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

山海關 攝影 嗩吶 藝術 河北新聞網 2017-06-11

惟妙惟肖的麵人,細膩精美的剪紙,風格粗獷的沙土畫,火辣辣的秧歌,活潑靈動的猴打棒……昨日,在市文化廣場舉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中,我市的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展示了秦皇島獨特的文化魅力。

2016年9月,國務院把“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年來,我市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成績斐然,2016年又有8個項目入選河北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8名傳承人獲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目前,全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項,省級項目37項,市級項目90項;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人,省級傳承人28人,市級傳承人125人;建立了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基地,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2個傳承保護示範基地,共獲得12個國家級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此次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由市文廣新局、市非遺保護中心主辦,是我市近年來舉辦的持續時間最長、涵蓋範圍最廣、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宏大的一次,開幕式上為第四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頒發了證書。顧盼生姿的昌黎地秧歌、歡快激昂的嗩吶花吹、剛柔相濟的太極拳……異彩紛呈的展演吸引了眾多市民聚集圍觀,不僅有攝影愛好者的“長槍短炮”捕捉精彩瞬間,普通市民也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視頻,每個節目結束,觀眾們都不吝掌聲,叫好不斷。

水印木版畫,德慶堂沙土畫,海港區鋦瓷技藝,盧龍麵塑……“原來咱秦皇島還有這些好東西,還有這麼多能人!”參觀的市民忍不住讚歎,還有人上前與非遺項目傳承人交流,想要了解更多。撫寧白腐乳、山海關老冰糕、滿族黏餑餑、陳氏花生米等諸多非遺美食項目更是讓“吃貨”們食指大動。

如果你錯過了昨天的活動,別急,相關部門已將往年的“非遺宣傳日”擴展為“宣傳週”,各縣區將結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繼舉辦非遺系列宣傳活動,包括海港區非遺項目衍生品及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北戴河區戲曲和非遺項目展演、盧龍縣倫派地秧歌展演、青龍滿族自治縣非遺主題書畫展等,趕快去看看吧! (記者劉旭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