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1年11月起,勞動醫院為墾民作全面健康檢查,受檢人數2010人,查出疾病9504例次。有圖文資料記載,墾管局衛生處1950年的6月在新豐鎮的淮南紗廠開辦“第一期醫訓班”,那時就開始自我培養護士了。這樣的“醫訓班”斷斷續續大概到1980年代中後期還在培養醫護人員。20世紀六七十年代,醫院早期的護士多已轉入醫生行列,而同期上海的護士學校又源源不斷地分配過來大量的護士,所以直到上個世紀末,勞動醫院的醫護力量一直很雄厚。

2008年,勞動醫院在原址北200米處新建,醫院建築總體分為門診醫技樓和住院樓。新醫院佔地面積295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433平方米,其中門診部2450平方米,住院部2422平方米,病房部1350平方米,隔離病房部460平方米,輔助用房部1223平方米,辦公室628平方米。


>>>>老上海生活——元華浴室


走進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遠遠就能看到“元華浴室”四個大字。今天的元華浴室安靜寂寥,但在當年,這裡可是老上海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1年11月起,勞動醫院為墾民作全面健康檢查,受檢人數2010人,查出疾病9504例次。有圖文資料記載,墾管局衛生處1950年的6月在新豐鎮的淮南紗廠開辦“第一期醫訓班”,那時就開始自我培養護士了。這樣的“醫訓班”斷斷續續大概到1980年代中後期還在培養醫護人員。20世紀六七十年代,醫院早期的護士多已轉入醫生行列,而同期上海的護士學校又源源不斷地分配過來大量的護士,所以直到上個世紀末,勞動醫院的醫護力量一直很雄厚。

2008年,勞動醫院在原址北200米處新建,醫院建築總體分為門診醫技樓和住院樓。新醫院佔地面積295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433平方米,其中門診部2450平方米,住院部2422平方米,病房部1350平方米,隔離病房部460平方米,輔助用房部1223平方米,辦公室628平方米。


>>>>老上海生活——元華浴室


走進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遠遠就能看到“元華浴室”四個大字。今天的元華浴室安靜寂寥,但在當年,這裡可是老上海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元華浴室坐落於元華分場場部。元華分場是知青總場場部,可想而知這裡是多麼熱鬧。對於知青來說,工作之餘到元華浴室泡個澡是奢侈的享受。雖然條件簡陋,但元華浴室還是按照老上海公共浴室的樣式建設。混堂是對老上海公共浴室的稱謂。混堂的水,一天一池子,所有的浴客來了都在這個池子裡泡,這是延續將近100年的洗浴方式。混堂的水第一道雖然清,但是水硬,洗了之後皮膚會覺得乾澀。所以老浴客都知道,水是洗到第三、第四道,已經開始發混,但不是渾濁得特別厲害才是最好的。頭道水叫“生水”,洗到混了的才叫“熟水”。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1年11月起,勞動醫院為墾民作全面健康檢查,受檢人數2010人,查出疾病9504例次。有圖文資料記載,墾管局衛生處1950年的6月在新豐鎮的淮南紗廠開辦“第一期醫訓班”,那時就開始自我培養護士了。這樣的“醫訓班”斷斷續續大概到1980年代中後期還在培養醫護人員。20世紀六七十年代,醫院早期的護士多已轉入醫生行列,而同期上海的護士學校又源源不斷地分配過來大量的護士,所以直到上個世紀末,勞動醫院的醫護力量一直很雄厚。

2008年,勞動醫院在原址北200米處新建,醫院建築總體分為門診醫技樓和住院樓。新醫院佔地面積295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433平方米,其中門診部2450平方米,住院部2422平方米,病房部1350平方米,隔離病房部460平方米,輔助用房部1223平方米,辦公室628平方米。


>>>>老上海生活——元華浴室


走進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遠遠就能看到“元華浴室”四個大字。今天的元華浴室安靜寂寥,但在當年,這裡可是老上海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元華浴室坐落於元華分場場部。元華分場是知青總場場部,可想而知這裡是多麼熱鬧。對於知青來說,工作之餘到元華浴室泡個澡是奢侈的享受。雖然條件簡陋,但元華浴室還是按照老上海公共浴室的樣式建設。混堂是對老上海公共浴室的稱謂。混堂的水,一天一池子,所有的浴客來了都在這個池子裡泡,這是延續將近100年的洗浴方式。混堂的水第一道雖然清,但是水硬,洗了之後皮膚會覺得乾澀。所以老浴客都知道,水是洗到第三、第四道,已經開始發混,但不是渾濁得特別厲害才是最好的。頭道水叫“生水”,洗到混了的才叫“熟水”。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每天中午開始,來“孵混堂”的人絡繹不絕。孵混堂,曾是上海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幾十年前,它們遍佈大街小巷。隨著大批上海知青的到來,這樣洗浴方式也時髦了起來。對於每天辛苦勞動的人來說,最愜意的就是在浴室裡泡去一身疲憊。小小的浴室還是社交場所。浴客們用上海話聊著家長裡短、社會軼聞,儼然就是一幅老上海生活圖景。


>>>>重要基礎設施——安豐揚水站


年近八十的張永興老人是到農場的最早一批人之一。他回憶說:“我們開始過來的時候,這裡到處是水、蘆葦、灘塗,根本看不到邊,面上甚至沒有路。”在這樣一個地方發展農業,肯定要基礎設施先行,安豐揚水站就是其中重要的成果。

安豐揚水站建設於上世紀50年代初。岸上一臺虹吸式的抽水機,一側的取水管斜下伸入水中,一側的揚程管將水提升到一定高度後注入臨時儲水池,儲水池的下方有個涵管將水分配出去,送入各級支渠毛渠。儲水池旁邊有個機房,當時是兩間磚瓦小屋,外面一間是值班室,裡面那間就是安置抽水機的機房,這一間少有人進,裡面高速旋轉的馬達及動力輸出皮帶很嚇人。


"

地標——是一個區域歷史、社會、文化的見證物。鹽城大豐被稱為“北上海”,草洋房、元華浴室、安豐揚水站……這些文化地標,彰顯著“北上海”的獨特魅力。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北上海”起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


蘇北,亦稱江北,一般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地區,解放初期建有蘇北行政公署。時任上海市長陳毅原來是新四軍軍長,長期在蘇北工作,對蘇北大量無主荒地有深刻印象。其時陳毅兼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可以管轄蘇北行署,因此陳毅要求蘇北協助上海解決遊民墾荒的土地問題。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2月26日,上海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樊玉琳與蘇北行署協商,將蘇北行署鹽城分區臺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所屬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劃出,設立上海市蘇北墾區,作為改造上海遊民的場所。蘇北墾區共有生荒18萬畝,熟荒2萬畝,足夠供4萬人耕種之用。所謂熟荒是指以前開墾過,但後來又被荒棄的土地。這片熟荒原屬大豐公司,是民國墾殖大潮中由清末“狀元企業家”——張謇於1915年間開始經營的新棉區,後因經營不善倒閉。蘇北行署不僅劃撥了20萬畝土地,而且承諾協助上海為遊民建築6000間房屋、10個新人村,供上海改造遊民之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0年6月,為了加強對墾區的領導,上海市政府在蘇北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任命民政局副局長黃序周為局長,沈維嶽為副局長。到1951年10月份,上海市共送12043人到蘇北墾區。蘇北墾區也成為安置上海“遊民”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而大豐,也開始被稱為“北上海”。


>>>>童年記憶——草洋房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68年至1978年,先後有84000多名上海知青來到大豐。2018年5月11日,尋訪人員來到了位於上海農場的草洋房。這裡濃縮了一代上農人的童年記憶。草洋房對面的崗樓,曾是上海農場裡最高的建築。崗樓又叫炮樓、瞭望臺,就位於草洋房的左前方,是1968年前後建造的,每天有士兵在上面站崗。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草洋房是給蘇聯專家蓋的,外面是蘆葦編織,裡面其實是磚牆、水泥地板,還有抽水馬桶,很現代化,冬暖夏涼。這是當時農場最高級的住所。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草洋房也絕不落伍。而當時,大部分人住的就是真正的草房,一個“人”字型支架,兩邊蘆葦編席垂下來,前後再用蘆葦遮住,就是一間獨立草房,可以住一家人。更差的是大通鋪房,四個角用木頭支起來,其他地方都是用蘆葦編席吊著,裡面可以住幾十個人。如今蘆葦草房早已成為過去,即使是那些翻蓋過好幾次的磚瓦房,也大都人去樓空。但當年的茅草房卻是農場最重要的資產,也是革命生產的前沿陣地。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治病救人——勞動醫院


1950年5月,上海市衛生局調派及招聘醫務人員52人,擔負墾管局醫療任務。同年8月,墾管局建立衛生處,下設醫政科、總務科、材料股,借用新豐鎮民房建立簡陋醫院,設病床30張。1951年1月,命名為勞動醫院(來自上海農場志)。黃序周親自題字——“治病救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1951年11月起,勞動醫院為墾民作全面健康檢查,受檢人數2010人,查出疾病9504例次。有圖文資料記載,墾管局衛生處1950年的6月在新豐鎮的淮南紗廠開辦“第一期醫訓班”,那時就開始自我培養護士了。這樣的“醫訓班”斷斷續續大概到1980年代中後期還在培養醫護人員。20世紀六七十年代,醫院早期的護士多已轉入醫生行列,而同期上海的護士學校又源源不斷地分配過來大量的護士,所以直到上個世紀末,勞動醫院的醫護力量一直很雄厚。

2008年,勞動醫院在原址北200米處新建,醫院建築總體分為門診醫技樓和住院樓。新醫院佔地面積295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433平方米,其中門診部2450平方米,住院部2422平方米,病房部1350平方米,隔離病房部460平方米,輔助用房部1223平方米,辦公室628平方米。


>>>>老上海生活——元華浴室


走進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遠遠就能看到“元華浴室”四個大字。今天的元華浴室安靜寂寥,但在當年,這裡可是老上海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元華浴室坐落於元華分場場部。元華分場是知青總場場部,可想而知這裡是多麼熱鬧。對於知青來說,工作之餘到元華浴室泡個澡是奢侈的享受。雖然條件簡陋,但元華浴室還是按照老上海公共浴室的樣式建設。混堂是對老上海公共浴室的稱謂。混堂的水,一天一池子,所有的浴客來了都在這個池子裡泡,這是延續將近100年的洗浴方式。混堂的水第一道雖然清,但是水硬,洗了之後皮膚會覺得乾澀。所以老浴客都知道,水是洗到第三、第四道,已經開始發混,但不是渾濁得特別厲害才是最好的。頭道水叫“生水”,洗到混了的才叫“熟水”。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每天中午開始,來“孵混堂”的人絡繹不絕。孵混堂,曾是上海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幾十年前,它們遍佈大街小巷。隨著大批上海知青的到來,這樣洗浴方式也時髦了起來。對於每天辛苦勞動的人來說,最愜意的就是在浴室裡泡去一身疲憊。小小的浴室還是社交場所。浴客們用上海話聊著家長裡短、社會軼聞,儼然就是一幅老上海生活圖景。


>>>>重要基礎設施——安豐揚水站


年近八十的張永興老人是到農場的最早一批人之一。他回憶說:“我們開始過來的時候,這裡到處是水、蘆葦、灘塗,根本看不到邊,面上甚至沒有路。”在這樣一個地方發展農業,肯定要基礎設施先行,安豐揚水站就是其中重要的成果。

安豐揚水站建設於上世紀50年代初。岸上一臺虹吸式的抽水機,一側的取水管斜下伸入水中,一側的揚程管將水提升到一定高度後注入臨時儲水池,儲水池的下方有個涵管將水分配出去,送入各級支渠毛渠。儲水池旁邊有個機房,當時是兩間磚瓦小屋,外面一間是值班室,裡面那間就是安置抽水機的機房,這一間少有人進,裡面高速旋轉的馬達及動力輸出皮帶很嚇人。


城市記憶丨“北上海”——鹽城大豐的文化地標


一位農場老知青回憶說,當年孩子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拿著提桶,將一桶桶的水從出水口灌進去,因為這種基於虹吸或真空原理設計的水泵,不形成水封是抽不上水來的。灌滿了水又跑進機房,戰戰兢兢推上電閘,當機器瞬時轟鳴起來的時候,很有駕馭世界的快感。對於孩子來說,這是童年獨特的回憶。而對於農場人來說,安豐揚水站則是當時最先進的基礎設施項目。由安豐揚水站,可以追溯起北上海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素材來源:鹽城市大豐區新聞信息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