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左前方的一片建築是舊廣武城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左前方的一片建築是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緊靠長城的一片建築是新廣武城

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不能短時間內包圍兩座城堡,並首先拔除長城據點,像這樣接近立體的防衛工事群,是很難被攻破的。而時間一長,源源不斷的防禦力量便會通過雁門關,直達廣武城,到時敵軍只能選擇退兵。

然而,越是這樣的爭奪戰,戰況越慘烈。一方希望短時間內攻克防線,必將不計代價;另一方則拼命抵抗,同時求援並堅守到援軍到來。一方成功心切,因為拿不下來只能退兵,搶不到財物還得虧老本;另一方為了守護家園,抱定必死之心。

後果是兩敗俱傷,雖然守方多數情況下能夠守住城池,但也會付出相應代價。君不見,城北兩公里處的大片古墓,便是那些為了守護家園而戰鬥的無名英雄之歸宿。

廣武漢墓群

將車停在漢武廣場南面入口,穿過石牌坊和雕有漢武大帝、衛青、霍去病以及眾多文臣武將的石像廣場,北面是廣武漢墓群的入口。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左前方的一片建築是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緊靠長城的一片建築是新廣武城

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不能短時間內包圍兩座城堡,並首先拔除長城據點,像這樣接近立體的防衛工事群,是很難被攻破的。而時間一長,源源不斷的防禦力量便會通過雁門關,直達廣武城,到時敵軍只能選擇退兵。

然而,越是這樣的爭奪戰,戰況越慘烈。一方希望短時間內攻克防線,必將不計代價;另一方則拼命抵抗,同時求援並堅守到援軍到來。一方成功心切,因為拿不下來只能退兵,搶不到財物還得虧老本;另一方為了守護家園,抱定必死之心。

後果是兩敗俱傷,雖然守方多數情況下能夠守住城池,但也會付出相應代價。君不見,城北兩公里處的大片古墓,便是那些為了守護家園而戰鬥的無名英雄之歸宿。

廣武漢墓群

將車停在漢武廣場南面入口,穿過石牌坊和雕有漢武大帝、衛青、霍去病以及眾多文臣武將的石像廣場,北面是廣武漢墓群的入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漢武廣場入口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左前方的一片建築是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緊靠長城的一片建築是新廣武城

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不能短時間內包圍兩座城堡,並首先拔除長城據點,像這樣接近立體的防衛工事群,是很難被攻破的。而時間一長,源源不斷的防禦力量便會通過雁門關,直達廣武城,到時敵軍只能選擇退兵。

然而,越是這樣的爭奪戰,戰況越慘烈。一方希望短時間內攻克防線,必將不計代價;另一方則拼命抵抗,同時求援並堅守到援軍到來。一方成功心切,因為拿不下來只能退兵,搶不到財物還得虧老本;另一方為了守護家園,抱定必死之心。

後果是兩敗俱傷,雖然守方多數情況下能夠守住城池,但也會付出相應代價。君不見,城北兩公里處的大片古墓,便是那些為了守護家園而戰鬥的無名英雄之歸宿。

廣武漢墓群

將車停在漢武廣場南面入口,穿過石牌坊和雕有漢武大帝、衛青、霍去病以及眾多文臣武將的石像廣場,北面是廣武漢墓群的入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漢武廣場入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漢墓群入口

不同於帝王大墓,這裡沒有華美的旌表與肅穆的神道,也沒有恢宏氣派的地面建築和記載功勳偉績的石刻碑文,只有連綿的封土堆和蜿蜒的土路。

"

有人喜歡懷古,有些景點適合想象,有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有不同感覺。喜歡懷古的人遇到適合想象的地方,往往不會只去一次,比如我和山陰縣。

處於內外長城防線之間的山陰縣

單說地名,可能多數人不太瞭解具體位置,山陰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東鄰應縣、西接市區,向南是雁門關,向北是大同左雲縣。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曾在此修築長城抵禦外族入侵,秦代更是將防線北擴,形成了內外兩條長城的防禦格局。到了明朝又將防線南移,在晉北(大同、朔州、忻州)一帶大規模修築長城,構建了一套由雁門關一線和大同一線,內外兩道長城防線與眾多軍城堡寨,所組成的完備軍事防禦體系。

其中天鎮、陽高、大同、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沿線,為外長城防線;偏關、神池、雁門、山陰、靈丘一線,為內長城防線。如果將中原王朝疆域比作一方巨大城池,晉北就形似北面甕城。

如此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看似牢不可破,但事實並非如此。漢代以來,直到明末,草原遊牧部落便經常破口而入,直逼內長城防線,隋皇楊廣更是有過被困雁門的經歷。

山陰縣,正處於內外兩道長城防線之間的平緩地帶,看似安全、其實不然。每次草原遊牧部落攻破外長城之後,短時間內都無法突破內長城防線,他們需要修整補給,需要砍伐森林製作武器,需要大量人口去填壕。因此,位於這片平緩地帶上的堡寨,經常會發生規模不等的攻防戰。

其中以廣武一帶經歷戰爭次數居多,場面尤為激烈,因為廣武城扼守勾注山谷口,而勾注山谷是由北至南進入晉中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突破廣武城及其背後的長城防線,便可通過山間穀道直達雁門,再拿下雁門關,後邊就是一馬平川了。所以,做為雁門關之前沿堡壘,廣武城的歸屬十分重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城附近地形圖

廣武古城

現存的廣武城分為新、舊兩城,新舊的時間定義,是以明代為基準。新廣武城建於明代,位於內長城腳下,扼守勾注山東谷口;舊廣武城建於遼代,明代加固包磚,控制勾注山西谷口;兩城直線距離兩公里。

新廣武城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漢代就已經引起了朝廷的關注與重視,還曾經將雁門郡治所遷移至附近,說明新廣武城這片土地周邊,在漢代有過城池。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新廣武城城門

現存的古城給人一種破敗蒼涼感,城門樓不知何時消失了,只留下城門洞支撐著一小段厚厚的牆體。周圍可見殘垣斷壁:有些獨自靜立,有些成了遮擋物,還有些做了村中住戶的院牆。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民居對面的城牆殘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房子蓋在城牆邊,以其中一面做為院牆

遙想當年,衛青、薛仁貴、楊家將、曹變蛟。。。無數名將或從此遠征塞外,或在此堅守血戰,一幕幕歷史事件或豪情、或悲壯,至今猶在人們心中。廉頗已老、英雄遲暮,古城雖破舊,但這片土地所記錄的歷史點滴,卻是華夏民族自信的源泉。

舊廣武城保存相對完整,城牆磚石少有缺損,開東、西、南三道城門,始建年代沒有文字記載,根據考證暫定為遼。城內原有四街八巷,現在是兩街、若干小巷,站在中間的十字路口處,四邊城牆、三道城門便可一目瞭然。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舊廣武城西門

當年的邊塞軍堡,如今化身為古城景點,雖保存完整且免費,但少有遊客到來。褪色的遊客中心牌子,鎖著門的客棧,都說明之前村裡曾想搞活旅遊,不過沒有後續宣傳,結果不如預期。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十字路口,拐角處的房子外掛著遊客中心牌子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鎖著門的客棧

目前古城裡還住著二三百戶居民,老人、婦女、孩子、包磚城牆,和許多百歲以上的古老民居,組成了充滿邊塞遺風而又生態原始的舊廣武村。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古城裡的小巷

如果只看古建保存完整程度,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舊兩座古城:新廣武城不新,舊廣武城不舊。

廣武長城

廣武長城現在叫廣武明長城,但不完全是明代新築,其中一部分是漢代以前的產物。明初曾在原有基礎上加高加固、外層包磚,明中期又於沿線大量修築墩臺,以及戚繼光所發明的空心敵臺,讓長城防禦體系更加完備。所以現在看到的是明長城遺址,看不到漢長城、秦長城或趙長城遺址。

從新廣武城到白草口,這段廣武明長城長約10公里,雖然包的磚大部分都不見了,夯土牆也歷經風雨剝蝕,但看上去依舊堅固牢靠。現存的城牆高出山脊約3米以上,不見女牆;頂部留有以前鋪砌的城磚,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懸在空中的“天路”。這條10公里天路,也是徒步愛好者的經典穿越線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明長城

對於我來說,就不用穿越了。從長城景區停車場到第一個空心敵臺遺址,大約一公里。這個位置,是觀察廣武一帶地形地勢,和長城防禦體系的最佳位置。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空心敵臺遺址

站在敵臺遺址遠眺北方,東谷口是新廣武城,西谷口有舊廣武城,加上中間的長城防線,三個防禦單位互為犄角之勢。敵軍若包圍一城,另一城可支援;若分別包圍兩城,長城守軍可從高處支援,並視具體情況向後方求援。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左前方的一片建築是舊廣武城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緊靠長城的一片建築是新廣武城

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不能短時間內包圍兩座城堡,並首先拔除長城據點,像這樣接近立體的防衛工事群,是很難被攻破的。而時間一長,源源不斷的防禦力量便會通過雁門關,直達廣武城,到時敵軍只能選擇退兵。

然而,越是這樣的爭奪戰,戰況越慘烈。一方希望短時間內攻克防線,必將不計代價;另一方則拼命抵抗,同時求援並堅守到援軍到來。一方成功心切,因為拿不下來只能退兵,搶不到財物還得虧老本;另一方為了守護家園,抱定必死之心。

後果是兩敗俱傷,雖然守方多數情況下能夠守住城池,但也會付出相應代價。君不見,城北兩公里處的大片古墓,便是那些為了守護家園而戰鬥的無名英雄之歸宿。

廣武漢墓群

將車停在漢武廣場南面入口,穿過石牌坊和雕有漢武大帝、衛青、霍去病以及眾多文臣武將的石像廣場,北面是廣武漢墓群的入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漢武廣場入口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漢墓群入口

不同於帝王大墓,這裡沒有華美的旌表與肅穆的神道,也沒有恢宏氣派的地面建築和記載功勳偉績的石刻碑文,只有連綿的封土堆和蜿蜒的土路。

山西那些適合懷古的小眾景點:廣武古城、廣武長城、廣武漢墓

廣武漢墓群

“秦時明月漢時關”,“孤城遙望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萬家煙火壯雄關”。邊塞詩人們喜歡以雄關險隘為參照,或描述一觸即發的戰場態勢,或表達自己對國力與戰爭的理解,但前輩們似乎忽略了那些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戰鬥的軍城堡寨,和那些無名將士、無名士紳、無名百姓的慷慨悲歌。

漢逐匈奴、唐掃突厥、明皇定北,成就了一代代君王名將的赫赫武功,而煊赫武功的基石,正是由那些無名英雄所奠造。

長城、古堡、墓群,每次路過山陰都會來看看,每次看後都能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這,就是我和山陰。

旅遊相關信息

一、導航終點設置:舊廣武古城、新廣武城、新廣武明長城、漢武廣場。可通過漢武廣場進入廣武漢墓群,如果直接導航漢墓群,土路不太好走。

二、幾個地方都在方圓兩公里內,根據來的方向,自行選擇合理的參觀順序。

三、上述所有景點免費,停車免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