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2019-05-21 21:0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劉亭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一組看似矛盾、其實並行不悖的世界潮流。我們千萬不要和規律對著幹,那是要撞到南牆上去的。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互利共贏、合作發展之路,是應對“百年未見之大變局”的明智之舉。這種大歷史觀、大發展觀折射到國內,也自然而然地會要求內外同步開放,推進國內、尤其是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區域一體化發展。

在這一進程中,我覺得第一位的,還是要解放思想,端正心態。因為人是有思想的動物,而所有的行動都是靠思想去支配的。思想觀念不更新,心態情緒不扭過來,那一體化發展怎麼能取得實效呢?

“一體化”的“體”,從根本上來說是體制的“體”。一體化發展是一次市場化改革的深化,是一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開放型發展。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本文為筆者在日前“紹興深度融杭推介大會暨‘杭州·紹興周’開幕式”上作的一個發言,題為“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的紹興融杭思路及建議”。

1

深刻理解杭紹甬一體化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無論全球如何泛起“反全球化”的逆流,特朗普如何要咄咄逼人地“美國優先”,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都是無可阻擋的世界潮流。孫中山先生有云:“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咱們不要和規律對著幹,那不會有好果子吃。習近平主席和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互利共贏、合作發展之路,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和光明大道。在剛剛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對此有極為深刻而全面的闡述。

培育建構粵港澳、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平臺是應對當下“百年大變局”的戰略抉擇

面對國際經貿關係、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國際經濟政治秩序重整等“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我國正全力培育建構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城市+科創+開放”戰略平臺,全力加快全球經濟制高點+全球科研金融人才中心+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三者均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決策,也表明三地將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競合的主戰場、主陣地。

長三角一體化實踐定將成為我國區域發展一體化的示範、標杆

三大平臺中,粵港澳雖有毗鄰港澳和一省之內決策之便利,開放得風氣之先等優勢,但相比長三角為我國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交叉點,直接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其內外兩方面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我認為一點兒也不輸於粵港澳。

就像當年鄧小平同志感嘆“浦東開發搞晚了一點”,其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雖然也稍晚了一點,但我相信,以長三角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人才儲備和領先的數字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定能後來居上,在實踐上成為我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和標杆。

杭紹甬一體化是打造“兩層金南翼”挑起“兩個金籮筐”的“金扁擔”

長三角一體化對於浙江自身的意義和任務,首要一招是強力打造杭州灣經濟區,或者說轉型升級多年來浙江講的三大產業帶中的杭州灣產業帶。杭州灣兩岸固然都很重要,但毫無疑問,重中之重是杭紹甬舟這一線。

如果說浙江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就要看杭州灣兩岸,一定要努力將此打造為長三角的“金南翼”。而杭紹甬一體化搞好了,則是打造了杭州灣的“金南翼”。杭州灣兩岸是長三角的“金南翼”,杭紹甬舟是杭州灣的“金南翼”,如此疊加在一起,杭紹甬一體化就是要打造長三角“金南翼的金南翼”。

紹興左擁右抱杭州、寧波兩大區域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杭紹甬一體化是挑起兩個“金籮筐”的一根扁擔。紹興市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通過大開放、大擔當,努力成為杭紹甬一體化的“支撐點”,造就挑起“兩個金南翼”、“兩個金籮筐”的“金扁擔”。

紹興融杭同城,是近期打造“金扁擔”的優先事項、重中之重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杭紹甬一體化和杭紹甬舟城市連綿帶的形成,必定是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但紹興的融杭同城,卻是優先事項、重中之重。這一步邁不出,其他的我看恐怕也是枉然。杭州、紹興之間的發展落差明顯和融合條件優越並存,既反映出一體化建設的任重而道遠,也意味著可拓展升級的空間巨大。

特別是杭州已在以數字經濟為主體的新經濟培育、金融科研人才等高端資源儲備、一流創業創新生態營造上,明顯地走在了全國前列,許多指標甚至超過廣州,僅列北上深之後。紹興融杭同城後的提升潛力巨大,前景看好。

2

全新理解紹興融杭聯甬戰略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目標是為省內區域一體化提供示範

省委、省政府明確要積極推進杭紹甬一體化、湖州嘉興一體化、寧波舟山一體化等“三大一體化”。未來還可能推進杭州金義一體化、溫州台州一體化等。其中,杭紹甬一體化是目前唯一明確要成為示範區的,要為省內其他區域的一體化提供示範、成為樣本。紹興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全力響應,特別是近期對融杭明顯加快了步伐,顯示出積極有為的態勢,非常鼓舞人心。

核心是都市區建設發展一體化

與湖州嘉興一體化核心是城市網絡化延伸融合、寧波舟山一體化重點是舟山深度融入寧波都市區不同,杭紹甬一體化的關鍵,是紹興新興都市區的加快建構培育及其與杭州、寧波兩大都市區的對接同城;在積極發揮紹興對杭甬兩大都市區的紐帶、聚合作用中,攜手共建浙江最大、長三角重要的科創大走廊、都市連綿帶。其中加快紹興濱海新區與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的一體建設,促進智造經濟、數字經濟、生態經濟的做大做強,顯得尤為緊迫。

路徑是全域參與+先行合作功能區帶動

參考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最新進展,需優先選擇一批參與各方毗鄰的區塊,來作為一體化建設發展的啟動功能區,來融合、帶動全區域的一體化建設發展。

紹興獨特的區位交通條件,也要求在省裡的支持指導下、大市的統一部署領導下,在與合作方充分溝通協商,達成共識和框架協議的基礎上,積極在柯橋區、越城區、諸暨市等地明確功能區塊,加快與杭州共建不同主題和類型的先行合作功能區,以點帶面,助推市域層面的整體合作增進升級。

重中之重是融杭且要同城

紹興市委市政府已明確融杭聯甬接滬的長三角一體化參與策略,行動上已走在了多地的前面。三大策略的重中之重無疑是融杭,這不僅是由兩市地理區位先天決定的,也是由產業人文等有著較高匹配度所決定的。紹興不但要在經濟、科研、金融、人才等多方面深度對接杭州,在相關規劃計劃、體制機制等上加強相向銜接、協商一致;且需進一步在通勤、就業、人居、社保等方面加強同城化努力。

融杭是首要目標,同城是跟進目標,但在進程上部分領域定會存有交叉重疊。杭紹同城當前的樣本是廣佛同城,相關經驗可積極借鑑學習。

積極看待、正確破解虹吸效應

有一種理解,認為上海的城市發展階段處於外溢階段,與其開放合作定會利大於弊。而杭州的城市發展正處於極化階段,與其開放合作很可能會弊大於利。但是,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實際上,目前毗鄰杭州的柯橋區、越城區、諸暨市,都是紹興市綜合實力最強的;毗鄰杭州的嘉興海寧市、湖州德清縣、安吉縣,也是所在設區市綜合實力最強或發展最快的。

而北京市周邊,則是有名的“環北京貧困帶”。這說明,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生態關係是否良性,本質上取決於取決兩者間競合的市場化程度是否足夠高,是否公開公平公正,而不是片面地、靜止地看待其各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區域一體化將加劇城市間的競合。所謂的虹吸效應總是客觀存在的。紹興市委市政府、企業家老百姓都很清楚這一點,即正確應對“虹吸效應”的方式,應該是著力培育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經濟的、科研的、教育的、文化的、人才的、人居的等等,全力形成自己的制高點,從而努力實現從梯度的被動承接,向高水平深層次的互動交流、互補合作轉變。

若總是擔心“被虹吸”,而選擇封閉自守、敬而遠之,那最後就難免淪為一體化發展的“棄子”。紹興融杭同城,需積極主動打開心結。這次杭州周活動的隆重舉辦,正是紹興高瞻遠矚和開放胸襟的有力宣示,值得大大點贊!

3

紹興融杭怎麼融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在融杭戰略上,紹興不僅要“立足紹興”,充分體現紹興市在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的訴求、期許;同時更要“跳出紹興”,以省域一體化思維和長三角一體化思維,來客觀理性評價當下正在實施的杭紹甬一體化建設紹興行動計劃。要在充分肯定現有成就、擴大現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廣域合作、全程協同,從更大視角審視、分析紹興融杭應該如何推進,紹興在其中應擔當好什麼職責、需扮演好怎樣的角色?

建議紹興融杭在基本思路上,應是在全力關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浙江“四大”建設,特別是大都市區大灣區建設的基礎上,按照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深化市場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的基本導向,著力加強以數字產業化培育做強和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為重點的經濟轉型升級,著力加強紹興都市區培育和與杭州都市區無障礙化對接,著力加強現代化綜合交通及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著力加強融杭同城現代化公共服務品質生活共建共享,全力攜手成為中國跨市同城做強的新典範,成長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極其重要、富有魅力的組成部分。

夾在浙江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 “尷尬”的紹興怎麼辦

紹興融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領域、維度眾多,這裡僅選擇四個根本性的視角,提出以下粗淺的建議。

創業創新為根本,營商環境一流

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依託,是創業創新的活力強、能級強。杭州是浙江創業創新“新四軍”(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的大本營,所擁有的創業創新資源很可能並不遜色北上深等一線城市,這也可以通過連年來高端人才的流入為全國最高得以佐證。

紹興需以融杭同城為契機,加大對“新四軍”高針對性、高持續性的宣傳和推介,加強在全方位的溝通、交流、商議中大力度地優化紹興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與杭州同等乃至更高水平的一流營商環境,真正在夯實紹興創業創新基礎環境與氛圍中,高水平、快速度吸引、匯聚、儲備高端資源要素,轉化為可以順利融杭同城的根本保障和支撐。

實體經濟為主體,科研金融兩翼

實體經濟既包括傳統的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也包括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紹興市委、市政府明確定位為先進智造基地,這一定位是恰當的、準確的。充分考慮到紹興有著完整的紡織產業鏈,有著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的現實和戰略需要。

但要真正實現這一定位,還必須配備好強有力的科研、金融兩翼。科研上,紹興有新昌模式,需進一步推廣複製到紹興大市。同時,要借力融杭同城,深度參與杭州市、浙江省的重大科研專項計劃、重大科研裝備共建共享上來,進一步提升科研的實力和能級。金融上,包括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業態,杭州培育發展是全國最好的城市之一,紹興需加快引入共贏。

數字經貿為基礎,網絡紐帶增厚

杭州紹興間的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鏈的匹配度較高,新經濟新業態近年來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斷增強。如上虞的e遊小鎮重點發展的電子競技產業,相當部分的資本、人才、創意等資源,均來自杭州。

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紹興需積極深度參與到杭州“網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等建設中來,不斷培育夯實杭紹新的經貿一體基礎,更新增厚以杭州為中心的數字經貿網絡紐帶。

平臺共建為引領, 產城人文融合

紹興融杭在加強面上的深度交流、一體合作的同時,可重點選擇三個點進行突破:

一是紹興濱海新區與杭州錢塘新區的平臺共建,重點是一體謀劃共同產業集群的培育與佈局、招商與發展。

二是柯橋錢楊新區與蕭山區的平臺共建,重點是一體謀劃共同城市新區的建構與創業、創新、人居、科教等服務功能的共享,深度參與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建設發展。

三是諸暨臨杭產業園與蕭山區的平臺共建,重點是一體謀劃建設以高鐵新城為主體的創業創新活力區,積極成為諸暨融杭的主平臺新中心。

(作者系浙江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學術委副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