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周朝初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商朝北燕地為封國,以商族分支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燕國,都城幽州房山琉璃河,周召公姬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燕國上層為周朝貴族,而中層和底層百姓仍然是商朝遺民古燕族。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打敗東胡,使燕國從此進佔遼西、遼東,恢復了本國主體民族的古燕族祖先,遺留在遼西老家的商族故地。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周朝初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商朝北燕地為封國,以商族分支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燕國,都城幽州房山琉璃河,周召公姬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燕國上層為周朝貴族,而中層和底層百姓仍然是商朝遺民古燕族。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打敗東胡,使燕國從此進佔遼西、遼東,恢復了本國主體民族的古燕族祖先,遺留在遼西老家的商族故地。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東北南部遼東為燕國,西部為東胡,中部為夫餘,東部為肅慎。東胡為東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最早見於《山海經》東胡在大澤(呼倫湖)東,夷人在東胡東;東胡以戎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發展為山戎、東胡、鮮卑、柔然、烏桓、庫莫奚、烏洛侯、室韋、契丹、蒙古各族。

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破東胡,開闢遼東。

穢貊是生活在鬆嫩平原上的古老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穢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

二、秦漢晉時期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遂亡。秦在東北設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前202年,漢朝建立繼承秦制仍然在東北地區設遼西郡及遼東郡。

鬆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穢貊人也分很多支系,而其中索離人是其主幹系統,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鬆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東漢時,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再用穢貊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余人。

扶余人的主幹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省農安境內,一度強盛。到魏晉南北朝時,扶余族政權開始衰落,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百濟、沃沮等民族開始強盛,高句麗人打敗了扶余人,扶余人便逐漸融合到了高句麗人之中,從此,穢貊族系的主幹從扶余人變成了高句麗人。

夫餘人在東部的主力被高句麗人打敗後。殘留在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通古斯—肅慎系的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東胡—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八世紀初,豆末婁被通古斯—肅慎系的黑水靺鞨及東胡—室韋諸部所吞併。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人也被唐朝消滅,併入渤海國等東北各族和朝鮮新羅等族。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在朝鮮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西漢中央政府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地方,並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於樂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遼寧省新賓北漢城),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建立政權。

189年,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209年,公孫康出軍進攻高句麗,攻破其都城,討伐韓濊。公孫氏是遼東大姓,長為遼東郡郡吏,東漢末公元189年---238年,遼東公孫氏政權在50多年裡,前後經歷了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和公孫淵三代四位統治者,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三、大唐時期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公元660年,唐軍和新羅聯合消滅了扶余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部建立起來的國家百濟。

乾封元年,唐高宗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進擊高句麗,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

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羅唐戰爭後,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大唐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722年(唐開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領擔任都督和刺史職位,中央也派內地官員來這裡任長史(副都督、副刺史)。

722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

698年,大祚榮聯合靺鞨、高句麗人建立渤海國。

四、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先後有居住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遼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這對於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於東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周朝初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商朝北燕地為封國,以商族分支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燕國,都城幽州房山琉璃河,周召公姬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燕國上層為周朝貴族,而中層和底層百姓仍然是商朝遺民古燕族。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打敗東胡,使燕國從此進佔遼西、遼東,恢復了本國主體民族的古燕族祖先,遺留在遼西老家的商族故地。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東北南部遼東為燕國,西部為東胡,中部為夫餘,東部為肅慎。東胡為東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最早見於《山海經》東胡在大澤(呼倫湖)東,夷人在東胡東;東胡以戎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發展為山戎、東胡、鮮卑、柔然、烏桓、庫莫奚、烏洛侯、室韋、契丹、蒙古各族。

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破東胡,開闢遼東。

穢貊是生活在鬆嫩平原上的古老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穢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

二、秦漢晉時期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遂亡。秦在東北設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前202年,漢朝建立繼承秦制仍然在東北地區設遼西郡及遼東郡。

鬆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穢貊人也分很多支系,而其中索離人是其主幹系統,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鬆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東漢時,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再用穢貊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余人。

扶余人的主幹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省農安境內,一度強盛。到魏晉南北朝時,扶余族政權開始衰落,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百濟、沃沮等民族開始強盛,高句麗人打敗了扶余人,扶余人便逐漸融合到了高句麗人之中,從此,穢貊族系的主幹從扶余人變成了高句麗人。

夫餘人在東部的主力被高句麗人打敗後。殘留在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通古斯—肅慎系的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東胡—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八世紀初,豆末婁被通古斯—肅慎系的黑水靺鞨及東胡—室韋諸部所吞併。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人也被唐朝消滅,併入渤海國等東北各族和朝鮮新羅等族。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在朝鮮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西漢中央政府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地方,並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於樂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遼寧省新賓北漢城),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建立政權。

189年,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209年,公孫康出軍進攻高句麗,攻破其都城,討伐韓濊。公孫氏是遼東大姓,長為遼東郡郡吏,東漢末公元189年---238年,遼東公孫氏政權在50多年裡,前後經歷了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和公孫淵三代四位統治者,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三、大唐時期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公元660年,唐軍和新羅聯合消滅了扶余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部建立起來的國家百濟。

乾封元年,唐高宗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進擊高句麗,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

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羅唐戰爭後,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大唐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722年(唐開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領擔任都督和刺史職位,中央也派內地官員來這裡任長史(副都督、副刺史)。

722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

698年,大祚榮聯合靺鞨、高句麗人建立渤海國。

四、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先後有居住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遼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這對於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於東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926年,遼國滅渤海國。

907年~1125年,遼朝。東京道、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東北路統軍司、東北路女直兵馬司,長春路諸司控制東北諸國。

1115年~1234年,金朝。上京會寧府、東京遼陽府管轄東北地區。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周朝初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商朝北燕地為封國,以商族分支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燕國,都城幽州房山琉璃河,周召公姬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燕國上層為周朝貴族,而中層和底層百姓仍然是商朝遺民古燕族。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打敗東胡,使燕國從此進佔遼西、遼東,恢復了本國主體民族的古燕族祖先,遺留在遼西老家的商族故地。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東北南部遼東為燕國,西部為東胡,中部為夫餘,東部為肅慎。東胡為東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最早見於《山海經》東胡在大澤(呼倫湖)東,夷人在東胡東;東胡以戎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發展為山戎、東胡、鮮卑、柔然、烏桓、庫莫奚、烏洛侯、室韋、契丹、蒙古各族。

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破東胡,開闢遼東。

穢貊是生活在鬆嫩平原上的古老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穢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

二、秦漢晉時期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遂亡。秦在東北設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前202年,漢朝建立繼承秦制仍然在東北地區設遼西郡及遼東郡。

鬆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穢貊人也分很多支系,而其中索離人是其主幹系統,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鬆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東漢時,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再用穢貊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余人。

扶余人的主幹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省農安境內,一度強盛。到魏晉南北朝時,扶余族政權開始衰落,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百濟、沃沮等民族開始強盛,高句麗人打敗了扶余人,扶余人便逐漸融合到了高句麗人之中,從此,穢貊族系的主幹從扶余人變成了高句麗人。

夫餘人在東部的主力被高句麗人打敗後。殘留在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通古斯—肅慎系的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東胡—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八世紀初,豆末婁被通古斯—肅慎系的黑水靺鞨及東胡—室韋諸部所吞併。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人也被唐朝消滅,併入渤海國等東北各族和朝鮮新羅等族。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在朝鮮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西漢中央政府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地方,並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於樂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遼寧省新賓北漢城),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建立政權。

189年,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209年,公孫康出軍進攻高句麗,攻破其都城,討伐韓濊。公孫氏是遼東大姓,長為遼東郡郡吏,東漢末公元189年---238年,遼東公孫氏政權在50多年裡,前後經歷了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和公孫淵三代四位統治者,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三、大唐時期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公元660年,唐軍和新羅聯合消滅了扶余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部建立起來的國家百濟。

乾封元年,唐高宗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進擊高句麗,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

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羅唐戰爭後,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大唐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722年(唐開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領擔任都督和刺史職位,中央也派內地官員來這裡任長史(副都督、副刺史)。

722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

698年,大祚榮聯合靺鞨、高句麗人建立渤海國。

四、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先後有居住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遼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這對於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於東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926年,遼國滅渤海國。

907年~1125年,遼朝。東京道、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東北路統軍司、東北路女直兵馬司,長春路諸司控制東北諸國。

1115年~1234年,金朝。上京會寧府、東京遼陽府管轄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1287年,元朝設立遼陽行省,與嶺北行省一起為東北全境。

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韋族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始於9世紀末,其西邊的突厥被回紇攻破後,9世紀中葉回紇又為黠戛斯所破,西遷或南逃,大量黠戛斯人返回天山西部,這給室韋創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條件;其南方,契丹趁唐衰落之機,在9世紀末北進,致使室韋諸部或西遷南徙,或被契丹征服。已知的有:西遷的有蒙兀、大小如者室韋。蒙兀室韋約在10世紀初由額爾古納河以東向西遷移,最後到達斡難河(今鄂嫩河)發源地不兒罕山(今大肯特山),在遼朝時以萌古或被稱襪劫子為號,經過2、300年的發展,到金末發展為16個部落的蒙古族。後來不斷兼併鮮卑後裔,形成蒙古族主體72部,最後又通過成吉思汗吞併草原上各個民族部落,建立蒙古帝國。1260年忽必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東北地區分屬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管轄。

"

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概念。東北北部為中俄界河黑龍江與低緩綿長的“小興安嶺”山脈;其東端為高峻挺拔的中朝界山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與圖們江均發源於此;東北西端亦是一座雄渾的“大興安嶺”,其將茫茫林海同蒙古無邊草原相隔絕;東北南部為險峻的燕山與浩渺的渤海,自古以來就是東北同中原地區聯絡的重要通道。

“東北”一詞,最早發見於《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山海經》中,“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但東北各地間並不存在地理屏障,主因東北地形以平原與低緩山脈為主,致使交通通達度高。群山環繞間,便是東北的精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廣達3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其土質也十分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故東北平原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糧區,每到收穫時節,滿地稻穗便將平原染成金黃。也正因東北平原如此優渥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東北的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均分佈於此。這種毫無阻礙的平原地形,更為東北各地交流帶來便利,故東北地區雖南北、東西跨度上千裡,但無論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大體相似。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但是在遙遠的古代,東北地區是蠻荒地帶,人口稀少,森林密佈,野獸橫行。即使有人類生存,也是遊牧民族的散居。清朝時期流放官員的寧古塔,就在此地區。進入20世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荒野變農田,綠地變高樓,山川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近幾年,東北地區人才流失嚴重,人口增長放緩,局部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值此時期,筆者對比觀察下東北的前世今生,希望對此有所啟發。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0-50萬年前。

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是中華第一道文明曙光,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將不是隻有傳說。

中華大地自有文字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尚書·禹貢》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

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山醫巫閭山。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十六國春秋》記載,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幹在渤海之濱;《荀子》記載的高辛氏的兒子契居住赤峰西遼河一帶,公元前16世紀,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從遼西越過燕山進入華北平原,商湯滅夏,建立商朝,統治中原500餘年,商部落與夏部落的結合,為華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古商族主力南下後,留在老家紅山文化發源地燕遼故地,仍然生活著大量古商族,後來由於東胡及其分支山戎的強大而佔據遼西,這些古商族被迫退縮到燕山以南的易水流域和京津一帶,這些生活在燕地的古商族一支,就被成為古燕族。他們成為商朝在東北的諸侯勢力,為商駐守北部。這些商朝的古燕族與西周以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的燕國,是相同的主體民族。

孤竹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原為子姓,是商的同姓諸侯國,歷經九代,留下叔齊伯夷的典故;令支也是古商族在燕遼地區的一支,與孤竹比鄰,同是商的同姓諸侯國。

商末箕子回到東北,被周武王分封在遼寧喀左為中心大淩河流域,稱為箕國,因為與土著孤竹為鄰,一山不容二虎,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被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周武王聞之,寬容大度地樂浪朝鮮分封給箕子,成為周朝屬國的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後被燕國人建立的衛氏朝鮮所滅。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周朝初年,周天子分封諸侯以屏藩王畿,賜周召公姬奭以商朝北燕地為封國,以商族分支古燕族為基礎建立燕國,都城幽州房山琉璃河,周召公姬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燕國上層為周朝貴族,而中層和底層百姓仍然是商朝遺民古燕族。燕昭王時期,大將秦開打敗東胡,使燕國從此進佔遼西、遼東,恢復了本國主體民族的古燕族祖先,遺留在遼西老家的商族故地。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東北南部遼東為燕國,西部為東胡,中部為夫餘,東部為肅慎。東胡為東北重要的古民族,自商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最早見於《山海經》東胡在大澤(呼倫湖)東,夷人在東胡東;東胡以戎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發展為山戎、東胡、鮮卑、柔然、烏桓、庫莫奚、烏洛侯、室韋、契丹、蒙古各族。

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破東胡,開闢遼東。

穢貊是生活在鬆嫩平原上的古老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穢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

二、秦漢晉時期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遂亡。秦在東北設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前202年,漢朝建立繼承秦制仍然在東北地區設遼西郡及遼東郡。

鬆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穢貊人也分很多支系,而其中索離人是其主幹系統,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鬆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東漢時,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再用穢貊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余人。

扶余人的主幹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省農安境內,一度強盛。到魏晉南北朝時,扶余族政權開始衰落,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百濟、沃沮等民族開始強盛,高句麗人打敗了扶余人,扶余人便逐漸融合到了高句麗人之中,從此,穢貊族系的主幹從扶余人變成了高句麗人。

夫餘人在東部的主力被高句麗人打敗後。殘留在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通古斯—肅慎系的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東胡—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八世紀初,豆末婁被通古斯—肅慎系的黑水靺鞨及東胡—室韋諸部所吞併。而同屬於穢貊族系的高句麗人也被唐朝消滅,併入渤海國等東北各族和朝鮮新羅等族。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在朝鮮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西漢中央政府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地方,並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於樂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遼寧省新賓北漢城),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建立政權。

189年,公孫度任遼東太守。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209年,公孫康出軍進攻高句麗,攻破其都城,討伐韓濊。公孫氏是遼東大姓,長為遼東郡郡吏,東漢末公元189年---238年,遼東公孫氏政權在50多年裡,前後經歷了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和公孫淵三代四位統治者,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三、大唐時期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公元660年,唐軍和新羅聯合消滅了扶余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部建立起來的國家百濟。

乾封元年,唐高宗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進擊高句麗,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

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羅唐戰爭後,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大唐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722年(唐開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領擔任都督和刺史職位,中央也派內地官員來這裡任長史(副都督、副刺史)。

722年,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至唐朝貢,唐玄宗設立黑水軍,以後改設黑水都督府。

698年,大祚榮聯合靺鞨、高句麗人建立渤海國。

四、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先後有居住在遼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遼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這對於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於東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926年,遼國滅渤海國。

907年~1125年,遼朝。東京道、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東北路統軍司、東北路女直兵馬司,長春路諸司控制東北諸國。

1115年~1234年,金朝。上京會寧府、東京遼陽府管轄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1287年,元朝設立遼陽行省,與嶺北行省一起為東北全境。

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韋族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始於9世紀末,其西邊的突厥被回紇攻破後,9世紀中葉回紇又為黠戛斯所破,西遷或南逃,大量黠戛斯人返回天山西部,這給室韋創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條件;其南方,契丹趁唐衰落之機,在9世紀末北進,致使室韋諸部或西遷南徙,或被契丹征服。已知的有:西遷的有蒙兀、大小如者室韋。蒙兀室韋約在10世紀初由額爾古納河以東向西遷移,最後到達斡難河(今鄂嫩河)發源地不兒罕山(今大肯特山),在遼朝時以萌古或被稱襪劫子為號,經過2、300年的發展,到金末發展為16個部落的蒙古族。後來不斷兼併鮮卑後裔,形成蒙古族主體72部,最後又通過成吉思汗吞併草原上各個民族部落,建立蒙古帝國。1260年忽必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東北地區分屬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管轄。

東北地區的前世今生

五、明清時期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市)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滅元。在遼東都司,農業、手工業都得到很大發展。遼陽地區,明朝時是“歲有羨餘,數千裡阡陌相連,屯堡相望的富饒地方。當時,遼東都司的冶鐵、製鹽等手工業也很發達。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是當時全國聞名的三大冶鐵中心。吉林市是明朝設在東北的造船基地。

於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遼東設置定遼衛都衛,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遼衛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屬山東)。管轄遼東二十五衛,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另有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管理其他地區。

1403年,明成祖朱棣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東北地區。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遼寧新賓縣)自立為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1636年,皇太極征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北京,明朝滅亡(另見南明詞條)。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清朝正式入主中原。

清朝初期對東北實施軍府制,設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轄區。1661年清軍入關後為保護清朝皇室“龍興之地”,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入東北。清朝對東北的封禁政策造成東北邊疆空虛,為後來沙俄入侵、大片領土喪失埋下禍根。

1685~1686年,雅克薩之戰,擊敗沙俄侵略。

1689年,清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明確中國對外東北的主權。

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沙俄利用地多人少的空子,強迫關外住民入籍沙俄,製造沙俄對土地具有實際控制權的錯覺,清朝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58年,清俄簽訂《璦琿條約》,該條約為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沙皇俄國私自簽署,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清政府得知後不予承認。

1860年,清俄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承認《璦琿條約》,將原定兩國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沙俄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趁火打劫,兵不血刃,掠奪了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0年,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疏朝廷,呼籲開禁放墾,鼓勵移民,獲得採納。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淩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闖關東移民潮開始。

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日本侵佔遼東半島。

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戰後的日俄共同瓜分東北。

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

1909年,清韓《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明確中國對間島(吉林延邊)主權,中韓以圖們江為界。

六、民國時期

民國初1911---1931年為張作霖父子的奉系東北軍統治,包括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和部分時期的察哈爾特別區。東北三省在張氏父子的治理下,維持了近二十年的穩定,工業、民生都得到一定發展。與此同時,東北的行政區劃也發生不小變動,名稱上由“省”變“道”,再由“道”變“省”;數量上,東北也由三省變成四省外加一特別行政區,分別是奉天(1929年更名遼寧)、吉林、黑龍江與新設立的熱河、東省特別行政區。熱河於1914年設特別區,1928年改成熱河省。熱河設省並非張氏父子或民國政府的一時腦熱,清末時清廷就曾希望將同屬關外的熱河地區(承德、內蒙古卓索圖盟和昭烏達盟)設省。

張氏父子與民國政府不過是繼承清廷遺策,利用熱河東抵東北、西達察哈爾、北通內外蒙的地理優勢分割、牽制內蒙古地區。即使中國內部政局動盪,內蒙古的王公們也不敢名目張膽的進行分裂。

東省的設立則晚於熱河,純粹因1924 年蘇聯將沙俄佔領的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為中心,東起綏芬河,西迄滿洲里)兩側30華里土地行政權歸還中國政府,張作霖便順勢設置“東省特別行政區”(首府哈爾濱)。

因此,東北地區在張氏父子控制下,由三省變成四省。不過,張氏東北的安穩並未維持多久,1928年,覬覦東北多時的日本在皇姑屯埋下炸藥,炸死東北王張作霖,隨後“少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接受南京國民政府領導,東北進入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代。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開始侵佔整個東北。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建立了關東州、偽滿洲國和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偽滿洲國劃分為19個省和新京特別市,關東州為日本租借地,現錫林郭勒盟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管轄。

1932年,日本扶持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改長春為“新京”。1934年,溥儀即位偽滿洲國皇帝。1945年,蘇軍進入東北殲滅關東軍,日本戰敗,偽滿州國崩潰,東北光復(史稱八月風暴行動)。

1945年,國民政府設立東北九省和大連等直轄市,中共設立東北行政委員會,並於1947年4月23日在烏蘭浩特成立內蒙古自治區,1948年11月2日遼瀋戰役結束,東北全境解放。東北從東北人民政府的共同行政區過度到東北經濟區。

七、新中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東北地區因為較好的工業基礎及優越的地理位置(靠近老大哥蘇聯)成為了新中國工業的搖籃。為適應時代需求,共和國在國民政府東北9省的基礎上,將東北東部的興安盟、呼倫貝爾等草原地帶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餘下部分另設4省7直轄市,形成東北13省的格局,並在省之上設置東北大區人民政府,統一管理東北各省。

1953 年後,東北的政區再次發生變動,東北大區人民政府與7座直轄市被撤銷。

1955年,東北迎來了最後一次省級政區調整,該地區的省份由6省減少至3 省,即遼寧、吉林與黑龍江,此格局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人們口中所謂的“東三省”。同年,蘇聯將旅順海軍基地歸還中國。

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

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俄分割黑瞎子島。

2010年之後,東北地區經濟增長乏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