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辨別是否是好物業,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看小區裡的綠化、防盜網和陽臺。如果小區裡草坪整齊而且綠油油的,房子的外立面都有防盜網,陽臺也是統一的(統一封或不封)。這樣的物業安保措施基本不會差,是值得購買的小區。

買房是人生的大事之一,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幾套。貨比三家的古訓,還是很適用的。

好戶型買不起,退而求其次買便宜的越住越不順心!都怪不懂避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